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良好的就业指导教育体系,离不开学生、教师、学校这三个方面,因为他们之间是相互影响、密不可分的关系,在这三者中教师的作用很关键。教师是人类的工程师,一个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深远的、意义非凡的。作为一名就业指导课的教师,一方面要具备专业知识,能开展就业指导课的教学,另一方面也要有爱心和耐心。目前就业指导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整体素质参差不齐,缺乏一支稳定、高素质、职业化、专业化的就业指导队伍是目前我国就业指导工作的一个显著缺陷。目前从事就业指导的老师大多数是兼职的,一方面要承担别的学科教学,势必会影响对就业方面的投入与研究,影响教学效果。另外很大一部分就业指导教师不具备就业心理学方面的专业知识,这也是就业工作的空白。随着社会发展步伐的加快,现在的学生需要接受更多新事物,相应也会产生很多压力,尤其在就业这一领域,一部分学生心理素质差、没有自主意识、缺乏自信心,在就业过程中遇到失败、挫折,就会出现自暴自弃、消极、暴躁、得过且过等不良情绪,这就需要我们的老师具备一定的心理知识,在平时教学中,将心理教育融入其中,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心理承受能力。作为学校要提高教学效果,就应积极培训一批专职的教师队伍,组织教师定期出去培训、学习,了解市场的真正需求,了解社会上有经验的就业指导机构如何操作,提高自身的整体素质,建立一支合格的、专业的、学科化就业指导教师队伍。作为医学类高职院校,根据我校学科特点,制定出符合我校实际的就业指导模式———“345”就业指导模式。这种模式是指校内三年教育、辅导员四年就业管理服务、五年毕业生跟踪全程系统,全方位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和职业兴趣,帮助学生尽快走向岗位,适应社会,顺利完成角色转变,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
1对在校生进行系统指导
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对在校学生从大一开始就引导其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在客观分析个性及主观偏好的基础上,结合现实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帮助学生认识自己,结合自身条件进行分析,提高自身认识,确定发展定位,制定切实可行的生涯发展方案。这种教育模式将从学生入学开始,贯穿大学生求学的全过程。面对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医学专科生要想从中脱颖而出,就要从迈入大学校门开始进行自己的人生职业生涯规划,明确目标,努力进取,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对大二大三的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指导教育,创新是成功的前提。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有利于学生进入社会后拥有竞争力、优先权,能够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挖掘出自身的潜能,更好的融入社会中。当今社会应对金融危机和激烈人才竞争的新形势,创新力、创造力的重要性日趋凸显。通过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学生成为创新型人才,有助于学生提高核心竞争力,在职业发展过程中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对高校就业指导部门而言,不能仅仅把工作范围局限在帮助学生就业,而应从长期发展的角度,大力开展创新创业教育[2]。
2充分发挥辅导员的指导与服务作用
我校实行的“345”就业创业指导模式中,辅导员的作用至关重要。作为在校期间与学生最为亲密的辅导员,他们的言传身教直接影响学生以后的人生之路。辅导员要本着“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的工作理念,加强个性化指导服务力度,针对学生可能遇到的各种就业问题,积极稳妥的帮助学生解决困惑。平时多鼓励大学生加强实践锻炼,让学生更多的接触市场,了解社会、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标准;加强素质教育,鼓励学生参加学生社团组织,参与社会活动,提高自身应变能力,提升个人情商。同时,可以利用班会、就业知识讲座等方式,帮助学生开阔视野,增强学生就业信心,提高社会竞争的能力[3]。此外,在对学生毕业后跟踪服务阶段,通过了解已就业学生工作情况的同时,认真搜集任何有价值的就业信息,利用班级建立的网络信息平台、飞信等方式,及时向同学们发布,帮助那些未就业的学生,尽最大努力为他们提供就业服务[4]。就业指导工作的重心就是帮助大学生调整就业心理预期,掌握有效的思想方法,积极应对就业过程中的难题,为大学生顺利走向社会提供必要的知识储备和思想准备[5],这项工作任重道远,我们只有不断地总结经验,认真学习研究,才能实现就业指导工作与时俱进、可持续发展。
作者:邵敏敏 单位:河南省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