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漆艺术品中“留黑”与蛋壳白镶嵌
漆艺术品中的“留黑”艺术就好比中国画中的“留白”艺术。吴冠中先生曾经说:“素白的宣纸和墨黑的漆都是极美”,黑漆底正好就仿佛是素白的宣纸,国画中的笔墨浓淡在白宣上宣泄出的情怀正好就好比白色在黑漆底上流淌气息。大漆的性质决定了它无法调配出高纯度的白色,艺术家们的智慧带给了他们无穷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廉价的蛋壳给予了漆器新的活力。黑漆底上镶嵌出的白色蛋壳受到压力会产生美妙的裂纹和肌理,虚实浓淡中将国画讲究的黑白虚实关系演绎得淋漓尽致,正所谓虚中有实,实中有虚,虚虚实实,惟妙惟肖。黑白本就是对立体,在蛋壳白弥补漆色的缺憾后,黑漆底嵌白后为画面留下了黑地,形式美的对比与统一在画面中很好地被体现“,留黑”将白衬托得生动而突出,在黑白的对比下,黑漆的沉稳和谐了蛋壳白的刺目和轻佻,将画面变大气、庄重。乔十光先生对自己的漆画《鱼米之乡》(图①)中的“留黑”自解中提到:国画中,只画鱼儿不画水,水中自有波涛,是充分利用了白。而漆画则是充分利用了黑。国画中讲究“计白当黑”,漆画留黑也有异曲同工之妙,漆艺术中的黑地是“画外之画”,正所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黑白相照,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处”。
(二)、漆艺术品中“留黑”与漆色彩髹涂
“色彩”在构成研究中有“色”与“彩”的区分,黑、白为色,有明度之分,红橙黄绿青蓝紫为彩,有色相之分,“色”与“彩”的结合美化了世间万物,“留黑”与漆彩的结合完美了画面。“留黑”烘托漆彩的艳丽、美妙,光泽无限,黑漆中包含了一切色彩,包罗万象,白色排斥了一切色彩而孑然一身,它孤傲的性格促使它无法为其它的色彩添光添彩,而黑却恰恰相反,它吸纳了所有的色彩,包容了一切,成就了它的黑,也成就了它的沉稳和大气。从考古学家挖掘出的第一只朱漆木碗上我们发现了以红漆为主、“留黑”为辅的艺术形式后,又陆续出土了漆器的日常用品、祭祀用品到现在的漆画、漆屏风,黑漆一直都统治着漆器的色彩,无论出现怎样的丰富色彩也永远无法取缔黑漆在漆艺术品中的崇高地位。我们在看乔十光先生的漆画作品《苗族少女》(图②),画面中,黑与彩的对比,生动活泼,自由流畅,朱漆在“留黑”底的衬托下鲜艳夺目,朱漆与黑漆这两者结合在一张画中,强烈的对比,在这里达到了和谐的统一,没有让人感到色彩的杂乱,反而感受到作品强烈的生命力。
(三)、漆艺术品中“留黑”与金银、螺钿镶嵌
金银、螺钿等镶嵌漆艺在制作工艺上复杂细致,要经过数十道的繁杂工序,在用料上也非常讲究,制作出来的艺术品古朴雅致、图案高雅、手感细腻,最主要的是构造精细,选形打磨均不能马虎。它也是我国特有的民间传统工艺,具有很高的欣赏价值、艺术价值、收藏价值和历史价值。金银与螺钿的特点是色彩绚丽,金银的金属光泽是其它器物无法取代的“,留黑”与金银镶嵌的形式起到了调和的作用,使得黑漆完美地包容了金属的刺目,给与了它温润的高贵的色彩。螺钿的色彩不似金属那样冰冷、耀眼,它斑斓的色彩变化无穷,每一角度的改变都是一次全新的体验,它的色彩中融合了大千世界的所有光芒(图③)是扬州的螺钿镶嵌漆瓶,在“留黑”形式的基础上,黑瓶的黑底包容了螺钿的所有色彩,螺钿耀眼的光芒被黑底沉稳的基调调和,漆艺作品显得更加的沉稳,璀璨的色彩下黑色永远是它们坚强地依靠。
(四)漆艺术品中“留黑”形式与漆韵表现
漆艺术品中“留黑”形式充分体现了漆的本质,漆的气韵,从最初的采割漆液,从漆树上流淌下的乳白色就慢慢地变为褐色,深褐色的漆液通过搅拌越来越深沉、浓郁,散发着神秘的生命气息。黑漆是大漆最常见的色泽,黑漆处理的漆艺术品漆味更浓,仿佛经过千锤百炼后的沉淀。其它色泽的大漆作品,虽然光彩流离,色泽鲜艳,但是在活泼中少了一份内敛,彩漆器的身上缺失那种百转千回的韵味,可是一旦有黑漆的“留黑”形式在器物上体现,瞬间就显现了庄严浑厚之美,因此留黑的黑包容一切彩,集彩于一身,遐想无限,在温文尔雅中却不失活泼,我们体会到了大漆内敛韵味,也感受到了中国式的儒雅气息。
(五)总结
在漫长的艺术长河里,漆艺术品的存在见证了历史的发展与变迁,同时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独特的“漆性”与“漆味”展现了自身璀璨的艺术魅力。随着时代变迁,漆艺术品也紧跟艺术潮流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留黑”已经不再是艺术品唯一的表现方式,七彩的色泽赋予了漆艺术品多变的生命体验,然而,无论外面的世界多么精彩,最初赋予它生命的“留黑”艺术形式永远是漆艺术品中最重要的依靠。
作者:吴婧 单位:宿迁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