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和发展,学校在对学生进行培养的时候更加注重其本身的综合素质的提升,在高等学校中,要想更好地培养出符合时代发展的人才,就必须重视学校教学以及管理工作的有效展开。其中,教材建设对于高等学校来说,是其建设的基本组成内容,为提升学校培养人才的质量、实现学校教育教学目标提供重要的保障。因此,针对高等学校教育教学和管理办法对于教材的建设和管理的若干影响进行简要论述,以期对高等学校的教师以及管理者提供积极的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高等教育;教材建设;教学管理;影响
[中图分类号]G7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4808(2015)S2-0159-02
教材作为高等学校对人才进行培养以及展开教育教学依托的基本工具,是对于一些良好的教育教学经验以及一些先进的技术和科学成果进行的有效总结。要想实现教材的基本建设和有效管理工作,学校必须积极树立起以提升教学教材的质量为重点,以培养更多人才为目标,以进行教材建设的创新体系为根本突破,不断巩固精品教材的战略思想,对于教材进行有效分类与指导,同时,必须不断建立健全评价教材的选用制度。更好地运用教材提升高等学校教育教学的整体质量,完善管理体系,更好地为社会培养更多全面发展的人才。
一、教材建设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
(一)构建教材建设和人才培养相结合的基本模式
在进行教材建设的过程中,需要推动教材建设的实际工作和人才的培养相互结合,需要充分体现专业性建设、课程的建设、改革教学的方式方法以及一些科研工作和教学资源的辅助建设,将这些元素有效地融到教材的建设工作中去。同时,教材建设必须与我国实际发展的形势相结合,融合教育教学改革取得的成果,也要包含国内国外对于不同学科所取得的最新研究进展和最新结论成果,正确地进行知识、素质以及能力三方面的关系,不断调动学生自主性学习,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水平。
(二)明确教材建设的工作重点,不断提升教材的整体质量
在进行教材建设的时候,需要正确地找到建设重点,建设出专业性强的,具有独特学科优势的教材。对于通识的教育教学课程着重建设,同时注重基础科目学科以及必须科目专业发展相关的学科教材建设工作,不断提升新设立课程以及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教材建设的更新速度,对于系列教材要注重内容是否具有时代性和创新性,对于较为落后的学科知识进行剔除,不断地实现教材内容的创新优化,保证教材能够体现出明显的学科优势以及鲜明的学科特性,打造精品。
(三)提高教材的种类范围,实现教材的系列配套
在教材建设中,注重于现代教育的相关技术、方法以及手段的合理应用,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电子教材不断涌现。在进行教材建设时,需要实现传统的纸质版本教材和电子教材之间相互融合,形成协调发展的关系,倡导编制质量高的精品课件。在进行教育教学时,优先选择的应该是一些荣获奖项的教材或者是一些级别较高的教材,将质量较高的教材引入到学生的课堂中,实现不同层次之间教材的相互融合,努力构建起多种学科、多种类型、多样化较强的系列教材体系。
二、影响教材的建设和管理的因素分析
(一)教材建设必须依据教育教学改革的实际情况
1.教材建设和专业建设之间的关系为了不断满足社会对于高等教育提出的越来越高的要求,不断提升大学生对于社会的适应能力以及大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成为学校教育教学的基本目标。学校针对这一目标对于教学设计的学科进行了调整,优化了原有的人才培养模式,在进行教材的建设过程中,既注重完整地体现学科知识体系,保证知识的与时俱进,同时也必须分析不同科目之间方法上和内容上相互之间的交叉渗透,打破了传统意义上的学科封闭性、隔绝性状态,实现专业口径的不断拓展,有效提升教材的整体质量。2.教材建设应该与教学改革状况相适应可以说,教材是教学经过改革以后的产物,同时,教材又能够对教学改革的目标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教材建设时对教学改革进行深化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教材的建设推动教学改革的顺利进行,符合时代的要求以及人才培养的要求。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在进行高等教育教材的改革工作时,必须努力推进教材体系的整体创新,推进学校教学方法和教育模式的不断改进,使教材突出知识的重点,注重学生独立学习、创造思维的培养,让学生能够有效地提升创造能力,更好地适应社会的要求。3.教材建设和素质教育之间的关系素质教育是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而出现的全新的人才培养要求,同时,素质教育也是高等学校进行教材改革所要立足的根本。伴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只有不断对高校的各个专业进行结构的调整才能够使各个专业的教材建设更加体现出宽口径、基础厚的培养人才的要求,在进行教材的编写时,不应该单单涉及专业知识和专业理论,同时也要加入教材整体内容的人文性,不断拓展学生的知识层面,减少学生的功利心理,重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学生的个性都能够得到充分的尊重和发展。同时,还必须注重素质教育理念的渗透,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例如,在理工专业学生的教材中,应该加强有关于文学、历史、艺术、社会等等相关知识的渗透,对于文科专业的学生则应该注重培养其逻辑能力以及对于自然科学的理解能力,使高等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能够既具备人文精神,同时也具备科学精神。
(二)保障教材建设质量的关键是高校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教材建设质量的关键性影响因素是教师,教材编者本身的学术研究水平为教材建设质量提供了基本的保障。因此,在进行教材的编写建设过程中,高等学校应该组织学术研究水平较高、综合素质较强的教师进行共同编写,将符合时代发展的最新理论知识、前沿动态经过整合以后集中体现于教材中。除此之外,参与编写教材的教师队伍也必须具备良好的教学经验,这些教师必须充分了解传统的教材基本知识,提出在进行教育教学中遇到的若干问题。在编写新教材的时候,对于就教材中的缺点与不足及时地提出改进方法,避免旧教材中的一些问题重新显现在新的教材中。在教材的编写过程中,教师应该积极地给教师营造出较好的编写条件和编写环境,充分为编撰出优秀教材的教师提供奖励和自主,并将教材积极地推荐给其他学校进行使用,有效提升教师编写教材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与此同时,高等学校可以对编写出优秀教材的教师予以职称晋升以及分配津贴上的支持和补贴,鼓励教师在编写教材的同时也能够有效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
(三)教材建设与制度建设之间的关系
随着现实状况的发展,高等学校开始逐渐认识到教材质量对于教育教学的重要作用,并将教材的建设作为学校的一项重要任务,并给予高度的支持。高等学校的教务处一般会设有专门的负责教材建设管理的部门,对学校每一个不同专业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调查,分别针对不同专业修订凸显专业的特色与优势的教材,不断完善教材的立项制度、管理优秀教材的制度以及完善的评价教材制度,提升教师对于教材编撰的热情和质量。同时,注重电子教材的建设和创新,实现传统的纸质版教材同电子教材的共同发展。1.完善教材的立项制度要想提升教材建设的质量,需要学校建立起完善的立项管理制度,在教材编制的申报、答辩到后期的评审和立项,学校都应该进行严格的管理,建立起主编责任制,在教材编制的中期进行严格的审稿和检查,对于存在出入的不完善的地方及时的进行改进,通过编者之间和审核者之间的交流和探讨,使教材更为完整、质量更高。2.管理优秀教材的制度高等学校应该积极建立起对优秀教材进行管理的制度,教材的优劣性直接会影响到日后的教育教学,提升教材的管理是学校必须重视的重点工作。学校推动建立起教材的选择制度,在选择各个专业的教材时应该经过严格的审批流程,认真进行教学教材的删选工作,有效地将新知识、新理论以及新技术带到学生的教学课堂中,有效地提升各个专业的教学质量,提升学生实践的能力。3.完善评价教材制度高等学校应该不断增强提升教材质量的意识,对于教材的质量检测必须建立严格的监督机制,实现对于教材较为完善客观、科学性较高的评价体系,并形成相应的鼓励机制。例如,学校可以推广优秀教材奖励制度,定时定期地对所选用教材进行综合测评,对于优秀的教材作为范本大力地进行推广和宣传。除此之外,还要建立起跟踪制度以及信息的反馈制度,定期对教材的使用状况以及学生的接受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对于存在的不足及时进行改进。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高等学校的教材建设工作越来越凸显出其积极的作用,教材的建设不仅关系到学校的教学质量,同时也关系到人才未来的发展。学校必须对教材建设予以重视,立足教材,更好地培养综合素质高、全面发展的学生。
参考文献
[1]李骥,付丽.浅谈新时期高校教材建设[C]//探索的脚步:“十一五”北京高等教育教材建设论文集,2010:5.
[2]查良松.我国高等教育组织与管理体系探究:评《高等教育组织与管理》[J].当代教育科学,2015(3):65.
[3]魏景新.学校教材建设及其管理的工作研究[J].华北科技学院学报,2014(12):21-23.
[4]李俊.我国高等教育组织与管理学理论体系探究:评《高等教育组织与管理》[J].中国教育学刊,2015(2):124.
[5]盖江南,姜广峰,任新钢.精品课程建设转型下教材建设对策研究[J].化工高等教育,2015(1):100-104.
[6]刘家良.当前高校教材管理工作现状与思考[J].吉林化工学院学报,2012(12):49-51.
[7]钟寒婕.高校教材的科学管理与立类之浅见[J].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1):70-72.
[8]宋文英.新时期高校教材建设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电力教育,2013(20):66-67.
[9]李奇,李洵之,王楠.高等教育教材发展与建设调查分析[J].中国大学教学,2012(4):88-91.
作者:林淑田 陈仲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