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12年实力经营,12年信誉保证!论文发表行业第一!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客服电话:
当前位置:首页 > 免费论文 > 科技论文 >

国内犯罪地理研究述评

1基于CPTED理论的犯罪空间防控对策研究

近年来,CPTED理论受到了国内诸多学者的关注。早在1994年,就有学者分析住宅与犯罪问题的关系,认为住宅的布局、外形、结构、防范设施等硬环境对盗窃犯罪影响很大(朱德林,1994)。然而,直到2001年,“防卫空间”的概念才被正式引入到城市规划实践之中,认为在城市规划、设计和建设的过程中应该将将犯罪预防作为一项重要的功能和指标(李明琪,2001)。此后从城市规划设计角度对犯罪预防的研究逐渐得到发展。目前基于CPTED理论的犯罪空间防控对策研究尚处于发展初期,已经基本形成宏观层面的指导原则,但尚缺乏具体的实施指引,同时也缺乏具体实证案例的支持。有学者从城市空间设计的角度,提出无论是在城市空间整体规划层面,还是建筑结构层面,都要尽可能建立私用空间—半私用空间—半公共空间—公共空间的“层进式城市空间防范模式”,从而形成不同的区域感、层次感和安全感,进而有利于预防犯罪(李艳霞等,2004)。王发曾(2006)对不同类型的建筑内外部空间设计进行分析,倡导空间防控在城市犯罪综合防控系统中发挥积极作用;之后,进一步对城市规划设计的犯罪防控进行了全面系统地分析,认为能够在功能分区规划、建筑组合设计、建筑单体设计和交通规划设计等4个方面消除犯罪盲区(王发曾,2009)。

2基于情境预防原理的犯罪空间防控对策研究

情景预防原理主张把“消除产生犯罪机会的情境”作为预防犯罪的重点,在国内的警务管理实践中得到了广泛关注与应用,然而已有研究多为理论性对策分析,实证应用较少,这可能主要与警务管理的保密性等原因有关。郝宏奎(1997b,1998a)在对英国犯罪预防的理论、政策与实践介绍时,提到英国在司法预防、社会预防失败后,犯罪预防的重点开始转向情境预防,并对情境预防的8个主要举措进行了详细介绍,由此推动国内对情境预防犯罪的研究。国内学者认为犯罪情境预防包括犯罪对象预防和犯罪环境预防,而犯罪环境预防包括环境监视和环境设计管理(张洪波,2001);根据情境预防中的理性选择理论、日常活动理论和环境犯罪学理论,可以从提高犯罪难度、增加犯罪风险、降低犯罪回报、减少犯罪刺激、排除犯罪借口5个方面实施情境预防的基本政策(庄劲等,2005)。

3基于PGIS的犯罪空间防控对策研究

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警用地理信息系统(PGIS,PolicingGeographicInformationSystem)在中国的公安部门得到广泛应用,为城市犯罪的空间防控提供了强大的新技术支持。由于与公安实践的紧密结合,它已经成为犯罪地理研究中发展最快的研究热点。国内已有研究主要集中在PGIS的系统架构、具体设计、实践应用等3个方面。在系统架构方面,贺日兴等(2006)围绕PGIS建设,系统讨论了基础与警用地理信息的采集和更新、大量业务信息的地图定位、如何与公安实战相结合、应用水平的提高以及PGIS的相关标准建设等五方面问题。PGIS是一种计算机辅助决策系统,能够搜集和分析犯罪数据、发现犯罪模式、预测犯罪趋势、并且形成新的犯罪知识,在空间查询、案件专题分析、侦破辅助分析、热点分析、警务干预分析、犯罪预测6个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王超等,2010)。在具体设计方面,修文群(2006)以地理信息系统为核心,结合网络搜索、IP追踪技术,通过建立“网络犯罪空间数据库”,对网络犯罪空间管理系统进行具体设计。也有学者重点探讨了分布式智能公安GIS设计中所涉及的分布式WebGIS、智能GIS和空间信息可视化等关键技术(张梅等,2007)。在实践应用方面,目前比较成熟的是犯罪制图研究,将治安管理、预防犯罪、研究犯罪、控制犯罪和打击犯罪工作中的一些现象(或数字等)用符号反映在电子地图上,应用于犯罪分析、预防等执法研究与应用领域,能够借此推断犯罪分子的居住地、再次作案的可能地点以及犯罪分子的出行距离范围等(梁经书,1990;贺日兴,2006;耿连海,2005)。该技术已经在河南宝丰“3•18”系列杀人的侦破中得到应用(李广仓,2008)。综合来看,基于PGIS的犯罪空间防控对策研究在中国刚刚起步,虽然其应用效果非常显著,但是目前的研究成果大多是初级的、不完善的,文献的专业性、技术性太强,在学术规范和理论总结方面还有待加强,在实证研究方面也需补充完善。

4中国犯罪地理研究动态

4.1研究主题的发展动态

对五类研究主题,分1986-1990、1991-2000、2001-2010年3个时期进行统计,结果如表1所示。从研究主题的发展历程来看,20世纪80年代,研究主题主要集中在国外研究引介、国内学科架构及理论研究、犯罪防控对策研究等3个方面。这一时期是国内各学科的恢复重建期,犯罪地理研究刚刚起步;20世纪90年代,研究主题分布发生变化,主要集中在犯罪时空特征、犯罪诱因研究和国外研究引介等方面,学科发展比较合理,特别是在实践研究方面较前一阶段有了较大发展;21世纪以来,受国内警务实践的推动,中国犯罪地理研究论文数量出现明显增长,犯罪防控对策研究、国外研究引介、学科架构及理论研究三大研究主题方面的文献数量增幅明显,发展迅速;而犯罪时空特征研究、犯罪诱因研究的关注度则相对不足。综合来看,国内犯罪地理研究比较重视防控对策研究(54篇,41.9%)、国外研究引介(26篇,20.2%)、学科理论建设(20篇,15.5%)3个方面,这说明国内研究学者在发展自身理论和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始终注意国际犯罪研究的新进展,不断借鉴并拓展研究内容,但是国内学界尚未形成完善的犯罪地理研究体系,特别是在犯罪景观的空间形成机制方面的理论和实证研究有待进一步加强。

4.2研究领域的发展动态

为了解犯罪地理在各个领域的研究状况,根据研究文献第一作者所在的主要学科领域和研究方向,将研究领域归并为四类:地理学领域、城市规划领域、法学与警务管理领域、应用数学领域。分别考察1986-1990、1991-2000、2001-2010年3个时期4个领域的文献数量的变化情况(表2)。(1)从研究力量的分布情况来看,地理学领域、法学与警务管理领域的学者在20世纪80年代率先开展国内犯罪地理研究,并对此予以持续性关注,是当前犯罪地理最主要的研究力量(分别占32.6%和53.5%)。城市规划和应用数学领域的学者在2000年后开始介入,成为犯罪地理研究的新兴力量(分别占8.5%和5.4%)。这表明21世纪以来,国内犯罪防控的现实需求得到了越来越多学科领域的关注。(2)从研究力量的消长情况来看,早期地理领域、法学与警务管理领域的研究成果数量大体相当,但是进入21世纪后,法学与警务管理领域的发展速度明显快于地理领域,成为当前对犯罪地理研究关注度最高的学科领域。这种情况的出现主要与国内公安实践任务的迫切需求有关,同时也说明了中国地理学者对犯罪现象的关注已经落后于现实需要。

4.3研究领域—主题分布

在过去25年间,中国犯罪地理研究在4个不同领域中的主题侧重点是有所差异的,由文献数量的“领域—主题”分类统计情况(表3)可知:(1)地理学领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犯罪空间防控对策研究,其他主题相对均衡,这与国内犯罪地理面临的实践需求和地理学综合性的学科特点是相关的。(2)城市规划领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学科架构及理论研究、国外研究引介两部分,这说明国内该领域的犯罪地理研究尚处于倡导起步阶段。(3)法学与警务管理领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犯罪防控对策研究、国外研究引介两方面,其他方面的研究则相对欠缺,这主要是因为该领域学者直接面临着严峻的犯罪防控现实问题,亟需吸取国内外的研究和实践经验。(4)应用数学领域的研究则全部是关于模型算法的理论性研究,这主要是由它的学科性质决定的。

5总结与展望

本文利用国内常用的三大电子资源数据库,围绕“研究领域”和“研究主题”两方面,对犯罪地理的研究进展进行了跨学科述评,以期对于未来的学科发展提供一定参考。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来,随着现实社会的需要和学术视野的拓展,犯罪地理研究在国内逐渐起步,已经吸引了来自地理学、法学与警务管理、城市规划和应用数学等诸多领域学者的关注,但其学科体系尚没有取得学界共识。进入21世纪后,法学与警务管理领域的学者对犯罪防控对策的研究获得快速发展,而地理学者对犯罪现象的关注则相对落后于现实需要。在面向现实犯罪防控问题的同时,国内学者始终注重对国外研究和实践经验的引介,不断拓展研究内容,积极探究犯罪现象的特征、成因与防控对策。在宏观国家尺度、中观城市及城市间尺度、微观城市内部空间尺度等不同的空间尺度下,国内学者已经全面展开对犯罪时空特征的研究,并在宏观层面的犯罪成因研究方面成果颇丰。犯罪防控对策研究已经成为当前犯罪地理的研究热点,初步形成了基于综合分析、CPTED理论、情境预防原理、PGIS等多维视角的研究框架。尽管如此,中国犯罪地理研究仍然任重而道远。当前的大量研究集中在犯罪防控的对策分析方面,对犯罪现象产生机理的研究则相对较少。因此,未来在学科建设、理论贡献,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实践应用等方面均需要进一步的加强与深化。(1)积极倡导跨学科的学术交流,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犯罪地理学当前国内犯罪地理研究分散在地理学、法学与警务管理、城市规划和应用数学等诸多学科领域,且各领域之间的互动交流较少,对犯罪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体系的认识尚没有形成共识。尽管国外很早就有犯罪地理研究,但当前犯罪学者主导着犯罪地理研究的方向,形成了环境犯罪学分支。因此,如何避免犯罪学与地理学的分歧,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犯罪地理学是未来学界需要谨慎思虑的重要课题。(2)广泛开展基于中国国情的案例实证研究,加强对犯罪地理学的理论总结提升与西方国家相比,中国具有差异化的基本国情和文化背景,所面临的犯罪形势也必然有其独特之处。因此,我们不仅仅要检验国外犯罪地理理论在国内应用的合理性,而且还要立足于国内犯罪的客观实际,积极开展丰富的案例研究,加强对犯罪地理学的理论总结提升。(3)全面深化与拓展国内犯罪地理学的研究内容当前,国内犯罪地理研究的特征研究和诱因研究多采用生态学方法,这种以不同地区关联性统计为基础的人类生态学方法在推广说明个体时容易产生错误,因为它不能就偶然联系形成定论,这也就决定了此类研究在科学上的不完整性(保罗•诺克斯等,2005)。未来学界应该充分重视社区环境与城市犯罪关系的互动研究、犯罪事件相关主体的行为空间研究,从而深入理解犯罪形成的内在机制。在重视城市犯罪的同时,也应该充分重视农村犯罪与区域犯罪研究;在创新深化常规犯罪研究的同时,也应该积极开拓网络犯罪等虚拟犯罪的研究内容。(4)逐步加强对犯罪地理研究中新技术和新方法的应用进入新世纪以来,国外学者开始将犯罪学理论、人工智能技术和地理信息技术结合起来开展虚拟犯罪研究,目前已经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Liuetal,2008)。通过构建虚拟犯罪模拟实验室,能够充分地测试犯罪理论、发现犯罪新知识、评估犯罪防控策略的实施效果,是目前犯罪地理研究的前沿领域。(5)同步推进犯罪地理研究成果的实践应用,提升犯罪地理学的服务能力“以任务带学科”是中国地理学特别是人文地理学的典型特征,虽然有其弊端,但也是带动学科快速发展的最佳方式之一。当前犯罪地理学的研究成果往往只提供原则性指导,所提出的建议较难在微观层面落实。考虑到当前面临的发展机遇,未来犯罪地理学界应该努力推动与公安系统、规划系统等部门的密切合作,加强研究成果在实践中的应用,千方百计提升犯罪地理学的服务能麻醉医学论文力。

作者:姜超 唐焕丽 柳林 单位: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 广东省城市化与地理环境空间 广东省海洋资源研究发展中心 辛辛那提大学地理系 


    更多科技论文论文详细信息: 国内犯罪地理研究述评
    http://www.400qikan.com/mflunwen/kjlw/158483.html

    相关专题: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吧 兰州交通大学


    上一篇:会计信息化对企业未来发展的作用
    下一篇:没有了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