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12年实力经营,12年信誉保证!论文发表行业第一!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客服电话:
当前位置:首页 > 免费论文 > 科技论文 >

哲学视野的核心意义

一、科技与人才

邓小平讲,发展是硬道理,是解决当今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江泽民讲,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科学发展观肯定发展的首要意义。毫无疑义,发展价值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程中居于至高无上的地位。那么,怎样发展,如何实现发展,靠什么发展,从世界各国发展的历史实践中可以清醒地看出,答案只能是科技与人才。人类发展的很长时期,土地、水、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各种矿藏物质资源一直起着基础性作用,构成社会发展人类生存的基础和动力,区位优势与自然资源禀赋一直主导着各个国家的发展。为了这些人类生存发展的基本资源,各国展开了激烈的争夺与战争。土地向来被看作是财富之母,是人们生存的第一基础,财富的主要源泉,谁拥有了土地,谁就成了财富的主人,在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时期一直就是这样。到了二战之后,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催生了知识经济,主要工业化国家率先进入后工业化社会,信息化社会,知识经济社会,情况逐渐发生了重大变化。战后的科技革命,使知识、信息、技术成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基础,成为经济要素中的第一要素、第一资源。科技对财富的创造作用日益凸显,人们对客观规律的真理性认识爆发出巨大的发展能量,推动人类社会进入崭新的阶段。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已经成为基本的发展事实,成为了人们的共识。邓小平1978年就在全国科学大会上提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1992年南巡时做了进一步的总结,“经济发展的快一点,必须依靠科技和教育。我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近一二十年来,世界科学技术发展的多快啊!……要提倡科学,靠科学才有希望。”[1]377“搞科技,越高越好,越新越好。越高越新,我们也就越高兴。”[1]378他反复强调,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强调科教兴国的战略,要求优先发展科学技术与教育。我国传统文化中存在重理轻术的倾向,建立在个人利益基础上的实用理性,并不利于科学技术的进步。轻视实验,阻碍了经验科学与技术系统的形成。近世以来,社会动荡,战事频仍,四大发明没有得到实际的推广和应用,反而成为西方侵略我们的武器。建国后又经历了十年文革,科技事业一直受到压抑,长时期被忽视,被抵消,各种复杂的因素导致科技发展的滞后,结果是造成与工业化发达国家的巨大反差,造成落后挨打的历史悲剧。改革之后,科技的发展才走上快车道。在历史与现实的反复比较后,人们深信科学技术的巨大发展功能。老百姓把科技人才当成“财神爷”。经过邓小平的大力强推,科技发展成为了国家发展、民族振兴的重大战略,科学技术发展的春天到来了。科技的意义进入到国家发展的核心价值体系之中,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核心理念,也自然成为每个社会成员就业生存、安身立命的核心价值。人才是科学技术发展的载体。科技的开发靠的是人,是具有特殊智慧和才能的人。邓小平明确强调,科教兴国,必然要人才强国。科教事业发展的核心骨干是人才,有了高素质的人才,科技才能振兴,经济社会才能得到发展。他深切地感叹“的确是人才难得啊。”“一个人才可以顶很大的事,没有人才什么事也搞不好。……我们现在不是人才多了,而是真正的人才没有很好地发现,发现了没有果断地起用……要放手地用人。总的看,我们对使用人才的问题重视不够。”[1]369“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八个字,事情成败的关键就是能不能发现人才,能不能用人才。”[1]92“改革经济体制,最重要的、我最关心的,还是人才。改革科技体制,我最关心的,还是人才。……善于发现人才,团结人才,使用人才,是领导者成熟的主要标志。”[1]108-109过去革命战争时期靠的是人才,现在建设改革时期也要靠人才,这是邓小平的一贯思想。我们在人才问题上走过曲折的路。文革十年把问题弄颠倒了,工农群众的知识化是对的,知识分子的劳动化就有问题了,科研人员整天下地劳动,研究的课题没有时间,没有条件,甚至把知识分子打成“臭老九”,人才被埋没。总结那么一个压抑人才的黑暗时代,我们更觉人才的宝贵。人才强国本来就是历史发展的客观事实,是人类历史进步的客观真理。秦国统一靠的就是吸纳各国优秀人才,那著名的“谏逐客令”也就是人才强国的宣言书。三国鼎立,所依人才,人在国兴,人亡国灭,人才对于国之兴亡,至为攸关,是社会存在发展的第一资源。历史的事实证明,只有人才才能振兴民族、发展文明。科技与人才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重要内容,是任何力量也改变不了的必然选择,是一条必然的历史规律,也是历史与现实的强烈要求。人才强国,科教兴国,是中华民族走向现代化,走向振兴发展的必由之路。[2]科技的发展与人才的成长有其自身的内在规律,只有遵循这些规律,才能振兴科技,造就人才。在人才的成长过程中,教育的作用特别重要,我国传统应试教育存在诸多问题,导致“钱学森之问”短期难以解答,如何沿着素质教育的道路,培养大批创新型优秀人才,是目前教育改革创新的紧迫课题。人才的发现、使用和管理有着客观的规律,我们在这方面也存在诸多的问题。要真正尊重人才,尊重知识,给人才用武之地,千万不能委屈人才,更不能压抑人才,使人才心里撇气,远走异乡。学习和借鉴美国等国家对优秀人才的吸纳与管理使用的经验,吸引世界优秀人才,引进国外智囊才干,培养造就大批有识有为有担当的优秀之士。我国国民教育确定了德才兼备,德育为先的原则与方针,但在实践中,成人的问题,养成的问题,德育问题始终没能解决好,北大教授钱理群指出,我国高等教育,包括北京大学这样的高等学府正在培养“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这些智商高、世俗、老道、善于表演、懂得配合、善于利用体制达到自己目的的人,将来会把中国引向哪里啊!一定要彻底改革传统的教育体制,使百年树人的伟大事业,为国家之发展做出成就。

二、创新与共富

实现和扩展科技的价值,当然地要引申出创新,因为科学技术的生命就是创新。科学技术是实事求是的学问,讲求的是按规律办事,按照事物的特殊性,事物所处的条件、事物的个性差异来认识和处理问题,科学作为一种世界观和人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要尽量地排除人的主观因素,达到对事物本真原貌的反应。而任何事物都处于发展变化的状态,没有任何东西是一成不变的,不存在任何僵死的教条,只有创新才能适应事物,推进发展。江泽民讲,创新是民族进步的不竭动力,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十分明确创新的意义,把创新当成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基础力量,把创新的精神、改革的精神作为中华民族当今时代精神的主要内涵,融会时代精神到改革发展的每一环节,每一方面,每一主体,运用创新的力量创造和探索社会发展的科学道路。中国传统文化中富有鼓励创新的内容,也有保守封闭僵化一面。由于小农经济的局限,传统的惰性偏向于已有的文化成就,改革创新往往受到流俗的抑制,“枪打出头鸟”,随大流者安全,这些习惯性思维大大压抑了人们创新的欲望,削弱了革新的动力。而创新的艰难以及人们在创新中付出的巨大代价,甚至人亡财灭,人财两空,家破人亡而缺失基本的社会救济的状况,更使得创新精神备受挫压,形成了人们普遍的经验主义思维和苟且偷安、躲避困难、不思进取的行为倾向。科学发展必须弘扬创新的价值,高举创新的大旗,以创新开路,探索科学发展,推进社会文明。新中国建国以来,每一步前进都是创新的结果,毛泽东的社会主义建设思想、邓小平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都是伟大的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在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进程中,每天都面对着新的情况,每天都会出现新的问题,国内国外的情势复杂多变,要求我们必须要集中思维,冷静观察,沉着应对,探索创新,才可能避免陷于被动的危局,走出一条科学高效的发展道路。科学发展就是创新发展。科学发展观要求建设创新型国家,创新型社会,创新型企业,创新型机关、学校、团体组织,和谐社会的民生工程,把社会管理的创新也推向了新的高度。要让整个社会充满创新精神,形成人人创新,个个改革,争先创优的良好社会氛围,形成创新型人才脱颖而出、竞相争辉的社会机制。同时,又不能像过去搞运动一样,形成创新的高潮,创新是实实在在的事业,创新有其内在的规律,不能人为地一厢情愿。没有一定的条件,没有一定的知识积累,没有创新性思维,没有特定的外在环境的刺激,任何有效的创新都难以产生。创新型人才必须投身于创新的环境,全身心注力于创新的问题系统,排除干扰,与其他人才精密合作,在实验环境下反复试验,才有可能取得创新的成功。创新需要创新型人才,需要有利于创新的社会环境,鼓励支持扶助创新的社会机制。没有创新型人才,创新就是一句空话。创新很艰难,创新实不易,作为社会应该给创新者、创新型人才以应有的支持与保护。按照邓小平的观点,我们应该给创新人才一定的政策,解决他们工作生活中的现实问题,给这些富有创新精神、在现实发展中闯出新路、创出成绩的优秀人才以鼓励,发挥他们的积极范导作用,用他们的旗帜,引导其他社会成员共同走上创新发展之路,走上全社会共同富裕之路。共同富裕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内容,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邓小平讲到,“社会主义不是少数人富起来,大多数人穷,不是那个样子。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1]364“走社会主义道路,就是要逐步实现共同富裕。”[1]373“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有凝聚力,才能解决大家的困难,才能避免两极分化,逐步实现共同富裕。”[1]357不实现共同富裕,就不是社会主义。但实现共同富裕也是一个过程,有客观的规律,不能太急,要走先富带动后富的道路。创新的目的是发展,是社会的进步,文明的提升,是社会主义的科学发展,是人民生活的全面改善,幸福指数的持续提高,也就是邓小平所说的共同富裕。共同富裕不是平均主义,不是平等富裕,不是打富济贫。马克思主义者是唯物主义者,承认差别,立足现实,确认各地区、各行业、各部门、各个人的不同情况,承认各人的个性与禀赋,承认发展的不平衡性。[4]正是立足于这样的差别,邓小平提出要充分发挥各个因素的功能,让一切发展的能量充分激发调动起来,让一些地区、一些企业、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发展一步,发展快一步,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在这样的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过程中,先富带动后富,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共同富裕绝不是人为地扩大贫富差别,绝不能任意扩大和制造两极分化,邓小平讲,如果我们的政策造成两极分化,那我们就走了邪路了,我们的改革就失败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必然是有差别的,不平衡的。在唯物辩证法看来,任何时候都不会有绝对平衡的发展,这是由事物矛盾的特殊性决定的客观事实。由于自然的差别和社会差异,不同主体在发展中面对的具体问题、特殊条件千差万别,所遇到的积极因素、有利资源以及消极因素、有害资源的大小多少强弱久暂都极不相同,因而各类主体的发展进程与发展效果必然表现出极不相同的差别。作为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与主导理念,首先应该承认发展的差异性,积极肯定和利用、保护优势主体的发展权益,同时,更要保护弱势群体,积极引导先富带动后富,充分发挥先富群体的示范作用,通过发展社会公益事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升教育公平和社会正义,为共同富裕创造条件。创新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共同富裕是初级阶段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奋斗目标,也是团结鼓舞带动和凝集全国人民的精神力量。将创新与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是理论的必然逻辑,也是现实的必然选择。

三、竞争与和谐

过去一个相当的时期,我们一直将社会主义与竞争,与市场,与市场竞争、市场经济对立起来,我们的社会主义实践中一直排斥竞争,大锅饭式的平均主义,扼杀竞争,抑制发展,给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造成了极大的损害。邓小平总结国内外的发展经验,概括了社会主义的改革探索,果敢地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科学论断,把竞争纳入到社会主义发展的概念之内,使得市场竞争成为社会主义发展的巨大推动力量。凡是有人的地方,都存在着竞争。中国传统社会中,竞争无处不在,但这种竞争并不被提倡、鼓励、肯定、宣扬和倡导。儒家思想和墨家理论都不提倡竞争,法家思想主张用法度来规范竞争,刺激和引导竞争,汉唐以后的正统儒家伦理,主张和为贵,在封建统治下,各安其分,互不竞争,一片和谐。先后传入我国的佛教、基督教,幻想一种无所不能、全知全能的绝对力量,彰显善与仁爱的美德,力图用之化解人世间的竞争,催生人们内心的温善本性,构建社会的和谐。由于利益的稀缺性以及人们享用利益先后的区别,主体围绕生存发展的现实资源与机遇,必然展开激烈的争夺,抢抓先机,以实现主体的发展理想,体面地立足于人世。这是任何伦理、任何宗教、任何体制都无法制约和消除的。传统文化思想提倡和谐,抑制和打压竞争,但是,从来也阻挡不住人们对利益的竞争,从来也不能埋没人们内心的竞争意识。长时期的封建专制,天下一统,皇权专断,无人可争,制度、体制和文化使人们也不敢去争。农业文明形成了普遍的奴性屈从心理,不敢违逆统治者的意志,心理上受到各种神灵的诱导,只能忍气吞声,逆来顺受,不敢越雷池一步。鲁迅尖锐地剖析了传统文化的这种奴性特征,对权威的屈从“不争”,对礼教的忍受忍让,礼教吃人的历史,对这样体制下的国人,他只能“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用文学来唤起民众。要竞争当然就不能安逸,不能等、靠、要,必须要有风险意识。过去的计划体制束缚了人的创造性,也形成了人们的依赖思想,甚至养成了一些人的懒汉意识。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在不竞争就不能生存、难以体面生存的状态下,谁能不争!竞争必然地催发出人们的积极性创造性,焕发出人们创造的热情与奋斗的坚毅,必然地激发起各类主体的大胆创新,引申出无尽的创造,喷发出旺盛的发展活力。竞争作为一种社会活动的方式与机制,给每一位社会成员以现实的利益诱惑,以现实的生存压力,这种机制里蕴藏的无限发展机遇,给人巨大的利益幻想,致使人开动脑筋,“放出目光”,鼓起干劲,奋力争取,从而使整个社会的发展活力充分竞发。可以说,改革三十年的巨大成就,都是竞争的结果、竞争的成果、竞争的优势。竞争也自然地会诱发和刺激起一些人强烈而极端的利己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极端商品拜物教,引发社会生活在一定限度内的无序混乱状态。非法竞争、无序竞争、恶性竞争会导致一定的不安定甚至局部和暂时的无序,在微观层面的市场竞争中欺行霸市,假冒伪劣,极大地损害了基本人群的生存与发展,损害社会生活的整体稳定与平和。各市场经济体在初期一般都经历了这么一个探索期的震荡,当各类市场主体都认识到这一震荡的危害之后,自然会建立逐步完善的法律体系,限制各类无序的不和谐因素,把市场竞争纳入健康轨道。我国进行市场化改革才刚刚开始,各种无序的混乱现象不可避免,这些对竞争带来的损害正逐步被政府、民众和企业所认识,法治建设正针对这些问题,采取综合性的举措。对此,党中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实为保持社会科学发展之必然。事实上,竞争与和谐是一对矛盾的两个方面,两者相互依存、相互依赖、相辅相成又相互排斥、相互否定,就社会的历史进程而言,二者都是发展的手段,各种社会因素的相互竞争、相互作用,又保持在一定的状态,才构成了发展,推进了发展。如果没有竞争,没有市场经济的推动,社会的发展就会缺乏必要的动力。任何发展都需要竞争的推进,正是竞争形成活力之源,但是过度竞争,恶性竞争对主体的生存过大的压力和摧残,反而会吞噬人们生命活动的本真意义,消解人们生活的快乐与幸福。一定限度的竞争基础上的和谐社会,自会更加有利于社会的发展进步,增进社会文明发展的科学性。建设和谐社会不是不要竞争、排斥竞争、压抑竞争、否定竞争,而是要引导竞争、保证竞争,给竞争一个合适的条件,一个合理的范围,一个更有利的调节机制。和谐社会的基本内涵和要求,第一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第二是诚实守信,充满活力,第三是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3]通过这些原则与精神的推进,给社会主义市场竞争提供一个良好的政治、法治、思想文化和社会体制的支持,使市场竞争能更好地提高主体素质,提升主体能力,推进科学发展。社会的发展,竞争是内在动力,和谐是竞争的合理状态,竞争是绝对的,和谐是相对的,竞争与和谐都是推进社会文明发展的形式与手段。[5]人们之间的竞争,直接的目的是生存发展的利益,发展的机遇、条件与保障,这些也自然包括社会的公正、法治与善,也就是和谐。可见竞争产生了和谐,竞争是和谐的前提和基础,和谐是竞争的结果和保障。人类一直在追求和谐稳定,但要获得和谐只有通过竞争的途径,别无他途,因为真正的和谐,只能通过竞争才会产生。只有竞争中产生形成的公平正义、民主法治、诚实信用,才构成为社会和谐的核心、基础和价值权威。竞争与和谐的这种密切的辩证关系,提醒人们,真正的和谐绝非一团和气,绝非无原则的妥协让步,绝非在专制、谬误、现实权威面前的忍让委屈“不争”,和谐不是等到的,不是上天的恩赐,而是争到的,是人们竞争奋斗的结果。从历史与现实的结合来看,竞争与和谐都是手段,发展才具有最高的价值。人们生命的意义与价值在于追求幸福与快乐,而幸福快乐只有通过竞争与和谐才能逐步接近和达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和内在动力,是科学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是社会主义本质的集中体现和内在要求。其中第一是发展,“发展才是硬道理”,和平、科技、人才、创新、共富、竞争与和谐都是为了更好的科学发展,都是确保和促进社会主义科学发展的基本要求。为了科学发展,就必须高度尊重和弘扬和平与发展、科技与人才、创新与共富、竞争与和谐这些核心价值。这些基本价值密切结合,浑为一体,不可分割,缺一不可,共同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主要内容,成为社会主义本质的自然延伸,社会主义科学发展的巨大动力。自觉坚持和贯彻落实这些核心价值,用之凝聚人心,激发创新,创造和谐,必然能够推进社会主义的科学发展迈上康庄大道。

作者:孙跃纲 单位:中共渭南市委党校


    更多科技论文论文详细信息: 哲学视野的核心意义
    http://www.400qikan.com/mflunwen/kjlw/85876.html

    相关专题: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代写教育论文


    上一篇:施工企业固定资产管理与核算建议
    下一篇:新时期怎样做好煤矿安全培训工作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