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画与现代中国动画设计的关系
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不外乎三家:儒、道、释。儒、道、释三家的入世与出世两种思想影响着艺术家的生命历程和艺术历程,也影响着艺术家的艺术创作方法——写实或写意。儒家思想比较重现实,遵儒者追求入世,重写实;道家思想崇尚自然、追求虚静和向往一种原始自然状态的生活方面;佛教从印度传入中国,一经与中国文化相融合,便带有浓厚的民族色彩,它所追求的“清静无为”、“息心去欲”等境界,则与老庄思想不谋而合。尊佛者则追求出世,更注重超脱尘世,艺术创作不以“肖形”为佳,而以“通意”为主。
中国画家取材上画家通过主观感受萃取其精华,保留那些最能引起思想情感活动的因素;在构图上通过虚、实、疏、密以及留白等多种手法的运用,形成了绝妙的空灵感,于画中体现出超凡脱俗的精神境界。这些中国画的技巧为中国动画设计铺垫了理论和实践基础,对中国动画的发展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中国画的线条在《大闹天宫》中运用的惟妙惟肖,蟠桃会上仙女们衣裙涟漪、彩带飘舞,此景只应天上有;《哪吒传奇》结合中国传统山水画的技巧,将古法中的“经营位置”理念灵活应用在动画背景绘制中,营造出虚实相生、疏密有致的视觉美感,并很好地烘托了剧情。例如,《山水情》《牧笛》借鉴了中国画的意境;《螳螂捕蝉》《鹿铃》融入了中国画水与墨的美。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此外,1997年迪士尼推出的第一部以中国味背景的动画片《花木兰》,该片以中国家喻户晓的“木兰从军”的传奇故事为题材,整体风格借鉴了中国画的一些技法,画面优美,意境深远,颇具东方韵味。再如《功夫熊猫》,用西方人的思维方式诠释中国传统文化内涵。这两部片皆在中国获得高额的票房收入,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反思。
2中国画与现代中国动画设计的结合及运用
2.1《荷塘月色》
早在中国南北朝时期的谢赫,就在《古画品录》中提出了绘画六法,即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移模写。顾恺之也曾在《画论》中提到了“置阵布势”。清代戴熙在其所著的《习苦斋画絮》中说:“画在有笔墨处,画之妙在无笔墨处”。被人称为“马一角”、“马半边”的南宋著名画家马致远十分擅长以少胜多,他常画山之一角或水之一崖来概括全景,画面中保留了相当多的空白。凡此种种,都说明中国画的构图十分讲究留白,并通过虚实相生创造意境。《荷塘月色》借鉴了“马一角、夏半边”、留白布空等中国画构图手法,将影片意境美与视觉美巧妙融为一体,从而形成一种气势,以达到传情达意的功效。动画中充分体现了《绘画六法》中“经营位置”一说,如画家描绘景物从不涂满全纸,而是用空白来表现无形的朦胧意境的“生动之气”,生动之气韵笼罩万物,而空灵无迹,故在画中为空虚与流动,空白之处并非真空而是灵气往来生命流动之处。艺术家的艺术功底通过“黑”来体现,艺术家的艺术境界通过“白”来呈现。“白”最能体现艺术家的艺术修养。
2.2《小蝌蚪找妈妈》
《小蝌蚪找妈妈》从一开始就为动画注入了浓厚的中国味,打开一本素雅的国画画册,一幅幽静的荷塘小景淡淡推入,伴随着悠扬的古琴和琵琶乐声,共同勾画出优美抒情的水墨世界。画面风格是以国画大师齐白石的绘画为基础完成的;主要角色小蝌蚪源于齐白石先生的名作《蛙声十里出山泉》,小蝌蚪的形象为一群黑色墨点,并没有细致的五官刻画,借助它们游动时尾巴线条的变化来变现它们的内心情感,以形写神、虚实相生,追求中国画的意境与趣味。动画片通过连续画面的编辑赋予了他们“生命”,让齐白石老先生的画动了起来,引领观众走进了流动的“中国画卷”,将传统国画中的水墨意趣搬到了银幕上。《小蝌蚪找妈妈》通过水墨的意蕴、笔墨的情趣,使得所描绘的小蝌蚪不再是客观的形象,而是人的“情感对象化”的“审美意象”。淋漓尽致地再现了中国画特有的笔墨情趣,与传统音律、动画思维、故事情节等元素巧妙地结合起来,体现出一种中国特有的审美情趣,弘扬了中国文化。例如,茅盾写了一首关于影片的诗:“白石世所珍,俊逸复清新,荣宝擅复制,往往可乱真。何期影坛彦,创造惊鬼神。名画真能动,潜翔栩如生。柳叶乱飘雨,芙蕖发幽香。……画意与诗情,三美此全具。”法国《世界报》评论这部影片时说:“中国水墨画,画的景色柔和,笔调细致,以及表示忧虑、犹豫和快乐的动作,使这部影片产生了魅力和诗意。”
3小结
中国画在现代动画设计的艺术形式创作中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它为中国动画设计注入了一股新的活力,带来了一场新的视觉盛宴。汲取中国画的精髓,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摆脱单一的设计模式,将中国画元素与动画设计进行选择性的叠加构建,如融入中国画特有的技法、布局、意境等元素,来诠释设计师的情感和思想,创作出优秀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动画作品。
作者:雷鸣 单位:西南大学美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