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12年实力经营,12年信誉保证!论文发表行业第一!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客服电话:
当前位置:首页 > 免费论文 > 科技论文 >

谈后现代视域中的性别和文化政治

在后现代的文化实践中,黑人文化创作一直被审查制度和其他形式的限制所束缚,许多黑人自身能够创作和希望得到认同的作品被无情地扼杀了。胡克斯的自传《黑骨》即是一例。尽管《黑骨》由“抽象、片段化、非线性的叙事”构成,“最能反映后现代反抗意识”,但在写成后近二十年的时间里不断被退稿。黑人女性描写后现代经验的的实验性作品为何不被接受?出版商认为《黑骨》的故事和文体超出黑人女性自传的期待模式,即文体合乎自传规范,内容轰动、耸人听闻,感情宣泄的自白性写作。这次艰难的出版尝试,使胡克斯更深地认识到出版业和读者群体潜意识里已经对美国黑人尤其是黑人女性的作品分类定调,“当我们以多样的风格进行实验性创作时,当内容和形式违反常规时,我们冒着被批评界贬低的风险,他们对这些作品(后现代风格)不知道应该怎样着手”(Hooks1999:96)。即使出版后,《黑骨》也仍不被大多数读者理解,其后现代形式和跨文类风格一直被质疑,一些批评家甚至认为尽管它的语言舒缓而有诗意但只是作者故弄虚玄的表演。后现代实验性的写作真的不能被读者接受吗?答案很清楚:如果是白人作家的作品,将没有任何问题;如果是黑人作家标明的虚构作品,也很少会有问题;而当其与黑人女性相连时,自传本身的真实性和形式的创新相反则成为不被承认的理由,种族、性别和阶级的偏见由此可见一斑。

1.后现代黑人女性经验

胡克斯创作《黑骨》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反抗性别主义者对黑人女性从事后现代文化实践的歧视,肯定黑人女性的后现代性需求和文化表达,重塑多元化、具体化的黑人女性经验。在后现代转向中,作为黑人女性自传传统的奴隶叙事显然不适应当代黑人女性知识分子的表达需要,而奥古斯丁、卢梭、亨利•亚当斯建立的白人男性精英的自传传统更不适合,因为其是一种“通过在社会权力领域中再造阶级、性、种族和性别等维持身份等级制的政治活动。”(GilmoreAshley&Peters1994:5)因此,胡克斯在自传中创造性地转向被认为是后现代虚构性小说标志的叙述技巧,寻找与传统白人男性话语霸权相迥异的女性声音,以具体文化实践反抗种族、性别、阶级等设定的政治压迫。其后现代的写作技巧也由此成为黑人女性知识分子有能力参加主流的后现代话语实践,有能力表达自己后现代经验的力证。《黑骨》的后现代叙事显著体现在它以形式消解宏大叙事的努力上。其片段化、非线性的叙述结构呈现出离散、零碎、散漫的状态,正如作者所形容的“记忆的碎片”(Hooks1997:Preface),碎片化的细微描述完全打破了时间的持续性和逻辑的连贯性,读者无法循着以往的阅读惯例建立作者的生平和整体形象。全书甚至并未涉及作者和家人的具体姓名,连时间也似乎从文中隐退,读者只有通过仔细的阅读后才能微微拼凑出作者的大概经历,更不用说故事情节的隐退了。缺乏对时间和情节的指涉,体现了不确定的后现代意识,在不确定性中,“关于作者、读者、阅读、写作、作品、文类、批评理论和文学自身的观念立马变得令人质疑”(Hassan1993:282)。同时,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交错的双重叙述采用了并置的排列方式,解构了传统自传中叙述者身份的同质和整一,打破了自传惯例中第一人称的叙述权威。在原本自我指涉的自传文本中出现第三人称叙述,胡克斯作为作者,或是主人公,或是叙述者,指涉的主体完全模糊,似乎是跨界的话语游戏。这种游戏的姿态消解了以往自传写作的严肃性,使传统的自我叙述成了真实的幻觉。同时,琐碎的、感性的日常生活叙事也颠覆了传统自传建构成功历程的宏大意图。名为自传,却只是记录其少女时代的生活概况,甚至作者大学没毕业时已着手书写,记录的人生也只是片段的人生,与记录人生整体的自传传统相悖。文类则接近于回忆录,但记录的只是平常生活片段,记录的对象也只是被视为小人物的黑人少女。这种日常生活叙事抨击了出版商和白人大众读者鼓励充满暴力和乱伦的黑人女性自传的态度,从内容上解构了性别主义和种族主义对黑人女性自传的定义,回归真正契合当代黑人女性的生活状态。此外,胡克斯始终站在边缘的立场,不论是对自传作为纪实文类的单一性的否定,还是对传统自传中本质主义女性观和身份认同的解构。传统的自传被认为是纪实性文类,而《黑骨》则具有跨文类的典型特征,游走于纪实和虚构之间。仅从叙述上来看(不考虑文本之外的真实世界),第三人称有距离地描绘和评价人物,造成了叙述者和人物的分离,而自传的传主即是人物,作者因此与叙述者分离。分离后的叙事者与作者保持了相当距离,在第三人称自传中作者本身无法自我言说,无人格化的叙述者代替作者讲本应是作者自己讲述的故事,使作者不能保证叙述者所讲述的内容为真实。(传统自传理论认为作者和叙述者的同一暗含作者以己之名确保和读者所建立的自传契约为真。①)因此,作品呈现虚构的感觉,若以书中的第一人称叙述为中心,则第三人称叙述不停地解释并挑战其权威,所显露的全知视角更超出自传认知的范围,使作品跨越小说和自传的边界。以第三人称来指涉传主,又是传记的文类特点;加之上文所提到其又兼具回忆录的风格,《黑骨》混杂的文类特点具有多元化的倾向,已经有效地消解了中心和边界。同时,不仅书中黑人女性日常生活叙事和个体经验解构了本质主义女性观,提供了多角度的女性经验,第三人称叙述中作者和叙述者的分离也解构了本质主义的女性身份认同。借第三者来描述自我经验,造成一种腹语的叙事效果。腹语,则象征着后现代语境下自我身份的分裂,不再认同身份的整体性和一致性,转而关注自我的复杂性和经验的多样化差异化表达。

2.作为文化政治策略的自传

自白性写作一直是胡克斯学术写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成为她写作的总体风格和策略。往往在学术写作的开头或中间融合胡克斯自身的某段经历或对所处社区、亲人的某些回忆,看似随意,实则含有深意。这种非正式化的叙述不仅仅起到引发主旨或点题的作用,也贯穿了她对种族、性别、阶级等文化和政治因素的亲身体会,是一种发声的策略,更是一种将自己置入黑人女性主体的经验的策略。很多批评家对胡克斯这种摒弃严肃性学术写作的言说方式不以为然,认为理论性成分不足,但在具体的反驳和批判中很少有人能针对胡克斯的观点本身提出批评(很多时候批评家还是认同胡克斯进行了创造性的阐释)。这与胡克斯把自白性写作作为经验的反抗策略有很大关系:当她在阐发由自身经验而得出的反抗种族、性别和阶级压迫的女权主义、后殖民和文化理论时,已把自己置于发声的黑人女性主体地位(其劳工阶级黑人女性身份更赋予自身天然的代表权),又有谁能够对这种“真实”经验和受压迫的言说主体提出异议呢?由此,胡克斯的自白性写作正是她对种族、性别和阶级中权力机制的抵抗策略,也是一种借助身份政治表达黑人女性经验的文化政治策略。与强调学术写作中的自白性写作相同,胡克斯重视自传在黑人女性经验表述中的地位。她充分肯定自传在非裔美国文学史中的地位和教育作用:“这个文学类别(自传)在美国非洲裔文学史中一直大受青睐。……想通过斗争达到实现、成为激进主体的黑人妇女写出坦诚的自白性叙事文献是必要的,因为,它们可以作为指导书、教科书,使我们坚定认识彼此的同志关系……”(巴特穆尔2001:329)自传写作对黑人女性主体地位的形成和建立黑人女性之间的同盟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在自传的写作和阅读中,黑人女性分享彼此的经验,更重要的是“学习她们的抗争策略,也可以从她们的错误记载中吸取教训”(巴特穆尔2001:329)。政治性诉求超出了单纯的姐妹情谊的经验倾诉。胡克斯希望通过激进黑人女性主体性的叙事更深地认识黑人女性经验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她追问:“那些不再出于推崇单一的黑人女性经验和宣扬‘我们已经胜利地推翻了压迫’而错误表现我们现实的自传在哪里?”(Hooks1992:59)自传对于黑人女性更深的意义在于:她们能在自我实现的过程中完成思维的去殖民化,建构主体的自我认同,抵抗种族、性别和阶级主导的权力和政治机制。“殖民化”一词经常被有色族裔女性用以表述她们在种族、性别等领域的不平等地位。运动医学论文

作者:李珺 徐志强 单位:南京大学 洛阳理工学院


    更多科技论文论文详细信息: 谈后现代视域中的性别和文化政治
    http://www.400qikan.com/mflunwen/kjlw/159495.html

    相关专题:风险管理师考试 河北联合大学


    上一篇:市区公园景观设计简析
    下一篇:没有了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