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积极心理学的内涵
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内容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积极心理体验,关注积极情感体验的作用及其产生的机制,包括对主观幸福感、乐观主义,以及积极情绪与身体健康的关系的探究;二是积极的人格,关注积极人格特质的作用及形成过程,在这其中又主要以人产生积极行为的能力和潜力等为研究重点;三是积极的社会组织系统,关注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认为个体的经验获得与成长是在与环境的积极互动中得到体现的,良好的环境塑造积极的人类经验。与主要关注人的心理问题与疾病的传统心理学思想相比,积极心理学用一种更加开放、欣赏的眼光看待个体的潜能、动机和能力,研究个体的积极力量与积极品质,关注人类的生存与发展,让每一个人都学会分享快乐,创造幸福。[2]
二、积极心理学理念下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一)教学目标上,以开发潜能,培养积极人格为主要目标
当前教育界一般认为心理健康教育有三级目标:一级目标重在预防,最终目标是个体心理品质的锻炼和潜能的开发;二级目标重在解决问题,针对普遍性心理问题进行辅导和咨询,消除学生心理障碍;三级目标是以治疗心理疾病为主,对有心理障碍和疾病的个体进行治疗。但是,就高校心理健康工作的现状来看,很多学校把工作重点放在了三级和二级目标的实现上,强调关注那些具有情绪困扰、行为失调以及适应困难等问题的学生,而对一级目标,即面对普通大学生群体的预防工作缺少重视与实践。[3]而积极心理学认为,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应该放在开发学生潜能,培养学生积极人格上,因为积极人格本身就具有预防和治疗心理问题的功能。一个具有积极心理品质的人,热爱生活,善于感悟生活中的快乐与幸福,在面对压力与困难时,也更加有力量,从而最大限度地避免心理问题的产生。受积极心理学启发,笔者把把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最终目标定位为开发学生潜能,培养积极人格,并围绕这一目标展开教学活动。这是一种发展性目标,要求教师用开放和欣赏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学生,用积极的理念和思想优化学生心理素质,致力于培养学生积极的生活态度和适应能力,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享受成长与发现的快乐。
(二)教学内容上,关注学生积极情绪与个性品质、创造力
如果说课程目标是导向,那么课程内容则是载体,其更具体,更具灵活性、时效性。为达到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最佳教育效果,教学内容的合理选择十分关键。根据教育部相关文件,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分为三大部分:一是了解心理健康基本知识,要求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标准及意义,了解异常心理的表现,树立正确的心理健康观念;二是了解自我,发展自我,要求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建立自尊自信;三是提高自我心理调适能力,包括职业生涯规划、学习、情绪管理、人际交往及生命教育等内容。这些内容也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主要内容,但根据笔者心理咨询经验来看,虽然学生的问题表现各异,但基本上都可以归结为个体的个性品质问题,比如,一个个性消极的学生很容易在负面事件发生时感受到巨大的压力,产生焦虑或抑郁情绪;人际关系出问题的学生,很多时候是因为自己身上的一些性格缺点,影响了同学对自己的印象,甚至遭到他人疏远。因此,培养学生积极的心理品质非常重要,这也是积极心理学所倡导的。借鉴积极心理学理念及相关研究与实践,笔者确定了专题教学的模式,把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内容分为八个专题,分别是:心理健康与成长、认识与悦纳自我、学习与职业规划、人际交往与沟通、恋爱与交往、健康人格的培养、情绪管理与压力应对、挫折与生命教育。[4]一门课程能否让学生接受并受益,在相当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自身生活经验与课程内容之间的相似性与联系性。因此,在具体教学的过程中,选取的教学材料还应该尽量涵盖大学生活的全过程、重要活动,让学生知道自己以后可能会遇到哪些问题,当遇到这些问题的时候可以如何处理,以及现在如何做好预防工作等。在教学内容中注重学生积极人格的培养、积极心态的形成,积极的情感体验的产生及良好习惯的养成等方面,鼓励在生活与学习中学会分享、宽容和尊重。
(三)教学方法上,注重学生真实体验,倡导参与式教学
积极心理学认为积极体验是形成积极人格的最主要途径,只有能激发个体积极体验的教育才是有意义的。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既是行为过程,也是心理体验的过程。讲授灌输,再好的心理健康理念也无法被学生接受和运用。根据开发潜能,健全学生人格的发展性目标要求,学生的主动性是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生命线。也就是说,课程必须通过学生的主动体验来达到教学的目标。因此,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笔者着重做好引导、服务工作,为学生参与、体验塑造一种安全信任的氛围,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了解、塑造自我。尊重学生的主动性,调动学生的热情和兴趣,促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鼓励学生通过自身的体验来探索问题的解决方式,使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学习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将心理情景剧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引进课堂,通过相关的情境设置,使学生在对情境的感悟中获得直接体验,并把这些体检与同学进行分享。通过情感体验、情感调动、人际互动、理念认同来实现健康心理的塑造。在学校层面,我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置了实训课程部分,占总课时的1/3。实训课程要求学生在课堂中对教师所讲授的心理健康主题进行形式多样的讨论活动;以游戏形式分小组参与训练和进行体验;结合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实际进行知识内化,实现自我成长。学生在参与讨论和训练的基础上,按要求撰写体验报告、自我成长分析报告和助人报告,任课教师对学生的报告进行及时点评与反馈。总之,提倡“以活动为载体”开展教学。课堂上尽量减少知识讲授的比重,而是加入更多活动环节,以个体经验为载体,以活动为中介开展教学。及时捕捉学生在活动中的感受和体验,通过师生间和学生间的交流、分享,加深学生的领悟。
(四)课程考核上,关注学生心理素质的提升
传统的心理健康课程,一定程度上过于重视学生知识层面的收获而忽略学生的心理成长,且过高的知识层面的要求容易造成学生的心理负担,尤其是非心理学专业的学生。导致学生把课程当作一门具体的知识学习课程,死记硬背课程知识,也可能会对一些课堂活动产生排斥感,认为是“浪费时间”。而积极心理学的理念要求我们对心理健康课程的评价上重视学生心理品质的提高。笔者对班级学生的课程考核实行“二三五”制度,即课堂出勤、平时作业占二成,实训课程中的表现占三成,期末考试成绩占五成。其中,平时作业主要考察学生对相关技能的掌握,如关于情绪管理内容,要求学生用“ABC”理论解释自己曾经遇到的一些负面事件,对事件进行再认识,用积极的心态重新解读。实训课程的考核主要是观察学生在活动中的态度,是否积极主动,是否善于思考等。期末考试采取开卷考试形式,考试题目紧密结合课程目标与教学内容,考察学生对课程的投入以及在课程中的收获,也是对整个学期的教学进行总结与回顾。这样多元化的考核方式一方面避免了以往要求写课程论文时可能会出现的抄袭现象,另一方面也引起学生对课程学习及自身心理健康的重视,促使学生主动参与课程活动。
三、关于积极心理学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应用的反思
经过一年多的实践,笔者发现,用积极心理学理念指导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课堂气氛更为活跃。从学生的课堂表现、课后作业、实践报告及对课程的教学评价来看,学生确实是能从课程学习中获得较大受益并比较认可这种教学模式的。但是,由于尚处在探索阶段,且暂时没有成型的经验做法可以借鉴,因此实践中也难免会存在一些不足。一是过分强调正面教育,可能会忽视对个体消极问题的关注。积极心理学指导下的心理健康教育,重视学生积极人格、积极品质、积极心态的养成,强调进行正面教育。但不可否认的是,消极思想及问题学生是客观存在的,过分的强调积极可能会让学生对自身消极思想的存在产生自责感。事实上,消极思想的存在也是有一定意义的,有学者认为消极思想至少存在保护和提醒两种正面功能。[5]而积极心理学本身其实也不是不研究消极心理以及人的心理问题与疾病,只是更强调关注人性的有点与价值。[6]因此,教育者在强调积极思想的同时,必须对消极思想做到不避讳,不否认,鼓励学生正面应对自己的消极思想和负面情绪,相信自己,用自身积极的力量化解消极思想的影响。二是过于关注课程改革,可能对塑造积极环境的重视不足。积极心理学强调积极组织系统的作用,认为人个体的积极心理品质形成与体现于所处环境中,人格是个体内化社会活动的结果。因此,社会环境在个体主动建构积极人格的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由于是进行课程教学方面的探索与实践,重点放在了课程的改革,努力提高课程教学的效果,因此,一定程度了忽视了对学生良好生活学习环境的塑造。当然,这显然非一己之力可以完成,必须呼吁社会、学校及家庭的共同参与,以积极心理学理念为指导,构建心理健康教育的隐性课程,营造积极的校园、家庭及社区文化,形成一个积极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系统,以达到最佳教育效果。总之,积极心理学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了先进的理念与工作思路,但是,如何将其思想精华应用于教育工作中,还需要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积极探索与不懈努力,更需要社会、学校、家庭和学生个人的共同参与。
作者:韦玉敏 单位:广西师范大学漓江学院心理健康教育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