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12年实力经营,12年信誉保证!论文发表行业第一!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客服电话:
当前位置:首页 > 免费论文 > 科技论文 >

蟳埔女头饰民俗文化美学思想研究

蟳埔女是生活在蟳埔村上的女人们的称谓,蟳埔女、惠安女、湄洲女被誉为福建的三大渔女。地域文化是自然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形成特定人文生态的重要前提,而蟳埔女特有的“簪花围”头饰,是独特的海洋文化气息和异域文化融合下而形成的一种民俗文化。每个民族的民俗文化都是自我感情的表达,而头饰文化是在长期的发展中传承下来的,把对生活的精神感悟提升为符号化的仪式,创造出带有一定意味的艺术符号,而这些艺术符号所体现的丰富地方内涵往往成为当地审美心理同构的活动,也就是顺应民众心理所体会出的审美功能,所以,地方行为文化带有明显的艺术化倾向和审美文化内涵。

一、蟳埔女头饰的审美文化形成和积淀的过程

蟳埔女的头饰被称为“簪花围”、“行走的花园”、“头上的花园”,当女孩的头发长到一定程度时,她们开始盘发,梳发时先在脑后盘个圆髻,髻心上插一根象牙筷,或者是鱼骨筷子、梳子、金钗、银针、金簪来固定,然后以螺旋团发髻为圆心周围用鲜花的花苞或花蕾用麻线串成花环,少则一、二环,多则四、五环、戴在脑后,被称为“簪花围”。首先,蟳埔女生活在海边,由于海边的大风吹动头发造成劳动时候的不便,所以要把头发盘梳起来。其次,我国古代梳饰、簪花的习俗的特征在蟳埔女头饰上的延续,以梳为饰从新石器时代开始到唐代鼎盛发髻插花已经成为人们一种日常装饰,唐朝诗人杜牧《杏园》就有“莫怪杏园憔悴去,满城多少插花人”的簪花记录,可见当时簪花习俗之倡。第三,历史上泉州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受阿拉伯、波斯商人的文化和习俗的影响,将奇异花卉从西域引进,让蟳埔女头上的花朵更加丰富与鲜艳,数百年来形成了蟳埔女独特的头饰特点。

二、审美文化内涵和艺术思维

蟳埔女发饰在当地成为一种特殊的审美标准,是地方审美文化的灵魂。第一:蟳埔女头饰是劳动创造的美,常年的海边劳作,长长的头发容易被渔网刮破,所以将头发盘起,方便劳作,蟳埔女头饰上的“簪花围”增添了艺术气息。这种艺术形式富有生活气息和创造力,具有文化生态型,体系了蟳埔女特有的朴拙、淳厚的美学特点。第二:蟳埔女的头饰是一种区域文化的象征,蟳埔女头饰是一种“招聘”,代表了上等海鲜,是信用的象征,这也是头饰得以延续的条件之一,同时承载着当地的审美记忆和独特的审美追求。第三:蟳埔村保留了许多原汁原味的闽南传统习俗,其中妈祖信仰最为独特。每年的农历正月二十九日,是妈祖娘娘的寿辰,举行大型的民间活动“天香”的日子,妇女们头上戴着插满鲜花的“簪花围”游行,这也让蟳埔女保留了这份喜庆的头饰。

三、地方文化相生共存“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

“天人合一”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粹,蕴含着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环境和谐相处的关系,成为贯穿古代先民们造物活动的核心思想。在处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关系上,蟳埔女的头饰有着不可替代的天赋,天然材质的自然气息、手工缝制的淳朴至真这种在现代工业社会似乎被看作是活标本的技术,仍然在蟳埔的地方文化中展现,更加注重它的自然美、与自然相协调的美,讲究它的材质如何质朴自然,不矫揉造作;将艺术与生活的结合发挥到了极致,这一理念正是“天人合一”文化精神在蟳埔女头饰的体现。一个片段,一种元素,不娇柔,不造作,传递出一种自然的神韵与气质。蟳埔女头饰许多装饰元素、气质、格调与自然、有机的统一在当地的自然人文环境中,这种融合是一种精神文化上的提炼,一种自然而然的情感流露。

四、总结

蟳埔女头饰作为一种民俗文化现象的特征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包容性与多样性,中国传统文化海纳百川,既吸收消化外来文化中对本民族有益处的部分,同时又结合本民族的生活习俗和文化、审美的特点。蟳埔女头饰及其民俗文化记载着蟳埔女面对生活的一种乐观态度,同时也是每一个女性对美的向往和追求。同时也是海洋文化与海上丝绸之路的缩影,蟳埔以独特的地理环境、人文特征,体现了外来文化与地方文化相生共存“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本文通过研究蟳埔女头饰的特征和美学思想,来揭示当地的文化文学期刊内涵,让我们感受蟳埔,感受那份质朴民俗文化。同时去传承保护民俗文化。

作者:袁晓鹏 单位:华侨大学


    更多科技论文论文详细信息: 蟳埔女头饰民俗文化美学思想研究
    http://www.400qikan.com/mflunwen/kjlw/164740.html

    相关专题:安阳工学院学报 连续重整反应器


    上一篇:行政调解产生的协议的执行力
    下一篇:没有了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