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理论视角
1.利益相关者理论
到1977年,西方学术界和企业界开始重视“利益相关者管理”,并在美国宾西法尼亚的沃顿学院(WhartonSchool)第一次开设这门课程,从此,利益相关者理论出现在教育领域中。哈佛大学亨利·罗索夫斯基(HenryRosovsky)认为,高等学校是典型的利益相关者组织。他将利益相关者分成四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学校管理者、教师和学生;第二层次是学校董事、校友和捐赠者;第三层次是指在特定时期对学校产生一定影响者,如政府;第四层次是周围市民、社区和媒体等边缘部分。他认为这四个层次的人在大学中扮演不同角色,发挥不同作用。[2]然而,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学生成了学校的最大和最重要的顾客,他们不仅从高等教育中受益,同时也要缴纳学费为高等教育买单,其权益意识也随之日益增强。因此,高等教育应围绕学生的中心地位充分保障学生享有知情权、监督权、参与管理权甚至是决策权。
2.参与式管理理论
参与式管理的核心思想就是以人为本、和谐发展。鼓励个人能力的发展与创新,激发个人潜能,最大限度发挥出个人的作用,以建立和谐的工作环境为手段,最终达到组织的预期目标[3]。早在20世纪上半叶,一些管理学者就提出了参与式管理的思想。他们根据梅奥霍桑试验中提出的“人际关系”理论,提出了一种新型管理模式———参与式管理。20世纪60年代,道格拉斯·麦格雷戈(DouglasM·McGregor)在人性假设基础上提出了“X理论—Y理论”。其中,X理论是一种消极理论,认为人性本恶,强调的是独裁式的管理风格;与之相对应的Y理论是一种积极理论,认为人性本善,强调的是民主参与式的管理风格。我们发现X理论的前提假设是静止角度去看人,现在已经过时了;Y理论则是用动态的眼光去看人,但仍然存在不足的地方,Y理论假设所有人的特性都是积极的一面,因此Y理论仍然存在一些缺陷,并不是普遍适用的[4]。早期的参与式管理理论对人性高度关切,是基于人性假设理论总结出来的,并从人群关系学派衍生出来。参与式管理强调的是平行式的沟通与交流,管理者扮演的角色是协调者而不是监督者,强调平面式的组织结构。让员工和下属在自己的职责范围内参加决策。尽管各学者对什么是真正的参与式管理有不同的态度,但有一点是明确的,就是参与活动的实施意味着对组织员工的肯定,愿分享共同权利与职责。如今,参与式管理在政治学、经济学领域的运用已相当成熟,随着现代社会民主与法制不断完善,各行各业都离不开公众的参与。如今参与式管理理论在教育领域已经成功应用,凡是涉及到学生的切身利益,无论是学校行政管理还是学生教育管理,都应当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从相关研究可以看出,利益相关者理论对于观察当代大学生参与高校管理这个问题提供了恰当的理论视角。如今,许多高等学校都在推动大学生参与学校管理,但对于为何以及如何动员大学生参与学校管理的指向和路径都不明确。特别是,当大学生提出参与学校管理的诉求时,其自身往往也不太明确具体为什么一定要参与学校管理。参与管理理论对于分析当代大学生参与高校管理的指向提供了丰富的理论资源。不得不提的是,参与式管理由于强调参与者能力的培养与提升,因此更加注重参与的持久性。从这个角度来说,参与式管理为考察当代大学生参与学校管理过程中的能力锻炼与提升提供了理论视角,进而通过观察当代大学生参与学校管理的现状,就能够发现其中的问题,并为其更科学合理地参与高校管理提出对策建议。二、先发的国外实践发达国家早在中世纪就开始探索如何让大学生参与学校管理,并积累了丰富的研究成果。在欧洲,大学生最早参与学校管理的大学是以意大利波隆那大学为代表的“学生型大学”,学生不单单只是参与管理,就连学校的“校长”也是由学生社团的会员选出来担任的。此外,该所大学聘任教授、考核教师、管理财务和行使学术事务等权力也都掌握在学生手中。一定意义上说,学校几乎是由学生在管理。与此同时,英国学者阿什比也发现,学生自治组织的社团对大学管理也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欧美一些国家由于受到政治民主化的影响,开始探索大学生参与高校管理的道路。虽然高校管理中曾一度出现“学生型大学”被“教师(授)型大学”代替的现象,但是从长远来看,大学生参与高校管理总体呈现积极向上发展的态势。特别是到了20世纪60年代,学生运动兴起,美国、法国等一些民主意识强烈的国家,就频频出现大学生运动,学生对高校的管理现状很不满意,促使各高校更加关注大学生参与民主管理。美国高校的后勤管理大部分就依靠学生的参与,学生宿舍都有主任助理、居民助理和学习协调员等参与管理的角色,而且由来已久,美国的密歇根大学的餐厅大部分就是由学生自己来管理。在法国,1968年颁布的《高等教育方向指导法》确立了“自治、参与”原则,成为了教育现代化和民主化推进的契机;该法要求吸纳学生团体代表作为大学理事会(学校最高层次的决策机构)会员,会员包含学校所有利益相关者代表,包括从教师、学生、研究人员、行政人员、技术和服务人员、校外人士中分别选出的代表,原则上教师和学生代表数相等,学生可以跟其他会员一样拥有确定本校的规章制度和分配经费等决策权利[5]92。以巴黎第十三大学为例,理事会共70人,行政管理人员占6人,教师和其它专业技术研究人员占29人,学生代表占22人,在这里学生占的席位比例最高,这样就改变了大学内部管理结构。之后法国大学还将各界代表比例以法律形式固定下来,保证了“参与管理”作为法国大学改造的重要指导原则。在德国大学中内部领导体制是委员会制,无论是校务委员会还是学校评议会,学生都占有一定比例的席位,在亚琛工业大学的评议会和乌尔姆大学的理事会人员结构中都包含学生代表[5]179-180;同时德国大学生对参与高校教学管理形成了具体的规章制度,学生在一定范围内实施选课和参与教学评价等,针对课堂教学问题,学联会可以直接给大学委员会提意见,具有监督教学质量的职能;此外,教师的职称晋升和应聘等考核工作都必须征求学生的意见和建议,从而保证学校参与管理和“大学自治、学术自由”的良好传统。1989年,联合国大会明确了青少年的权力。1998年10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高等教育大会也指出高等教育应将主要的精力用于关心学生及其发展需要上,高等教育改革离不开学生的参与。因此,从历史和现状来看,国外大学生参与学校管理的条件已经非常成熟。
二、后起的国内实践
我国大学生参与高校管理从“五四”运动开始,比起西方发达国家晚了很多。当时,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在学校管理改革中融入了民主、自由的思想,才逐渐唤醒了学生沉睡已久的参与意识,那时候学生参与活动叫学生自治,还没有“学生参与”这个词。并且“学生参与”这个词最早在陶行知先生《学生自治问题之研究》的文章中首次提到。该文讨论了什么是自治,什么是学生自治。1903年到1913年期间,学者马相伯在复旦大学担任校长期间,借鉴西方高校的经验,发扬民主管理作风,完善了学生参与管理的制度,并积极倡导学生参与事务管理,同时在学校内建立民主法庭,解决学生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各种纠纷。因而马相伯校长成为近代历史上“学生自治”与“大学生参与管理”的最有效推动者。后来,罗廷光教授提出“教员与学生有权参与学校管理”,但他的思想对大学生参与学校管理的推动作用并不明显。新中国成立后,大学生逐步增强了学校管理的参与意识。特别是在“文革”之前,大学校务委员会代表着学生的广大利益在高校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但由于长期受到政治运动和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大学生参与学校管理一度又陷入了困境,直到20世纪90年代,中国高等教育开始实行收费制度,学生成了最大的消费者,国家意识到要保护消费者的权益,教育管理相关部门出台了一些法律条文支持和保障学生依法参与学校民主管理,才使大学生参与管理的权利得到制度保障。从这时候开始,理论界的一些专家学者逐渐关注起大学生参与学校管理研究,1995年张玉群撰写了第一篇关于学生参与管理的文献《发挥学生在图书馆的作用》,并发表在《图书馆学研究》上。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一些高校也陆续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从课堂教育向课外教育延伸,并从教室转向学生公寓、学生社团和校园网络的阵地。进入21世纪以后,不管是理论研究还是实践探索,有关大学生参与学校管理的研究成果相对多起来。这与2004年国家教育部出台的《2003—2007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和2005年出台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两个文件有关。这两个文件在理论研究方面,主要涉及到大学生参与管理的内容、参与路径、参与价值、参与机制等方面的研究,这些研究成果为新时期高校管理体制机制改革提供了丰富的理论基础,为下一步高校思考和研究大学生参与学校管理提供了丰富的实践导向。从实践角度,我们发现,一些学校非常重视学生参与管理工作,积极探索参与管理的内容。不仅让学生参与学校的教学质量检查、教师评估等重要事务,还通过各种途径积极鼓励学生参与监督学校的教学过程与管理过程,而且一些学校如安徽大学制定了《安徽大学学生校长助理制度暂行办法》,自2006年开始选拔学生校长助理,在学生与学校之间搭起了一座有效的沟通桥梁。这使得大学生参与学校管理的程度得到空前的提升。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光靠高校行政人员已经无法应付目前的管理体制,应充分发挥不同利益群体特别是学生、教师、行政人员三者的主体作用[6]。
三、参与的内外部条件
1.法律法规的保障
从国家政策角度分析,我国的相关政策法规已为大学生参与学校管理提供了法律保障。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国家相关部门就开始重视学生在高校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并将“鼓励学生对学校工作提出批评和建议,支持学生参与学校民主管理”写入了《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2005年教育部对该《规定》进行修订时,都依然明确鼓励学生参与高校民主管理。这些规定使大学生参与管理从探索到实践,从制度到法制都迈出了坚实的一步[7]。
2.参与的氛围营造
从学校角度分析,高校已经营造出大学生参与学校管理的有利氛围。一方面,近年来,高校“以生为本”的理念不断深入,除了拥有常见的学生会、社团等学生活动组织,以及召开“学代会”、“团代会”等制度外,学校还通过校长接待日、选拔校长助理等制度,使大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广泛认同并逐步确立。另一方面,当下的课堂教学提倡参与式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注重学思结合,调整教与学的关系,老师与学生之间在课堂上形成良好的平等互动关系,为高校教育教学管理营造出宽松和谐的氛围。
3.主体的能力提升
从学生角度分析,现在的大学生素质较高,已经具备了参与学校管理的能力。“90后”的成长过程几乎没受到挫折,父母亲对他们的期望很高,从小开始不仅仅重视学校教育,也很注重家庭教育,“双重”教育背景促使他们对新思想、新观念、新事物的兴趣与接受能力很强;[8]现在是知识快速增长的时代,高校对大学生的培养更加注重个体的全面发展,课程设置上不仅注重知识和技能的掌握,而且还注重实践锻炼能力的培养,当代大学生具有更全面的人才素质。五、结语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大学生对高校管理参与不足的问题并不是个别现象。毫不夸张地说,这个问题甚至是一个普遍问题。有些高校逐步重视大学生参与高校管理,但总的来说,国内还没有高校在真正意义上重视这个问题。这很大程度上是和我国高校发展的历史不长相关,也和长期以来对这个问题不重视有关。利益相关者理论和参与式管理理论分别为大学生参与学校管理提供了指向和路径的指导,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学校相关制度等也为其提供了法律依据,国内外大学生参与学校管理的实践也为该问题提供了较好的实例借鉴。因此高校和社会各界都应关注大学生参与学校管理这个问题,从而在管理实践中将学生参与真正有效地落实。
作者:范夏飞 单位:丽水学院 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