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端鼓戏的发展进程
1978年,同样由陈炎根据端鼓戏的传统剧目《刘文龙赶考》创作改编的历史故事剧《三催嫁》最为著名,该剧目由微山县山东梆子剧团端鼓剧组排练,配以新型的服装道具,齐整的乐队编制,由著名端鼓戏演员表演,将端鼓戏的发展推向了一个新的起点。
二、端鼓戏的艺术特征
端鼓戏是微山湖区渔民中多年流传的一种传统艺术,端鼓腔是其特有的演唱方式。最初的端鼓戏,完全是宗教式的祭祀吟诵,随着时代的变迁,逐渐发展成稍加妆扮的演唱形式。这种演唱方式是一种有坐有舞,一唱众和,舞蹈动作别致轻盈的艺术形式。
(一)端鼓戏的表演形式从古至今,几面像芭蕉扇形的单面羊皮鼓是端鼓腔唯一的伴奏乐器,鼓把下端的铁圈上套有9个小铁环子,成为九连环。表演时,左手拿鼓,右手用竹制的细鼓签击打出各种不同的鼓点,时而摇动鼓把下端的铁圈,致使铁圈上的铁环相互撞击发出叮咚哗啦的声响。羊皮鼓端在手里敲击,也是“端鼓”名称的由来。流传在微山湖区的端鼓戏,在开唱之前,首先要选择开阔的明水区域,方便四面八方的渔民撑船围拢在四周观看,同时也与陆地隔绝。“把大船数量控制在单数,并连在一起,在船头高扎芦棚,设香案摆大供,由坛头发号施令,依次进行开坛、展鼓、拜坛、请神四个程序。在仪式中以敲击一通羊皮鼓为开场,演唱的内容多是请神敬神的话。”表演者一面演唱一面击鼓,配合铁环叮叮当当的声音,颇有庙堂的风味。表演端鼓戏前,表演中,分为领唱、合唱和坐唱,每次出场多者二、三人,以简单的小台步上场,边唱边舞,另外四人打端鼓伴唱。按照传统的习惯要唱三天三夜,日夜不停。表演者妆容简单,并按人物化妆,分生、旦、净、丑等角色,在有些剧目的情节中,还采用舞蹈来烘托气氛,但从古至今只有男人演唱。近年来,春节、端午节和中秋节也有端鼓戏演出,是由原来的祭祀活动发展而来的纯娱乐性的活动,演唱时间可长可短,内容也可多可少。
(二)端鼓戏的唱腔和曲牌特征微山湖区的端鼓腔,演唱时没有丝弦乐器伴奏,只用几面羊皮鼓击出节奏,一领众合,一唱众帮,声势浩大,高亢嘹亮,在夜静的湖面上,能声传数里之远。端鼓腔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地方特色,多种渔民地方语言的结合,在曲调旋律上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并且这种具有纯渔民粗犷豪迈、独具水乡特色的民间艺术演唱形式有着一定的借鉴价值和文化意义。端鼓腔的曲牌,大部分是一领唱、众合腔,曲调优美、活泼、热烈,常用的曲牌是“七字韵”、“十字韵”和“魏调”,也是端鼓腔的基本唱腔。,端鼓戏的唱腔结构以板腔反复体为基础,五声音阶的“宫”、“徵”变换的调式结构。词格多是十言或七言的诗赞体,结合“七字韵”与“十字韵”两种基本唱腔,插入其他曲牌,以高胡作主弦,“1———5”定弦,声音嘹亮清脆,颇具水乡风味,加以羊皮鼓点击节,更显示了湖光山色的美学特点。演唱时,都是两句一番,加入伴奏鼓点,根据唱词的多少,用即兴的唱法唱出旋律的变化,这样才能摆脱反复使用一种曲牌造成的唱腔旋律的单调性。例如“七字韵”上韵七个字,领唱六个字,合唱进入“哎嗨哟”后再唱出第七个字来,接着合腔者再把第七个字唱出来。有时合唱者因发出高低不同的音域及旋律各异,自然形成了和声效果,听起来也很舒服。端鼓腔的唱腔特点是结合口头文学即兴演唱的,在结合个人的具体演唱条件的同时,每个人的音色、音域、技巧、腔弯等,都构成了一定的特点,这些特点形成了端鼓腔一些基本音调材料和固定色彩,它一直贯穿在整个曲目演唱中。
三、端鼓戏的文化价值
端鼓戏流传至今,已有几百多年的历史,由于其特殊的文化背景以及传教方式,致使其起源、发展、推广和创作都没有任何文字记录。端鼓戏是湖区渔民喜闻乐见的一种民间艺术形式,而渔民都过着四海为家的漂流生活,哪里的渔汛好就跑向哪个湖区,因此它融会贯通了各大湖区的艺术文化和风俗习惯,是渔民文化生活的一种体现。从端鼓戏的曲牌来看,也受到佛曲的某些影响,为其注入了新的传统文化元素使其更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端鼓腔是山东省微山县南四湖(微山湖、昭阳湖、独山湖、南阳湖)渔民中多年来流传的演唱形式的基础上发展演化而来的,是一种传统的音乐文化艺术。它将说唱结合在一起作为演唱形式,有坐有舞、一唱众和也是其表演形式。由于其特殊的发展环境,这种民间曲艺艺术在各个湖区被渔民所传唱,对于渔民文化的传播交流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对这种保持着湖区渔民特有的拙朴、豪放、热烈的端鼓腔的注意力已经渐渐转移,端鼓腔在人们的文化生活中也渐行渐远。作为微山当地人,对端鼓腔的了解也是知之甚少,资料中关于端鼓腔的记载也有一定的不足,对于端鼓腔的来龙去脉记录也不甚清晰。本文通过对端鼓腔资料的收集和学习,对端鼓腔的历史背景和发展前景进行浅显的陈述和分析。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人孕育一种民间艺术,这种凝聚着微山湖区渔民智慧的民间艺术,显示出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我们更要将它们更好的传播流传下去,让日渐消退的湖区文化恢复往日的风采。
作者:谭冉 单位:安徽广播电视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