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区域高校平台继续教育发展面临的问题
(一)行政“一元化”影响与继续教育市场运行“多元化”需求产生的冲突
在教育体制改革进程中,国家通过对相关政策法规、运行机制、管理体制等顶层设计,赋予了高校更多的办学自主权,实现了高校部分职能的分权。但在最初集中计划体制的惯性作用下,教育的行政化干预、“一元化”影响依然存在,行政上管得死,框框多,不放权,束缚了高校与社会知识变革、经济需求高度适应的发展进程。在高校继续教育中,行政化的“影子”同样处处可见,招生计划、招生途径、专业设置、培训行为等本应由市场“多元化”供需调节,而行政的刚性作用仍为主因,产生了成人学历教育的招生计划数与教育需求人数的不匹配、专业审批备案限制与市场动态需求的不匹配、非学历教育的行政干涉与培训市场化运作的不匹配等诸多问题,阻碍了高校继续教育社会化、市场化运行机制的形成。
(二)高校继续教育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目标不适应产生的冲突
高校继续教育培养目标是调整社会知识结构,使受教育者获取与社会经济进步、岗位要求、个人需求相适应的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社会需求目标是通过继续教育路径使社会从业人员能够更好地实现社会的功能价值,满足社会各行业的成长和变化,因此,继续教育培养目标应与社会需求目标保持动态的适应性。然而,在实际执行过程中,部分高校过于考虑经济效益,盲目地扩大办学规模,不求精只求大,重效益轻质量,办学体制不规范,教学条件不配套,课程更新跟不上,突出了继续教育的商业功能,忽略了其社会功能。同时,不少高校教师在教学中重形式轻内涵,照本宣科,走过场,不注重知识凝练与实践技能的培养,无法满足学员对理论、知识、技能的现实要求,与社会需求目标产生了错位。
(三)高校继续教育运行机制与市场化需求产生的冲突
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办学机制,继续教育的生存空间更基于市场的供需,高校作为“供”的主体是为市场“需”的客体提供教育服务,经济目标不可或缺,运行机制应更加接近企业模式,即生产“产品”、销售“产品”。高质量的教学能力、市场化的营销手段、现代化的管理体系应在高校继续教育运行中体现。但在部分公办高校中,继续教育办学主要通过设立继续(成人)教育学院(二级学院)来实现,学院并不具有独立法人资格、没有单独财务处置和人事管理权限,是“事业单位”而非“企业”,办学中更多地是套用普通高等教育模式,无法实现继续教育办学理念、办学领域、办学途径与市场需求的动态对接。同时,在现行办学体制下,高校作为行政管辖下的教育实体,一般比较重视国际交流,而在国内交流合作上持不置可否的态度,特别是同一区域高校之间的竞争意识远大于合作意向,这种观念在继续教育中被进一步放大,部分高校不考虑教学资源配置、教学能力容量,不惜牺牲培养质量,甚至打政策的“擦边球”,抢生源、挖墙脚,搞恶性竞争,扰乱了继续教育市场的运行秩序。
二、建立区域高校平台继续教育联动一体化机制,实现继续教育协同效应
(一)内部协同机制
1.挖掘教育资源,实现继续教育特色化办学
高校继续教育应依托高校的优质教育资源,服务专业领域,根据区域经济需求结构,面向教育市场,走特色化、精品化的办学道路。一方面,优化教育资源,合理布局继续教育办学结构,突出优势学科,有的放矢,不盲目做大做全,应保证教育教学质量,满足学员对更新知识、增加技能的现实需求,使继续教育过程快速地显现社会效应;另一方面,根据经济、社会的发展,抓住人才知识需求的变化,在专业设置、教学方式、知识内容上不断调整,突出继续教育的实用性、适应性,提高学员的社会生存能力。同时,高校要不断提高办学质量和层次,提升学校的社会知名度,保证教育服务对象数量和质量的稳定性,有利于高校继续教育的建设与发展。
2.依托继续教育办学,提升高校教育服务能力
继续教育不仅要依托高校,更应该反哺高校。继续教育不仅体现经济收益对高校的贡献,更应充分发挥办学灵活、与市场契合度高、知识技术更新快、服务领域广等特点,对教育资源、教育需求进行渐进累积,为高校的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办学定位、教育理念、运行模式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和正向支持。继续教育是提升高校教育服务能力、实现高校在社会功能中教育担当的重要催化剂。高校应进一步完善继续教育工作运行机制,对继续教育中的办学格局、机构职能、教育目标、资源配置进行改革,形成“科学、高效、高质”的继续教育服务体系。
(二)外部协同机制
继续教育的外部协同是继续教育资源、市场资源的协同,是对区域继续教育构成元素(包含政府、高校、企业、生源)的整合。高校作为办学实体,具有独立性、多样性的特点。高校外部协同在渠道、领域、形式、机制上存在阻碍,协同能动性差、实效性低。通过构建区域高校继续教育联动平台,建立联动一体化机制,在政策上、行为上、配置上、效益上统筹规划,高效融合继续教育资源,整合继续教育服务领域,对接继续教育市场需求,使高校之间能够协同创新地开展区域继续教育工作,研究新模式、新方法、新渠道,更好地实现继续教育的协同效应。
三、区域高校平台继续教育联动平台建设的措施
(一)建立区域政府-高校联动机制
在区域政府-高校联动机制中,政府处于上层,是相关政策、方针、法规、规划的制定者,对继续教育的运行起主导作用。政府的顶层设计要与继续教育市场化运行规律相适应,简政放权,侧重于对办学的规范化监督,避免过多行政上的干预,应赋予高校在继续教育专业设置、招生计划、培养途径、培训合作等环节中更多的自主权,延伸高校的办学维度,激发高校的教育潜能,保证资金上的投入,为高校继续教育“企业化”办学提供全面支持。同时,要发挥政府的粘合剂作用,由政府牵头,成立区域高校继续教育协会,整章建制,提供高校联动合法平台,定期组织召开交流会、研讨会,交流办学经验,及时发现问题,调整政策导向。发挥政府地域协调优势,通过教育博览会、咨询会、洽谈会等途径,提供信息互动平台,实现继续教育供给、需求资源的无缝对接。高校作为继续教育实施方,处于下层,又反作用于上层。高校一方面通过教育经济产业发展反哺政府,提升区域教育潜力;另一方面,通过继续教育市场运行过程为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依据,并为行政人员的教育培训,区域政府的管理、决策、服务等提供智力支持。
(二)建立区域高校-高校联动机制
区域高校继续教育之间不应相互排斥,应是竞争与合作协同共存。高校之间继续教育培养合作并不是简单地叠加,搞平均主义,而是通过设置联合机构运行高校-高校联动,对高校多元主体进行互融性整合,在继续教育资源的配置布局、利用效率、经济收益、管理运行等环节进行联动,增强继续教育的培养能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推动继续教育的运行机制改革。
1.建立继续教育招生联动机制
高校之间应建立继续教育招生培训联动机制,共同开展招生培训宣传,设立招生联合资金,保证宣传资金的充足性、持续性;开设高校招生培训联合网站,统一发布各高校办学信息;建立高校联合生源基地,扩充宣传覆盖领域与影响力,增强社会感知度。同时,在政策框架下,根据生源分布、个体需求,按照经济互益原则,在高校之间构建科学、合理的招生计划动态调整体系。
2.建立继续教育资源联动机制
继续教育资源联动是对各高校继续教育优势资源的整合,包括建立教师大数据库,对部分教师进行统筹协调,打破本校教师授课的传统方式,实现各高校师资的相互嵌入与共享;搭建网络课程共享平台,对各高校的精品课程、特色课程实行在线共享学习,建立课程互认体系,提高精品课程、特色课程互用率,满足继续教育学员的知识需求目标;构建实习实训基地联动平台,协调、统筹管理各高校实习实训资源,提高收益率、利用率,开拓学员技术应用视野,为继续教育实现技能型、实践型人才培养过程提供深度保障。
(三)建立区域高校-企业联动机制
高校具有服务地方经济的社会功能,与区域企业有着广泛的合作平台,其应根据继续教育服务目标的特性,在学历教育、培训教育上与企业有更深的切入点。同时,继续教育校企合作中普遍存在教育能力与企业需求的脱节、对非传统行业渗透能力不足、壁垒性对接困难等问题,限制了继续教育校企合作的发展空间。可以通过建立区域高校-企业联动,构建区域高校继续教育资源与企业对接直通车,扩大行业服务领域,提高教育服务能力,提升资源利用效率,适应企业客观需求,实现教育目标和社会需求的有效对接,打造继续教育校企合作双赢的共同体。
1.精准定位,做好企业服务对接
高校应通过联动平台对企业需求进行模块化分类,根据各高校继续教育特质,统一协调各高校对企业继续教育服务资源的配置,创设区域高校联合对企服务模式。同时,对企业需求统一调配、科学布局,强调各高校与企业的特色、实效对接。
2.取长补短,转化企业资源优势
高校应通过吸收、转化企业在特定领域的技术优势,提升高等教育的实用性和耐用性;通过教师企业培训、学习交流,扩宽教师知识面,提高教师教学水平;根据企业需求调整教学计划,开发特色课程,更新实训内容,拓宽教育视野。同时,聘任企业高级技术人员,建立“企业教师”数据库,各高校根据需求在继续教育中聘请“企业教师”,实现学员培养的多元化、现场化、实用化。
3.创建校企办学新模式
高校应与企业联合进农业经济期刊行教学改革,打破传统的“教师、教室、教材”的授课模式,通过信息技术服务等现代手段,建立“企业讲堂”,实行现场教学、网络教学、课堂教学、模拟教学等多种教学模式,减少时间、空间维度上的限制,保证企业生产的连续性和教学的即时性、实效性。
作者:李准 单位:大连交通大学成人教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