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社会资本理论
社会资本的是一个逐渐被应用到多学科领域的广义概念,在商业领域中,社会资本研究通常用来描述,例如:价值传递、公司表现、网络强度、知识资本与学习、企业网络成长等。社会资本理论认为,社会资本是一种具有价值的资产,它起源于通过构建社会关系到获得的资源。同供应链管理普遍应用的交易成本经济学比较,社会资本提供了一个理解企业合作关系复杂性的视角[2]。社会资本包含三个维度:结构、认知、关系(Nahapiet,1998)。基于不同的表现标准,许多学者对社会资本对供应链关系的影响进行了多层面研究。一些研究者关注关系联系(结构资本),而有一些人则思考关系联系的强度(关系资本)。还有些学者对二者都进行分析。Moran(2005)研究了结构资本和关系资本对关系表现的影响,分析认为,结构资本在解释执行导向的管理任务时扮演着更重要的角色,而关系资本在解释创新导向的任务中,起的作用更重要。
二、资本与供应链合作关系资本
社会资本是指存在于社会结构中的、与经济资本相区别的非实物形态的资源。“社会资本”的理论认为,角色(个人、团队、工作组等)愿意投资于和其他角色的关系,通过其能力撬动关系以获得进入所需的资源,以获得积极的期望回报[3]。供应链本质上是一种能获得积极回报的企业合作关系。供应链社会资本,或称之为供应链合作关系资本,是一种群体社会资本。关系资本可以定义为“:企业与供应商、顾客、联盟伙伴及内部分支机构组成的关系网络的价值”(Gulati,2005)。也有学者把关系资本描述为“购买商与销售商之间的良好合作愿望”。根据社会网络与资本的研究,供应链合作关系资本划分为:关系供应链资本、认知供应链资本、结构供应链资本。从关系的密度视角,供应链网络中的合作关系分为强联系和弱联系,这两种联系产生了关系供应链资本。随着供应链网络的强联系的增加,伙伴方之间将在价值和共同愿景上达成一致,将产生认知供应链资本。认知资本的积累,将增强关系自执行性的愿望。从网络演变的视角,供应链中的伙伴方通过对自身位置的认知,并利用网络中的结构洞为自身创造剩余。这种由于网络结构位置而产生的供应链关系资本,称之为结构供应链资本。
三、供应链合作关系资本构成
(一)关系供应链资本
社会网络理论一直关注于构建中心网络中的角色(例如人、建筑)和联结(电话线路、关系等等)。在供应链中,角色通常是指商业部门或企业。由Granovetter和其他人发展的“联结”范例,被关系供应链资本所接受。目前,与关系资本相联系的存在着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关系联系强度和更复杂的“弱联系强度”[4]。联系强度,类似于双边角色关系中的亲密度或集成度,将对核心角色、相关角色及其环境产生的显著影响,并将有利于网络中信息内容的共享。网络中的联系既包括有形的(资源的、财务的、数据的)联系,也包括无形的(社会的)联系。无论是什么类型的联系,网络被创造和结构化的整体目标在于,为合作企业提供获得所需资源的途径。Goliciaetal(.2003)建议,在供应链管理中,社会关系范式十分重要,并引进了关系量度(Rela-tionshipMagnitude)作为供应链联系强度的测量标准。[5]不管采用何种方法代表联系强度,每种研究都证实了紧密的联系将促进商业关系的成功。弱联系密度是角色间的联系是获得所需资源(包括信息)能够通过的桥梁。密集的社会网络(例如供应链)常常交换私人信息,这些信息因为其嵌入性,能够被企业轻易的获取,并且因为其性质而值得发现(例如未被普遍共享,而有益于获得优势)。网络中特质信息的成功应用,将导致难以复制的差异表现。在一个封闭的网络中,企业间经常性及有控制的特质信息流,主要服务于几个目标,包括不确定性的降低,提高问题解决能力,利益共享,以及上述全部。基于这样的分析,把关系供应链资本分为两种维度:一种是内部强关系程度(强联系),一种是外部弱关系程度(弱联系)。强联系的关系对于操作层面的供应链,具有重要的价值。强联系促进了有效的沟通(进而表现),而弱联系是服务于创新、独特或及时信息的桥梁。
(二)认知供应链资本
认知资本是由提供给伙伴方共享的表现(SharedRepresentations)、解释(Interpretations)、系统含义(Sys-temsofMeaning)等资源组成的。在一个企业内,认知资本嵌入在一个共享的景象中,例如集体目标和团队愿景。当伙伴方拥有同样的商业目标,以及交互作用时出现。共享的目标和文化是认知资本的主要维度。当网络中的成员对实现关系网络任务和结果,有着共同的理解和方法时,这些目标能够共享。当价值和目标能够被购买商和关键供应商分享时,合作方相互作用并社会化的构建了一个共享的理解,这样,持续的交互过程将导致一种持续和自执行的合作过程。在供应商发展角度上,这种合作认知感觉的自执行过程,将提高购买商的表现。如果目标被共享,购买商和供应商对于表现提升的构成和如何实现,有了共同的理解。这样,将导致在成本、质量、运输和服务等等表现上的提高。如果价值和目标互相不适合,双方间的交互将导致对一些事情的误解,而引起冲突。随着误解和冲突的加强,双方将变得互不满意,进而对生产力和表现产生消极的影响。
(三)结构供应链资本
结构供应链资本,关注的是企业在供应链网络中所处的位置,以及同其他企业的联结和隔离,而不是联结的本质或质量。从拓扑学的视角,联系可以看作是线路,或者是“资源或信息流动的渠道”。关于结构影响资本的描述,有两个主要的概念:结构密度和结构洞。结构密度,定义为网络中可能联结的活跃程度,通常用潜在关系联系的活跃比率来表示。相反,结构洞是指网络中联系缺乏或者密度稀少的区域(Burt,1992)。结构密度理论认为:由于角色间存在着多重沟通渠道,密集网络中的角色将进行频繁的交流,因此将更有可能发展成普遍接受的关系规范。随着交易频率的增加,和单一交易关联的交易风险将减少。这样,和那些位于网络外的其它渠道比较,网络中的常规化交易将变得更有效率和更可取,进而提高密集企业成员的可用社会资本。结构洞的研究更关注于网络中未被激活的特定区域。结构洞的存在导致了网络中信息的不对称状态。信息的不对称可能影响到供应链的运作。结构洞使得企业网络中某些战略性位置变窄,例如,某些节点企业占据了“桥”的位置。这些位置成为了联结网络次集团和其他部分的唯一信息桥梁。桥梁角色拥有“在这些契约中的一个信息中断位置,因而可以通过其位置进行更大程度的控制,而获得利益”。换句话说,处于网络中联结其他非关联企业位置的企业,由于他们有能力控制显著的信息流,自然而然产生社会资本。对于企业合作关系的完善和建立,结构密度和结构洞都值得考虑。结构密度讨论,概括来说,是由于沟通和过程经济性而导致的执行相关表现的效率。而结构洞理论认为,在结构松散网络中处于关键位置的角色,会在结构资本中获得不成比例的收益。
四、结论及建议
通过社会网络和社会资本理论的研究视角,分析了供应链关系资本的三种构成:关系供应链资本、认知供应链资本、结构供应链资本。供应链关系资本产生于供应链网络的结构属性、关系属性和认知属性,社会化通过构建供应链关系资本,以提供应链整体表现。社会化是构建供应链关系资本的重要渠道,社会化可分为社会化机制和社会网络设计。正式的社会化机制将促进关系和认知供应链资本的构建,非社会化机制主要促进了认知供应链资本的产生。社会网络设计主要通过网络结构设计与网络结构洞的演变,积极地促进结构供应链资本的建立。
作者:陈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