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种植马铃薯的重要意义
马铃薯是一种常见的农作物。它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与实用价值。不仅可以作为粮食、蔬菜,还能被制作成各种美味的食品。它还是高蛋白、低脂低热的健康食品。因此,不少国家还热衷于把它开发成减肥食品,受到广大减肥人士的喜爱。除了营养价值高以外,马铃薯还具有和胃、健脾、益气的功效,还能预防多种疾病,如胃、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炎、皮肤湿疹与习惯性便秘等。并且,它含有的粘体蛋白质,能有效预防心血管疾病等。
2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分析
2.1合理轮作
由于马铃薯不耐连作,通常连作4年的土地,就算加大施肥量,实际产量依然会显著下降。因此,栽种马铃薯应采用轮作。轮作的优点包括可以预防马铃薯的病虫害,特别是对于那种上茬病虫害比较严重的土地,下茬继续种植马铃薯势必会减产。经大量实践证明,所有利用土壤或植株残体作为传播媒介的病虫害,在实施轮作后,病虫害都会明显降低。采用轮作,不仅能预防相关病虫害的出现,还可以预防由于长期连作,而使土壤中的部分微量元素失调,从而导致作物生长不良、植株矮小,产量与品质都较差的情况。通常马铃薯轮作,可搭配玉米、小麦、谷子等,而不宜选择茄子、番茄、辣椒、甘薯、甜菜等轮作。
2.2深耕整地
马铃薯的地下块茎为收获的主要产品。深耕地不仅能疏松土壤,增加透气性,还能增强土壤的抗旱、保肥、蓄水等能力,从而改善土壤的相关理化性状。这为马铃薯的根系生长与茎块膨大提供良好环境。深耕时间选在当前茬收获后或耕种前进行,一般深度为30cm。再进行耙平、耕细,打碎大土块。这样做不仅能确保土壤疏松,有良好的透气性,还能除掉杂草。土壤种类对马铃薯的形状、产量及质量都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特别是进行大规模马铃薯种植时,一定要选择好土壤类型。一般可挑选地势平坦偏高,具备灌溉条件,排水良好,耕层深厚疏松,呈微酸性的砂壤土地进行种植。
2.3薯种的选择与处理
2.3.1精选种薯
首先,挑选高产优质、抗病性强、商品率较高的马铃薯品种,比如,克新一号脱毒原种。要求种薯满足三个条件:一是不能带有可以在土壤中存活或传播的病害,通常为真细菌土传病害,有青枯病、晚疫病、环腐病、疮痂病等。二是要挑选脱毒种薯的原种或原种一代,而不能选用代数不明的种薯。三是重视种薯生理年龄,宜选择壮龄薯。
2.3.2种薯处理
首先,对于窖藏或调回的种薯要求在播种前20日,应作催芽晒种处理。在开始切种前作一次精选,除去病烂与退化薯。然后,在播种前2到3日开始切块,利用纵切把顶芽分成两部分,切成楔状,要求每个切块保留约2到3个芽眼,一般单块重量为30g-50g。在切种过程中,应做好对切刀与切板的消毒工作,消毒液一般可选择下列几种:75%的酒精、50%福尔马林、3%的来苏儿水、0.5%高锰酸钾等,有效避免各种病毒与细菌性病害出现交叉感染。最后,要重视药剂拌种环节。
2.3.3拌种流程
①药剂用量,1000kg种薯,可使用甲基托布津0.7kg,苗盛1.2kg,高巧0.02kg。根据生产需要把这些药剂拌匀后再混匀到滑石粉中,最后拌在种薯表面。
②甲基托布津或多菌灵用量为1-2.5kg,克露用量为1-2.5kg,滑石粉用量为50kg,将三者混合均匀,可处理种薯5000kg。
③选择浓度为40%适乐时,将其稀释后均匀喷施到切好的种薯堆上,并拌匀晾干,最后装袋待播。
2.4播种
播种时间选在5月上、中旬,等到10cm厚的土壤温度为8℃左右就可开始播种。利用播种覆膜机完成铺管、覆膜,施种肥,播种一次完成。播种深度要求如下,砂质土约为10-12cm,粘质土约为6-8cm,壤质土约为8-10cm。选择垄作方式,通过4行或2行播种机条播或单行高垄栽培。播种过程中,下种应均匀,保持覆土厚度一致,遵循垄宽不易窄的原则,注意播种铺膜与滴灌带应一次完成。每亩保苗量为3200-3400株左右,亩播量为150kg。
2.5田间管理
2.5.1护膜护管:播种后随时进行压土护膜护管,从而预防大风揭膜或受到人为损坏。
2.5.2出苗后,利用中耕及时把田地中的膜间杂草除掉。
2.5.3及时查苗、放苗、补苗。当苗出土后,应立即采取人工破膜放苗,预防烧苗。并且,发现出现缺苗断垄的部分,应立即补苗,保证全苗壮苗。
2.5.4追肥
出苗后,应尽快利用清粪水并加入少量含氮化肥进行追施芽苗肥。等到现蕾期,利用培土再追施一次结薯肥,本次主要为钾肥,辅之氮肥,施肥量根据植株情况来确定。开花之后,通常不用施肥。但后期出现脱肥早衰等问题,可选择磷钾肥或某些微量元素,对叶面进行喷施。
2.5.5灌溉:马铃薯生长过程中都需要很多水,共需水大约在400-450mm左右。结合土壤、天气、灌溉水量慢慢增加,盛花期达到最大值,马铃薯块茎膨大期便慢慢减少。在收获前半个月停水。在一般年份内,马铃薯的整个生长期内只需浇水约3到4次。
(1)灌溉方法:采用滴灌灌溉法。首先必须确定全部滴灌管道是否畅通,滴头滴水是否均匀。并调整压力调节器,确保出水口处的压力保持稳定。当滴灌灌溉后,多查看土壤的湿润程度,从而把握灌溉时间的长短。
(2)灌溉时间及灌溉量:①若播种后土壤墒情较差,在滴灌时,土壤湿润深度要保证在15cm以下,避免对出苗造成影响,或者导致种薯腐烂。②第一次灌溉时,选在出苗率为20%时进行。这时,滴灌土壤湿润深度保持在15cm左右,土壤相对湿度达到60%-65%。③第二次灌溉,选在出苗后约20-25日,这时块茎正在形成,要求土壤相对湿度达到65%-70%左右,土壤湿润深度达到20cm。④第三次灌溉,马铃薯根系的有效深度约60cm,需保证充足的水分,滴灌土壤湿润深度为40-50cm。⑤中期灌溉必须保证有充足的水分,一直到下一次灌溉开始。通过短时、频繁的灌溉,确保为植株提供足量的水分。滴灌土壤湿度深度保持40-50cm。⑥晚期滴灌,由于植株需水量减少,滴灌间隔时间可以加大,滴灌土壤湿度深度为30cm。到下次灌溉前土壤相对湿度减少到65%-70%以内。⑦最后一次灌溉,在杀秧前,要求土壤相对湿度在60%左右,从而确保块茎的质量,并促熟。对于沙性土在收获前7天应停水,对于粘性土壤在收获前10至15天停水。
2.5.6病虫害防治
①栽种抗病品种,比如克新一号、丰收白、白头翁等。②药剂防治,晚疫病属于马铃薯生产过程中最为严重的一类真菌性病害。应对措施为在染病初期采用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用量为1亩175-225g。稀释后喷洒在叶面。防治蚜虫,可在蚜虫还没有迁飞的时候,采用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1000-2000倍液,20%氰戊菊酯乳油2000倍液或40%乐果乳油1000倍液,对叶面喷雾。10天一次,连续进行2到3次,便能见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