1培养人文素质的基本途径
目前,不仅是理工科学生,几乎所有专业(即使是文科专业)的大学生都普遍存在着人文素质薄弱的问题,提高大学生的文化品位和格调,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质已经迫在眉睫。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多方面协作,发动力量、拓宽途径,通过主动教育、自主体验、集体活动、个体关怀等多种途径,让人文素质的培养无时不在、无所不在。(1)通过人文教育,如开设人文素质教育课、专题讲座、专家论坛、文化作品赏析、文化技能培训等课程,提升大学生掌握人文知识的广度和深度。(2)完善人文素质培养机制,建立网络、期刊等媒体为学生提供自主体验平台,开展多彩的人文活动和社团活动、人文知识和技能竞赛,通过自主体验,加强人文素质养成。(3)通过人文关怀,让学生产生亲近感、认同感,并可能自觉地将自己所得到的关怀回报他人、回报社会,促进人文精神的传承与发扬。(4)通过贯彻在非人文素质教育课程、自然科学技术类课程、专业课教学中的人文教育,体现人文素质培养的无时不在、无所不在。目前大学中开设的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的数量和学时非常有限,非人文素质课程、专业课程的教学占据了学生的绝大部分时间,而且与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相比,更受到学生的重视。把握好在这些课程中贯彻人文素质教育和渗透人文思想的机会,会更有效地实施人文素质教育。
2计算机竞赛中培养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关键环节
2.1计算机竞赛概述
大学计算机类通识课是信息技术素质教育的重要课程,北京联合大学设置了面向应用型大学的计算机通识课程群,在第一、二学年开设,包括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程序设计类、数据库类、多媒体和网页类等课程,全部课程都对应有相关的院校两级课程竞赛或更高级别的竞赛,即所有计算机通识课程都可以纳入面向竞赛的计算机实践教学模式中。面向竞赛的计算机实践教学模式,以竞赛目标为教学目标。进入竞赛阶段的教学程序主要围绕竞赛各个环节进行设计和实施。计算机竞赛主要环节如图1所示。从教师拟题开始,在其中的教师解题、作品创作、教师评价各环节中,通过有倾向性地拟定题目,突出文化特色和人文思想作品要求的解题,指导学生查阅文献、构思设计作品和现场调研,动员学生参加文化旅游、文化活动、文化社团和欣赏文化艺术影视作品,制订强调文化元素和人文精神体现的评价标准等方法,加强人文素质的培养。在学生前两年的计算机通识课中贯彻人文素质教育和渗透人文思想,对于学生在之后大学学习和生活中的人文素质的自觉养成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我们以学生利用所学MicrosoftOffice办公软件创作作品的课程竞赛和Access数据库程序设计课程竞赛为例,在以下各环节中进行有意识的人文素质教育和人文思想的渗透。
2.2培养人文素质的关键环节
2.2.1竞赛拟题
在课程竞赛的拟题过程中,教师应有意识地考虑题目是否既能充分体现学科特点,又有助于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如2011年学校计算机基础课程竞赛的题目是“人文北京”。2011年是“十二五”的开局年,国家和北京市的“十二五”中长期改革和发展规划中都将文化建设和文化传承提到了重要的位置,因此以此为契机,以“人文北京”为竞赛主题,突出了建设“人文北京”的城市建设目标。
2.2.2竞赛解题
学生创作前,教师利用解题的机会,进一步开展人文素质教育,如就2011年学校计算机基础课程竞赛“人文北京”的题目来说,对于人文北京概念、内涵的认知和理解,是完成作品创作的前提。学生非常关注解题,就此机会,教师展开对于人文北京的精神和理念,特别是北京传统文化的传承和现代文化建设的介绍,找出学生创作的方向和切入点(见表1)。
2.2.3竞赛作品创作
在学生创作时,教师指导学生查阅文献,帮助学生整理素材、梳理结构、运用文字,选择展现手法等整个构思设计作品的过程同样是进一步渗透人文思想、培养人文素质的过程。教师可以建议学生利用业余时间走上北京街头,现场感受北京(对外地的学生尤其重要),设计调查问卷进行现场调研,鼓励学生参加北京的文化旅游、音乐绘画等艺术活动,参加学校具有人文特色的社团,提供和推荐一些文化艺术影视作品和学校“国家级应用文科综合实验教学中心”开设的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及讲座,让学生在创作自己的计算机作品的过程中受到多方位的文化熏陶和人文素质教育。
2.2.4竞赛作品评价
学生作品完成后的评价阶段,也是重要的人文素质教育环节。首先要制订强调文化元素和体现人文思想的评价标准,其次对作品讲评时,充分肯定作品中所体现的文化元素和人文思想,告诉学生尽管是计算机设计竞赛,但计算机技术是手段和工具,借助计算机能够更好地展现思想、抒发情感、发表观点和管理数据,技术运用的好坏是评价标准之一,在娴熟运用技术的基础上,有着文化底蕴和人文思想的作品才是真正的好作品,而不应是完美技术展现出的空洞作品。这样的导向也促使学生在自己的作品中关注人文。通过以上环节的指导和引导,作为大一新生的作品,也完全能够体现出浓郁的人文思想和文化气质。
3作品介绍
3.1作品1——从南锣鼓巷说起
从南锣鼓巷说起是2011年计算机基础课程竞赛PowerPoint作品,获校二等奖[3]。作品通过对北京城市改造过程的回顾,利用图片和文字展现出历史上的北京及现代北京城的特点,反思城市改造对于京味儿特色的破坏,引起观者的担忧和关注,随后话锋一转,通过对南锣鼓巷历史文化与现代元素融合的展现,阐述了时代变迁中文化的传承。作品中提到梁思成和林徽因,提到老北京的保护,提到南锣鼓巷,提到现代元素(包括网络元素),展示出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知识广度,及利用信息化手段表现文化反思的意识和强烈愿望。同时,该作品作者是资源管理与城乡规划专业2011级学生,作品中也体现出鲜明的专业背景。
3.2作品2——京味儿文化与球鞋文化的完美交融
京味儿文化与球鞋文化的完美交融是2011年计算机基础课程竞赛Word作品,获校三等奖[3]。作品通过对时尚的耐克球鞋中所体现的北京传统文化标志——兔爷儿的描述,表现了随着中国文化的影响力越来越强大,中国元素会越来越多地成为国际时尚的时代趋势。该作品作者是影视传播专业2011级学生,作品对于文化传播的思索也体现出鲜明的专业背景。
3.3作品3——盗墓札记
盗墓札记是2012年程序设计竞赛Access数据库作品,获校二等奖。作品通过Access数据库系统整理有关盗墓的信息,将枯燥无味的文字信息变成生动、有吸引力的感官冲击效果,使观者清晰明了地查看盗墓行为发生的过程及其危害,便于研究盗墓的发生机制,从而更为有效地预防和制止盗墓行为的发生,挽回盗墓行为造成的损失和危害,更加有力地打击盗墓者或盗墓团体,维护社会稳定和历史传承。盗墓札记数据库管理系统不仅充分展示了盗墓行为的发生机制,更结合了盗墓者的累累罪行给人以警示,使大众了解盗墓行为的危害,从而协助国家政府打击非法盗墓行为。打击盗墓行为不仅保护了历史遗存,还确保了考古工作的顺利进行,有助于研究历史文化、促进历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同时有助于帮助现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对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有重要意义。该作品是历史学文物博物馆专业2011级本科学生王嵘的作品。学生作品和对于作品的说明体现了学生的人文思想和人文觉悟,计算机竞赛给了学生展示的机会和空间,把握竞赛中的4个关键环节,有意识地给予学生必要的引导和指导,使学生能够整理、充实和提升自己的人文知识和人文思想,实践人文方法,提升人文精神,达到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的目的。
4结语
利用大学非人文素质课程,如自然科学技术类课程和专业课程的教学机会,贯彻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和渗透人文思想,为实施人文素质教育、促进大学生人文素质提升开辟了新的途径。计算机竞赛作为大学计算机实践教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竞赛设计实施竞赛阶段的计算机实践教学程序,该程序中的拟题、解题、创作和评价4个重要环节成为利用竞赛这样的计算机实践教学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的关键环节。
作者:戴红 于宁 常子冠 单位: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