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戏曲行业体制的革新
近代戏曲改良运动的现代化追求,对戏曲界的改造是全面的,这包括对戏曲行业的体制革新。首先是对戏曲制度的改革,对戏曲演员不再称“优伶”,而是改称为“艺员”,社会地位提高了;把戏曲行会改为“伶界联合会”,建立领导机构,设立比较平等的固定分帐制。其次是设置了专门的戏曲学校,汪笑侬还编写《戏剧教科书》,改变了旧的师徒口耳相传的方式。北京的崇雅社,西安的易俗社,天津的改良戏曲练习所,都是优秀的戏曲学校,在戏曲改良和演艺人才的培养上都产生了深远影响。1912年7月,陕西的易俗社创建,这是我国的第一个戏曲教育和演出的艺术团体。易俗社改变了旧戏班陈规陋俗,积极进行启迪民智探索。它根据民主制度建立领导机构,招收少年学员,先学习文化课程,再学习戏曲专业,培养了一大批秦腔创作和演出人才。尤其值得提出的是易俗社的《简章》,明确规定:“本社以编演各种戏曲,补助社会教育,移风易俗为宗旨”。组织和管理内容都有十分具体的内容,对机构组织、编演原则、学生功课、选举任期、各人职务、经费开支、学生待遇、各种会期、剧社规约等作了明确规定。管理细则对宿舍、教室、排戏和会食,作了明确要求和说明。
2近代传媒对戏曲改良的影响
近代新兴传媒的介入,对戏曲的表现内容和形式,组织和传播都有着很大的影响,促成了近代社会戏曲观念的改变,引导了戏曲的现代化进程。首先,近代媒体对戏曲的传播方式有决定性影响,思想家通过媒体倡导和引领戏曲改良,戏曲的社会教化作用被高度重视。近代戏曲改良运动,就是借助报刊杂志等近代传媒,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广度传播,迅速宣传了戏曲的启蒙与救亡的时代主题,扩大了戏曲启蒙、改良社会的影响力。案头化倾向的戏曲作品,也绕过了剧场的限制,得以广泛传播。20年代以前,录制了很多戏曲和曲艺节目,通过唱片听戏,成为一种社会时尚。其次,近代传媒还对戏曲的创作、评价、演员地位、社会影响和反馈都有着巨大的影响,促使戏曲现代化的深入推进。近代大众传媒保证了新的戏曲观念和理论的广泛传播。舍弃传统的英雄好汉、儿女私情和鬼神志怪的内容,反映时代觉醒及自由平等的思想,强调取材西方革命的“可惊、可愕、可歌、可泣之事”,激励国人的民族观念的戏曲观念和理论,定然会影响到剧作家的创作心态和艺术方法。近代大众传媒提高了演员社会地位,戏曲艺术家的社会地位和名望,于媒体也有很大的关系。1914年,报界评选“伶界大王”,梅兰芳以22万多票当选。1927年,《顺天时报》评选四大名旦,梅兰芳被媒体推为第一。梅兰芳成为京剧观众心目中最卓越的表演艺术家,除了自身的艺术造诣和对戏曲改良的贡献,媒体的巨大舆论导向作用不可忽视。近代传媒还能够以最快地的速度影响社会舆论导向,引领戏曲消费。观众的娱乐欣赏趣味,更以传媒的风尚为导向。
3近代戏曲改良运动的持续发展
辛亥革命以后,戏曲改良运动的高潮渐止,但一些具体的改良工作作为整个改良运动的尾声仍在持续进展中,并直接影响了新文化运动中新旧戏剧论争和以后中国戏剧发展的整体走向。五四时期,戏曲改良运动进一步深化,形成了多元戏剧观,主要是旧剧改良派、旧剧否定派、旧剧守护派的戏剧思想及旧剧再造派的戏剧观的相对并峙。20年代,余上沅领导的“国剧运动”,最能代表戏剧改良精神。余上沅认为“中国戏剧同西洋戏剧并非水火不能相容,宽大的剧场里欢迎象征,也欢迎写实———只要它是好的,有相当的价值。”[5]主张“建设中国新剧”,以世界性的眼光重新审视中国传统戏剧,确认了中国传统戏曲的写意性及其优势,有其意义所在。30年代,反思戏曲改良运动,倡导对旧戏的深入研究,以旧戏的形式宣传革命。另外,还对舞台演出的诸多艺术要素进行具体的思考和系统的改良,戏曲演员掀起了排演新戏的高潮,带动了地方戏的改良。1937年的卢沟桥事变引发了抗日战争的爆发,民族生死存亡关头,戏曲的宣传鼓动作用再度被强化。利用戏曲来唤醒民众的救亡思想,带动了戏曲艺术的发展。抗战之初,上海京剧界演出了好多表现民族气节和英雄气概的剧目。上海失陷后,中华全国戏剧界抗敌协会在武汉成立,以“团结戏剧界人士,发展戏剧艺术,推动抗敌工作”为宗旨,演出抗敌救亡戏曲剧目,激励大家抗击日本侵略,保家卫国。国民政府迁往重庆时期提倡以戏剧教育引导民众,创造中国新歌剧,既保留传统戏曲特色,又符合时代的审美需求,又能反映民族内容的新的戏曲样式。一时之间,以重庆为中心,表现民族气节、抵御外侮的戏曲在西南各地纷纷上演,蔚然成风。戏曲艺术的另一中心,是以延安为代表的抗日根据地,演出的戏曲有秦腔《血泪恨》,眉户剧《十二把镰刀》,评剧《打渔杀家》和新评剧《松花江》等。1942年,毛泽东《在延安文学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明确文艺方针和文艺批评的标准。抗日战争时期,挽救民众危机成为时代的主旋律,戏曲的宣传鼓动的功能越来越被强化。从戏曲的艺术实践中,摸索出了一套成熟的为政治服务方法,其中进步知识分子起了相当大的作用。他们并不否定传统戏曲,而是积极投身戏曲创作实践中,利用、改进戏曲为救亡服务,进一步拉近了戏曲和时代的距离,推动了戏曲现代化的进程。
战争锻炼了戏曲,也对戏曲造成了破坏。功利的驱使,淡化了戏曲在艺术上的追求,戏曲现代戏没有得到充分的发展和成长。抗争胜利后,戏曲演出及其频繁。在国统区,既有表达爱国热情的新戏《光复河山》,也有大量的优秀传统剧目的恢复演出。在解放区,建立旧剧联合会,对戏曲进行改革,主要是改戏、改制和改人。艺人们在政治上得到了自由,改编和创作戏曲的热情高涨,排演了由京剧、晋剧联合演出的《日寇离张记》等抗战剧目和表现阶级斗争、歌颂翻身解放的一系列剧目。戏曲的政治宣传性被进一步强化,深刻影响了解放后戏曲现代化改革的走向。近代戏曲改良运动,以启蒙话语为主体,梁启超等启蒙思想家高扬戏曲的社会宣传教育功能,提倡戏曲改良。陈独秀提出了具体的改良设想和措施,得到维新派和革命派的响应,到辛亥革命前后达到高潮。一大批启蒙思想家和学者参与改良戏曲的创作,戏曲演员和表演团体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尝试和探索新的舞台表演艺术和舞台样式。另外,吴梅等戏曲理论家还对戏曲的特征、表演本质、鉴赏规律等进行了讨论。总之,近代戏曲改良运动虽然对于运动的实践主体认识不足,对戏曲表演艺术家、剧作家关注不够,但是,新型戏曲的创作,以京剧为代表的地方戏的改良,具体演出措施的提出,对于演员的培养方式的变革,使中国传统戏曲焕发了惊人的活力,迈出了古典戏曲现代化的第一步。
作者:刘梅兰 单位:河西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