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12年实力经营,12年信誉保证!论文发表行业第一!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客服电话:
当前位置:首页 > 免费论文 > 科技论文 >

高等教育下的考试改革探索

一、传统考试模式的弊端

1.考试形式缺乏多样性目前高校考试形式大多为闭卷笔试,开卷考试、口试、操作却很少,这种考试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考试的公平性,但学生却无法阐述自己独创性的观点,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2.考试内容缺乏创新性考试不但要考察学生掌握专业基础知识的情况,更要考察学生应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传统意义上的考试在内容上多局限于教材、学生笔记、教师划定的难点和重点,并强调学生进行强化记忆。考试题型也多为填空题、选择题、判断题、简答题、计算题等考察学生识记能力的客观性试题,而真正考察学生运用基础知识进行综合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主观性试题相对较少。这样的考试势必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只注重对知识的记忆,而缺乏对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考,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高。[2]

3.考试结果缺乏参考性在高校的考试过程中,相当一部分教师及学生认为考试就是教学过程的一个基本环节。课程结束后,教师只是本着完成教学任务的目的对学生进行考试,学生也只是为了拿到相应的学分和成绩而不得不参加考试。在这种“教师为考而教”和“学生为考而学”的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下,教师教学的主导作用和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都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最终导致考试流于形式,考试结果本应具有的改进教师教学方法、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等一系列反馈作用都没有得到有效的发挥。同时,高校课程的很多考试多集中在课程结束后一次性完成,这种缺乏过程化考核的模式也使教师无法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并进行有针对性的改进教学。

二、考试管理工作的特点

目前高等教育已经进入大众化发展阶段,学生人数的大幅增加,多校区办学也变得较为普遍,在这种情况下,势必会给考试编排、人员调配、试卷批阅、试卷存档、质量监控等考试管理工作的各个方面带来极大困难。

1.高校考试管理的规范性要求高目前高校的考试管理工作主要由教务处负责,考试主要分为两大类,即国家级考试、校内课程考试。国家级考试主要包括全国大学外语等级考试、计算机等级考试等,此类考试,国家教育主管部门有明确而严格的考试管理规章制度,对考试工作人员的素质要求很高,考试过程管理复杂,从报名资格审查、报名数据整理上报、报名费用上缴到考试实施、考试成绩的发布等各项管理工作,必须按照教育部考试中心的要求,严格遵照考试工作流程进行。而校内课程考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是考试科目繁多,考试时间频繁,监考任务繁重,容易发生考试时间、地点的冲突等;由于教师忘记监考而导致考试延误等教学事故也时有发生。为了满足高校管理的规范性,构建一套完整而又实用的管理信息系统就显得至关重要。

2.高校考试管理的周期性强高校人才培养方案对人才培养的各个教学环节做出了明确的计划,因此包括考试在内的各项教学管理工作都相应的呈现出比较规律的周期性(一般以学年为周期),如期末考试、重考(补考)、毕业生遗留科目考试等。为了顺应高校管理的这一特点,高校组织的国家级考试也具有一定的周期性。如全国大学外语等级考试每年组织两次,分别安排在每年的6月份和12月份的中旬,计算机等级考试则安排在每年的3月末和9月末进行。这种规律的周期性特点是实现考试管理信息化的有利条件。

3.高校考试管理的工作量大考务工作是考试全过程的组织与管理,主要包括考场设置、监考编排、考试发布、考前培训、考场巡视、试卷管理等。据统计,全国大学外语等级考试是全国单次考试人数最多的考试,笔者所在学校每次参加考试的学生人数都在10000人以上,而且呈现上升趋势,这就给考试的组织工作带来极大的挑战。每次考试都须学校教务处联合后勤保障部门、学工管理部门等多个部门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协作完成,而且考试的前期准备工作极其繁琐,要求具体的管理人员必须具备耐心、细致、认真的基本素质。如实现考务管理的信息化,将有利于考试管理工作的高效化和规范化。

三、信息化考试管理模式探索

基于以上对考试及管理工作的分析,在高校考试管理工作中实施信息化建设工程,是在新形势下解决问题的有益探索,是提高高校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的必由之路。通过考试管理的信息化建设,一方面可以进一步提高高校考试管理工作的效率,减轻教师及管理人员的工作量;另一方面考试管理信息化也为教学改革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促进了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1.考试组织管理信息化借助计算机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通过数据库及模块化的设计理念,建立健全考试管理信息系统,实现考试场次、考试对象、考试科目、考试地点、考试时间、监考教师等考试管理工作的基本设置,实现自动编排、报表生成及打印、监考工作量统计、违纪考生处理、成绩管理等功能。通过计算机网络,与学校监控中心连接,实现考场实时集中监控,便于及时发现考场内突发情况,使问题在第一时间得到妥善解决。[3]

2.考试内容形式信息化传统的考试一般都采用印发试卷的形式,在试卷印刷、分装、评阅、归档等方面都存在很多问题和困难,少纸化或无纸化的考试形式已经在部分高校的部分课程的考试中得到了较为普遍的运用和推广。如笔者所在学校的英语考试和金工实习考试均实现了运用读卡机进行读卡阅卷,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也实现了上机考试的无纸化考试。通过信息技术建立课程考核信息平台,在注重过程考核的相关课程教学过程中,将平时作业、答疑、师生互动、参与讨论、提交论文等纳入到课程考核体系将变得更具可行性。随着高校信息化建设的进一步发展,无纸化考试将会成为未来考试形式的一个发展方向。

3.考试分析评价信息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计划开展不同形式的考核或调查项目,如期中测验、课题讨论、问题交流、答疑、授课情况调查等,利用信息技术进行统计分析,实时将分析结果反馈给授课教师,使教学过程考核更具科学性和时效性,以便于教师对教学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及时解决和改进。同时,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也可以得到教师的及时指导。教师和学生之间通过信息技术形成了良性的沟通渠道。课程考试结束后,系统自动对考试成绩进行统计分析,形成课程评估报告,教师也可以通过评估报告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改革。

四、结语

高校考试管理工作是教学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等教育信息化改革的背景下,考试管理的信息化就显得尤为重要。推进考试管理信息化建设,不仅能提高考试管理的效率和内蒙古职称质量,弥补传统考试模式的不足,而且能为广大师生提供信息交流的平台,促进教师积极进行教学改革,对提高教学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者:刘忠德 关晓辉


    更多科技论文论文详细信息: 高等教育下的考试改革探索
    http://www.400qikan.com/mflunwen/kjlw/162281.html

    相关专题:海尔供应链金融 电大西方经济学本科


    上一篇: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下一篇:没有了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