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言文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一大难题,老师讲得细致,学生学得累,可是测试结果却不尽人意。因此,许多学生对文言文学习失去了兴趣,课堂教学效率低下,这种状况令人痛心疾首,文章作者主要从培养学习兴趣;注意文本阅读;解读文本;归纳知识进行能力迁移这四个方面来谈谈文言文课堂教学要做到生动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文言文;文本;兴趣;诵读;迁移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6652(2015)09-0065-02
一、培养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学习有了兴趣就能变被动为主动,在学习中应努力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那么就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教学是一门艺术,成功的课的开始,就已开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了。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设计多种导课方式,让学生带着一颗渴望求知的心进入语文课堂学习,可根据不同的课型设计不同的导课方式,或陶醉在悠扬的音乐中,或聆听着动人的故事,或欣赏着美轮美奂的画面,这些新颖的导课方式必吸引着每一个对知识渴求的孩子,这样就可以把学生的学习兴趣全部挖掘出来。根据初中文言文课文内容的特点,我们的导课方式可以进行以下设计。通过欣赏美丽的风景图片来创设优美的意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如:学习初中八年级文言文《醉翁亭记》,引导学生欣赏优美的醉翁亭以及琅琊山的美丽风景图片,结合文中的描述,引导想象,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去描绘醉翁亭的环境。进而引导学生想象作者所追求的与民同乐的和乐社会。紧接着提出会“选择与太守生活在一起过着人人同乐的生活,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各抒己见,发表自己对欧阳修与民同乐思想内涵的理解——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正是他当时积极进步思想的反应。用这样的美丽的画面来点燃学生思想的火花,从而一步一步诱导学生进入到作者的字里行间,真正领会文章的主旨。
二、注重文本阅读
文言文音韵优美,行文简练,言文统一,本人认为,文言文学习的最佳方法是诵读。从语言上来看,这些文章,或写实朴素,或比拟夸张,或气势磅礴,或音韵协调,或整散结合,或情景交融,或直抒胸臆等。在教学中,把握文体特点,挖掘语言特色,引导学生自主感悟,倾心陶醉,对学生的诵读加以科学引导。
1.正确诵读以悟文意:一读读准字音,扫除文字障碍。明确通假字本字和相通的字读音不同时,它的读音应该是本字字音,如;“四支僵劲不能动”(宋濂《送东阳马生序》)“支”通“肢”读zhī;“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横木”(魏学洢《核舟记》),“横”通“衡”读héng。二读读好句读,培养良好的语感。正确地进行文言文句子的朗读停顿,首先要放声朗读,平时加强朗读训练,根据语流音律节奏,培养良好的语感。其次在进行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时,一定要明确各句的句式特点和参照句子的语法知识,把握句式特征,按照停顿的不同规律标出各个句子的停顿。如“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第三,要从句意的理解方面来划分节奏,不能只看重句子的外部特征。例如“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宋濂《送东阳马生序》),“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墨子《公输》)。三读领会文意,读出情感。如“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苏轼《记承天寺夜游》)要读出字里行间作者微妙而复杂的感情,有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也有对自己身处被贬境地的牢骚不平的情感。
2.研读文本以悟文意:查找资料,熟悉作品的时代背景和作者的身世经历,通过对文本的整体略读,进一步细读和精心研读加深对文本内涵的理解,感悟历代迁客骚人崇高的人格追求,忧国忧民的博大胸怀和伟大的爱国精神,积极向上的乐观精神以及厚德载物的凝聚精神。如宋代大文学家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欧阳修的《醉翁亭记》,要引导学生学习作者积极的人生态度,追求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
3.疏通晦涩难懂的文句以悟文意。如:“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初中生大多会望文生义,理解为“不因为外物而喜欢,也不因为自己而悲伤。”故教师应该给学生讲解“互文”这种修辞手法,让学生明确运用这种修辞手法的句子,句意的理解必须要融会贯通上下两句的意思,上下两句的意思是互相交错补充的,即“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因此理解了互文的修辞手法,再让学生理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的意思也就不难了。
三、解读文本深意
如常见的通假字:“说”通“悦”,“不”通“否”,“见”通“现”,“识”通“志”,“有”通“又”等。又如词的古今义:“妻子”(妻子和儿女/今指妻子),不足(不值得/今指不够,不满)等。再如宾语前置的几种情况:
1.疑问句里,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如“吾谁与归”。
2.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如:时人莫之许也。
3.用“之”或“是”把宾语提到动词前,以加强语气,如:孔子云:“何陋之有”。某些重点文言虚实词的多种用法,如“之”、“其”等,某些词类活用,判断句的基本形式,古代的文化常识……掌握了这些规律,也就掌握了学习文言文的一些方法。重点讲了特殊的字和句之后,学生就能较完整地读懂课文,也能理解课文的内容。
四、培养迁移能力
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知识迁移能力是将所学知识应用到新的情境,解决新的问题时表现出来的一种能力。如何判断初中生是否具有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不是看他能否运用已学过的文言文知识,形成分析问题、解读问题的能力。学生在自主阅读前,教师可以适当引导,对所学的知识复习、梳理、归类,然后运用知识的规律去指导学习新的知识,其主要步骤是由知识复习到知识迁移的过程。如“肉食者谋之”的“谋”和“不谋而合的”的“谋”,“斟酌损益”的“益”和“良师益友”的“益”等等。以上就是我对文言文教学的粗浅看法,当然教无定法,只要我们积极探索教育教学规律,考虑学生的实际水平,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为目的,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发挥智者的引领作用,文言文的教学设计应体现科学性,人文性、有效性,这样文言文教学就一定能在新课程改革热潮中展示它独特的魅力,相信丰富多样的文言文教学策略的灵活运用,也一定会使文言文教学更加生动活泼起来。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7月出版
作者:林芬 单位:福州市长乐朝阳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