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外汉语教学中文化导入的原则
由于中国文化博大精深,覆盖面极广,因此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教师进行文化导入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1.注重实用性原则。留学生学习汉语是为了在工作、生活交际中使用,因此对外汉语教师在教学中进行文化导入时应该注重实用性原则,即根据教学、教材内容选择应该传授给学生的文化知识,选择的标准是该文化知识的讲解是否影响学生语言信息的准确传递。另外,也应该在课上课下多与学生交流,了解他们在日常生活中面临着哪些文化困惑以及由其导致的语言困惑,如果是普遍性的问题可以选择在课堂上给全体学生诠释文化背景知识,进行文化导入。这两类结合教学和日常生活的具有较强实用性的文化导入会大大提高学生学习汉语的兴趣,增强其学习动力,提高其学习效率。
2.传统与当代文化并举原则。留学生们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大都来源于书本、电视、电影等媒体途径,而与中国人的实际交往并不多,其实媒体反映的很多传统文化在当今社会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因此留学生对当代中国文化不太了解。于是这就要求我们广大对外汉语教师要遵循传统与当代文化并举原则,让学生知道中国文化的动态变化,与时俱进。
3.文化差异导入原则。文化差异教学是对外汉语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应贯穿在对外汉语教学的始终。了解文化差异,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汉语的兴趣,发展认知能力,增加学生对中外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因此,对外汉语教学中应坚持文化差异导入原则,即通过对比的方法,引导学生关注汉语文化与本国文化的差异,这样使学生避免受到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负迁移影响,使学生在进行汉语交流时语言更加准确得体。
4.适度原则。即根据教学任务和目标,根据学生的汉语水平、接受能力和理解程度适度地有计划地导入文化内容。如果文化导入数量过多、层次过深,反而会适得其反,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使他们受到更大的中国文化冲击,甚至会降低他们进一步学习中国文化的兴趣与动力。确定文化导入内容的适度性要根据教学进度和教材内容而定,要有针对性,以扫除教学中出现的文化障碍为目标,不能盲目扩展。
二、对外汉语教学中文化导入的内容
在以上文化导入原则指导下,结合课程教学大纲,对外汉语教学中文化导入的任务应该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扫除本节课教学内容涉及的文化障碍,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语言本体结构;二是对后面可能出现的文化现象、文化交际规约等预先进行铺垫式的讲解。具体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语言中的文化因素。这是对外汉语文化教学中文化导入的最主要内容。主要指隐含在词汇、语法、语用等语言系统各层次的文化内涵和语言使用的社会规约。
⑴语构相关文化。主要是指通过词、词组、句子和语段等体现出来的相关文化内容。汉语不重在形合,而是重在意合。即不是用严格的形态变化来体现语法关系和语义信息,语法关系一般靠虚词、语调和句式中词语的顺序来体现,句子是否成立最终是取决于语义是否合理成立。因此,必须向汉语学习者导入汉语语构相关文化。
⑵语义相关文化。指构成语言系统各单位要素所涉及的民族文化内容以及体现出的民族心理。语言中的文化因素数量最大、最基本的表现形式就是词汇,因此语义文化常常和词汇教学结合在一起。不同语言的词汇在意义和形式上并不能实现全部对等,这正是各国社会文化差异的表现。而有些汉语词汇虽然在其他语言中有对应词语,但词义差别较大,在交际中容易造成误会。在教学实践中教师们应该加以注意并为学生讲解。
⑶语用相关文化。每种语言在语用方面都有自己独特的规则。交际一方往往并不是单纯地要表达语言符号表面的静态意义,交际另一方通常要通过语境来理解对方的实际意图。因此,要实现成功地、恰当地跨文化交际,仅仅懂得这门语言的发音、词汇和语法是不够的,还要知道语言交际过程中必须要遵循的文化规约和社会约定俗称。因此,语用相关文化应该是培养语言交际能力的主要内容,是对外汉语教学中文化导入教学的重点之一。
⑷语体相关文化。跨文化交际双方进行有效地沟通,不仅涉及语言本身,更重要的是语言材料及其表达手段、组合方式等的恰当、准确选择。针对不同对象、不同话题、不同交际场合和交际目的,应该适当地转换使用不同的语体,对留学生来说,分清口头语体和书面语体是很重要的。对外汉语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对所教授的内容属于何种语体,适合在什么语境场合使用给学生加以讲解。
2.基本国情和文化背景知识。主要指汉语学习者们应该掌握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习俗、节日、人口、民族、制度政策、历史等基本国情和文化背景知识。这些与语言结构没有直接的关系,也不一定造成交际的误解,不过却涉及到利用汉语更有效地完成交际任务,以及使学生更快更好地融入中国社会和文化生活。
三、对外汉语教学中文化导入的途径
1.在课堂上直接阐释。就是通常对汉语教材中所涉及的文化背景内容进行直接讲解,并尽可能地利用图片、幻灯、电影、多媒体等现代化的辅助教学手段,以便学生更直观、更准确深刻地理解课文并运用课文中所学的知识内容进行跨文化交际。
2.利用课外活动。对外汉语教师要设计并开展一些有利于课程推进的情景模拟型课外文化活动,培养学生的语感和实际沟通交际的能力与技巧。通过这些课外活动,学生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人的语言行为反应,同时也对自身文化背景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主观预判的影响有进一步的感受和认识。
3.设计课堂任务和课后作业。对外汉语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兴趣、汉语水平,给学生布置具有一定趣味性的课堂任务和课后作业,调动学生主动思考、学习、讨论和参与的积极性。在完成课堂任务过程中老师要给予必要的指导和帮助;对于课后作业,教师也要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启发与点拨。最后,教师还要对学生完成任务和作业的情况进行分析和点评。完成课堂任务和课后作业的过程,是学生与同伴的言语互动交际过程,对学生来说就是一个对中国文化认识深化的过程,可以有效提高留学生掌握汉语文化知识并自如运用于语言及社会交际的能力。
4.开展专题讲座或研讨。当学生的汉语水平达到一定程度,需要对中国文化进行更系统、深刻地学习时,教师可开展一些相关的中国文化知识专题讲座,使学生在较短时间得到系统完整的知识补充。教师也可以指导及鼓励学生搜集并整理资料,对相关专题展开互动和交流,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从而取得更好地学习效果。
作者:郭晶 单位:大连外国语学院 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