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大学教育培养计划的改变,大学生就业形势也有了相应的变化。在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形式下,自主创业已逐渐成为大学生一个新的就业方向。如今,创业教育已经成为21世纪教育的一个大趋势,高校应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创业的兴趣和自主创业的能力,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以及对社会的适应和把握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教育;教育路径
大学生自主创业是针对我国教育模式的相应创新以及众多毕业大学生难就业的现状提出的一种新型的就业模式,并且在创新教育成为高校教育的一个趋势之后,众多高校针对这种教育模式展开了相应的教学活动。但是现阶段我国创业教育仍处于初级阶段,其教育方式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既包括我国的一些传统思想教育模式对其进行的限制,还有教育培养观念过于功利化的情况。当然,我国创业教育也有其优势所在,包括国家以及各界的高度重视、颁布相关的教育法案、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一定的帮助等等。所以我国大学生的创业教育可以说是我国教育的一种完善、国家创新的一种代表、解决就业难问题的一种措施、培养优质人才的一种举措。本文在归纳现阶段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的基础上,分析了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完善措施,以期为我国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提供一些思路上的借鉴。
1大学生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1.1大学生创业教育认识的不足
目前我国高校创业教育普遍存在认识不足的问题,具体体现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创业教育的定位存在误差。有关数据显示,在我国高校开展创业教育以来,我国大学生创业率并没有大幅度的提升,并且创业在高校学生中的重视程度也没有大的变化。首先是创业教育被简单理解为了教导学生如何创业,这点从学校开设的课程上可以看出,如对管理类以及经济类专业仅进行创业方面的技能教育;其次是创业教育吸引的更多是自身想要创业的学生,所以并没有做到很好地带动学生创业的积极性,没能够达到创业教育实施的目的。二是缺乏有效的实践。现在高校在创业教育的实践方面大部分采取学校投资建设科技园区的方式,但是实际的使用率却很低,资源并没有得到有效的使用,还有一些学校选择与有关的企业进行合作,企业为学校的学生提供实习机会,但是实习所接触到的也仅仅是创业中的部分环节,这种实践存在一定的弊端。三是国家的支持没有得到有效的体现。大学生的创业涉及到众多的社会部门,包括教育、科技、工商等等,虽然这些组织表示会支持,但是事实上由于它们分属于不同的部门,导致在创业教育工作方面出现多方面的规定政策。
1.2大学生创业教育观念的偏差
现在不仅仅是大学生自身而是整个社会方面都对大学生创业有着观念上的误区。一是认为创业是在无法就业前提下的就业措施。也就是说自主创业实属无奈,高水平的毕业生都不会选择自主创业,这点从大众对北大学生去卖猪肉的评价中可见。然而大学生自主创业的真实状况是国家将大学生自主创业定义为创新型社会的发展战略之一,也是学生对自我人生的一种高难度的追求和挑战,并且从国际方面看,大学生自主创业很有可能成为就业的主要形式。二是认为就业率高就是好。我国的高校教育政策近年来在不断地变化,在不断扩大招生的同时想要保证高的就业率是不现实的,而且对于社会发展来看,就业率应该适度,过低的情况下容易增大社会矛盾,就业率过高则不利于利用压力和竞争力来提升企业或组织的创造力。三是认为只有想要进行自主创业的人才需要进行创业的培训。事实上,创业教育不仅仅是有关知识的传授,更是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以及创新兴趣的培养,所以说创业的品质是十分可贵的,也可以是学生在社会竞争中获得的一种优势。
1.3教育媒介要素的缺失
21世纪被公认为一个信息化的时代,传播的重要性也不言而喻,创业教育的有效实施离不开传播,但是关于创业教育传播的媒介却不是很广泛。首先在校园内部,包括在学校的官方网站上、在学校的宣传板上、在学校的广播中等都没有对大学生创业教育进行大力的宣传,并且客观地来说这些传播媒介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真正能够看到的、了解到具体消息的人很少;大多学校并没有开展邀请有关成功人士的讲座,学生对创业的了解仅仅停留于一个概念上的表层阶段;学校中有关创新创业大赛的活动较少,而高校中的大赛是吸引学生目光的一个重要手段。再来看社会层面的一些传播媒介,包括电视、网络、微博、QQ、微信等交流平台,都能够有效地对大学生自主创业进行宣传,甚至鼓励一些人去进行自主创业,但是这些宣传媒介并没能得到有效利用,不仅仅没有更正人们对大学生自主创业认知中的一些误区也没有让更多人关注到创业教育模式。
2大学生创业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2.1传统家庭教育对大学生创业的桎梏
中国传统认为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所以说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也就不言而喻了。在传统式的中国教育中父母期望孩子能够成才,拥有一份工作,能够安安稳稳地生活。在这种思想意识之下,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是从儿时就开始的安稳式教育。除了中国传统思想的影响,中国的独生子女政策也间接地加大了父母培育孩子的风险,所以在此同时家长在对孩子进行教育投资时也更倾向于选择一些在孩子未来就业时能够有所帮助的科目,尤其注重物质化方面的技能,相较之下一些心理素质、创新意识的培养被家长们所忽略。综上所述,家庭教育的这些举措都是导致大学生缺少自主创新意识、对创新的积极性低、创业技能以及创业素质水平都处于一个较低的状态的原因。
2.2中国高等教育对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缺失
从大的方面看,我国的创业教育发展起步较晚。我国高等教育正式提出创业教育是在1999年颁布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并且教育政策的尝试性落实是在四年以后,教育部在全国众多高校中选择了9所高校作为试点,随后创业教育就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特别是在大学生入学扩招导致大学生就业压力大的今天。分析并归纳目前我国对大学生自主创业教育的研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研究国外高校进行学生创业培训的方式的同时积极号召更多的高校增加这一教育项目;二是从创业的角度去解读创业教育的概念和含义;三是从创业教育的具体目的出发考虑创业教育的实施方式以及检测教育的相应成果;四是从思想方面的角度出发考虑创业教育与我国科技创新以及创新战略的落实与实现。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以及现在我国大学生自主创业的选择率、成功率、感兴趣程度,我国的创业教育的基础还不是很牢固,在教育政策方面、在高校落实方面等都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这不仅意味着我国高等教育对大学生创业教育存在一定的漏洞,同时也意味着我国的创业教育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2.3我国创业政策和创业环境对大学生创业的影响
自从我国为了培养出更多的高水平人才来满足社会的需求,在1999年颁布高校扩招政策以来,大学生的数量开始剧增,与此同时每年的毕业生数量也持续上升。这虽然解决了当时人才的数量少于社会需求的状况,但是也造就了现在我国人才数量大于社会需求的事实。目前我国的大学生数量仍然处于一个增长的状态,这也是导致大学生就业难、就业压力大的主要原因,这就是我国目前的创业环境。其次关于我国的创业扶持政策方面,我国为了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以及增强国家的创造力、培养新生代力量,国家方面对大学生自主创业提供了一定的优惠政策,但是仍存在一些问题,包括大学生没有接受过相关系统化的培训、大学的环境与社会还是存在很大的区别等,这大大降低了创业的成功率。此外,国家的扶持政策还存在一定局限性,仅仅限于大学生创业阶段,政策方面仍不够全面。
3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路径探讨
3.1明确创新创业教育原则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虽然明确规定了将创新创业教育作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一个重要手段,但是众多高校仍对创新创业教育的落实存在理解方面的误区,首先应该明确创新创业教育的原则。创新创业教育的原则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理解。第一是要以道理为手段来让更多的人接受这种思想。这在我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被概括为“晓之以理”,讲授的内容应该包括国家现阶段的发展状况以及政策中明确规划好的未来趋势,使大学生从根本上改变对自主创业的认识,引导其思维的变化;还包括有关创业兴趣的激发以及创业技能的培养,以道理来说服的重点在于创业的思想不是硬式的思想灌输,而是从生活中各个小的方面让更多的人意识到并且接受这种思想。第二是用感情去说服。这里的感情是指国家与大学生创业者间双方面的,国家对创业者是支持与保护的态度,所以颁布了一些政策尽可能地给予大学生自主创业者一定的优惠与帮助,虽然就如上文所说,国家政策方面现在仍有待完善,但是不可忽视的是国家对大学生自主创业的一种大力支持的态度,这也间接地鼓舞着大学生去尝试进行自主创业;大学生对国家方面主要是对国家走创新战略强国的一种民族精神,国家的发展与自身努力间的联系促使着大学生不断地完善自我,发展自我。第三是高校给予大学生专业化的培训。在激发了大学生自主创业兴趣的基础之上还缺少一定实质性的帮助,这个帮助一方面是创业目标以及创业的规划,另一方面是创业技能的培养。创业是一个艰难而漫长的过程,所以说首先一定要有细致的规划,要理想与社会实际相结合,绝不能高瞻远瞩;其次是创业技能的培养,这主要是在高校的教育中实现的。在让学生广泛接受创业思想的同时,设立有关的课程为大学生讲解创业知识;然后再为大学生提供一个优质的训练平台,既可以是学校自建的专业园区也可以是与相关企业间的合作;最后是良好处理创业教育与学校专业课程间所产生的时间矛盾,学校应该合理有效地安排二者的时间,可以考虑给予学生休学或者课程方面的调整。第四是专业化的全程引导。这个引导与研究生的导师有一定的相通之处,就是有专业化的教师对创业的学生或是团队有一个专业化的、全面化的、细致化的指导与讲解。
3.2转变大学生创业教育方式
教育方式的改变一方面是原有教育方式的完善与创新,另一方面是增加教育的项目。针对创新创业教育首先是要在学校方面进行思想上的转化,即教学的目标要有相应的变化,具体的改变方向包括以下几点:一是为响应国家自主创业的号召,可以将资助大学生创业一同按照成功就业的标准统计进就业率中;二是学校应进行相关技能的培养,将创业教育加入到授课内容中,完善学校原有的教学课程体系;三是学校的教育手段的完善,不再仅仅是课堂上的理论式教学还应加入课堂外的实践式体验以及成功人士面对在校大学生进行经验方面的就业指导讲座。关于教育方面新增的教学有国家政策的解读、创业项目的选择、创业资金的有效吸引以及社会人脉体系的构建等等与大学生自主创业有着直接或间接联系,同时对提高创业成功的机率有很大帮助的知识。国家政策方面,尽管现在国家已经出台了有关政策来对大学生创业给予一定的支持与帮助,但是有很多学生不关注政策变化或是说不知道政策的变化与自身间的联系,这是对自身利益的一种浪费并且不利于创业的成功;创业项目的选择方面,大学生自主创业项目的选择应综合多方面的因素,有地域因素、政治因素、环境因素等等,对于大学生来讲,应最先选择一些与学生有关的项目比较具有优势,因为自己处于消费的人群的范围并且了解消费人群的需求,便于产品的宣传和定位;资金方面是大学生自主创业的一个首要难关,在国家有关政策的帮助下可以选择借贷或者去吸引一些福利组织来资助自己;人脉方面是创业成功的关键,是产品的推广环节所必须的,所以应从大学阶段进行人脉的积攒,学校也应为学生传达这种思想,在大学的校园里找到与自己志同道合的朋友在未来的工作中相互帮助,但是人脉不仅仅是朋友或是说大学阶段结识的朋友,还有在创业过程中建立起的友谊以及一些合作的伙伴。
3.3理论与实践双向配合发展
大学生自主创业教育是在多方面教育基础和社会基础之上所提出的,包括高校现有的各个专业、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国家的创新战略、社会的就业现状、商业模式等等方面。既然大学生自主创业教育是多方面的整合体,那么其发展和完善必然与各个涉及元素的融合程度有着密切的关联,这也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原因。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也就是学习的理论知识与进行社会实践间的有效结合,做到“学以致用”。具体的实施方式是高校要完善自身的教育模式,将大学生自主创业教育加入到教学内容的同时,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实践操作平台。操作平台的形式既可以是学校自主投资构建的创业孵化园,也可以是学校与企业间的相互合作,企业为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理论与实践相互配合是科学的发展形式,有助于大学生更好地了解到自主创业相关环节和内容。构建一个以理论建设为指引、课堂课程为基本、实践平台为手段、社会服务为导向、国家政策为保障的创业教育模式,是实现理论与实践双向配合发展的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1]王左丹,侯永雄.大学生创业教育认识的不足及其路径研究[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4):69-72.
[2]张桂华,陈桂香.大学生创业教育工作中的误区及消解路径[J].教育探索,2015(7):84-87.
[3]彭语良.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现状与发展[J].中外企业家,2014(1):222-223.
[4]陈明中.浅谈大学生创业教育[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5(6).
[5]周祖翼.加强创新创业教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J].中国高等教育,2013(8):42-43.
医学论文集[6]袁庆远,王爱琴.高等院校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构建初探[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3(24):103-104.
[7]国俊卿.如何推动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发展[J].西部素质教育,2015(16):40.
作者:陈华锋 单位:南京晓庄学院食品科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