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体验教学的实施
1.1体验教学的课堂设计
建筑结构是建筑学专业本科生的必修课。课程内容涵盖了钢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砌体结构、地基基础和结构抗震,其中包含大量概念性知识和方法性知识[4]。学生不仅要理解结构设计的基本理论,而且逐渐具备分析一般结构问题的能力。建筑结构课程各章知识点并不孤立。钢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和砌体结构中都涉及轴心受压构件[5],轴心受压构件是建筑学专业建筑结构教学大纲中的重点内容。轴心受压构件的计算公式如下:为了使学生理解全面系统,教师通常会在讲解相关设计方法之后,通过对比、分析和总结将三种结构中的轴心受压构件内容加以联系。由于教学大纲安排钢筋混凝土结构和砌体结构先于钢结构,学生对“柱”的破坏形态和基本原理有所了解。我们利用“学习迁移”的有效作用,在“钢结构轴心受压构件”一节设计了“先行后知”的体验式教学环节,授课过程的教学设计如图1所示。教师在课题导入时首先让学生观察“柱”的受力情况,由动态演示引出受压构件的计算简图[6],然后进入体验教学环节。按照事先分好的小组,教师要求每个小组利用1张A4打印纸制作“柱”模型,课堂讨论和制作时间为10min;学生现场完成之后,教师对学生各组模型进行点评和分析,给出整体稳定和局部稳定的概念,随后进入钢结构轴心受压构件计算原理和设计方法的主题内容。课后安排实践性作业,即改进课上制作的“柱”模型并提交分析报告。在学生完成报告之后,教师认真批阅,对完成情况好的小组予以鼓励,与学生讨论并提出“受力性能优良的受压构件”的设计建议。
1.2学生对体验教学的反馈
我校建筑学专业本科生在学习建筑结构之前,先修了建筑模型课程,并配有2周时间进行模型设计与制作。这为建筑结构课程的体验教学提供了良好的前期条件。学生对制作“柱”模型表现出极高的学习热情和创作愿望,他们利用课余时间对模型进行了简单的加载工作(见图2)。表1列举了部分纸柱模型的几何形式和其基本参数。由表1可知:模型的截面形式既有实腹式,又有格构式;柱高为10cm~15cm;模型重量大多数控制在8g以内;为了保证模型具有足够的承载力,学生把纸柱的长细比控制在83以下。在学生反馈的意见中,“实践出真知”成为大家的共识,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每个小组都在完成2个~3个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优化方案,通过模型的简单加载,学生认识到仅关心柱体高度是不够的,应设计好柱的长细比保证其整体稳定性;2)学生总结了两大惊喜:a.模型制作时大家从没听说实腹式和格构式等专业术语,但制作的模型竟然包含两类截面形式;b.谁都没想到由一张A4纸做成的纸柱可承受10kg的重量;3)学生喜欢以动手实践完成作业的方式,建议多采用类似教学方式。
1.3教师在体验教学中的作用
体验教学模式让学生发挥了主动性,突出了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但体验教学效果的好坏与教师的“配角”作用密切相关。以“钢结构轴心受压构件”一节为例,由于教学设计中加入了体验教学环节,无疑缩短了教师的授课时间,这对教师讲课的严密性和精准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在体验教学前必须吃透教材,充分把握体验教学与其他教学方式的关系,做好教学活动设计;在体验教学后要认真对待学生的反馈,及时纠正学生认识中的错误,促进学生加深对问题的理解。体验教学时,教师的点评和分析尤为重要。以2.2节“纸柱模型”为例,完成后第2组学生提出“为什么他们的作品长细比最小但承载能力却最低”(见表1)。我们分析发现,与第2组仅利用打印纸卷成圆筒状不同,第1组,第4组在柱肢部位增设了竹签,第3组在柱头和柱脚处粘结木板,约束柱肢的侧向变形,这些措施有效提高了模型的强度和稳定性。经过教师的点评之后,学生对受力性能良好的受压构件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充分发挥体验教学的作用,还有赖于教师建立有效的考核机制。教师可以利用考试的“指挥棒”作用引导学生转变仅仅依靠做题的学习方式,鼓励理论联系实际,动手实践,提升设计能力。作者讲授的建筑结构课程考核成绩由调查报告、模型制作、平时作业以及期末考试等多个环节组成。学生意识到建筑结构知识固然重要,运用课程知识分析、解决实际结构问题更重要。
2结语
教学做合一的体验教学模式符合“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基本原则。通过“分组讨论、动手实践、点评分析”的体验教学设计,学生在建筑结构课堂中实现了积极主动、协作进步的学习过程,避免了学习过程“体验缺失”的不足;教师则通过解答和分析学生体验中发现的问题,促进学生深入理解结构设计的基本原理,逐步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由于课堂是动态的,教学情境不断变化,因此良好的体验教学效果,要求教师全面把握教学内容,处理好体验教学和其他教学方式的关系,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做好备课工作,及时调控课堂情境,最大程度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应当指出,引入体验教学后,学生的学习兴趣明显提高,愿意和老师讨论建筑设计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师生之间的讨论和交流增加了,教师渐渐成为学生集体讨论的重要成员。可见体验教学对构建良好教学氛围、和谐师生关系大有好处。
作者:祝捷 传李京 周鑫 单位:中国矿业大学( 北京) 力学与建筑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