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自2016年5月1日起,中国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这是自1994年分税制改革以来,财税体制的又一次深刻变革。它主要推动税收的改革和产业融合,在降低了税收标准的同时,也促进了企业的自由竞争。本文主要探讨营改增后企业财务管理所面临的新局面以及相对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营改增;财务管理;税负压力;改革
一、何为营改增
(一)营改增的概念
所谓“营改增”,顾名思义,就是将过去缴纳营业税的应税项目改为缴纳增值税。增值税是以商品或劳务在流转过程中产生的增值额作为计税依据而征收的一种流转税,它不再由企业负担而是由消费者负担,只在产生增值额时才收税。之前我国所采用的营业税是对收入的全额课征。其结果就是无论货物或是劳务是否在营业税的结果就是无论货物或劳务是否在流转环节中产生了增值,只要流转,企业就要缴税,造成了重复纳税。同时,由于营业税是每个环节都全额征税,纳税人流通环节越多,税收负担越重。整体来看,营改增的推行彻底解决了以往在缴税程序和课税范围上存在重复缴税的问题,完善了原先中断的增值税链条,有效降低企业的经营成本,为企业缓解税收上的压力。
(二)营改增的意义
营改增的实行主要有两大好处:(1)有效降低企业的赋税负担营改增后,服务类企业可以分为小规模企业和一般纳税人企业,提供应税服务年销售额小于500万元的称为小规模纳税人,而销售额超过500万元的企业则为一般纳税人。对于小规模纳税人,原本5%的营业税在营改增后实行3%的增值税率,极大减轻了税收负担。而对于一般纳税人而言,尽管有些行业的增值税的综合税率相比营业税而言不降反升,但是随着时代发展和税制改革,企业将会取得更多用于抵扣的进项税额,则可以抵消一部分增加的税负压力。总体来说,营改增对于降低企业税负压力起到了积极的作用。(2)促进企业分工,推动产业链发展在营改增之前,考虑到适用营业税税制,企业往往将各链条融合到一起,导致其内部机构的优化受到很大的限制。在营改增后,无论专业分工是粗还是细,增值税都不影响整体的税收负担,避免了重复征税的情况,消除了制约组织结构调整的税收障碍,既方便纳税人将不同的业务分别由独立的分公司或子公司承担,也有利于纳税人将以前分别由子公司或分公司承担的业务,统一由一家公司经营。这对于专业化分工协作有很大推动作用。
二、全面营改增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
(一)会计核算体系与财务分析指标的改变
随着营改增的不断推进,各行各业的财务管理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例如在会计核算中取得的收入要先扣除销项税额,发生的成本需要先减去进项税额;表现在资产负债表中就是固定资产及存货成本出现下降,资产总额会有一定降低。表现在利润表中则是改革前的主营业务收入是包含有营业税总收入额,现在则是不含增值税的税后收入额。这种核算体系的变化不仅让会计核算的数额发生重大变化,也让财务报表的结构产生新的变化。企业只有将增值税的变化在财务报表中反映出来,才能让财务分析效率和质量达到理想的效果。
(二)营改增对税负的影响
营改增对企业的税负影响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种是实现抵扣免除重复征税带来的减税效应,另一种是因适用税负水平变化而带来的税负变动效应。营改增对企业负税的最终影响取决于这两者的相互叠加。相关调查研究显示,抽样调查中25%的企业反映税负有所增加,其中突出表现在一般纳税人企业中,并且集中在交通运输业和有形动产租赁业。其主要原因就是对这两个产业的一般纳税人企业而言,其增值税过高且中间投入比率过低。因此,在企业的财务管理过程中,应该正视营改增对企业纳税基数以及税率的影响,并且在定价过程中纳入增值税因素。
(三)营改增对企业结构、管理方式及经营模式的影响
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渐发展,我国企业面临的风险和竞争加剧,为了规避风险增加盈利,企业必须考虑从事业务的税负问题,进而改变企业经营模式。例如在营改增之前,属于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的甲公司下属的从事设计的单位,如果采取分公司或子公司的形式,需要交纳营业税。因此,在“营改增”之前,甲公司倾向于采取将设计单位作为内设机构的方式。在“营改增”后,由于增值税消除了重复征税,可以将从事设计的单位分立出去,将其变成分公司或子公司。同时,企业也可以相应撤销以前子公司。营改增之前,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乙公司销售货物并负责运输,属于混合销售,应就包括货款和运费在内的全部收入征收增值税。乙公司为减轻税负,单设一负责运输业务的分公司,负责运输本公司销售的货物,乙公司仅就货款部分缴纳增值税,运费部分由运输公司缴纳营业税。营改增之后,由于运输劳务改征增值税,没有必要再单设运输分公司,乙公司就可以将运输公司撤销。
三、全面营改增背景下企业财务管理的应对措施
(一)加强增值税专用发票管理
企业应建立完善的增值税专用发票管理制度,对于“营改增”后企业涉及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各方面信息变化要及时关注,并采取措施加强企业管理,对经营活动中产生的各项成本开支要按照规定取得专用发票,完善专用发票抵扣链条,最终实现降低税负的目的。同时,企业应加强和税务机关的沟通,合理规避各种可能出现的税务风险,更好地适应“营改增”给企业带来的影响和变化,保障企业规范运营。
(二)建立与企业发展相适应的财务流程
营改增后,企业势必面临新一轮的业务分化、外包、重组、合并。财务管理部门不仅仅负责企业的会计核算、监督,同时也要给管理层提供相应的财务状况分析以及财务管理目标。为了适应形势的发展,企业一方面要加强财会部门人员的业务能力,另一方面要全方面协调企业预算,与其他部门积极配合,加深了解企业的基本情况。企业应根据自身的发展方向、发展目标等进行全面分析和系统检查,有针对性地规范财务管理工作流程,推动企业顺利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昱辉.做好“营改增”后的企业财税管理工作[J].税务研究,2016,(03):123.
[2]朱建.战略视角下集团财务管控模式的构建策略[J].会计师,2016,(04):46.
[3]吕连菊邱茹芸.浅析“营改增”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J].会计之友,2015,(16):91.
[4]王冬生.“营改增”后的组织结构调整与业务流程再造.
作者:杨嘉毅 苏彤 单位:山东工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