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图书馆是一个较为复杂的系统,在该系统中,各关键部分与要素间的关联性及作用方式便是其生态结构。虽然图书馆系统并不是具体的物质形态,但它却具备许多物质的基本特性及抽象性,鉴于此,本文首先简要分析了图书馆生态系统的结构特征,在此基础上对图书馆生态系统的结构及功能的构建策略进行论述。
【关键词】图书馆;生态系统;结构
1图书馆生态系统的结构特征分析
在图书馆中,除包含各类图书、文献等资源外,还包括人员、建筑、物资、设备等,这些种种都与图书馆生态系统的结构特征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联。大体上可将图书馆生态系统的结构特征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1稳定性
图书馆系统在实现各项功能以及确保系统本身有序运行的一个重要前提条件是,系统中各个要素之间的稳定性,这种稳定性是相对于整个图书馆系统而言,它既可以静态的,也可以是动态的。具体而言,当图书馆系统与社会环境保持着高度的适应性时,其运行过程是资源的不断积累,在这个过程中,系统中的关键要素基本不会发生太大的改变,始终处于一种静态的稳定状态;若是当资源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图书馆系统与社会环境间的适应性将会被打破,此时系统会发生质的飞跃,即状态的转变,而图书馆系统便处于一种动态的稳定状态。在动静的不断交替中,图书馆系统将会逐步壮大,各类信息资源也会变得越来越丰富。
1.2多层次性
基本上所有的系统都具有一定的层次和等级,如果系统的结构是单一的,则其适应环境的能力将变得非常低,而系统本身的结构越复杂,其各方面的能力以及对环境的适应性就越强。对于图书馆系统而言,其之所以能够在漫长的岁月中经历无数次兴衰后,发展至今时今日,与系统结构的复杂性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从图书馆系统的时空结构上看,相对比较简单,从图书馆系统的物质及功能结构上看,不但复杂而且层次较多,正是这种多重性的结构模式,使图书馆系统始终保持着较强的适应能力。
1.3开放性
由于图书馆系统处于社会这个大环境当中,其在运行的过程中,需要与外界进行信息交流,所以系统必须具备一定的开放性,这样才能使馆内有价值的信息资源获得高效利用。不仅如此,图书馆系统的稳定性与层次性都与开放性有着密切关联。这种开放性的结构特征,使图书馆可以从外界汲取各种资源,如文献资料、经费物质、人员等等,并将馆藏资源以文摘、题录、索引等形式提供给使用者,真正意义上地实现了取自社会、用于社会的目的,诠释了图书馆服务于社会的功能。
2图书馆生态系统的结构及功能的构建策略
2.1建筑结构生态化
建筑是图书馆的载体,图书馆所有的服务和功能都需要依托建筑来实现,在图书馆建筑结构的生态化建设过程中,应当充分展现出朴素、自然,并尽最大的可能实现天人合一的目标。建筑生态化应遵循人本理念,并使其回归自然,同时还应从读者的角度出发,重视他们的使用感受,满足其审美需求,在空间及内外部环境等方面营造出一个具有人性化特征的舒适阅读场所。在结构布局上,除了要求合理性之外,还应保证阅读环境的宽敞性,注重不同色彩的组合搭配,形成鲜明的对比,科学引入自然光线,保持良好的通风,尽可能降低建筑的整体能耗,满足节能环保的设计要求,在此基础上体现绿色与生态,赋予图书馆建筑生态化的特征。此外,若是图书馆的外部环境能够与内部环境之间形成密切的配合,则更容易激发读者的求职欲望。在设计实践中,要减少声、光等方面的污染,多利用清洁能源,如风能、太阳能等,尽量减少不可再生资源的使用。在外部环境的设计中,可选用草地、花坛、喷泉,栽植一些常绿树木和时令花草,让读者在进行阅读体验的过程中,仿若置身于大自然当中,这有助于心情的放松和视觉疲劳的缓解。
2.2信息活动的生态化建设
图书馆内的馆藏资源都是具有极高利用价值的信息和资料,其不但对经济发展具有推动作用,对社会文明的进步也有着巨大的影响,由此使得图书馆的重要性随之凸显。这就要求图书馆生态系统必须立足于社会,并服务于社会,由此可使其生存空间得以进一步扩大。现如今,信息、通信、计算机、网络等技术的逐步完善,为数字图书馆的发展壮大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同时也为图书馆信息的传递与交流提供了途径。对于信息活动而言,从生产到加工再到传递和利用是一个完整的过程,而其中的每个环节都存在信息污染的可能性,因此,应当对图书馆信息活动进行生态化建设,借此来对信息活动的各个环节进行控制,最大程度地降低信息污染的几率,提升信息质量。一方面,应积极开发图书馆信息系统,如馆藏资源系统、服务管理系统等等,从而构建起一个有序的数字资源体系,并借助信息服务与管理平台,便可打造出一个绿色、健康的信息环境。另一方面,要加强相关人员的职业道德及文化素养建设,使所有人员都能树立起信息价值观念,了解并掌握与信息处理有关的技术,对信息资源进行合理地开发利用,打造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为图书馆生态系统的有序运行提供保障。
2.3管理方面的生态化建设
在图书馆系统中,可将各个部门视作为生态单元,这些单元的有效运作是确保系统平衡的关键,而想要实现这一目标,行之有效的管理是必不可少的。鉴于此,图书馆应加强管理方面的生态化建设,在内部生态化管理上,要充分考虑全体人员的特点,尊重个体差异,科学制定管理制度,并按照人员的特长为其安排最合适的工作岗位。在外部生态化管理上,可采取网状式结构管理,这有助于信息的交流与快速传播,从而使图书馆树立起良好的社会形象,为读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3结论
综上所述,图书馆除了是国家重要的基础设施之外,还是各类有价值信息的聚居地,为使图书馆的地位与作用得以最大程度地体现,并大幅度提高馆藏资源的利用效率,图书馆应当顺应时代的发展,走生态化系统的建设路线,通过对各个关键环节的生态化建设,彰显出图书馆服务于社会和广大读者的特性。
参考文献
[1]万映红,陈驰.互联网思维模式下图书馆用户需求生态服务体系构建研究[J].四川图书馆学报,2016(06):76-77.
[2]倪莉.生态位视角下图书馆资源建设措施分析[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6(10):99-100.
[3]刘桂锋,卢章平,化慧.图书馆大数据知毕业医学论文识服务生态体系及其动力机制研究[J].国家图书馆学刊,2016(06):54-56.
[4]李明子.生态学视角下图书馆用户需求服务系统研究[J].兰台世界,2015(07):78-79.
作者:赵柯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