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动画制作课程现状分析
我院以前进行《动画制作》课程时,教学都是以教材为授课的基础,教师直接按照教材的目录规划教学,整门课程学习完后,教材中涉及的方法学生懂了,但不会灵变,遇到类似的问题也难解决,或者是同一问题,只能用教材教授的方法解决,不会灵活运用多种解决方法,或者是自己探索最简单最适用的解决方法,比较死板,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对知识的创新能力、思维能力都会较低,这显然不能很好达到高职学生培养要求。(1)传统的高职课程思想根深蒂固课程教学仍然采用在先理论后实践的教学方法,讲究课程的科学系统性和完整性,学生被动学习,课程的应用性和操作性没有充分体现出来。能力本位的课程模式基本还停留在概念层面。(2)对“能力本位”的课程思想缺乏理解“以能力培养为核心”是高职教育课程培养目标的要求。但在实际中,课程教学往往只重视完整的课程教学,而忽略了能力培养,不能满足学生能力全面发展的需要。(3)课程改革意识滞后于社会需求高职教育是直接面向就业面向社会的,学生学习的课程应该能够直接跟社会接轨。能力决定就业,而传统的教学模式不能很好的体现,学生学完课程后还是对实际操作生怯,作品只能在课堂演示,不敢走上面试台。课程改革意识滞后于社会需求。
2基于能力本位的动画制作课程教学实施
针对目前《动画制作》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尝试从以下方面对课程进行改革:(1)课程职业能力结构分析、调查和研究;(2)分析学生学习特点,设计培养方案;(3)以“培养能力”作为课程开发的中心和以能力为主线设计课程,构建职业活动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目标、以学生为主体、以任务为驱动、以项目为载体的课程体系。从注重能力培养的角度为出发点,我们尝试做了一些教学实践。
2.1教学模式的设计
项目引入——案例分析——情景模拟——实践体验教学单元的构建。(1)以完成一个工作任务为主线;(2)教学任务模块化,设置学习情景。把教学内容巧妙地隐含在每个教学任务中。强调学生是学习过程的中心,教师是学习过程的组织者、管理者、协调者和监督者。使学生在自己“动手”的实践中,掌握职业技能,从而构建属于自己的经验、知识和能力体系,逐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创新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并逐步养成良好的职业规范。“导入案例+典型工作项目”学习包,选取循序渐进的典型工作项目“学习包”为载体构建学习情境,营造“易学乐学”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
2.2教学方法和手段的运用
(1)多种教学方法灵活配合完成教学任务任务驱动式项目教学法贯穿整个课程教学。案例教学和启发教学融汇其中。案例教学。在课堂教学中,针对关键知识点,分解任务,采用案例教学,让学生掌握专业核心技能的同时完成任务。启发教学。根据案例中的知识点,提出问题,启发教学,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分析问题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创新能力。(2)充分利用教学资源,立体教学课堂教学全程计算机教学,并合理利用网络资源。学生为完成工作任务,在掌握基本技能的基础上自主地查阅和使用网络资源,发挥创意,掌握操作技巧,更好掌握知识。课外,教师开通课程邮箱,提供QQ等网络通讯方式,提供优秀教学资源网站,和学生在线或课后交流,形成教师与学生共同学习和交流的园地。
2.3考核方式突出能力本位
体现能力本位的考核模式,采用以“技能测试”为中心,设计和制作并重的考核方式。注重对学生课程单元训练和整体项目任务的完成情况进行综合测评。在完成任务必须有的知识点的前提下,尊重学生在任务制作过程中的个性和创造性,鼓励学生灵活思维和创造设计作品。在考核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情况下,同时考核了学生综合运用和扩展提高的能力,设计能力。
2.4依托竞赛,体验实践
把竞赛作为课程教学的延伸,鼓励参加全国或全区的大学生技能比赛,尽量提供学生展示学习效果的机会,考验学习成果。
3教学的改进方向
3.1存在的不足
通过教学实践,证明基于能力本位的动画制作课程教学能够体现以能力为本位,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的职业技术教育特色,符合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需要和培养目标。同时,由于课时的限制,课程在注重操作性的同时,理论知识有时不能完整概述,理论欠扎实,对学生的潜能发挥有一定的限制,可能会使学生日后的职业迁移性和继续学业受到影响。本文来自于《轻工轻工科技杂志简介详见
3.2今后的改进方向
为了使“能力本位”教学能够更好的开展,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做如下改进:(1)合理选用教材或者考虑自编教材,使教材能够更符合教学需要。(2)制作丰富的教学课件,创建综合性教学平台,网络教学与课堂教学配合,增加师生间的交流互动,实现教学信息化全面化,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3)教师要努力提高专业技能水平,掌握行业最新技能,多与企业、行业合作与沟通,做到教学相长,适合教学岗位要求。(4)邀请行业专家进入课堂教学,让学生有与社会同进步的感受,同时也可以领略作为一名动画制作人员真正需要具备的能力。
作者:李晓华 黄纬维 梁毅娟 贾卫华 闵春燕 单位: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