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12年实力经营,12年信誉保证!论文发表行业第一!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客服电话:
当前位置:首页 > 免费论文 > 科技论文 >

创新城市社会管理的新模式

2012年,佳木斯市前进区作为全省第一个“撤街强社”的试点城区,所面对的阻力和困难超出预想。当时,前进区六个街道党工委撤销,五十余个社区划并,数十名科级干部调整,七万余户居民的户籍、社保等信息需要重新注册,民政、公安等部门的工作机制变更……各项工作都是令人挠头的难题。如今,近五年的时间过去了,佳木斯市前进区“撤街强社”能否实现预期的改革目标,为创新城市社会管理提供更多有益的尝试,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

一、减层级:撤销街道办,成立管委会

我国的城市管理层次过多是多年来一直难以解决的难题,一个市一般有市、区、街道、社区四级,市、区布置下来的任务,街道转手开个会,再布置给社区,街道起的只是“二传手”的作用。由于街道只是“二传手”,大量的工作任务被交给社区,直接导致城市居委会行政化的趋势。我国法律规定,居委会是一个居民自治组织,其大量精力如果都放在处理上级政府和街道办事处交给的各项任务上,那么将没有时间去从事组织居民开展活动、了解基层民意、化解基层矛盾等方面的工作。按照以往“区-街道-社区”的体制架构,人、财、物等行政服务资源大都聚集在街道,却又不直接服务于群众,效能较为低下。前进区在成为改革试点前也面临着缺少办公经费、人员和场所,个别社区党支部书记、主任能力水平不高,社区服务效率低下等难题。因此,前进区的“撤街”改革的目的就是两个字:正位。即通过让党组织的领导功能、政府部门的服务功能、自治组织的社会功能各司其职,按照不增加编制、不增加职数,适当增加社区办公经费、理顺职能、优化机制的原则来推进改革。前进区将撤销街道办、减少行政管理层级作为抓手,推进人力、财力等资源下沉到社区,先后撤销了6个街道办事处,将原有的52个社区重新整合调整划分为20个新社区。在区级层面成立社区建设管理委员会,由区委副书记兼任管委会主任,管委会还下设办公室处理具体事务。在社区管理上采用“一个核心、三个体系”的模式,即以社区党工委为核心,下设社区居委会、社区服务中心、社区服务组织。此外,“撤街”还要面临人事安排这个“大难题”。对此,前进区实行两个方面的探索,一方面鼓励年富力强的青年干部进社区,另一方面对不愿到社区工作的干部进行“分流”。一是通过公开竞聘的方式选任了20名副科级社区党工委书记。这些干部平均年龄36岁,都是大专以上学历,且在区里各部门都积累了一定的工作经验,以此保障精干人员下沉,充实社区力量。二是前进区委、区政府明确了今后拟提拔干部向社区干部倾斜的政策。目前,多位工作业绩突出的社区党工委书记经过两年多的基层锻炼,已经受到重用。在前进区“撤街”改革稳步推行之后,要做好“强社”必须解决好缺少工作人员、缺少办公场所、缺少活动资金这三大难题。前进区采取“变现整合一批、清理返还一批、重新规划预留一批、改造扩建一批”的方式,倾力破解社区公益用房建设难题。“变现整合一批”即将原本的社区用房整合变卖、置换新型社区用房;“清理返还一批”即要求未提供社区公益用房的房地产公司履行法律义务;“规划预留一批”即对新建社区实行建设规划——“房地产项目预售审核过程中,如果社区公益用房不兑现,一票否决”;“改造扩建一批”即在有条件的社区,用财政资金改造、扩建社区公益用房。目前,前进区共集中清理返还社区办公用房1600平方米;规划预留1000平方米。全区20个社区中,已经落实的10个社区办公用房,均达到300平方米以上。如今,伴随着工作人员的下沉、办公用房的配备,社区办公经费、党建经费也得到了保障,社区的经费均纳入到财政预算当中,按照人口比例等因素科学匹配。如遇重大事件,实行“一事一请”的经费管理制度。

二、提效率:权力下沉,服务到人

社区体制改革后,隋伟红从区科技局局长转岗到林海社区担任党工委书记。到社区工作一年多来,她最大的感触是:“工作从按部就班变成了随时待命,而且必须迅速给居民解决问题。”如隋伟红一样伴随着精干人员“下沉”社区,原本悬置在街道办一级中的近百项行政服务项目的审批和办理,也一同“下沉”。社区公共服务中心是政府行政服务职能向社区的延伸,每天受理社区居民六大类、107项行政服务需求。比如,绿化、环卫、综合治理、安全生产、消防、民事调解、计划生育、失业救助、残疾人帮扶、社区养老等。权力、服务职能的“下沉”,大大增进了政府的行政服务效率。以前社区处理事务都要向街道办请示、汇报。比如关于低保、失业救助条件的审核,以前都需要在社区初步审核后逐级上报审核。现在,居民来到社区公共服务中心,与工作人员面对面就可以解决。省下的不仅仅是时间,更有政府的行政资源。去年,佳木斯市电业局进行电表一卡通实名制改造。期间,不少居民需要提交居住证明。在过去,社区、街道都要跑,为盖公章而往来奔波,如果办事人员不在,一张证明好几天都跑不下来。现在,居民到社区公共服务中心,办事人员把居民的姓名一输入,几分钟居住证明就开出来了,居民成为服务效能提升最为直接的受益者。值得一提的是,网格化管理、AB岗制度在改革后的新社区也全面铺开。新社区成立后,将全区7万多户居民划分为524个网格,并在原有居委会主任、副主任、协理员及居民志愿者中选聘出500多名网格员。

三、重自治:强化主体意识,实现自我管理

前进区社区综合体制改革不但提高了行政服务效率,同时也让社区居委会、社区服务组织重新回归为居民自治组织。社区居民对于社区事务的知情权、监督权、参与权得到了有效的实现。新社区成立后,在一些社区先后发生的几件事情,让前进区居民的自治理念得到进一步强化。如林海社区计划进行绿化。佳木斯市绿化办的专家给出方案:种植杏树、紫丁香。但方案遭到了居民们的反对;“杏树、紫丁香花期短,属于冬季落叶树种,不好!我们建议种植云杉,四季常青。”在社区居委会组织召开的居民代表议事会上,大伙儿提出了这样的方案。云杉是一种需要细心栽培的树种,绿化专家有担心:“如果疏于管理,种不活怎么办?”居民们信心满满地表示:“我们自己种植、自己管理,保准种活!”看着居民不断增高的“管理意识”,社区最终决定按照居民的建议办。当然,居民自治的作用不仅是提建议、做决策,更重要的是避免矛盾,维护和谐。比如,前进区进行廉租房配租。由于资源有限,每个社区名额有限,于是,居民自治成为处理这个棘手难题的“万能钥匙”。为避免有的居民试图通过造假的方式获得廉租房的居住权,前进区采取让各社区组织召开居民代表议事会,由社区公开申报标准以及申报者的具体情况,居民自行投票决定。而且,涉及低保、弱势群体补助等事项,社区也都采取了类似的做法。居民反响很好。尽管前进区强化社区工作、提升居民自我管理意识的改革看似是“伤筋动骨”的事情,但真正提高了行政效率,增强了服务效能,赢得了居民的认可,一时的“阵痛”将是一种弥足珍贵的有益尝试。由佳木斯市前进区“撤街强社”创新城市社会治理的实践可以看出,优化城市社会治理不仅仅是简单地停留在机构上的加减撤并,而是要以一个系统工程统筹设计,尤其要着眼于政社分开、转换政府治理理念与治理模式,放松社会管制,完善社会规制。因此,我省改革城市社会治理需要更多地从宏观上进行政府社会管理职能创新的方向性引导、政策性规划和整体方案设计。目前,佳木斯市以前进区社区综合体制改革为“参考”,整体推进社区综合体制改革,全省一场范围农业职称论文更加广泛急救医学论文、影响更为强烈的改革探索也将持续推进。

作者:韩建平


    更多科技论文论文详细信息: 创新城市社会管理的新模式
    http://www.400qikan.com/mflunwen/kjlw/273087.html

    相关专题:发表论文网 网站文章


    上一篇:邮政储蓄银行家庭农场金融服务对策
    下一篇:没有了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