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国物流产业如何迎接挑战
加入WTO对我国物流、流通企业来讲,市场来了许多强有力的竞争者,竞争更加激烈了,如何应对挑战,采用何种对策,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它涉及面广,而且形式和内容都比较复杂。作为物流企业,应从企业的外部和内部两个方面加以探讨。外部环境即物流产业环境内部环境即物流企业自身的经营和管理。
(一)转换政府职能,营造物流产业环境
在物流产业起步初期,政府应起主导作用,加大对产业的总体规划和宏观直接调控力度,在最快的时间内形成产业环境、产业规模、产业主体和市场规则、秩序。政府在这里的作用非常重要,“转换政府职能”,不是通常所说的淡化政府参与经济活动职能,而是强化其职能。
1.政府应扮演多重角色我国物流业刚刚开始起步,如果单靠市场的自然发展来产生规模化的物流企业,势必要有一个漫长的过程,这是国内外环境不允许的。这种情况下,政府要扮演一个经济活动中的多重角色。首先,它是产业政策、相关法律法规和市场“游戏”规则的制定者;其次,它是产业发展、产业资源整合和物流企业发展的推动者;第三,它是市场运行的“裁判”即执法者,打破地方保护,保证“游戏”的“无障碍”进行。
2.营造产业环境政府应制定和强制推行符合国情的物流产业政策以及相关的投融资政策。如鼓励和扶持一些骨干物流企业在境内外上市,通过资本市场融资和再发展;政府给予一些骨干物流企业再技改项目的财政补贴、贷款贴息、银行长期低息优惠贷款;实施国家和地方税收优惠政策;对物流产业立法,完成物流产业的法律规规,颁布实施物流总体规划等。
3.优化经营环境应加快物流基础配套设施的规划、改造和建设。除对水运、空运、陆运(包括公路、铁路、管道)相配套的场站、码头、仓储配送一心等必须的基础设施改造和建设外,眼下更为迫切的是全国范围内通讯网络和宽带数据信息网的建设,为物流企业的信息网搭建支持平台。同时还应降低通讯信息网的使用费用,降低物流企业的经营成本。此外,应抓紧制定物流的行业标准(如托盘和包装的规格等)和规范、市场准入条件,强化行业协会的职能,规范行业发展秩序。
4.完善政策环境地方政府在物流发展中的作用不可忽视。地方政府应该像扶持高科技产业那样大力支持现代物流业的发展,除完善物流基础设施、物流规划外,还应在物流企业产业用地的地价、地租,产业用电、用水价格,产权改革和产权转让、税赋减让,以及人才引进政策等方面制定系列扶持配套政策,切实降低企业与政府的协调成本,创造良好的投资和经营环境。
5.推动国际交流与合作政府应积极推动物流企业的国际交流,包括物流人才的培养。推动企业业务国际化和国际企业本地化,促进物流企业的战略、技术合作以及业务链的全方位合作,促进企业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和市场竞争力。
(二)物流企业的一般发展战略
无论是转型的物流企业还是新建的物流企业,均必须根据自身实际制定长远的业务发展规划,突出主导产业,围绕主导产业的关联多元化经营,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1.以计算机和通讯技术为基础,建立完善的网络系统只有实现物流全过程信息化,才能降低物流运作成本,提高运作效率,增强盈利能力。物流信息化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即设施自动化和经营网络化。设施自动化是指货物的接收、分拣、装卸、运送、监控等环节以自动化的过程来完成。采用条码技术、射频识别技术、全球卫星定位技术、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等,通过这些自动化的技术设施,实现货物的自动识别、自动分拣、自动装卸、自动存取,从而提高物流作业效率。经营网络化是指将网络技术运用到物流企业运行的各个方面,它包括企业内部管理上的网络化和对外联系上的网络化。物流企业必须建立企业内部网和外部网,使货物运行的各种信息及时反馈到内部网的数据库上,利用网络上的管理信息系统对数据进行自动分析和安排调度,自动排定货物的分拣、装卸以及运送车辆、线路的选择等;企业的外部网应与因特网对接,使用户在因特网上就可以下定单、进行网上支付,并且对自己的货物随时可以进行查找跟踪。
2.创建企业自有品牌品牌是企业的形象,可提升物流企业业务的附加值。开发物流品牌是物流企业实行服务差异化战略的必然选择。
3.人力资源开发战略信息技术能否最终在企业中发挥作用,不仅取决于管理者对信息资源的利用程度,还取决于一般业务人员对信息技术的掌握,因此培养一批懂经营,会管理,掌握现代信息技术的优秀人才队伍非常重要。除了从战略的高度对上述三个问题予以重视外,还应重视企业在经营管理上目前面临的许许多多问题的研究,采用相应的对策和策略。比如,加强资本运作,提高企业融资能力;提高物流项目科技含量,提高企业盈利能力;加大品牌运作力度,采用特许加盟、联合、收购兼并等形式扩大在全国市场的经营网点部署,提高市场占有率等,这都是面临的实际问题。企业应根据自己实际,扬长避短,学习和借鉴国外物流企业的管理经营经验,充分借助企业外部各种资源,开发“一揽子”物流业务,推行供应链管理(SCM),扩大生产规模,向社会提供高效便捷的物流服务的同时,取得更大的规模经济效益。
二传统邮政与现代物流的区别与联系
(一)邮政企业的物流性质
邮政企业所从事的直递业务、邮购业务,乃至整个实物传递业务,都可以认为是物流服务业务。因此邮政是物流实业型企业,这是毋庸置疑的。事实上,国内物流领域的不少权威人士,已把邮政作为我国为数不多的大型社会专业物流服务企业,只不过邮政在任务水平、运行机制、作业模式等方面与现代物流需求还有很大差距。作为从事传统物流的邮政而言,其组织的邮件传递网就是物流网络的一种形式。只是在现阶段,就网络功能、运行机制、作业模式、技术水平和服务水平等方面而言,还谈不上完善的“现代物流网络”,与现代物流需求还有很大差距。但由此认为邮政网络只适应CtoC形式和邮政不宜发展物流则是不正确的。在邮政的传统业务中存在着大量的BtoC、BtoB形式,如商业信函、大宗包裹、大宗印刷品和邮发报刊等。特别是邮发报刊业务,是邮政所承办的最为完整的物流服务,它包括了销售(收订、零售)、储存、运输、配发、配送和部分信息服务(报刊目录的发放、订阅信息的反馈等),以及结算服务等,甚至还有加工环节(承办部分印刷)。尽管在服务水平上还不能满足报刊社和读者的需要,但可以说,在邮政业务中,甚至在我国各产业中,它是最接近现代物流概念的一种服务业务。
(二)传统邮政与现代物流的区别与联系
广义地讲,邮政、包裹业是物流业的组成部分,从事的是功能性物流服务,具有运输、分拣、包装、装卸、递送等物流的基本特征。但与提供一体化服务的现代物流业相比,无论是经营理念还是运作模式,都存在很大的区别。邮政不能把物流看作是传统业务在量上的扩充,而应充分把握物流在业务组织、处理方式、处理内容、处理要求等方面都与邮政传统业务有很大的不同,具体体现在:
(1)从服务来看,邮政、包裹业提供的是标准的服务项目,是一种刚性的被动服务;而现代物流业提供的是为客户订制的一体化解决方案,是一种柔性的主动服务。一是服务宗旨不同。邮政的服务强调的是:迅速、准确、安全、方便;物流除了要达到这些基本要求,还格外强调高效率、低成本、网络化、信息化、全方位及必要的应变能力,从服务内容上物流对服务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二是服务方式不同。邮政可以以一种模式服务千家万户;物流则需要有个性化的服务,在运递时间、服务内容上不同的货主要求可能会千差万别,这就需要物流提供方能根据自己的实力为用户设计物流方案,并针对不同的委托方提供不同的服务承诺。
(2)从客户来看。邮政、包裹业以公众为服务对象,建立的是短期买卖关系;而现代物流业以特定行业的若干企业为服务对象,建立的是长期合作伙伴关系。
(3)从核心竞争力来看。邮政、包裹业主要是低价格、快速递送能力;而现代物流业主要是一站式、增值服务能力。
(4)从利润来源来看。邮政、包裹业主要是为客户提供服务的收益;而现代物流业除了为客户提供服务的收益外,还常常与客户分享物流合理化带来的收益。
(5)从设施来看。邮政、包裹业通常建立全域性的网络,以及处理信函、包裹类物品的分拣与运输设施;而现代物流业主要是根据客户需要建立网络,以及处理包裹、大件类物品的仓储与运输设施。
(6)从处理环节来看,邮政有收寄、分拣、运输、投递四大环节;物流配送除了有与这四大环节相类似的处理以外,还自有储存保管、物流信息、财务结算及一些信息咨询方面的增值服务。
三中国邮政进入物流市场的优势与不足
百年邮政作为传统的物流服务企业,过去在社会经济活动中起着无可替代的独特作用,但是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业务相对萎缩,邮递类业务(传统物流)收入在整个邮政收入的比重进入80年代以后一直呈下降趋势。邮政企业必须抓住机遇介入第三方物流市场,使自身优势得到充分发挥。
(一)邮政企业开展物流服务的优势
通过若干年的努力,把邮政发展成为国内物流领域的龙头企业,这是中国邮政发展所做出的战略选择,也是中国邮政所具有的优和整体实力所决定的。
1.实物网络资源优势经过几十年的建设和发展,中国邮政发展物流的资源优势、结构体系优势十分明显。一是它具有广泛的覆盖性。这是中国经济领域中绝无仅有的。经过长期的发展与建设,邮政已经建立起一个结构较为合理的连通全国主要城市,遍布全国覆盖城乡的庞大的网络体系,仅营业网点就有8万多处,同时还拥有一个整合了飞机、火车、汽车等不同运输工具组成的庞大的干线运输网。二是邮政网络的完善性。主要体现在它有一套完善的由全国干线网、省内网、邮区网,乃至城市网、农村网所组成的完善的网络体系。三是网络的全程性。这也是邮政实物网络独具特色的优势,是其他行业和企业无法匹敌的。网络的全程性是现代物流非常重要的结构性能,它可以有效地支持“门到门”乃至“库到库”、“线到线”的精益物流要求,是现代第三方物流需要具备的基本条件,也是建立供应链系统的基本条件。四是邮政拥有全国(甚至世界上)最庞大的投递网络,近15万人的投递队伍,这是国内任何一个行业或企业都无法相比的。这个网络,通过体制和机制的改革,可以迅速转变为全国性的、最大的现代配送网络,从而能够有效地支撑邮政发展现代物流,在全国范围内占领物流配送市场。
2.信息、金融网络优势中国邮政是我国信息化程度较高的企业之一。邮政综合信息网骨干网络采用先进的交换技术,可以实时提供数据、语音和图像信息的传输,是国内较为先进的信息网络平台。网络覆盖全国3个省会城市和5个地区城市,电子化支局所5余处。列为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工程的中国邮政“183”电子商务网站,提供电话信息接入服务的“185”客户服务中心,是邮政与客户实现适时信息沟通的重要手段。此外,邮政金融网络是全国最大的金融网之一。目前已实现了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1189个市县的通存通兑,联网网点达16100个,ATM自动取款机3900台。这无疑为中国邮政发展网上支付和物流服务代收贷款创造了条件。这些网络资源,为中国邮政进入物流市场提供了信息基础。
3.良好的品牌与信誉优势长期以来邮政企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基本方针,努力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良好的通信服务。在广大群众中树立了良好的形象。建立了较高的信誉。特别是邮政开办的特快专递业务(EMS)。在社会上具有较好的信誉和品牌。近年,邮政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采取多种有力措施,主动在全国范围内实施了普通邮件“大提速”和县以上城市普通包裹投递到户。在保持原有资费标准的情况下,全面提高了普遍服务的质量与水平。赢得了社会群众和广大工商企业的广泛赞誉。中国邮政的良好信誉与品牌为邮政参与物流市场的竞争,使邮政物流做大、做强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4.网路运营经验中国邮政具有从事传统物流组织的经验。在中小批量的BtoB、BtoC和个人之间的物流中占有优势。邮政的包件业务就是针对个人用户之间的物流产生和发展起来的。邮发报刊业务是邮政承担的最为完善的物流服务(包括BtoB、BtoC)。长期以来,邮政企业对零星、个人物流的组织(包括分拣分发、投递等)方面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的规章制度和作业规范,积累了组织传统物流的经验。特别是在网路组织与调度方面,培育了一大批具有实际经验的专业人员。这为邮政物流网络的合理组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邮政企业开展物流服务需解决的问题
1.物流发展缺乏统一规划中国邮政全面进军现代物流市场,靠的是全程全网的资源优势,但目前却是一些地方和专业局在各自为战,没有统一规划,发展极不平衡。这样一方面各地在物流设施、业务流程、质量标准、信息系统等方面千差万别,难以形成一体化运行的物流网络,在市场竞争中发挥不出整体优势。另一方面,缺乏规模效益,达不到以最小的成本为客户提供一体化服务的目的。分散的物流不能充分利用全网资源,形成不了规模效益,成本降不下来,没有竞争力。以目前正在开展的直递业务为例,各自为战,去程装满货,返程是空车,成本必然高,而且还容易发生互相争夺业务,打内战的弊端。
2.管理体制不能适应现代物流要求现代物流要求一体化管理、市场化运营,中国邮政的现行管理体制显然不能适应这一要求,主要问题是政企合一,普遍性业务与竞争性业务搅在一起吃大锅饭;沿袭多年的切块核算办法,无法进行合理分配,人员积极性很难调动;从国家到地方条块分割,业务开展难以形成合力。
3.邮政“三网”需进一步优化一是邮政“三网”需改造。现代物流网络与邮政实物网络在组网原则、网络结构、各节点的功能、业务流程等方面都有相似之处,但物流网络组网原则更加客户化,网络结构的节点少,各节点的功能更加齐全。邮政对现有实物网络略加改造,就可以适应BtoC物流配送的需要;但要提供BtoB一体化物流服务则需要在现有实物网的基础上建立相对独立的物流网络。现代物流服务应当提供物品的全程查询,而综合计算机网尚没有完善的邮件查询系统。金融网要进行支付结算也需要加以改造。二是全国干线运输网路运输能力依附性较强,自主性较差。目前,邮政跨省际的邮件运输方式主要有铁路、公路和民航。其中,铁路和民航运量占全国邮政干线运输总量的70%以上。因为各方面的原因,目前邮政与铁路、民航在邮件运输上还没有形成优势互补的良好经济合作关系,基本上是依靠国家政策维持着邮政运输的能力,客观上存在着不能够完全按照邮政的时限要求组织邮件运输的问题,这也会影响到今后邮政发展物流的运输组织。三是处理环节多,包装方式不符合物流发展的要求。目前,邮件盛装容器是以传统的邮袋为主,以邮贷为单位组织运输。这种包装方式对承运的物品有很多限制,也无法在运输、中转及分拣过程中确保物品的安全。对于物流市场来说,限制了邮政经营的品种,影响了市场的开发。
4.服务功能比较单一中国邮政长期针对个人消费者服务,属于向公众提供普遍服务的公用企业,服务功能比较单一。而占物流市场%的BB物流服务,需要为客户提供定制的解决方案,却正是中国邮政的弱项,目前还没有较为稳定的客户群和市场份额。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邮政也是物流市场的新进入者。
四中国邮政如何切入现代物流业
中国邮政发展现代物流,应以促进中国邮政整体发展,提高整体经济效益,提升整体竞争力为出发点;以国内外现代物流市场为导向,以现代物流技术为支撑,充分发挥中国邮政的网络优势,统一协调,灵活发展,形成有邮政特色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依托中国邮政网络资源,按照现代物流发展要求进行优化整合,逐步从整体上实现传统实物网络向现代物流网络的转变,将中国邮政打造成中国物流业的“航母”。
(一)服务定位
充分发挥邮政“点多面广、全程全网”的网络资源优势,以及邮政“服务社会、连接百姓”的特点,以区域内、城市内物品递送服务为主,努力发展企业到个人(BtoC)的物流服务;充分挖掘邮政网的潜能,积极、稳妥、有选择地开展市场潜力大、效益好、附加值高的企业到企业(BtoB)的物流服务;充分发挥邮政“三网合一”的优势,为社会提供综合物流服务,使邮政逐步发展成为具有较大规模和实力的现代物流企业。
(二)基本原则
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为核心,从各地实际出发,依托全网优势,着眼于信息化、规模化、网络化,要坚持讲求效益的原则;坚持依托全网优势,努力开拓市场的原则;坚持合法经营的原则;坚持联合发展的原则。
(三)营销目标
要加大市场营销力度,努力做好具有一定规模和实力、在社会上有较大影响力和较好的商务网站运营商、商家、邮购公司等重点客户的营销工作。同时,要把具有专营性质的行业和一定规模和知名度高、信誉好的商品生产企业作为重点,积极开展经营和服务。要加大业务宣传力度,努力使广大用户了解邮政物流的优势,统一对外形象,充分发挥邮政品牌效应。根据物流市场的需求特点,对目前开办的邮递类业务进行整合,开发新的业务品种,逐步形成不同时限水平、不同价格档次的系列服务,努力满足物流市场多样化的需求。
(四)物流综合
服务平台改造要围绕方便用户交寄、加快传递速度和提高投递服务质量进行作业组织方式和业务处理规则的改革和调整,对传统的物流运作流程进行重组,使之适应现代物流发展的需要。要简化收寄收续,适度放宽物品收寄尺寸、重量要求,最大限度地方便用户的交寄;大宗批量的邮件可直接在邮件处理中心交寄或由邮件处理中心直接投递:充分利用铁路、航空长途运输能力,加快区域快速网汽车运输能力的发展;在全国干线网、省内干线网加快集装箱化运输的推广进程,确保物品在运输过程中的完好与安全。
(五)投递体制
改革定位围绕现代物流发展的需要,以城市麻醉医学论文投递为重点,加快邮政投递体制的改革;强化投递网的营销功能,努力促进传统投递网向现代物流配送网转变。坚持中国邮政统一品牌的基本原则,建立起适应市场需求的多功能、高效率的物流配送网。结合各地情况,采取邮政进社区,发展委代办等各种形式,实施邮件投递到户,努力拓展邮政投递的深度和广度,积极开拓物流递市场。积极改革投递作业组织方式,围绕用户需要,改变传统的投递频次管理方式,向效果管理方式转变。
作者:张军 单位:湖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