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项目概况
茶东村位于广东省中山市南朗镇东北部,宋末陈宗公从南雄珠玑巷茶园地迁香山县城,元顺帝年间(1333~1367年),其裔孙陈玄保迁此建村,为念故地称茶园。民国时期,茶园分东、西两村,因村址在东面故称茶东。村内历史人文丰富,有传统宗祠、各时期民居、关帝庙遗址等。茶东村拟开发历史文化旅游,以陈氏宗祠建筑群为核心,通过复建关帝庙,整治村口茶东公园,发展乡村旅游(图1)。在主要游览片区,民房风貌各异,有些建筑体量不大,色彩不突出,可以融入历史环境;有些建筑外观显眼,层高过高,破坏历史环境。
2民房改造
茶东村文化旅游规划范围内的建筑主要分布在茶东公园、东来街及宗祠附近,主要以现代民房为主,需要通过改造来协调历史文化氛围;有一些为有历史价值的建筑,如清末民居、清末洋楼、民国洋楼、旧华侨楼等,能提升该地历史文化旅游品质,应予以保留;有一些为有纪念意义的仿古建筑,如村口牌坊、贡建亭、尊五阁等,可考虑适当改造,提升历史文化氛围。这些建筑在改造时,通过评估予以区别对待。评估的方法主要为:视线分析、建筑质量和历史价值分析、外观形态色彩层高等分析、产权及使用性质分析。
2.1分类定性
将规划范围内的建筑按以下方式编号,东来街周边为东来街几号,茶东公园内为公园几号,宗祠周边为宗祠段几号。如东来街13号为清末民居,宗祠段12号为清末洋楼,东来街7号为民国洋楼等。通过评估将建筑分为拆除建筑、重点改造建筑、一般改造建筑、轻微改造建筑及维持现状建筑(图2)。
2.1.1拆除建筑。此类建筑位于重要景观节点,建筑风貌与历史环境不协调,或层高过高、或形象不佳、或为临时建筑,改造价值不高。此类建筑所有权多属村委所有,拆除后便于土地置换。如村中工厂、新华侨楼(即现老年活动中心)、宗祠段4号、宗祠段1号、文化妙云亭(即公车站)。
2.1.2重点改造建筑。此类建筑位于重要景观节点,对景观影响比较大,建筑形象过于突出,如建筑层高、色彩等,通过改造可使其融入历史环境。如宗祠段3号、宗祠段7号、宗祠段10号、东来街3号、茶东牌坊等。
2.1.3一般改造建筑。此类建筑或体量不大,或处于景观节点外围,稍稍改造即可融入历史环境。如东来街15号、宗祠段2号等。
2.1.4轻微改造建筑。此类建筑风貌尚可融入环境,通过轻微改造,即可提升其历史风貌。如东来街20号、东来街7号(民国洋楼)、东来街1号(旧华侨楼)、公园1号(尊五阁)等。
2.1.5维持现状建筑。此类建筑风貌尚可,有些离街巷较远,可以通过绿化遮挡,对环境影响较小;有些为历史建筑,故维持建筑原状。如东来街13号(清末民居)、宗祠段12号(清末洋楼)等。
2.2具体措施
建筑改造的具体措施原则为:协调历史风貌,加强村落文化氛围,增加街道的整体感和可观性。
2.2.1拆除建筑
以新华侨楼和工厂旧址为例,基地位于陈氏宗祠东侧,华侨楼为近几年华侨捐建,高4层,严重遮挡游览视线,与工厂旧址共占地约3000m2。基地范围内有一民房及未建民房宅基地一处,有数棵古树,并有一处特色工业汽水井。改造时,在原址建岭南园林式的老年文化中心,既可融入并加强宗祠的文化氛围,又满足茶东村的使用要求(图3)。文化中心兼具华侨楼的原有娱乐功能和茶东公园的村民节庆聚餐功能,还增加了一些村民休闲活动空间。基地按传统民居的院落空间布置,利用原有古树加入岭南园林造景手法。建筑为岭南传统风格,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其中聚餐大厅采用缓坡屋面,避免由于进深过大使得屋顶过高;建筑风格为现代钢结构,视线可通透玻璃到达后山;大厅环以传统廊道,保证檐口传统风格,弱化大体量建筑对环境的影响。文化中心前空地按传统园林式自由布置,打破附近宗祠前硬质铺地,给村民及游客较多的绿地休息场地。
2.2.2重点改造,以村口牌坊和宗祠段7号为例
2.2.2.1村口牌坊改造。牌坊位于茶东村入口,为四柱三间形式,混凝土结构,外贴瓷砖及马赛克,屋盖为琉璃瓦。屋顶形式不明确,既非歇山,又非庑殿。牌坊总体艺术形象较差,处于村口,故重点改造(图4)。改造时,保留原混凝土柱与梁,保持结构不动;去除部分装饰,如屋顶、柱子马赛克、瓷砖贴面,采用水刷石饰面,立面形象为石牌坊;屋顶重做歇山琉璃瓦屋面,在局部加梁头及雀替,使整体形象接近传统样式,庄重端庄。
2.2.2.2宗祠段7号改造。建筑位于茶东村文化旅游中心区,周边大部分为历史建筑,背对宗祠,毗邻清末民居。该建筑3层高,黄色瓷砖贴面,与周边环境格格不入,破坏了历史区域的整体感,故重点改造。建筑产权为私人住宅,考虑业主的接受程度,改造方案有3种:①第一种方案最合理(图5):主要改造建筑的饰面和女儿墙的形式,改为传统青砖贴面及传统装饰线;重点改造三层,将三层局部往远离宗祠方向退缩,并将原来平屋顶改为坡屋顶,使第三层尽量隐藏于人的视线外,与周围建筑形成一个统一界面。②第二种方案改造比较大:饰面及女儿墙依然采用第一种方案的形式;去掉三层用房,只剩下一个两米多宽的楼梯间。③第三种方案改动最小:只改变饰面及女儿墙形式,三层房间保持不动,保留其平屋顶形式。在不改变建筑使用面积的前提下,尽量与周边整体环境相融合。
2.2.3一般改造,以东来街15号为例
东来街15号及周边民房建筑多为2层,延续传统洋楼体量,外观以白墙为主,坡屋顶,并有独立花园,虽为新建民房但与历史环境比较协调。该地块规划传统风貌居住区,延续村民居住,展示村民的现代生活氛围(图6)。通过此类建筑改造,挖掘展示当地民居风貌特色。茶东村传统民居有中式风格和西式风格,以民国时期中西结合最具代表性。改造时,主要参考广府传统民居,延用当地建筑中式风格与西式装饰符号,主要对屋顶女儿墙及临街山墙进行装饰。在庭院内种植爬藤植物,打破沿街立面的僵硬。
2.2.4轻微改造,以东来街7号(民国洋楼)为例
东来街7号为民国洋楼,建于1948年,位于关帝庙旧址旁,建筑风格中西合璧。现建筑全抹白灰,庭院环境较乱。立面改善上,重点在抹灰处理,如柱子、女儿墙等,参考同时期西式建筑墙面色彩处理,试图恢复洋楼始建时的立面效果。重做建筑传统围墙,入口加传统小门(图7)。
2.2.5维持现状
对于有价值的历史建筑,应保护利用,特别是清末民居和清末洋楼,其艺术价值极高,可谓是该时期该地区该类型建筑的代表。虽然该旅游规划立足陈氏宗祠建筑群,但这2栋建筑可以扩大旅游的历史文化面,故在环境整治及民房改造时也要兼顾这2栋建筑的风貌协调和展示(图8~10)。
3总结
民房改造的目的是使风貌较差的建筑形象通过改造融入历史环境,提高历史文化旅游品质,推动地区经济发展,最终更好地展示、利用、保护村镇中的历史建筑及建筑群。民房改造首先在对建筑综合评估的基础上,采用不同方法区别对待,如轻微改造、重点改造、拆除等。另外还要在理解历史建筑与民房特点的基础上,恰当吸收当地历史建筑风格,运用现代施工方式将民房改造落到实处。
作者:姜磊 程建军 单位: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
相关专题:婴幼儿营养食谱1688例 期刊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