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化贸易的概念、特征与作用
1.文化贸易的概念
文化贸易,主要是指与知识产权有关的文化产品的贸易活动,也称为文化产品贸易。文化贸易主要分为两大类,即有形的文化商品和无形的文化服务。文化商品,主要指能用来消费并且能够传播思想、生活方式的物品,是以客观的物质为载体的;文化服务,则不包括有物质属性的商品,比如表演服务(包括海外演出、交响乐、杂剧等),以及文化会展、文化中介、文化咨询等新型服务。文化产品和服务的国际贸易已成为全球经济重要的组成部分。
2.文化贸易的特征
(1)保护性。与其他贸易相比,文化贸易具有一定的保护性。文化产品出口会使自己的国家变得强盛,而引进他国产品的国家就会受到不同文化熏陶,吸收他国的文化意识形态,来发展自己的国家,但长期引进就会给自己国家的文化带来影响,所以,国家就会制定了一系列的保护措施。(2)垄断性。文化贸易在世界各国中占据着很大的比重,当今的文化贸易格局是不对称的竞争形式,发达国家运用先进的科技创新技术和强大的国际影响力,垄断文化贸易市场。(3)带动性。文化贸易业具有着一定的带动性,也它可以与周边的产业贸易相交融,带动一个国家的经济向前发展,在进口与出口商品的同时,也带动了两国经济上的发展。例如:迪士尼就有与其卡通人物相对应的书包、文具盒、毛绒玩具等外延产品及专卖店,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3.文化贸易的作用
(1)经济方面。文化贸易具有一定的带动性,能促进社会的发展,加快了社会发展的脚步。文化产品的出口利润可以提高本国的防御能力,具有隐蔽性。(2)政治方面。文化贸易在世界上占有很大的比重,妥善地发展一个国家的文化贸易,可以提高它在世界中的地位,增强与他国的的竞争力。文化产品的进出口,可以让两国的文化相互交融,认知不同的文化概念和意识形态,世界观、价值观也会受到相应的影响。(3)文化方面。文化产品的出口,就是要向他国传播本国的文化。对外宣扬文化,可以让世界更了解本国的文化思想内涵,吸引更多的国外消费者,提高本国的经济实力。
二、我国文化贸易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文化贸易在全球文化贸易中的所占比重较小,甚至微小到可以忽略不计。新世纪以来,文化贸易进出口大国的排名有些许浮动,但总体格局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我国文化贸易占世界文化贸易比例轻微的现状并没有发生根本扭转。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文化贸易结构不平衡
我国文化贸易的文化硬件出口较强,而软件出口薄弱。文化贸易中的硬件如游戏、文教娱乐和体育设备等。我国出口的文化商品中绝大部分都是硬件产品,因而被认为是世界上仅次于美国的文化硬件出口国。软件,是指文化内容和文化服务,例如广播电视节目、电影动画片、表演艺术、会展等。在这些文化软件贸易方面我国非常薄弱,更多时候只是文化交流,而不是文化贸易。
2.缺少明星企业和产品
我国的文化贸易缺少明星企业和产品,尤其是知名品牌,与人们迅速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形成了很大的差距。由于我国的文化贸易起步较晚,而且由于文化领域分布不均、市场弊端等一系列原因的影响,文化企业出现了规模小,集约化程度不高的现象。另外,我国文化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不是很高、市场竞争力也不足,文化知识产权的作用发挥得不充分。知名品牌的缺失,严重影响了我国文化贸易在世界中的前进脚步。
3.文化产品国际营销不够
发达国家通过对文化市场的调研、多样的销售渠道和有效的营销方法,并且与市场经济体制相融合,形成了一套科学的市场运作体系。而我国的文化产品大多都是粗加工,深加工的层面存在着能力与实力的欠缺。不仅包装不够精美,宣传力度薄弱,同时也缺乏国际市场需求的文化产品。另外,文化产品内容的生产缺乏想象力、创新点,国内文化贸易的国际营销落后于其他发达国家。
三、发展我国文化贸易的对策
1.加快文化体制改革的步伐
在国际上竞争的优势要靠体制的创新来积累,因此,要增强我国对外文化贸易体制和机制建设,充分发挥政府强有力的指挥和带动作用。目前,我国的文化管理体制还是传统的文化事业管理型,“管”和“办”混杂在一起,“政”和“企”融为一体。这种文化管理体制约束了文化单位的活力,使文化产业没有充分的经济来源,被束缚了手脚,难以应对市场的需求,谋求生财之路。其中受制约最大的是文化经营型企业。所以,文化体制改革的脚步必须加快并深化,让文化资源尽可能得到充分的利用,从而使文化产业创造出更大的价值。
2.完善文化产业相关的外贸政策和法律体系
我国对外文化贸易的实际发展与发达国家相比相差很多,因此,要加快制定出一套完整的文化贸易法律以及政策框架,其中包括,文化贸易外汇管理、税收优惠政策、项目审批,商品结构等等。政府应鼓励和扶持有关从事文化贸易的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美国从1930年开始,对电影产业制定了“限制国内垄断,鼓励国际出口”的法律条文,在美国境内禁止实行从创作、投资、制片、发行到电影院线的垂直垄断,以保护自由竞争,但是鼓励电影的对外出口,调动政府、企业、非政府组织多方面力量。我们可以借鉴这一法律条文,以达到扩大出口的目的。另外,政府应积极参与国际文化贸易市场规则的制定,尽可能减轻国际文化贸易壁垒,为我国文化产品输出营造一个良好的市场环境。
3.打造文化国际品牌并开拓国际市场
企业的名牌产品不但要占领国内市场,而且要打入国际大市场,要实现市场的全球化,才能充分体现产品的价值以及竞争力。加强对外的友好交流与密切合作,要积极参加国外的展销会,向其他国家推荐我国的知名品牌。同时,与国际同行开展与文化贸易相关的交流活动,带动国际市场的发展。要充分利用各大媒体来宣传并推广知名品牌。例如,香港有一个专门培训高级厨师的教育机构———中华厨艺学院,该学院的学生遍布全球。他们以厨师的名义推广了十八子的道具产品,成功地宣传了自己的品牌,达到了理想的效果。此外,推广品牌、开拓市场,还要建立完善的国际市场销售网络,在网络上宣传品牌,开展全球电子商务贸易,发布公司和产品信息,让消费者更了解产品。
4.充分发挥市场营销渠道的作用
目前,我国文化贸易的产业链已逐渐完善,专业分工也实现了有效的发展。文化贸易可凭借文化企业,通过市场化运作,充分发挥市场的整合资源和配置作用,在整个社会中寻找投资伙伴来共同完成。我国要想更好地发展文化贸易,就必须着重运用营销手段和营销渠道。要积极学习参照国际文化贸易的运作方式,在国际贸易中全力打造文化产业的中国品牌。文化企业对实施品牌战略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改进加工方法,符合市场的需求对产品采用精加工的技术,并以好的包装和宣传,扩大文化产品的外源融资渠道。只有这样,我国的文化贸易才会更快更好地发展。一个强大的中国必须拥有引导世界文化的力量,从强化文化力量的维度,推动中国实现百年伟大复兴!
四、结论
我国的文化博大精深,且历史悠久,我们要不断地采用先进的手段对文化资源进行加工利用。我国的文化产业占世界文化贸易份额比较小,跟发达国家相比仍旧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内部结构不平衡,缺少明星代言的品牌,营销手段单一,产品的出口渠道也很少。面对上述这些问题,我国应在借鉴外国成功经验的基础上,以正确的理论为指导,结合本国实际情况,加快文化体制改革的步伐。要鼓励文化产品出口,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创立文化知名品牌并加强与国际企业的合作。要建立国际营销网络,拓展文化贸易的营销渠道,促使我国的文化贸易健康快速发展,稳定屹立于世界强国之林。
作者:仇婷 单位:浙江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