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项目教学法在计算机专业教学的应用
摘要:现代社会的一大特点是信息化和知识海量化,为了满足社会的发展需求,人们对于信息技术人才的要求和评价标准都在发生改变。而中职学校一直在为社会发展输送技术型和实用型人才,但是现在的中职毕业生面临一个很严峻的问题,那就是他们的知识结构与能力难以满足现在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中职学校对于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必须做出改变。要培养多元化、复合型,满足社会发展的技能型人才,尤其是对于计算机专业教学,要改变教学方法和内容,为社会输送合格的关于计算机方面的人才。作者将围绕项目教学法在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提出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项目教学法;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应用
目前在许多院校的计算机专业都开始渐渐试行“项目教学法”,作为突破传统教学方法和改变教学内容的一种有效途径和方法。“项目教学法”来源于构建主义,主要是以实际的项目为对象,首先由教师对项目选择与优化,并作出适当的教学示范,然后让学生分组围绕各自的项目进行讨论与合作学习,最后以学生小组共同完成项目的情况评价学生是否达到教学目的的一种新型课堂教学模式。
一、应用项目教学法的意义
项目教学法目前在计算机专业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它作为一种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对于改变计算机专业的课堂现状和突破传统的教学方法及内容具有重要的意义。项目教学法包含三大新型的教学方法的特点,分别是“探究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和任务驱动教学法”。它以把学生带入完成教学任务的过程中,让学生积极地自主学习,学会注重知识的构建,以培养学生能力和技能为目标,突出和整合计算机专业岗位所需要的技能和知识。同时,在计算机专业课堂上,也表现出它与传统教学方式与方法的不同。由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课堂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的创新性课堂,实现教学内容和方式的改革。项目教学法与传统的教学法相比,有很大的区别,主要表现在改变传统的三个中心,由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由以教材为中心转变为以“项目”为中心;由以课堂为中心转变为以实际操作为中心。在计算机专业课堂教学过程中应用项目教学法,所遵守的原则应该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和引导原则。还要注意项目的选取,这些都是学习的关键,计算机专业的学习应该以教师、学生在课堂的互动为主,以学生学会自主实践操为目的。学会创设学习资源和协作学习的环境,通过学生完成项目的情况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这样不仅能够完善和改革评价机制,真正起到检测学生学习效果的作用,还能够充分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知识的兴趣,培养其自主学习和操作的能力,为计算机专业课堂注入活力。通过项目教学法,真正做到突破和改革传统教学,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对培养学生相关的职业技能和实际操作能力及教师素质和课堂质量的提高都大有裨益。
二、如何运用项目教学法
教师在运用项目教学法过程中,可以选择“项目选择与优化”、“实施项目过程”、“进行项目总结”三部分组成一个完整的教学。以项目为教学对象,通过实际的任务驱动让学生进行相关知识的学习。
(一)项目的选择与优化。中职学校可以与相关的企业进行合作,通过调查,了解企业对毕业生的需求。同时结合为中职生的实际制订教学计划,教师与企业相关人员共同设置与优化项目,确定课堂教学目标。在项目的选择与优化的过程中要注意的是,选择项目要根据岗位的要求,突出培养技能。学习中职计算机及应用专业课程的知识可以根据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以客观反映现阶段计算机及应用专业对学生的要求为目标。对中职计算机及应用专业课程进行整合,将实际生产实践融入教学项目。比如在海报、广告、展板、封面设计等,将广告设计中所涉及的Photoshop与CorelDraw的知识与技能融入这些项目。
(二)实施项目过程。教师在教学中让学生使用示范项目,学生从应用者的角度了解项目的功能作用,了解一个工程项目所需要完成的过程,引导学生进入相关的“情景”。然后学生通过分组合作进行协作学习,针对本组练习和研究的项目开展相关的讨论共同完成工程项目等工作。在这个实施项目的过程中,学生进行收集信息、分组讨论、设计项目方案,自我评价等环节。通过这些构建自己的知识与能力体系,深化对专业知识、技能的理解和应用,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满足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需要。
(三)进行项目总结。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实施完成项目以后,教师与学生要对项目进行总结,分析完成的项目特点,进行相关的知识点梳理,进行强化训练、训练技能,加强职业能力和提高综合素养,同时注重知识与技能的迁移应用,结合企业的相关项目进行实际的项目的训练。在总结过程中,教师与学生都能够找到自己的不足与缺点,并及时得到改正,这对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与方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项目教学法在计算机教学过程中的应用是在课堂教学环节中的一个重要部分,但是它不能替代全部的正规教学课程,更侧重对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在应用性比较强的课程教学中表现出一定的优势。项目教学法把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互结合起来,这样不但有利于帮助学生加深掌握和理解书本上的理论知识,更能使他们懂得如何在实际工作岗位上灵活地运用这些知识。项目教学法在计算机课堂上充分发掘了学生的潜能,让学生拥有完整的知识框架和构造,实际操作能力和适应岗位的能力得到极大的提升,希望项目教学法能够在计算机专业课堂教学上的应用过程中带来更大的惊喜。
作者:郑伟强
第二篇: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分析
[摘要]文章阐述了中职学校教育中存在的两个现状:生源减少,就业对口率低,分析了产生此现状的原因,通过笔者在教学中的一些实践探索:运用行动导向教学法,破常规、多创新,进行课题研究,实现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创新。
[关键词]中职计算机专业;就业为导向;创新教学
1现状调查
职业中学教育要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是国家在“十一五发展规划”中关于教育的重要原则,也是新时期社会对职业教育的根本要求。但笔者调查发现目前的职业教育中存在两个现状。1.1生源少纵观这几年某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的发展,发现生源越来越少。现统计了某校近三年来的计算机专业班级和人数情况:2013级5个班共225人,2014级3个班共134人,2015级3个班共113人。1.2就业对口率底目前,众多信息报道说中职生就业率高,但实际就业对口率却很低。据笔者调查,某校2012级的一个计算机平面专业班级,毕业生38人,考入高职院校3人,已就业31人,待就业4人。其中,从事计算机平面设计相关专业工作的仅3人,可以看出该班毕业生能从事本行工作的不到10%。据用人单位反馈,这3位同学工作能力不突出,经公司培训后仅能从事一些简单的重复的机械性的工作,如修图、初级排版、模仿设计等,创意能力缺乏,不能胜任中、高级平面设计师工作。综合两个现状:笔者认为有一定的因果联系。
2原因分析
针对目前计算机专业的生存发展和学生就业中碰到的种种问题,笔者对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课程的教学情况进行了反思。笔者认为在计算机专业课程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课堂延伸和中职学生的个性特征、学习能力等方面都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2.1中职学生学习特征基础薄弱,缺乏学习兴趣,目标不明确,学习主动性差,习惯被动接受知识,懒于思考和探究。再加上目前市场上电子产品多,学生易沉迷其中,课堂学习效率低下。2.2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教学模式单一,很多教师仍主要采用传统的“讲授接受型”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以课本知识传授为主,以教师讲学生被动接受或者以教师演示学生跟着练习为主。而学生从小学到初中大都也是这种教学模式。刚开始学习新的课程会有一些新鲜感,多数学生还能跟上,但逐渐一部分学生跟不上进度,一部分学生去了学习的兴趣。学生学了知识后不知道有什么用,体会不到知识与就业相联系的紧迫感,更不知道将来跟工作实际相结合。这样教出来的学生如何对口就业,如何优秀就业,如何能体现以就业为导向培养高素质专业技能人才的职业教育宗旨?2.3就业中存在的问题学生要求高薪。企业要求高能,能一录即用,在实际工作中发现学生对工作项目上手难,缺乏创新能力。
3实践探索
3.1运用基于项目任务的行动导向教学法调动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行动导向教学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注重对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教师课前精心设计任务,课中下达任务,引导学生完成任务,展示及评价学生作品,总结知识点,课后进行任务扩展,在实现教学目标的基础上与就业相结合,让学生能顺利过渡到实习就业工作中。笔者目前从事桌面排版技术——InDesignCS6课程的教学工作。下面以“4-1:旅游宣传册绘制站”内容为例来具体阐述教学过程。3.1.1课前准备精心设计任务,编写校本教材,扩充教学内容。教师于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包括校本教材中世界文化遗产之开平碉楼景点介绍手册、“校刊——朝花文学集”两个章节的编写,教学课件的制作,教学视频的录制,教学任务书的设计,学生组内分工的设计,教学设备的准备。3.1.2课堂教学①下达任务:引导学生完成任务、展示及评价学生作品,总结知识点(见表1)。②引导学生完成任务:这个阶段是行动导向教学法的主体部分。教师引导学生掌握完成任务的基本思路、方法后,学生自主完成任务。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有求助教师、求助同学、看书、看教学视频等。③展示评价学生作品:教师引导学生对作品进行展示和评价。④总结知识点:根据课堂同学们反馈的信息,再次对本课的知识点、重难点进行总结,可结合课前制作的教学课件加深理解(见表2)。3.1.3课后进行任务扩展以“世界文化遗产之开平碉楼景点介绍手册”、“校刊——朝花文学集”为主题分两个大组完成扩展任务。每一大组内细分成小组,明确分工。从素材的搜集、加工、排版、校对、展示、评比方面将任务落实到个人,教师负责引导指导和小结,对各组评分。布鲁巴克认为:“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自己去探究。”看着学生亲手制作的校刊在学校校园中传阅,不知不觉学生的学习行为已经从“教师要我学”转变到“我要自己学”的状态了。这为以后的实习就业打下了实践的基础。3.2破常规多创新丰富校内外课堂3.2.1校企合作组织参观一些与计算机专业有关的企业,了解企业文化、市场需求、人才需求等。邀请企业进学校举办讲座、竞赛等活动。例如在2014年学校科技文化节上,学校科普协会邀请了当地有名的广告设计公司——千象广告公司参与活动。主题是为该公司设计形象墙。经过激烈角逐,由公司人员做评委,评出了前三名,颁发奖金和奖状,。出乎意料的是,第一名的作品并没有很多的技术和特效,看似很普通,获奖的原因是简洁、有创意、成本低三方面。这就是学习与实践最好的结合方式,为学生搭建了一个展示自己的平台,知识产生了价值,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力。3.2.2开设相关兴趣班为了更好地延伸课堂教学,组织兴趣班开展课外学习及实践活动。目前已经开展的兴趣班有“广告设计”、“多媒体技术”、“计算机硬件与维修”、“网页制作”、“动漫设计”。个性作品收集及展示,邀请校友回校作报告。将历届学生制作的优秀作品进行收集,在课堂内外进行分享并邀请一些在计算机相关领域工作的学生回校作报告,谈工作,谈体会,起到抛砖引玉的效果,让学生更真切地了解和贴近社会需求。3.3课题研究开展翻转教学课堂模式研究,不断为教学注入新鲜血液。鉴于以往的研究,发现翻转课堂在以技能任务型的课程中具有优势,刚好能与基于项目任务的行动导向教学法相辅相成。以InDesign上机课为例:课前,学生观看微视频,提出问题,教师设计课堂教学;课堂上,巩固重点、难点,引导学生完成项目任务,师生共同点评。该过程不仅加强了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而且通过教师对教学重难点的精心设计,使课堂活动更具有针对性,学生高效地掌握了专业知识和技能
4结束语
笔者认为,“就业”与“创新”是中职计算机专业发展的必经之路,是职教发展的生命力。唯有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创新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职教事业方能蓬勃发展。
作者:陈光红 单位:开平市吴汉良理工学校
第三篇:计算机专业产学研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
摘要:通过分析现有人才模式无法满足企业有人标准的问题,提出了发展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产学研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的紧迫性。同时结合沈阳北软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校企合作的办学特色,探索了计算机专业的人才定向培养模式、工学交替培养模式、围绕市场需求完善专业设置、建设实践教学基地、实施双师型教师队伍的教学改革,以期打造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培养具有实践能力的复合创新型技术人才。
关键词:产学研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工学结合;双师型;创新实践
1引言
我国虽然已成为全球生产制造大国,但相比之下的创新型产品和人才却很少。同时,我国高校和科研部门面临拥有大量研究资源,而研究成果无法转化成社会产品的窘境。很大部分原因在于,培养人才的高校和研究产品的科研部门花费了大量时间和经费培养人才和完成研究课题,培养出来的人才却不符合社会用人方式,科研成果也不能解决实际问题。究其根本是高校和研究机构大多注重理论性研究,缺乏对实际需求的探究。为了解决创新型人才和产品贫瘠的困境,国家正大力扶持高职院校发展产学研一体化办学模式,改革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案,鼓励高职院校将企业实际案例引入课堂教学,以期培养出具有实践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高职院校发展产学研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1],特别是在计算机专业,是符合社会发展,满足社会需求,为区域发展提供工程复合型人才的有效措施。在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实施产学研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的过程中,高校为输送人才提供计算机专业教学环境和科研资源,企业保证市场和资金支持,二者相互配合,保证人才的导向培养,以及创新成果的定向输出。这就需要高校转变办学理念,转化教师观念,完善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完备教师团队等,达到提升学生理论知识、实践操作和创新创业等技能的目的,使学生通过教学过程的学习具有全方位的职业素养[2]。
2计算机专业产学研一体化的组织安排
发展产学研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是将教学、科研和生产环节成为一体,达到校企联合的目的[3]。具体实施是学校负责教学管理制度的制定,各系负责教学安排和组织实践,教研室负责实验环节,以及实训中心的运行,任课教师既负责教学,也承担相应的实践活动,同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建立科研实验室,创设生产企业,生产企业的应用实例也可以引入课堂教学,为计算机专业产学研一体化的实现提供保障。另外,实训中心和科研实验室可以作为校内实训基地,让教师和学生接触实际项目,教师可以增强自身实践能力,学生可将成果作为自己毕设的研究内容,这些为计算机专业产学研一体化的实现起到了助推作用。
3计算机专业产学研一体化的建设内容
3.1通过校企合作,深化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机制创新随着社会对创新型人才和产品需求量的逐步增加,制定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已成为迫在眉睫之举,这给高职院校的办学模式提供了新的挑战与机遇。沈阳北软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专业已根据社会需求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制定人才定向培养方案,依靠实际项目进行导向性人才培养,实施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4],既提高了学生的自身素质,又使培养出的人才适应行业需求。3.1.1定向培养定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高校根据区域和专业领域人才需求模式,与企业形成合作关系,制定围绕企业需求的人才“订单式”培养模式[5]。因此,高校需要依据企业对专业技能的要求完善教材、创新教学方式,使专业技能教学深入到学生的每节课中,让学生有效地掌握专业知识。企业则派遣专业技术人员参与到学生课堂教学、实践实验、毕业设计和就业工作中来,为学生掌握实用的专业技能提供教学指导。定向专业人才培养机制是校企联合培养专业人才的具体表现,高校通过发挥自身优势,将自己建设成为专业人才的输送基地。另外,高校可以根据与企业具体合作项目,以企业实际案例为背景,将工程项目教学深入到学生大学三年的学习中,同时教师按照专业技术考核标准要求学生完成作业,学生的毕业设计根据企业的实际需求进行项目定向培养和导向教学,使学生拥有专业知识、实践操作、团队合作和创新能力等复合型专业素质,力求帮助学生在毕业时实现快速适应工作环境。3.1.2工学交替培养模式工学交替培养模式是指高校以区域需求和行业发展为导向,与企事业单位进行合作和互动,构建集教学、培训、科研和提供服务多功能一体的产学研教学基地,培养出具有实践动手能力的专业综合型人才[6]。沈阳北软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工学交替培养模式的教学过程实行企业实训和课堂学习有机结合,采用“4+2”的形式,前4学期进行工学交替,后2学期进行顶岗实习。第一学期以学校育人为主,企业训练为辅;第二学期,学生在校学习专业基本理论,培养基本技能,在企业培养专业基础能力;第三、四学期,在校学习专业方向理论,训练专业通用技能,在企业岗位完成不少于8周的岗位技能训练;第五、六学期,学生进入企业进行带薪上岗实习,由企业指定师傅和专业教师共同对学生进行技能训练指导。通过学校课程和企业课程的“工学交替”,训练其岗位工作技能,增强毕业生的针对性,满足企业用人需求。3.2围绕市场需求,定位计算机专业方向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应把握专业人才需求特点,同时结合学院优势,制定计算机专业培养方向。学校在修订培养方案时应进行市场调研,把握市场驱动,在教学实践中不断验证和完善专业定位和教学方案,使培养的人才满足区域发展和专业人才需求条件[7]。计算机专业则要围绕市场定位,重新制定教学规划,由行业专家和教师组成评委会共同制定专业方向和人才培养方案。沈阳北软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结合多年办学经验,以及市场人才需求特点,制定了具有自身特色的计算机专业方向,包括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信息管理、软件技术和电子商务五大专业,这五大专业定位准确,贴近实际人才需求。3.3建设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双师型师资队伍是为了适应计算机专业产学研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而对教学团队提出的新要求。这就需要教师同时具备计算机理论基础,及相应的实际实操能力,教师不仅拥有教师从教资格,也要具备专业职业资历。为了培养双师型教师高校可以派遣任课教师直接参与企业实际生产,或安排教师到企业定岗锻炼,使教师不仅具备任课能力,也有实际操作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同时,高校可以聘请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兼职专业教学指导,让其传授实际生产实践经验,并将企业项目作为学生的实践“任务”,使学生在校期间就能接触企业项目,尚未毕业即可参与企业技术攻关。另外,高校与企业专家共同商讨教学方案,制定相关的政策及建立相应的管理运行机制,修订并完善专业教师到企业参与项目以及技术人员到学校任课的相关管理规定,保证教学秩序的正常运行。沈阳格微软件上报的“协同翻译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获得了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准建设,沈阳北软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是协作建设单位之一,这就是我院教学管理和双师型教师团队建设取得成效的最好证明。3.4建设实践教学基地,培养实践创新能力设立实践教学基地是学校保证实践教学环节和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的重要手段,也是发展产学研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必然产物。学校应根据高校规划和专业需求,兼顾企业条件和需求,建立校企合作的校内和校外实习基地,以保证学生拥有满足专业要求的实习机会和实训环境。校内实践基地以现实职业场所为背景,让学生直观接触真实项目,并遵循行业标准要求学生完成实训作业。校外实践基地是校企合作的产物,学校需要选择适合学生实践学习的场所,同时与实习企业签署合作协议,保证学生拥有实习岗位。学生通过实习不仅可以获取工作经验,也有机会毕业后直接进入企业工作。校企合作实现了学校与就业单位的“无缝衔接”,成为为企业直接输送专业人才的教学基地[8]。沈阳北软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专业已与“中国工业掏堡网”合作,启动“千企千店”工程,组织毕业生为沈阳的一千多户工业企业制作“网店”及开展网络营销,让学生在真实的实践工作中提高实战能力。并将毕业设计与就业结合,带领学生到用人单位进行现场毕业答辩,把毕业答辩变成用人单位对学生的一次面试,让用人单位更全面了解学生能力,为毕业生与用人单位搭起相互沟通的桥梁,实现高校人才培养与社会人才需求的零对接。另外,“青春号”众创空间是沈阳格微软件有限公司负责运营开发,为大学生创业及社会兼职服务提供的综合创业创新服务平台。沈阳北软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依托“青春号”平台,在校内成立青创协会,计算机专业累计注册学生623人,学生创业团队5个,通过“青春号”承揽和完成创新创业任务达1000多项。
4结语
基于产学研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是符合经济发展新形势下的人才培养模式。沈阳北软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专业正在不断完善教学计划,保证教学质量,同时连同企业专业人才,通过校企联合,以满足区域发展所需人才标准为导向,制定了培养综合素质人才的教学机制。通过产学研一体化的教学实践,学院培养的学生的理论知识、实践动手能力和职业素质得到了显著提高,毕业时能够满足企业用人需求。接下来学院将在专业设置、教材建设、教学管理,以及建设双师型教师团队等方面进行进一步完善,并通过与企业由浅入深的不断合作,使“产学研一体化”成为我院高职教育的重要办学特色,打造出学院核心竞争力。
作者:田晓光 尹晓庆 谷峰 李星华 单位:沈阳航空航天大学人机智能研究中心 沈阳北软信息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