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一、培养小学生创新思维的重要性
目前,新课标的逐渐推进,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上,强调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思维方式,并将其作为推进小学数学教学进展的重要内容来实践是非常必要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创新是新课改的大势所趋,首先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又能够建立学生的自信并形成良好的思维方式,这也是教育改革的重要目标。现代小学数学教学在总结传统教学的经验基础之上,创新思维方式,创新教学模式,为满足社会的需求培养创新型的综合人才。与此同时,在我们这个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创新是促进科学技术进步的重要前提,也是体现知识经济时代的关键。培养创新型的人才是企业及国家发展的前提,因此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思维是非常重要的。
二、培养创新思维,助力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途径
1.转变教学理念,强化创新意识。要想培养出创新型的学生,需要借助创新能力强的教师才能够付诸实践。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的关键取决于教师是否能够快速转变自身的传统教学观念并积极地创新教学方式和教学思路。在实际的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关注小学生的成绩,更要关注小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并将好的解决思路在课堂上和同学们分享,以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兴趣。这样对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问题解决问题,认清自己并挑战自我,建立更强的自信心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此外,教师还要能够整合教学资源,以最优组合的方式将教学内容传达给学生,使得学生能够形成良好的思维方式,进而不断地增强创新意识。
2.鼓励学生质疑求异,培养其创新能力。早有这样的俗语说,千千万万的发明物,都是以疑问为起点。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疑问是学好数学的关键,受教师的引导,小学生主动地去发现并提出问题,最终分析解决问题。有人说过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有创新和预见性,从另一个角度看,提出并解决问题需要创新性的思维,此外解决问题这一过程的思考方式,最容易让人印象深刻,并领会其中的联系和规律。因此,要想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老师就要引导学生强化学生善于发现并提出问题的意识。目前,教育相关部门及学校作出了有关的措施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老师要在适当的时机会设置疑问,提出有思考价值的问题供学生积极思考,锻炼思维方式,从而主动分析并解决问题。
3.转变学生客体地位为主体,激发其创新思维。在传统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多是被动地听讲,很少积极地跟随老师的引导去主动思考,老师则是将教学内容一股脑地灌输给学生,这种传统的教学办法严重地制约着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于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师要打破传统的教学观念,摒弃掉学生的不良学习习惯,就要转变学生的客体地位,将以往被动地接受转变为主动地学习,使得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凸显。例如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时,老师提出比较2/3与3/4大小的问题,要求学生提出多种解题方案,一是化成小数来比较,二是通分比较,将整个圆360°的2/3与3/4是240°和270°,显而易见得出结果,这体现了学生客体地位向主体地位的转变,促进其创新思维的培养。
三、总结
总而言之,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训练创新思维能既让学生能够学习到多种思维方式,又能够使学生快速地解决问题。这既培养了学生创新式的思维,又解决了实际问题。当学生再次遇到问题的时候,便能够运用独特的思维方式独立地解决问题,这对学生的个人发展意义重大。
作者:高玲星
第二篇
我们在教授《整式的乘法》这部分知识时,我提出了以下问题:下图是一个同学用小石头在马路上摆放了四个像房子一样的图案,根据图形发现了什么规律?通过已有的四个图形,找出其中的变化规律,然后讨论一下第n个图里会有多少小石头?我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然后让他们以各自小组为单位开始展开讨论研究。只见每个小组都有自己的研究法:有的一个个在数;有的在热烈讨论;有的在纸上圈圈写写……不一会儿就有一个小组的学生找到了答案:“老师,我算到答案了,是n2+4n个小石头。”我连忙给予表扬,并且问道,你可以告诉大家你们小组是怎么找到答案的吗?这位同学自信满满地说道:“我们先把四个图形中的小石头数好个数,它们分别是5、12、21和32,我们发现5=1×(1+4),12=2×(2+4),21=3×(3+4),32=4×(4+4),我们找到了其中的规律,所以我们推断第n个小房子应有n(n+4)个小石头,也就是n2+4n个。我对这个同学的回答给予充分的肯定,然后又问其它小组:“还有不同于这个小组的思考方法吗?”马上另一个小组有位同学站起来:“老师,我们的思路是这样的。
我们将每个图形拆分成两个部分,上面是一个人字,下面是正方形,四个图形的人字分别有1、3、5、7个小石头,那第n个图形的人字应该2n-1个小石头;同样的方法推断下面的正方形,4、9、16、25,那么很容易得到第n个图形中正方形的石头数是(n+1)2个,将两者进行相加,得到2n-1+(n+1)2,通过化简得到了n2+4n个。”我为学生们的聪明叫好:“太精彩了!其他组还有别的思考方法吗?”这时又有一个小组的代表站了起来:“我们小组的思路也是将图形分为两部分考虑的,不过我们是把它分成上面的一个三角形和下面的一个长方形来考虑的。三角形中石子个数分别是3、6、9、12,则第n个图形中三角形中石子个数是3n个;长方形中石子个数分别是2、6、8、20,则第n个图形中长方形中石子个数就是n(n+1),两者相加,所以第n个图形中石子个数就是3n+n(n+1)=n2+4n个。”
总而言之,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我们要立足学生,积极探索,不断创新,不断积累分析,不断寻求适合学生的探究性教学策略,积极启发学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激情,促进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作者:孙洪娥 单位:沂南县铜井中心小学
第三篇
(一)注重课堂教学实施过程的方法,提高课堂有效性
小学教师善于抓住课堂教学实施过程中学生的表现,把课堂真正还给教学的主体———学生,提高小学生学习的主动性。(1)创设教学情境法。小学生性格单纯、天真,教师在讲解数学过程中善于创设适合学生年龄特征的情境,比如在学习《角的度量》的时候,教师可以创设动物园开展量角大赛,希望每一位小动物们都能积极参加,小白兔想去参加但是它不会量角,引导学生学习如何量角,然后帮助学生融入这样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完成教学目标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2)巧妙提问法。教师在课堂上要善于提问,提问的方法要注重巧妙,所提出的问题既要难度又要具备一定的指向性和连贯性,比如在学习《计算器的使用》,教师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在古代,人们通过什么工具来记录账目呢?学生会回答“算盘”,然后教师继续问在现代,人们都通过什么工具来计算呢?学生会回答“计算器”。通过这两个问题引出整个授课过程两个重要知识———认识算盘并运用计算器计算基本运算。(3)组织探究学习法。当下素质教育实行的过程中,需要教师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思维能力,将探究学习引入小学数学课堂对于素质教育而言是必然要求,也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有效措施。在学习《三角形的面积》的时候,教师要善于组织学生组成小组,通过将两个三角形拼成平行四边形的过程,探究三角形的面积与平行四边形面积求法的关系。(4)注重课堂教学效果的评价。教师在课堂授课结束后,要留出一小部分时间给予学生总结和评价,可以通过赞赏学生学习态度、学习成绩、课堂表现,也可以鼓励学生的明显进步,总之,除了教师总结和评价学生之外,也要留出时间要求学生进行自我总结和自我评价。
(二)注重课堂资源的整合,提高课堂有效性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善于运用先进的教学工具,同时注重关注当下小学数学领域中最为先进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思想,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素质,真正从自身做到不断进步。教师的成长需要实践,而实践往往也反过来促进小学数学教师的专业和教学素质提升。综上所述,以上三方面是通过笔者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不断总结的几点促进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性的策略,相信这并不是最完整和系统的对策,我们仍需要不断探索。随着教学模式的多样化和新课改的深入发展,小学数学教师需要不断学习和总结经验,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发展做出必要的贡献。
作者:李忠循 唐凤举 单位:南丹县大厂矿区中心小学
第四篇
一、揭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重视知识的系统化
教学前要及时换取与新知识有联系的旧知识,特别是抓住新、旧知识的连接点。教师要让学生在原有的认知结构中添入新的成分,扩大原有知识的结构。如在教学三角形的面积时,教师让学生复习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即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接着师生各拿出一张纸剪成平行四边,并沿着其中的一条对角线剪开,得到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然而引导学生思考得出,其中的一个三角形的面积就是原来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即可以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这样就利用就知识推导出新知识,学生就容易接受。
二、精心选择教学方法
精心方法是否灵鹤=活多样,富有启发性,往往在决定着课堂教学的质量,任何精心活动都应采取相应的精心方法和手段来诱发学生的能动性,创造性,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在方法采用上,注意给学生形、声、色的直感,使学生动脑、动手,改变那种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本书、一张嘴的精心模式,注意教学的趣味性、直观性、启发性、深刻性、艺术性,增强精心艺术吸引力和感染了。在教学上应创设较多的条件给以当众显露才华表演的机会。如推理让学生讲、重点让学生议、规律让学生找、总结让学生说。这样既能启发学生的动力系统,使之乐于思考,又能触及学生的情感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并能使学生的情感交融,取得较高的精心效果,儿童身上蕴藏着接受各种信息的极大潜力,具有一定质和量以及形式新颖的信息刺激儿童心理健康、智力发展、思维品质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良好的教学会给大脑以各种刺激,并训练各部分的功能,能促进儿童神经系统和大脑的成熟。总之,课堂教学的整体优化是多种因素形成的综合体现。只有把课堂教学中的每一个单一分力与各要素相互协调,渗透并形成新的联系,使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有序、可控、优化,并以整体意愿成分调节好教、评、学三者的关系,课堂教学才能达到优质、高效,使受教育者在欢怡和谐的气氛中,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得到全面发展。
作者:李红 单位:贵州省兴仁县李关乡甲山小学
第五篇
一、小组合作时
除了在合作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外,抓住合作的契机进行合作学习也非常重要,笔者认为以下时机比较多见。1.在个体独立探究有困难时。在数学课的新知识点的探究过程中,教师常常出示学生感兴趣,且与他们的日常生活有关系的数学问题,用来刺激学生的感知和求知欲。然而,还是会出现一些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不到位,即使通过充分的自我思索和实践探究,依然解决不了。如果抓住这个机会,适时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创设和谐、快乐的探究氛围,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效果值得期待。例如,在三年级的“年、月、日”的教学时,有一个知识点是“四年一闰”,如果利用地球自转和公转的知识解释,学生理解起来很抽象。因此,笔者根据教材出了一个生活中的常见问题:“小红10岁了,她只过了2个生日,这是为什么呢?”学生对这个问题很有兴趣,并认真思考,可他们还是找不到原因,有的学生还怀疑题目错误。笔者一看机会来了,便马上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用集体的力量来解决问题。结果探讨出来后,学生激动且自豪。通过这样的小组探究学习,不仅让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更让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得到了培养。2.在竞争或者竞赛时。在课堂教学中,为了让学生对数学课感兴趣,我们常常创设一些类似“比一比”等环节,要求学生通过合作的形式完成任务,并汇报合作成果。例如,在六年级总复习时,让学生分组完成每块知识点的搜集,以及举例应用等。在这些过程中,学生得学会怎么分工、怎么合作、怎么汇报等不同的角色能力。小组成员因为有任务,显得特别努力,他们分工仔细、配合默契、训练有素,各项能力得到提升,合作学习就非常有效。3.在课堂上出现临时的思维碰撞时。相同的问题,不同的见解,每个学生的思维角度都不同,这就是数学课的魅力之一。这种认知上的不同,恰恰就是我们教师最容易忽略的地方,而笔者认为,抓住这些思维的“闪光点”,并加以合理应用,就是数学课成功的秘诀。一个个不同的意见,在笔者看来就是一个个“星星之火”,都可以燃烧整个课堂。让学生们通过小组内部讨论,以小组形式汇报,再讨论,最终形成结论。这样的课堂,学生们常常会坚持自己的观点与其他同学据理力争。例如,教学六年级下册《正比例》,当课程进行到用字母x和y表示两个变量,k表示定量,需要用一个算式表示它们的关系。一位学生说:用yx=k(一定),大家都认可,因为这跟书上说的一致。可是,这个时候另一个学生却提出用xy=k(一定),还举了例子。大家就有了不同意见,出现了思维的碰撞。于是笔者让大家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讨论研究,学生们各抒己见、思维活跃,正比例关系的定义谙熟于他们的大脑里了。
二、小组合作后
课堂评价是对学生课堂表现的肯定和鼓励。如果课堂上没有良好的竞争环境,那么学生对小组学习就毫无兴趣。所以,在小组合作学习时,评价对激励学生参与活动,提高合作学习质量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的评价应该尽量做到有激励性、针对性与指导性,让每个小组的学生,甚至每个小组都参加评分。在课堂教学中,笔者特别关注学生的倾听、发言与协作能力的发展,对表现比较突出的小组以及个人给予充分肯定。做到不仅有表格式的评价表,还有每月一次的表彰会,通过颁发“集体智慧奖”“配合默契奖”“集体进步奖”“最佳发言奖”等方式,有效地激励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探究意识,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促进学生学会学习、学会交往。作为教师,我们需要不断探索、努力实践,使教学方式更加灵活多样,更有效,更富有生命力。
作者:蒋光银
第六篇
一、巧妙设计问题情境,科学指导学生
在对学生进行新知识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创造生动和谐的教学氛围,揭示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教师可以运用故事、游戏进入课堂,教育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可以安排学生设计一些应用题的故事情节,增加教学的趣味性,重视了解学生的学习面貌,科学地引导学生学习新的知识。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将数学问题变成生活中经常见到的,能理解和接受的数学问题,将数学问题充分灵活化,直观地展示出来给学生解决,这样,教师就能教会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和能力,也能实现数学学习和生活的联系,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效率。因此,数学教师在提出数学问题以后,要能给学生创造独立思考的时空,鼓励学生大胆科学地解决数学问题,教育学生学会思考,学会创造,提高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教育学生发挥好数学学习能力。教师也要注重设计好的问题,激发学习思维,针对教学的问题科学地指导学生学好数学知识和技能。
二、注重动手实践,增强课堂教学质量
数学教学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要重视引导学生全面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所以,教师要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方式,教育学生参与课堂学习。教师重视强调学生会学习,通过课堂教学实践,重视教育学生将数学知识内化,融会贯通,教师可以通过教学实践,重视教育学生感受、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例如数学可以教育学生自己带数学学习用品来配合课堂数学教学,让学生了解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实际运用,让学生感受数学的学习的生活化特点,全面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积极性,重视感知疏忽学知识,理解数学知识,促进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提高数学课堂学习效率。
三、重视数学课堂学习和课后学习的紧密衔接
小学数学知识学习中,教师要增强数学学习的系统性,实现数学知识前后学习的密切性,重视增加课后复习的内容,教会学生学会总结,学会探索,学会发展,教育学生巩固和发展知识,全面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智力,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发现数学问题的能力。因为受到学生数学思维发展水平的限制,受到学生数学接受能力的限制,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将一些内容让学生分成几节课来进行学习,注意学生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实现数学知识教学中的更加系统化和科学化的运用能力的提高,收获好的教学效果。例如教师在讲解两步应用题,可以运用以下的例题:有30米的布,其中12米剪下来用来做床单,剩下的布用来做衣服,每件衣服花去3米布,可以做几件衣服?这个问题可以从问题入手进行分析,解决数学问题,可以根据问题和已知条件来补充另一个问题所需要的条件。解答这样的问题的时候,教师可以从复习这一个步骤出发解答应用题,教育学生看到两步应用题和一步应用题之间的联系和不同点,教育学生掌握两步应用题有什么联系和不同点,教育学生掌握两步应用题的分析和解答的方法,要求学生能够对一步应用题的知识有更好的掌握能力和应用能力,重视学生掌握更多的数学知识,加强课后复习能力的提高,教育学生重视把握好在课后复习的基础上,获得更好的课堂教学的效果。因此,数学教师要运用多种策略,实施各种措施,来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
作者:张素琴
第七篇
(一)设立良好的教学氛围
建立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是进行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的基础,作为一名小学教师,进行好的数学课堂教学的关键就是要与学生建立起一个良好的关系。不论教师在课后花费多长时间进行备课,但是不能与学生进行沟通,不能够站在学生的位置进行考虑,备课即使再认真,也是向学生传授死板的知识。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首先要记住的是学生才是教学的主体,教师只是要起到引导的作用,教师要充分的了解到这一点,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让学生成为教学活动中的重点,那么就会受到学生的喜爱,这样学生在进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时才会愿意听、喜欢学。如果教师刚走进教室,就给学生带来一种恐惧,那么学生就会将注意力放在老师的身上,而不是放在学习上,这种情况是无法满足学习的需求的。所以,保证师生之间的良好关系,是课堂教学的关键问题。
(二)创设良好的情景问题
当前课程改革的特点就是将引入知识、提出问题、解决办法与情境相结合。小学生的认知能力还不够好,不能正确的理解抽象的事与物,所以,将抽象转化为具体,将原本抽象的数学知识融入到情境当中,呈现在小学生面前,能够提高小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以及空间想象力,同时,通过某些情境的再次展现,还能够对小学生的情感进行培养,促进小学生全面发展。在进行小学数学教学情境创设的过程中,要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征、生活经验、心理特征以及认知能力来创设情境内容,情境的选择要能够帮助小学生提高学习能力,与教学目标相结合,发挥出情境在教学中的作用,引导学生从情境中找到数学知识。在进行情境教学的时候,教师要注意的问题就是一节课中的情境问题不能太多,虽然小学生的想象力非常丰富,但是教师如果创设过多的情境反而会让学生产生多余的遐想,不能集中注意力进行学习,一堂课中情境设置不能超过2个,太多情境反而会影响到正常的教学。
(三)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数学活动
进行有效的教学活动不能只依靠学生的模仿能力和记忆能力,动手进行实践、主动的进行探索以及进行交流合作,这些都是学生进行数学学习的主要方式。所以,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应在课堂教学时留给学生不分实践,让学生对学习的过程进行体会、感受,让学生作为学习的主动参与者。有效的数学教学活动要从学生的提问、动手、思想等多种能力开始进行培养。在进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给学生提供说与动手的机会,例如,在学习《小学数学(人教版)》一年级上册《加法》的时候,老师给出算式2+3的时候,同学就是主动的进行计算,我们可以问学生是怎么得到的结果,学生就会主动的进行回答,还可以进行简单的活动,将铅笔、橡皮作为道具让学生进行活动,这样课堂的气氛就会越来越活跃,在这样的氛围下,学生不但能够学习到知识,而且还能够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动手能力。结语:以上几点是我对进行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提出的几点建议,要真正的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还是需要教师自己进行把握,这样才能在新课标背景下确实实现有效教学。
作者:王东平
第八篇
一、运用多媒体技术,优化数学课堂教学质量
1.在小学的数学教学的课堂上,教师要在课一开始时,运用多媒体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这样可以使学生很快地进入到学习状态当中来。在课堂上,教师一定要善于创设并运用独特、新颖的导入方法,来开启学生思维的大门,正所谓“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要想在数学课堂上达到“课未始,兴已浓”的效果,就要做到对课堂情境的有效创设,同时也要把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延伸到学生生活的每一个角落,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例如,在讲授“圆锥的认识”这一节课时,可以运用多媒体制作“小兔玩陀螺的场景”,创设一个这样的生活场景可以把学生带到游戏的快乐之中,同时也可以把学生带到“圆锥的认识”当中。然后我们还可以利用多媒体给学生展示生活事物当中藏有的“圆锥”图片,这样就可以让学生充分地感悟到,其实圆锥就在我们的生活当中,就在我们的身边。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和欲望,能够使他们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快乐的学习之中。2.教师要做到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提问,针对数学知识环环相扣,逻辑性强,知识衔接密切的特点,利用迁移规律,巧妙地设计一些有层次、有坡度、对学生有启发性的问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启发学生的思维,缩短了学生已知与未知的距离,降低了教学难度,为学生搭起了知识的桥梁。例如,可以提问学生:(1)圆锥的尖顶叫什么?(2)圆锥一共有几个面?(3)圆锥侧面是什么面?(4)圆锥底面是什么形状的?对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学生就可以通过用手摸,比较、观察、小组交流,从而学生可以很快地回答出这些问题,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圆锥知识,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保持和谐的师生关系,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就是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提高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所以,新课程改革的现实要求就是优化师生关系。顺应时代的潮流,教师必须树立民主意识,真诚地善待自己的每一位学生,这是教师做好教育工作的基础。在教学过程当中,教师也要充分地尊重学生,想要赢得学生的尊敬,就必须要尊重学生,只有这样才有可能缩短师生间的心理距离,才有可能建立一种平等、和谐、民主的新型师生关系。在这种关系下,学生才会身心愉快地参与到数学教学活动当中去。教师在与学生交往的过程中,要努力用学生的观点看问题,要与学生换位思考,感受学生的思维和情感,多关心学生,与学生交流,多倾听学生的心声,发现学生的潜力与特长,并予以激发和鼓励,这样做有利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有利于学生对学习数学知识的积极主动性,从而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总之,改变之后的现代教育方式,更加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运用多媒体技术教学,更加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更加便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和理解;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更加能够促进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主动性。因此,作为教师的我们要紧随新课改的脚步,不断努力探索,为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做出贡献,为我国的教育事业,增砖添瓦!
作者:阚淑芝 单位:河北省青龙满族自治县第一实验小学
第九篇
一、教学内容的合理安排
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对于教学的重难点要善于分析,一节课学生不容易接受的教学内容,教师要合理地调整不能超负荷地讲解过多的教学内容,对于在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教师要给予他们额外的关心和帮助,鼓励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教给他们利用合适的学习方法,用自己的思维去分析、判断和理解问题,对于他们的每一次进步都给予积极的表扬,对于他们在学习中出现的问题,要有耐心地给他们讲解,帮助他们分析产生错误的原因。小学数学是锻炼学生思维能力一门学科,教师讲解时更要注重教学内容的合理安排,增强差生的学习自信心和兴趣。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教师要给他们更深一层的知识材料,让他们吃得饱。在教学过程中我就非常重视分层教学,对于简单易懂的知识点让差生来解决,比较难的问题让优等生来回答,在同一知识点拓展迁移的设计上,我注重由易到难的自然过渡。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需求,让他们都能吃得饱,吃得好。
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我们认为只有语文才可以通过故事情境、生活情境和游戏情节等渠道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其实对于数学来说,我们同样可以用各种渠道来创造各种有情趣的教学活动来进行教学。在这个活动中学生主动地动手、动口、动脑,积极回答和提出各种问题。把教学知识融入到游戏故事之中,使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得到发展,感性知识得到积累。让学生动手“做一做”,用口“说一说”,用脑“比一比”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体验和学习数学。尤其是一年级学生,刚刚入学,教师要根据他们的年龄特点,从他们生活实际出发,尽量多安排各种形式的活动,这些活动要富有趣味,有挑战性。例如,在数学计算教学中如果学生按部就班去做题,学生就会感到枯燥无味,又浪费时间。于是我把学生分成小组,男生报题,女生计算,然后女生报题,男生计算,这样就增加了学习的趣味性。既提高了学生的计算能力,又增加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在运算熟练的基础上,我又增加了习题难度和密度,同时采用竞争机制,比赛获胜者获得奖励一朵红花、一面小红旗。这样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有条件的教学内容采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无条件的我便结合生活实际创造性地改变教材,将其改成与生活实际相贴近的问题,由于与生活紧密联系,学生的兴趣便一下子得到了提升,纷纷举手回答问题,也达到了预定的教学目标。
三、创设和蔼民主的师生关系
轻松愉快的师生关系是有效课堂的重要前提。对学生,我们要辩证地看待,从日常学习的细节中发现他们的优点和闪光点,及时地给予表扬与肯定。对于学生的错误,我们要善于给他们改正的机会,不要严厉地批评,甚至粗暴地体罚,否则都会给他们幼小的心灵造成不可磨平的创伤。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况且是学生,我们要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一个微笑,一个眼神,一句简单的语言都会引导他们走上正确的道路,帮助他们改正缺点,树立自信心。“亲其师而信其道”,学生愿意亲近某位教师,也会对这位教师所教的学科感兴趣。在这种良好的师生关系下,再为学生创设一个和蔼而愉快的课堂气氛,这样的课堂效率才会大幅度地提高。总而言之,在现代高速发展的社会,农村教学要紧跟时代步伐与时俱进。在小学数学的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深入钻研,努力探讨,客观认识。理性概括,扬长避短,努力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效率,全面改善和提高数学教育教学质量。
作者:刘英 单位:河北省秦皇岛市海港区交建里小学
第十篇
1.采用新颖的练习题型和方式
小学数学教材的每一节后面都有相应的题型,虽然这些题型与所学的知识联系性很大,也能够充分检测学生的掌握情况,但是整体看来都显得有一些单调,不能够让学生产生练习的欲望。为此,我们教师要根据所学的知识深入地挖掘教材练习中存在的能够娱乐性的因素,然后组织学生开展快乐的练习。小学阶段,学生大都处于好胜心理很强,又活泼好动的年龄阶段,教师在组织开展练习的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些特点,采取一些比赛性质的练习模式,对于一些比较简单的问题,我们可以采用抢答的形式,看谁的反应能力和数学运用能力更加灵敏。对于一些比较难的问题,我们可以展开小组讨论,运用小组之间的竞争来激发学生不断地探索和思考。这样具有强烈娱乐性的练习方式,正好适合学生的口味和意愿,让学生主动地投入到习题的思考过程中。例如,在刚开始接触规定新运算的题型时,学生都不知道开如何下手。这时我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让小组之间展开激烈的交流和讨论,寻找到解决的方法。然后我就让每一个小组展示自己组讨论后的结果。当把最佳的方法和答案理解和掌握透彻之后,我再出一些类似的题型用抢答的形式看哪个小组运算得更加快速和准确。通过这样的练习方式,学生的思维和情感都被充分地调动起来了,在数学练习课堂中也真正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且让学生牢固扎实地掌握了题型的解答思路和方法,便于以后的灵活运用。
2.结合其他学科创新数学练习的题材
在小学教育过程中数学虽然是一门独立的学科,但是它和其他学科之间又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在数学练习课堂中我们要善于利用其中的练习来更新数学练习的题材,用更加新型的方式将习题展现在学生眼前,让学生产生学习和解答的动力及欲望。因此,在练习课堂中教师要综合所有学科的特点,来为数学练习创设更加具有情趣和趣味性的学习环境,促进学生主动地思考和解答,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的同时,丰富其他学科的知识储备,拓宽自己的视野,提高各种学科知识的联系能力。如在练习百分数的习题时,教师可以运用一些成语来让学生联想所适宜的百分数。像百发百中,百里挑一,十全十美等都可以与数学发生联系。我们还可以运用诗词来让学生掌握百分数应用题的解答方式。为学生处理习题增添一些趣味,以便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解题动力。
3.要采用新鲜的练习方式
学生在传统教育思想下,练习就是做试卷,让学生通过验算,用笔作出解答。这样单一死板的练习形式大都会让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消磨殆尽。为此在素质教育思想的影响下,我们必须采用新型的练习方式,走出单调练习的模式,让学生能够在练习的过程中体验到数学知识的乐趣,从而更加喜爱上数学,习惯做一些数学练习活动。
4.深入挖掘数学本身的特点和灵活性,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动力
数学知识需要灵活的思维能力、较高的逻辑能力和果断的判断能力。在数学练习过程中教师要运用不同的方式来深入地挖掘习题本身的灵活性和多变性来有效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逻辑能力。让学生的整体数学素养得到提升。传统数学练习课堂中教师为了避免学生之间互相抄袭,难以判断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就会给学生限定特定的座位,要求学生在答题的过程中不能离开自己的位置。但是这个方式也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学生。在现代素质教育思想的指导下,应该改变这种习题形式,给学生足够的空间,让学生可以和他们想要合作的伙伴共同来思考和解决问题。让学生在这种自由的习题环境中寻找到自己的价值,体验到自我学习成功的喜悦。学生的思维方式不同,他们思考问题的角度和过程就会不同,反映到数学习题中就会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为此在数学练习的过程中,我们教师要学会尊重每一位学生的思维结晶,并且通过学生拥有的不同答案,来促进学生掌握不同的解题方式和思考方式。让学生学会更加灵活地解决问题的方式,培养学生的思维发散能力,从而提高学生解题的整体能力。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离不开课堂练习过程,想要在练习中取得更好的效果,教师就要为学生编排更加新颖、有趣的习题,运用形式多样的课堂教学形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数学课堂练习的效率。
作者:周艳秋 单位:河北省青龙满族自治县土门子总校西蒿村小学
相关专题:南京工业大学研究生院 网络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