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存在的主要问题
1)群众认识不足。部分农户只注重产量和经济效益,不重视社会效益,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性缺乏认识,关心、重视和维护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共识尚未真正形成。例如一些农户在生产过程中,种植的农产品存在“两种对待”现象,即一种是自己食用的农作物,在生产过程中只施用农家肥,不打农药、不施化肥、不用生长激素和保鲜剂等;而另一种不是自己食用、用来销售的农产品就不按规定过量施用农药和化肥等促使产量提高、外观好看。只注重经济效益、不注重社会效益;只注重产量、不注重质量安全的现象比较普遍。2)环境污染治理不力。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部分工业企业环保意识缺乏,对产生的固态、液态、气态废物处理不及时、不到位、不彻底,甚至随意排放,直接进入大气、河流和农田,使农产品产地农田、灌溉水受到重金属等面源污染。3)使用不合格农业投入品。部分农户在生产中过量或施用不合格农药、肥料、激素等农业投入品,造成农药残留超标,致使农产品受到污染。4)生产经营分散。遂宁市分散种植户量多面广、规模较小、经营分散,集约化程度低下,大部分农产品由农民直接销售给消费者,根本无法实施检测和监管,很难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5)监管工作较为薄弱。遂宁市基层各乡镇虽然建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挂了监管部门的牌子,但缺乏专兼职人员、工作经费、检测场所及仪器设备。可以说,基本上没有正式开展监管工作。
2对策建议
1)建立健全基层乡(镇)、村两级监管体系。一是健全乡(镇)农产品质量监管站,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有完善的管理体制、有规范的运行机制、有精干的人员队伍、有稳定的经费保障、有必要的工作条件”的“五有”工作机制。二是在村级设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员,把监管工作延伸到生产第一线的每家每户,真正从生产源头上抓好监管。要特别重视村级监管员的工作,将村级监管员纳入县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业务指导,组织培训,提高业务水平;为其创造良好工作条件,并落实好监管员的待遇,给予必要的补贴,调动起监管员的工作积极性。通过建立基层两级监管体系,构建起农产品质量安全基层监管网络,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监管格局。2)加强农产品生产源头的监管。乡、村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员对农户农产品生产及储运实行全程监管。一是监管农产品产地保护,发现有产地面源污染行为,要及时制止和报告;二是监管农业投入品,基层监管员要对农户购买的投入品实施监管,对不符合要求的要劝说农户不要购买;三是要监管生产过程,在生产期间监管员要深入农户和田间,检查和指导农户用药、用肥等情况,对不符合要求的要坚决制止使用,对可以使用的农业投入品也要按照要求使用;四是监管采摘、储运过程,防止生产者违规使用激素、保鲜剂等。3)逐步建立基层检验监测体系。有效整合各部门的检测资源,实现资源共享。建立起以县(区)检测站为主体,乡镇检测室、村级检测点为补充的农产品质检体系。村级监管员要配备必要的速测仪器,随时对农户要销售的农产品开展初检,对不能进行初检的要及时送乡镇检测站检测,对检测不合格的农产品不予发证,并劝其不要销售或销毁。4)搞好监管培训和宣传。一是要加强基层监管员的业务培训,每年在春、秋两季,由县(区)农业部门举办基层监管员培训班,加强农产品质量监管的理论培训、现场实际操作培训、观摩学习培训等,不断提高基层监管员的业务素质。二是要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不但要通过报纸、电台、电视宣传,而且要通过基层监管员去面对面地做好生产者的宣传工作,更加扎实地提高广大生产者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认识,增强其自觉性、责任感。5)实施农业标准化生产。把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纳入标准生产和标准管理的体系中,是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必要途径。要在全市现代农业产业基地、示范园集中打造农业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把标准化生产与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等紧密结合起来,推动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科技示范户和种植大户率先实施标准化生产,发挥示范引导作用,以点带面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上新台阶。6)逐步推行农产品质量可追溯制度。要在基层实施农产品生产档案管理和产品标签管理,逐步实现生产记录可存储、产品流向可追踪、储运信息可查询的农产品从农田到市场的全过程监控,为农产品质量可追溯创造有利条件。
文化艺术论文 作者:陈杰 单位:遂宁市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
相关专题:西部资源期刊影像因子 电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