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12年实力经营,12年信誉保证!论文发表行业第一!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客服电话:
当前位置:首页 > 免费论文 > 科技论文 > 电工论文 >

探微少数民族节庆文化旅游发展

一、土族文化旅游资源的特征

土族节庆文化旅游资源内容丰富、独特,至今仍保持着其特有原生态,由于土族族源的多元性,使得多种文化汇聚于土族文化中,呈现出异彩纷呈的局面。主要表现在三个土族文化生态圈的存在,即互助、民和、黄南同仁土族文化节庆文化艺术。互助土族文化艺术一方面保存着本民族的传统节庆文化活动,如安昭舞、轮子秋、服饰、婚礼等,另一方面不同程度地受汉、藏文化影响,如民和土族受汉族影响,还保留着萨满教、道教一些遗风,黄南同仁土族,受藏族文化影响较深,在保存了一些萨满教遗痕和土族固有的文化艺术特征的基础上,已普遍信仰藏传佛教,从服饰、语言、绘画、祭祀仪式等处处都可以看到藏文化的影响与痕迹。土族在保留自身节庆文化艺术特征的同时,兼收了汉、藏、蒙等民族文化,因此,其文化旅游资源呈现出多元性、原始性、独特性、宗教性、融合性和地域性等特点。

二、对两地民族节庆文化旅游资源评价及比较

(一)关于两地旅游资源的评价分析

1.指标体系及赋分

民族节庆文化旅游资源是物质、制度精神及特定的自然生态环境等因素共同作用而形成的一种复杂的、综合性的旅游资源,具有明显的双重属性(物质属性和非物质属性),作为旅游资源的一部分,它具有时空分布特征和动态分布特征,作为旅游活动的客体,又使它具有文化和经济特征。本文在对影响互助和民和的民族节庆文化旅游资源的因素进行层次分析与对比的基础上,给旅游资源赋分,见表2。

2.对互助、民和节庆文化资源的分析

本文采用资源层次分析法对互助与民和的节庆文化资源进行评价,主要指标有三个方面(“资源要素价值”“资源影响力”“附加值”),并利用八个评价指标对旅游资源进行评分,根据对旅游资源要素评价划分,确定评价指标因子的比重,从而确定旅游资源评价赋分标准,得到各要素比重值,对互助、民和的节庆文化旅游资源进行评价,通过表2可以得到以下结论:互助与民和两地的旅游资源价值比较高,互助比民和更加浓郁,符合青海民族文化的特征;资源要素价值(观赏游憩使用价值、规模丰度与几率)、资源影响力(知名度和影响力、适游期或使用范围)都体现了两地土族节庆文化旅游综合价值,而民和的资源要素价值(历史文化科学艺术价值、完整性)与环境保护和环境安全方面都高于互助的资源要素价值,两地的珍稀奇特程度相同。

(二)互助县与民和县主要节庆文化旅游的比较

两地土族文化因地域之不同,形成了各自鲜明的特征,因所处历史发展阶段不同以及受周边民族文化影响,形成了同一民族具有不同地域特色的文化现象,互助、民和土族聚居区的土族文化不仅有着相对的独立性,且独具特色。

1.互助县节庆文化特色

互助土族节庆文化旅游主要表现在“安昭”、“轮子秋”、“花儿”、“羌姆”、“婚礼歌舞”上,都是流传久远的土族民间歌舞。土族“安昭舞”是土族世代相传的群众舞蹈形式。“轮子秋”是传统娱乐项目,其艺术形式均反映出土族先民的生活生产形态。土族民间音乐起源于土族人民的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土族是能歌善舞的民族,土族音乐更多地体现出人类早期艺术中诗、歌、舞三位一体的情况。土族民间音乐是土族社会生活的艺术浓缩,是民族情感的真实记录,其浓郁的民族气息、鲜明的艺术个性、独特的表达方式不仅令人称奇,更使人在震撼之余领悟到其深刻的文化蕴含和审美价值。具有土族特色和地方特色的土族花儿,在艺术内涵和形式构成上具有独特的风格。

2.民和县节庆文化特色

民和三川土族“纳顿”会,展现了土族风土民情与生活习俗,充分反映了土族先民的动物图腾崇拜,山神、龙神以及二郎神崇拜,其中祭祀仪典中“跳法拉”、“杀虎将”保存着萨满教的遗风,跳“法拉”(即巫师)为人与神之间的媒介,在祭祀中要举行法拉请神、娱神、酬神以及替神宣誓、传达神谕等一系列活动,土族“跳法拉”是属于古代巫术的遗风,实际上是北方萨满教的遗存。土族先民曾长期信仰和依赖萨满的庇护。这充分反映了土族先民部落的生活及对动物图腾的崇拜信仰。“纳顿”经历诸多世纪的衍变和发展,形成为具有多种宗教信仰及其多元文化复合的民俗活动,成为青海土族社会生活容量大、思想内涵丰富、规模宏大的文化载体。巫术活动中的舞蹈、歌唱等作为原始文化的图腾歌舞、巫术礼仪,曾经延续了一个非常漫长的历史时期,这些原始的艺术活动并未淹没或消失在历史的尘埃中,恰恰相反,土族的先民沿袭并继承下来,世代传承,成为土族独特的文化遗产。

三、互助、民和土族节庆文化旅游联动开发模式

(一)区域合作,联动开发,建设民俗文化大旅游

由于互助与民和在地域、文化、宗教、艺术、民俗等自然、社会、历史方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旅游资源的开发上也要遵循这一规律,联动开发。两个县地处青海省东部,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尤其以旅游资源的多样性、原始性、神秘性而著称。民和作为兰西线的桥头堡和东大门,依据自身的旅游资源优势在互助、民和两县的旅游开发上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两县要珍惜民和———大通河———互助开通旅游线路的机遇,加强区域合作,发挥互补优势,避免重复开发,形成青海民俗大旅游。此外,互助与民和不仅山水相连,气候相似,而且生活习俗相近,语言相近,互助与民和的土族文化相异而又相通,搞好旅游合作具有较好的文化基础,也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大力整合旅游资源,促进产品的升级,把互助与民和的旅游线路串联起来,能吸引国内其他省市里和省内的游客,形成资源共赏、客源互流、彼此促进的土族民俗风情大旅游格局。

(二)地域节庆期的联动开发

土族节庆文化旅游资源较多,互助县与民和县要以民俗节庆文化旅游为契机,把互助与民和的节庆旅游串联起来,吸引国内其他省市和省内的游客。两地土族的传统节日,除了春节、端午节与汉族相同外,还有本民族的节日和庙会等,如正月十四佑宁寺的官经会,二月二威远镇的擂台会,三月三、四月八的转山会,四月中旬的民和桃花节,六月六五峰山“朝山会”,六月十三、六月二十各地的“花儿会”以及七月二十三的“纳顿会”和互助的安昭节等,其中又以“擂台会”、“花儿会”和“纳顿会”“安昭节”最有特色。两地政府应加快土族民俗节庆文化旅游资源整合,构建互助、民和节庆旅游体系,使互助民和成为青海省最重要的旅游协作区域。

作者:星景花 单位:青海大学


    更多电工论文论文详细信息: 探微少数民族节庆文化旅游发展
    http://www.400qikan.com/mflunwen/kjlw/dglw/181158.html

    相关专题:医学核心期刊发表 美国应对金融危机


    上一篇:文物保护的原则及理念
    下一篇:科学化水利工程运营论文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