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12年实力经营,12年信誉保证!论文发表行业第一!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客服电话:
当前位置:首页 > 免费论文 > 科技论文 >

高职院校与新兴产业群发展研究

1前言

随着产业集群作为区域经济重要的增长极,但双高(高素质、高质量)劳动力资源稀缺,从而成为影响产业集群发展的主要因素。产业集群与高等职业教育之间相互促进,相融共生。在世界经济区域化,全球化以及第三次全球化的产业转移浪潮中,像中国这样的处于工业化中后期的国家,高等职业教育如何适应越来越广泛的产业集群背景下的经济发展需要,这一研究正在成为理论界和实践界研讨的热点,特别是产业集群的地域化差异非常广泛,各地的职业教育发展的极不平衡,因而,这一研究的难度相对较强,时间上具有滞后性,实证效果也就有一定的局限性。重庆物联网产业发展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基础,如重庆西永物联网产业区、二江新区物联网产业区、璧山物联网配套区,已经成为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的核心主导产业,对重庆市的经济发展起重要的带动作用,初步具备了一定的规模和竞争优势,具有优越的地理条件,良好的工业基础,较强的经济、科研实力,并通过示范带动、辐射和推动作用,开始产生较强的乘数效应。这些都给高职教育带来了机遇,高职院校开设物联网技术专业,开展物联网应用技术研究,培养大批技术型人才,以满足重庆市新兴产业群对人才的需求,是顺应时代发展的必然结果。

2重庆市高职院校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群发展对接方案

对重庆物联网产业基础进行调研,分析重庆物联网产业应用领域和行业特色,研究重庆物联网产业发展的短板,为高职院校对接重庆物联网产业发展提供依据。同时通过搜集国内外大量的文献性资料,形成课题研究的对比分析材料,整理出高等职业院校对接地方产业集群发展的规律,寻求研究课题的共性,在此基础上融入重庆区域经济的个性,切入课题研究的特性。通过重庆物联网产业发展的现状调查,并分析由此产生的专业结构需求,人才需求结构,人才需求规格等及对重庆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师资、实训基地等各方面进行分析,从政策、需求、人才培养、就业机会等多方面论证高职院校开设物联网专业的可行性。根据重庆物联网产业发展的需求与定位,调查与分析对物联网专业人才的需求,制定相应的高职院校物联网专业的方向与定位。分析物联网企业相关岗位和工作任务,确定物联网专业所需培养的职业能力。对重庆物联网产业链的研究,对物联网专业进行顶层规划,构建符合物联网产业需求的物联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并对物联网专业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实训基地建设、师资培养等方面进行深入的研究。促进高职院校对接物联网产业建设,推进二者协调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政府、企业、高职院校承担着相应的责任和义务,三方要协作联动,建立政府支撑、校企协调、资源整合、互能互动机制,构建物联网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平台、公共服务平台、人才服务平台。最终紧密结合重庆市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的战略规划,重点研究创建重庆特色的高职教育以适应重庆特色的产业集群,使得该项目的研究具有很强的时代性、地域性和现实意义。坚持科研为地方区域经济建设和发展服务,实现教育集团化与产业集群的深度合作,最终产业集群与高等职业教育的良性互动,突出产学研相结合也是本项目的特色与创新。专门研究重庆的高等职业院校对接地方产业集群发展,该课题的研究具有首创性。专门研究重庆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规格和培养目标与重庆产业集群发展所需要的人才特征进行对接。整个对接方案流程如图1所示,采用如下的方法实现对接。通过实地调查典型的产业集群园区,获取园区内重点企业骨干企业的技术结构,技术领域发展创新的趋势,以及职业岗位设置发展规划,职业岗位工作分析以及岗位人才需求的相关信息。b通过实地调研重庆市的几大高职院校专业设置、课程开发,人才培养规格、培养方法以及工学结合、产学结合等情况。(通过比较国内外著名的经济园区所在城市的政府部门,园区管委会,在职业院校对接地方产业集群方面的成功经验,为重庆市的职业院校更好地对接地方产业集群提供有益的借鉴。通过研究珠三角、长三角人力资源结构性问题对其产业转移的影响来探讨重庆高职院校如何通过培养战略性人才,实用性人才、紧缺性人才来促进重庆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运用实证分析法,物联网产业发展定位、创新体系及重庆高职院校科研能力进行分析研究,建立重庆物联网产业发展与高职院校对接机制。运用系统分析法对物联网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研究,确保物联网专业的良性发展,有效的为物联网产业发展。

3结语

以构建平台为着眼点,以构建物联网技术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为主轴,从5个方面进行研究:调查和分析目前重庆市物联网产业发展,通过校企合作构建人才培养平台,校校联动共建资源共享平台,校地对接创建技术创新平台,校园融合搭建创业服务平台,建立系统的、科学合理的面向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人才培养模式,着力培养学生适应职业需求的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为重庆职业院校更好的凸显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等方面起到一个借鉴和参考。

作者:肖蕾 单位:国际学院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


    更多科技论文论文详细信息: 高职院校与新兴产业群发展研究
    http://www.400qikan.com/mflunwen/kjlw/187343.html

    相关专题:取熊胆汁视频 自动感应垃圾桶


    上一篇:儿童眼科临床教学质量
    下一篇:中小高新技术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研究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