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12年实力经营,12年信誉保证!论文发表行业第一!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客服电话:
当前位置:首页 > 免费论文 > 科技论文 >

高血压患者中西医结合诊疗探讨

【摘要】近几年我国高血压患者人数不断增加,虽然当前高血压的诊断率、治疗率、控制率都有所提高,但是依旧落后于发达国家。随着中医“现代化”的实现,中医治疗高血压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主要在对中西医治疗高血压文献检索的基础上,就高血压患者关于中西医结合诊疗做一综述。

【关键词】高血压;辩证分型;中西医结合诊疗

中图分类号:R4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194(2016)08-0214-02

1高血压概述

高血压是以体循环动脉血压持续升高为主要表现的一组慢性心血管疾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头痛、头晕、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肢体麻木、心悸、胸痛、乏力等,严重者可出现眩晕、呕吐甚至发生抽搐等现象。它还可以引起心、脑、肾及血管的结构和功能发生改变,主要并发症以脑卒中、心力衰竭、慢性肾病等最为严重。其治疗主要是通过改变生活方式和药物来实现,以降低患者血压为治疗目的。

2高血压的诊断及辨证分型

2.1高血压的诊断和分级:根据2010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1],血压值持续或三次非同日血压测量值收缩压≥140mmHg或舒张压≥90mmHg,则诊断为高血压。除基础血压测量外,还需要对患者的血液生化、24h动态血压监测、超声心动图、血同型半胱氨酸、尿蛋白定量及踝臂血压指数等,对有并发症的高血压患者,还要对其相应的脑功能、心功能、肾功能进行检查。诊断为高血压后还要明确血压水平及其他心血管危险因素,以此来判断高血压的病因及靶器官损害程度。高血压可以分为三级,1级高血压收缩压在140~159mmHg和(或)舒张压在90~99mmHg范围内;2级高血压收缩压在160~179mmHg和(或)舒张压在100~109mmHg范围内;3级高血压收缩压>180mmHg和(或)舒张压>110mmHg。当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属于不同级别时,以较高的级别作为标准。

2.2高血压的中医辨证分型:中医中并无高血压病这一说法,但“眩晕”“头痛”“肝风”等病的范畴与高血压十分密切。1993年,中医辩证分型将高血压分为“肝火亢盛、阴虚阳亢、阴阳两虚、痰湿壅盛”四型,并在此四型的基础上有人提出了“内风、血瘀、痰阻”三大兼证。2008年中华中医药协会将“眩晕病”(原发性高血压)分为肝火亢盛、阴虚阳亢、痰瘀互结、肾气亏虚四证。中医认为,高血压发病机制主要为肾阴亏虚,水不涵木,肝阳上亢,虚火炎上,从而引发出眩晕头痛等症状[2];以肝肾亏虚为本,以风火痰瘀为标。近些年来关于中医在诊断高血压及其发病机制方面的报道不断增加,也运用现代科技手段确实了中医诊断高血压与西医之间有一定的联系。可以明确中医证类与血流动力学、神经体液因素、血脂、炎性因子、大血管功能结构、动态血压、相关基因等都有一定的相关性。比如肝火亢盛型的患者血管紧张素Ⅱ(AT-Ⅱ)及醛固酮(ALD)水平明显高于其他类型患者[3]。谷万里等[4]对477例首次发现、未经干预治疗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通过聚类分析法进行了分析,以此来研究原发性高血压的中医辨证分型规律。分别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及舌、苔、脉象得出7类分型。结果还表明高血压分级与辨证分布有一定联系。其中心肾气虚、肝阳上亢、瘀血阻络三型比例与血压级别的升高成正比,而阴阳两虚、痰湿壅盛型的比例则与血压级别成反比,这正好与痰湿及阴阳两虚等症状多出现于轻、中度高血压相吻合。

3高血压的治疗

高血压的治疗的主要目的是最大限度的降低心脑血管的并发症,并降低其死亡风险。目前的治疗主要是对患者进行综合干预,包括药物和非药物治疗。

3.1高血压的西医治疗:在西医治疗高血压的方案中,首先要评估患者的心血管危险程度,并及时对其生活方式进行干预,包括减少钠盐摄入,增加钾盐摄入、控制体质量、戒烟、限制饮酒、体育运动和减轻精神压力。对于低危、中危组的患者,应在进行生活方式干预的同时监测其血压及相关危险因素,若血压持续不降,可以使用药物治疗。对于高危和极高危组,应立即开始药物治疗。高血压治疗的西药主要包括5大类: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ARB)、β受体阻滞剂、钙离子通道阻滞剂(CCB)、利尿剂。根据患者的病情遵循小剂量开始,联合用药,尽量使用长效制剂,保持血压夜间和白昼稳定的原则,可以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案。然而,在大部分患者需长期服药的情形下,降压药物对人体的不良作用也成为危险人类生命健康的一大隐患。

3.2高血压的中医治疗:中医治疗高血压首先要从“治未病”的思想开始,即针对高血压前期进行药物和非药物的干预治疗。主要通过控制“六郁”(气、食、湿、痰、血、火)来实现对血压的调控,通过中医“治未病”的思想可以有效减少由高血压前期向高血压的进展[5]。对于高血压患者,做出正确的辨证后可结合中药药理进行用药。而中药治疗高血压也主要是通过疏肝理气、消食导滞、利水祛湿、健脾化痰、活血化瘀等辨证实施治疗。具有降压作用的中药种类颇多,如钩藤、石决明以及白蒺藜等可以平肝潜阳;丹参、当归等活血化瘀;葛根、白芍以及何首乌等滋补阴液;泽泻、车前子利尿渗湿。如果合理配伍,可以使机体达到正常的平衡状态,起到益气活血、滋补肝肾的效果[6-7]。对于中医治疗高血压除采用中药治疗外,还经常使用外治疗法,而外治疗法也是替代药物治疗的方法之一[8]。使用外治疗法,不仅可以控制血压,改善患者生活状态,还可以有效减少药物带来的不良反应。主要方法包括:针刺治疗、耳穴治疗、放血疗法、灸法、气功治疗、推拿治疗、足浴疗法、综合治疗等。目前,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病已取得一定的成果,且研究证明,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比单纯使用西医降压药效果要好。如使用养阴活血方(熟地、淮山药、川芎各20g,山萸肉、枸杞子、茯苓、当归、益母草各15g,甘草6g)联合硝苯地平治疗肾虚血瘀型高血压要比单纯使用硝苯地平效果更佳[9],使用银杏叶片联合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伴高脂血症的降压降脂效果显著高于辛伐他汀联合氨氯地平[10]。此外,在高血压治疗的过程中,使用中医护理要比单纯使用常规护理降压效果要更好[11]。

4小结

中西医临床思维方式之间存在一定差异,中医具有其特殊的诊疗体系,与西医相比,具有辨证论治,治病求本的特点。中医虽然在扩管降压方面中医弱于西医,但是在抗凝降黏、祛痰降脂、利水消肿等方面有又有其独特的优势[12]。我们可以通过开展早期的教育有助于高血压的一级预防,尤其是在中国,大部分患者愿意相信中医,这就更加大了患者的依从性。但目前中西医结合对于高血压的诊疗方面还不够完善,这就需要我们对中医辨证分型进一步规范,找出其中的规律,这样才能更好的指导临床上降压药的使用,丰富高血压治疗的思路和方法。

参考文献

[1]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J].中华高血压杂志,2011,19(8):701-740.

[2]李继生.中药辨证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临床效果研究[J].中国中医药咨讯,2011,3(13):103.

[3]李元,韩学杰,李献平,等.高血压病中医证类的客观化研究进展[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9(10):1139-1141.

[4]谷万里,史载祥,余云旭,等.原发性高血压的中医证型特征[J].中西医结合报,2010,8(9):842-847.

[5]刘巍,熊兴江,王阶.高血压前期的中医认识及治疗[J].中国中药杂志,2013,38(14):2416-2419.

[6]文辉,江伟.益气活血平肝汤治疗高血压肾病60例临床观察[J].新中医,2013,45(5):59-61.

[7]黄海艳.益肾平肝汤干预治疗高血压早期肾损害蛋白尿的临床研究[D].济南:山东中医药大学,2012.

[8]于慧.外治疗法治疗高血压病的现代文献研究[D].济南:山东中医药大学,2013.

[9]崔维,卢吉锋.养阴活血方联合硝苯地平治疗肾虚血瘀型老年高血压随机平行对照研究[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4,28(7):110-112.

[10]崔正花.银杏叶片联合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伴高脂血症的疗效观察[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4,22(11):124-125.

[11]何石燃.眩晕病(原发性高血压)中医护理方案的临床应用效果评价妇科医学论文[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4,22(11):161-162.

[12]杜娟,周立华.降黏降压法在高血压治疗中的可行性与必要性[J].中国医药科学,2012,2(3):32-34.

作者:韩岳珊 单位:黑龙江省电力医院内一科


    更多科技论文论文详细信息: 高血压患者中西医结合诊疗探讨
    http://www.400qikan.com/mflunwen/kjlw/160816.html

    相关专题:农业 少年电世界 停刊


    上一篇:人本观下的生态建筑论文
    下一篇:没有了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