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12年实力经营,12年信誉保证!论文发表行业第一!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客服电话:
当前位置:首页 > 免费论文 > 科技论文 >

农业循环经济发展问题初探

目前,西部欠发达地区在农村工业化进程中,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农药化肥污染、土地垦殖过度、水质恶化、土壤沙化等问题非常突出。西部欠发达地区大部分处于高原、丘陵地区,包含了若干个生态保护区和多个原始森林,其生态环境对我国整体的生态系统影响巨大,保护和建设好该地区的生态环境不仅是其自身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整个国家环境保护的需要。然而,据统计,该地区化肥使用量远超全国平均水平,化肥有效利用率仅约30%。化肥、农药、农膜等的滥用,对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同时,农业生产中对土地的过度开垦、过度放牧、过量捕鱼,也对生物资源带来了严重破坏。另一方面,传统农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大量废弃秸秆、加工过程引起的污染以及农产品消费带来的废弃物、废水、废气也加剧了农村生态环境的负担。这种对自然资源的粗放开采和利用必然导致生态环境的恶化。近年来,西部欠发达地区的各种自然灾害周期缩短、次数增多,高温、洪水、地震等极端天气、灾害时有发生,频繁爆发的自然灾害不仅给农业生产带来巨大损失,还进一步加剧农业、农村生态环境的破坏。要改善和保护西部欠发达地区的生态环境,就必须改革其当前的农业生产模式,减少资源浪费并提高农业废弃物和副产品的综合利用率。而从循环经济角度看,农业废弃物均是某种物质和能量的载体,是错位的农业资源,加以正确利用,同样可以创造价值。可见,运用农业循环经济理念,不仅能保护生态环境,同时还能够改变农业生产过程中废弃物和副产品综合利用率低的现状,提高农业经济效益。

一、解决“三农”问题的需要

实践证明,解决“三农”问题还是要从农业内部着手,即只能靠农业自身发展功能的增强、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产业链的延伸来实现。对于转变农业经济增长方式、提高农民收入,农业循环经济是最为有效的途径。因此,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迫切需要。现代农业对环境和资源的依赖性越来越强,西部欠发达地区受到地形地貌的限制,土地贫瘠,耕地和水资源极为有限,粗放式的开发对其脆弱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导致自然灾害频发,极大地制约了农业生产的发展。要实现农业可持续化发展,就必须转变这种依靠资源消耗、牺牲环境的农业经济发展模式。因此,实施农业循环经济、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生态破坏已是势在必行。农业循环经济通过“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三个原则,在节约资源、预防污染的同时,将生产资源循环使用,将农业废弃物变废为宝,不仅能最大限度的提高资源利用率,又能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还能延伸农业产业链,完善农业产业结构,增加就业机会,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三赢,是一条减轻资源环境负担、增加农民收入、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以及实现农村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比如,贵州山区广泛种植的多年生草本植物芭蕉芋,过去只能做粉条,收入很少,但引入循环经济模式后,以芭蕉芋为原料建立了生产燃料酒精、生产牛羊乳酸饲料及肉牛饲养的循环体系,现今每年可产18万吨燃料酒精、270万吨酒精发酵饲料,可供7-8万头肉牛的饲养,并能解决2.7万人就业,极大地提高了当地的农民收入水平。

二、西部欠发达地区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现状

(一)农业循环经济总体规模较小

目前,西部欠发达地区的农业循环经济发展受到当地经济水平的制约,尚处于起步阶段,总体规模较小。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而西部欠发达地区经济实力较为薄弱,地方政府可支配财政收入较低,难以对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所必需的基础设施建设、科学技术研发、产业结构调整等提供有力的资金支持,严重限制了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虽然近年来也在农业生产和农产品加工领域取得了一些进展,但仍主要局限在个别区域和企业,没有形成规模化、产业化效应。同时,农业循环经济要实现效益最大化,要求形成农业产业整个系统,包括种植业林果业、畜牧业、农产品加工业、农产品服务业、农产品消费等各个体系之间的协同和整合。而西部欠发达地区现有的循环经济项目,大多“单打独斗”,产业之间资源共享程度低、耦合性差,延伸产业发展不足,产品附加值低,缺乏规模效益,难以带动农民发展循环经济的积极性,制约了西部欠发达地区农业循环经济的整体发展。

(二)政府对发展农业循环支持力度不大

农业循环经济理念进入我国的时间不过短短十余年,西部地区很多地方政府对其内涵的认识和理解尚存在偏差,认为循环经济就是废弃物再利用、保护环境、改善生态,并未认识到这是一种全新的农业经济形式,导致政府对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重视不够,支持力度也比较有限。另一方面,农业生产的主体是农民,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也依赖于农民的认可和推动。而我国农民的文化素质普遍偏低,生态意识薄弱,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没有对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强烈愿望和要求,这就使西部地区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缺乏广大的群众基础。再加之我国地方官员政绩考核往往以GDP为准绳,而农业循环经济投入大、见效慢,回报周期长,这就导致一些地方领导干部为追求政绩,重经济增长、轻环境保护,对不能立竿见影的农业循环经济积极性不高、重视不足、扶持不到位,从而阻碍了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

(三)缺乏合理的农业资源价格调控机制

农业资源滥用是当前以资源消耗换取经济发展的线性经济增长模式的主要特征,也是导致农业、农村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而究其根本,资源滥用是由资源价格体系的不合理所引起的。目前西部欠发达地区的资源价格普遍偏低,未能正确地反映市场供求关系,更没有将环境成本核算在内。低廉的成本造成了人们对资源的过度使用,从而导致了资源配置的浪费和不合理以及大量的环境污染,这些都只有通过建立合理的农业资源价格调控体系,将环境成本外部化来解决。如西部地区城镇供水的商品价格通常低于成本价格,近几年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推进,该地区工农业和城镇用水需求量急剧增加,水域污染问题也越加严重。此外,实施循环生产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企业生产成本提高,相对于传统生产模式缺乏价格优势,这也给农业循环经济企业带来了更大的市场风险。因此,在农业资源价格扭曲的情况下,环境破坏成本低、环境保护成本高,企业和农民都缺乏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积极性,农业循环经济的“经济性”也难以得到体现,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就必然举步维艰。

三、西部欠发达地区农业循环经济发展对策

(一)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

西部欠发达地区现行的以农户家庭经营为主体的农业经济模式在管理、成本、技术和产品等方面存在诸多缺陷,既不利于农业循环经济的推广,也局限了循环经济的效益,因而,要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就必须以农业经营的市场化、集约化为基础,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西部欠发达地区应结合自身条件和资源,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根据农业循环经济的特点,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大力推进“集中居住+生态养殖+绿色种植+种养循环”的现代农业循环模式,建立立体种养加工一体化以及农林牧副渔各业互补的产业发展全链条,从而实现全方位、多层次“低排放、再利用、再循环”,并达到环境与经济的平衡发展。各地应根据地域特色,积极扶持一些资源优势明显、市场前景好、技术含量高、产业关联度强、带动效益大的农业循环经济龙头企业,以“大”带“小”、以“点”带“面”,逐步铺开,进而在培养区域主导产业的同时,带动整个地区产业结构的发展。

(二)提高认识,加大政府支持力度

从美、日、德等国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经验可以看出,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与政府的支持密不可分,可以说,没有政府的支持,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就只能成为空谈,在我国更是如此。西部欠发达地区由于经济基础薄弱、社会、生态环境复杂,又大多处于少数湖南社会科学杂志简介详见

(三)构建合理的农业资源价格体系

任何一种经济模式的转变都意味着成本,循环经济也不例外。目前制约循环经济发展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就是其“经济性”的缺乏,导致循环经济的主体———农民缺乏抛弃传统农业方式的动力,因而在发展西部欠发达地区农业循环经济的过程中,必须要注意到循环经济的“经济性”。而要提高农业循环经济的经济效益,就亟须建立起合理的农业资源价格调控机制。合理的价格体系可以有效地减少农业资源浪费、提高资源使用率、降低法律实施成本、积极促进我国农业产业结构的转型。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第一,确定合理的资源价格。任何资源的使用都是以环境的破坏为代价的,而我国目前的资源价格往往并未将环境成本和资源再生成本计算在内,从而导致了资源价格偏低的现状。因此,在资源价格中,除开采成本外,还应加入环境成本、资源再生成本等因素,同时建立资源保护补偿机制、加大补偿力度,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的调节作用,运用“无形之手”保护和合理利用资源。第二,建立自然环境价值评估体系和环境使用付费制度。从生态经济角度看,自然环境的价格等于环境能容纳的最大排污量。因此,任何组织或个人使用自然环境都应该付费,因为其行为对环境都可能产生“负效应”。基于此,西部欠发达地区可采取事前评估、达标排放、污染付费等措施,体现环境价值、增大环境污染成本,从而实现环境的源头治理。

作者:何佳


    更多科技论文论文详细信息: 农业循环经济发展问题初探
    http://www.400qikan.com/mflunwen/kjlw/147496.html

    相关专题:交通论文网 案外人执行异议申请书


    上一篇:江西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
    下一篇:嵌入式系统设备驱动程序教学研究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