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仪器分析课程是高职分析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仪器分析课程项目化教学改革以企业分析检验工岗位能力需求为教学目标,引入典型工业分析项目设计了入门项目、基础项目、自主项目和综合项目,设计真实工作场景和工作角色,将知识和技能融入到课程教学过程,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改革传统考试模式,采用过程性评价评定学生的成绩。项目化教学模式突出职业技能训练,体现高职教育特点,经过三年的改革探索和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仪器分析;项目化;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916(2015)11-0128-03
《国家教育十二五规划纲要》指出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把提高质量作为重点,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推进教育教学改革。课程教学改革作为教育教学改革的基础,各高职院校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进行学习、借鉴、开发和探索。根据文献资料显示,项目课程模式经中国职业教育专家的引进和研究,通过课题立项,试点推动,在中国已经得到较为广泛的推广和研究[1][2]。项目化教学法是一种以学生为本的活动教学法,美国工商管理硕士教育对项目教学法的描述为:它是由学校和企业共同组成项目小组,深入实际,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学习和应用已有的知识,在实践的第一线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3]。高职分析专业“仪器分析”课程是专业基础课,随着国家和企业对生产环节的监控不断完善和产品质量标准的不断提高,擅长于痕量分析和微量分析的仪器分析技术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也成为化学分析检测人员必须掌握的专业技能。经过国家教育部项目化教学培训和深入的企业调研,教学团队将项目化教学引入到仪器分析的教学中,打破传统的教学方法所遵循的理论讲解-习题练习-实验操作的教学模式,设计了与生产实际相似的工作场景,转换教师与学生的角色,注重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创新过程性评价,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一、仪器分析项目化教学改革
(一)项目化教学改革的设计理念
仪器分析课程项目化教学改革的设计是以企业分析工工作岗位的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以岗位职业标准和工作任务为依据,通过职业技能分析与课程能力分析使教学过程与工作任务一一对应。强调教学服务于岗位需要,在教学内容上突出岗位特色,重视学生在校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强化规范操作[4]。培养学生具备细致、严谨、实事求是的职业素质,具有团队合作精神,环境保护意识和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
(二)项目选取的思路
仪器分析课程主要内容有光学、电化学和色谱分析方法[5]。教学内容设计成入门项目、基础项目、自主项目和综合项目四个层次,要求从简单到复杂,从易到难,逐层递进,逐渐推进学生对基本理论、基本计算、仪器操作等内容的掌握。前三个层面的教学完成后,在学生已经掌握各种仪器分析方法的基本技能的基础上,要求学生能够完成综合项目。综合项目中每个项目的设计都同时融入光学、电化学和色谱分析方法,贯通三大模块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四个层次的项目全部来源于企业真实测定项目。入门项目和基础项目的选取可以以企业调研为基础,结合国家检测标准,以广泛使用的规划教材的实验项目为主要参考材料来综合考虑进行选取设计。一是考虑学生较容易在查找资料方面入手,树立学生能够完成任务的信心;二是考虑尽量降低教学改革的门槛,鼓励教师充分利用普遍具有的教学设施实施改革。尤其是对于欠发达地区学校来说,降低教学改革工作的启动难度,才能有效的推动教学改革工作的开展。
(三)项目化教学法的实施
项目化教学以完成测试工作为导向设计“真实”的测试工作情境,下达检测任务,启发引导学生按测试工作流程开展测试工作。各工作小组要遵循资讯、决策、计划、实施的步骤完成每一项测定任务。根据任务需要,学生将查阅大量的相关专业材料,包括:教材、国家标准、行业企业标准及期刊等资讯,下载阅读汇总,同时提供给指导教师。教师帮助分析资料,提出建议意见,共同探讨决策形成最终实施方案,做出详细计划并组织实施。在资讯、方案制定过程中老师引导并协助学生删选并整理材料。由于每个小组查阅到的材料非常丰富,此阶段教学工作任务存在知识的多边性和时间随机性,任务较重,对教师团队的专业素质、教学组织能力和教学进程的把控能力提出很高要求。实施方案最终制定后,工作组成员将进入测试检验阶段、汇报阶段和评价阶段。
(四)过程性成绩评定的设计
成绩评定方式由终结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学生自评、互评与教师评价相结合,项目考核、教师评价和最终的理论考核相结合来确定学生的终评成绩。过程性评价重视测试工作开展始末各环节的评价,更加客观公正,有利于全面考查学生的学习积极主动性和学习效果。本课程设计细致客观的8套评分表格①,对个人和团队进行评价。过程性考核评价体系全面而充分,为我们设定的课程体系总目标服务,分别考察锻炼学生查阅文献,制定检测方案的能力,实施检测方案、规范操作的能力,科学记录、处理数据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和领导协调沟通能力,正确评价自己,评价他人的能力。理论考核环节的设置提供了与传统教学形成教学效果比较的平台。这样的考核体系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实现职业教育、素质教育的教学目标。
(五)项目化教学实施效果
1.学生综合素质得到提高。实施课程项目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转换角色,改变以往教师为主体的单一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采用了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学习、小组学习和个人学习相结合的多位一体的教学组织形式,教师成为旁观者,起到监督、咨询的作用。学生可以独立设计、自主思考、小组协作解决理论和技能训练过程中产生的问题。较之传统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学生从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项目化教学法有效使用多元化的学习途径,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和团结协作精神。2.教师教学理念的转变。项目化教学课堂成为学生个性化能力展示的平台,其多方面才干的展示,使我们看到了学生的潜能。课程团队的教师意识到教学过程不仅仅是教授知识的过程,而是动态的挖掘学生才干的过程,是激发学生发挥主观学习能动性的过程,是教育和教学充分融合的过程。项目化教学过程中,充分的交流和探讨使得师生教学相长,相互尊重,这更有利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高尚的人格魅力得以充分发挥,教师高超的教育艺术得以充分的展示,这是文化知识、实践能力、人格魅力相互融合舞台。3.教师教学能力不断增强。课程项目化教学改革使得教学是在营造的工作岗位情境中学习,通过完成工作任务中学习。如何引导学生开展高效的自主学习成为教师的主要任务。项目化教学过程对教师的知识水平、教学水平和教学组织能力提出更高要求。资料的广泛收集使教学涉及的内容、范围和深度远远超出教材规定的内容,为了能够胜任教学改革工作,提高对课堂教学进程的把控能力,课改组教师必须走出课堂,走进图书馆,走进企业,拓展视野,拓宽知识和技能,获取与教学项目相关的各种信息。项目化教学改革工作顺利推进的核心保障是教师教学能力的不断增强。
二、教学改革过程中的几个问题
(一)教学成本增加,改革需要政策支持
仪器分析课程开展项目化教学活动,根据分析岗位分工的要求,每个工作组约为4-5名学生组成,一个教学班由8-10个组组成,每个组开展资料查询、汇总、汇报等工作会形成很多资料,教学组织、互动记录、教学检查、评分、指导、点评等工作量急速增加。仪器分析项目化教学要求实训场地要实现开放式管理,分析仪器使用频次增加,需要保障水电、气源、药品量及药品种类来支持项目化探索性的学习过程。教学组织过程需要教学团队多成员的技术支持,课堂讨论、制定方案和评定成绩等教学环节需要不止一名教师参与授课过程,才能够形成较全面的教学资料,显而易见,这使得教学成本增加。项目化教学改革实施过程需要学校的政策性支持和鼓励,通过申报课程改革立项来补充教学资金,保障教研活动的开展。从管理层面来考虑,项目化教学改革的实施也需要学校配套制定完善的监督管理制度,为教学改革工作的探索和推进保驾护航。
(二)强化计算能力的同时要重视理论基础
目前,高职理科学生的计算能力已经成为学习的难点和障碍,在仪器分析传统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能够完成实验过程,记录数据后就认为完成任务,不能够正确处理数据,得到可靠的分析结果,给出定性和定量的结果。教师虽然反复强调,反复讲解报告的数据处理,但结果总是有部分学生照葫芦画瓢,不求甚解,效果不好。项目化教学中,教师下达的任务就是得到某一待测物质的定性和定量结果,任务明确,使得传统的理论教学、仪器的使用等等教学过程都变成达成分析目标的手段,再辅以讨论、展示成果等教学方法的实施,学生能够主观能动的掌握仪器分析的计算方法,效果很好。仪器分析定量分析主要有标准曲线法、标准加入法、内标法和外标法等方法。项目化教学过程要求每组学生自行设计固定的原始数据记录表格,严格要求数据记录,曲线绘制,计算过程和有效数字保留的规范处理,要求学生在汇报环节要能够详细说明数据处理的过程,分析数据结果的合理性,解释异常数据产生的原因。每一个项目都严格执行这一过程,反复强调使得熟能生巧,学生的计算能力提高。但是,发现计算能力的提高同时伴随着理论水平的下降。项目化教学过程,基本理论知识的掌握基本依靠学生的自主学习,根据教师布置的教学环节来完成。而一些名词术语,计算公式的推导很少能设计到教学环节中去,造成学生忽略基础知识的学习。针对这种现象,在第一轮课改完成项目化教学的基础上,分成光学、电化学和色谱三个模块增加了6学时来补充理论知识,因为学生已经有实践经验,再讲理论知识时可以理论结合实践,取得良好教学效果。在第二轮项目化教学中,以自主学习为主的同时增加了提问环节,就是提出理论问题,让学生课后准备,在下一次上课时,由各个组展开讨论,督促学生关注理论知识的学习。
(三)敏锐捕捉资料,丰富教学资源
项目化教学过程,教法灵活多样,要在教学环节中注意收集资料,包括学生收集的文献、汇报PPT等材料,图片资料。图片资料主要是学生实践操作的照片,配制的溶液,实验的现象,还有违规操作的“反面”案例的资料。将图片借鉴并制作成课件用于授课时,总能引起学生的极大兴趣,当学生看到自己的劳动成果或者操作照片成为教师的教学资料时,显得很有成就感,使教学的趣味性增强,活跃课堂气氛。
(四)课改前的设计布局是成功的一半
项目化教学改革要从多方面做好完善充足的准备工作。仪器分析项目化教学改革准备工作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企业调研,包括分析工作岗位设置情况和岗位技能需求。二是学情分析,主要了解学生的入学成绩,学生的专业基础课程和化学分析课程的学习情况,班级的学风、班风、班委和学生组成等等多方面的情况。还有教学资料的设计准备、精确的教学环节的设计、全面的考核方案和特殊情况的紧急预案等等。总之,课改实施前周密的设计规划是课改实施的必备条件,也是课改是否成功的关键因素,要拿到企业专家和专业教师中充分研讨方可实施,注意教学的规范严谨准则。
(五)敬业的、高水平的教师团队是课改的灵魂
教学改革工作是一项艰苦的,需要投入大量精力的教学活动。教改工作需要组织一个能够吃苦耐劳,不计付出,能够团结协作,互相借鉴,互相支撑,热爱教育事业的教学团队来共同完成这项工作。团队成员需要具有深厚的理论功底,熟悉企业检测工作的流程,从事过一定的教科研工作、具有很强的课堂组织能力。敬业的、高水平的团队教师是课改成功实施的根本保证。
三、结语
在仪器分析课程项目化教学改革实施过程中,学习情境的设计、学习项目的设计、学习方式的变化和过程性评价方式的设计给学生带来全新的体验。项目化教学过程始终贯穿“做中学”,使学生主体地位真正得到落实,有效的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比较,项目化教学除了完成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基本任务以外,注重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团结协作精神等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尽管如此,笔者依然注意到,任何模式的教学过程都不是万能的,学生在不同教学模式中都表现得各有差异,成绩优劣有别。项目化教学中涌现出一批学生,他们擅长查阅资料,擅长于表达,擅长于制作电子课件,同时有另外一批成绩一直比较优秀的学生反而不适应这种教学节奏,逐渐平庸。所以,如何善于将传统教学与改革创新相结合,提高教学效果,始终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值得不断研究的课题。
参考文献:
[1]陈炳和.高职院校“三双型”师资队伍建设模式初探[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8(9):16-17.
[2]胡英杰,侯文顺.关于项目化教学改革项目确立方法的探索[J].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教育学刊,2008,23(7):10-13.
[3]姚正武.对项目化教学教改的思考[J].职业时空,2009(8):103-104.
[4]任玉红.高职《仪器分析》课程教学改革现状与措施[J].药学研究,2015,34(7):429-434.
[5]吴江丽.项目化教学在《仪器分析》课程中的实践[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职业教育,2015(1),240-241.
作者:李继萍 莫国莉 许哲峰 单位:内蒙古化工职业学院 内蒙古师范大学 科学技术史研究院
相关专题:广州大学学报 案外人执行异议申请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