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12年实力经营,12年信誉保证!论文发表行业第一!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客服电话:
当前位置:首页 > 免费论文 > 科技论文 >

文物保护单位保护与利用微探

1须弥山石窟概况

须弥山石窟地处宁夏固原市原州区、西吉县、中卫市海原县三县之交的须弥山东麓。石窟分布在长约2km、平均海拔在1800m左右的山麓东南崖面上。该石窟创建于北魏后期,经西魏、北周、隋唐四代的连续营建,共开凿162座窟龛,其中有正式编号的窟龛132座,附属窟龛30座。唐朝敕赐为“景云寺”,元明时又曾敕封更名为“圆光寺”。石窟中以北周和隋唐开凿的大型庙窟石雕造像最为精美,在全国石窟造像中占有独特地位,是研究我国石窟艺术及民族宗教历史不可多得的宝贵实物资料,具有重要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

2须弥山石窟评估分析

须弥山石窟按地貌空间特征以及雕刻内容依次分布在大佛楼、子孙宫、圆光寺、相国寺、桃花洞、松树洼、三个窑、黑石沟8个区域内[3][4](图1)。本文结合各石窟洞现有状况,按8大区域进行评估分析。

2.1价值评估

根据各石窟的建造年代、现有的造像、壁画等的具体内容,通过其对历史文化、艺术和社会不同的贡献水平进行评估,划分出4个价值等级(表1)。

2.1.1一级价值(Ⅰ)

主要是窟洞内有造像,且造像精美,轮廓完整,细部清晰可见,壁画色彩鲜明,保存较为完整,集中反映石窟艺术风貌。若造像细部不清,但年代久远,反映石窟开凿的历史传承性。该种价值石窟主要有1、5、24、25、33、45、46、48、51、105、112号石窟。

2.1.2二级价值(Ⅱ)

主要是窟洞内有造像。造像细部不清,轮廓完好,壁画残存,有一定的艺术观赏价值。该种价值石窟主要有14、28、54、62、67、68、69、72、78、79、89号石窟。

2.1.3三级价值(Ⅲ)

主要是指窟洞内有造像,造像仅见轮廓,且风化严重。该种价值石窟主要有2、7、8、9、11、13、15、17、18、19、20、21、22、26、27、30、32、34、35、36、39、44、47、49、50、52、53、59、60、64、71、74、75、76、77、80、83、86、87、88、90、103、110、113、114、121号石窟。

2.1.4四级价值(Ⅳ)

主要是窟洞内无造像,现存仅为一窟洞。该种价值石窟主要有3、4、5附1、6、16、17附1、37、40附1、40、41、42、43、47附1、55、75附1、87附1、91、92、93、66、73、70、81、82、85、111、115、124、126号石窟。

2.2现状评估

从整体上看须弥山石窟基本上保存了1984年维修后的风貌,石窟的形制保护较好。但是由于保护和管理措施不完善,使得在编石窟中都遭受了不同程度的自然或人为破坏。自然破坏中主要包括物理风化、雨蚀、风蚀和化学风化,各占石窟比为51%、16%、15%和17%;除此外还包括空臌、碱酥和日照以及飞禽破坏。人为破坏因素中烟熏现象最为普遍,达到了20%,其余为放牧行为造成的破坏。根据石窟所遇到的破坏类型及风化损坏面积划分3个等级评估标准(见表2)。①一级标准(Ⅰ):主要指破坏类型有2种以下,同时风化面积200m2以下的石窟。②二级标准(Ⅱ):主要指破坏类型3~4种,同时风化面积200~500m2的石窟。③三级标准(Ⅲ):主要指破坏类型5种或5种以上,同时风化面积达500m2以上的石窟。

2.3管理评估

须弥山石窟成立专门的管理机构以来,在国家文物局、自治区人民政府和固原市政府的支持下,管理所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服务工作不断得到改善,文物“四有”基本齐全。经过调查,现有的管理措施主要包括:为各石窟建立档案,竖立说明标志牌,建设区域管理用房,配备管理员,安装护栏、护门。根据目前各石窟管理措施的使用划分为如下4个等级(见表3):①一级标准(Ⅰ),采用了4种或4种以上管理措施;②二级标准(Ⅱ),采用了2~3种管理措施;③三级标准(Ⅲ),采用了1种管理措施;④四级标准(Ⅳ),未采用任何管理措施。

2.4利用评估

须弥山石窟对外开放以来,在满足人们旅游观光、宣传固原市形象等发挥了一定的作用,目前须弥山石窟利用的主要方式是文物原址展示,展示手法主要以竖立解说牌、标示牌及安装照明设施为主。总体看来手段单一、内容较为单调,标示和解说系统不完善,使得石窟在科学研究方面的利用不足,在宣传教育、传播民族文化方面未能充分有效。根据各石窟采用的展示手段,划分出2个利用等级(见表4)。①一级水平(Ⅰ),采用二种或二种以上展示设施。②二级水平(Ⅱ),采用二种以下展示设施。

2.5综合评估

须弥山石窟造型风格独特、文化内涵丰富,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历史价值和社会价值,但文物保护、管理、展示设施不完善,文物存在不同程度上的破坏,文物价值没有得到有效的发挥。通过结合价值、现状保存程度、管理现状、利用现状评估等级,归纳出石窟各区域的综合评估指标(见表5)。

3石窟保护与利用措施

3.1须弥山石窟保护分等级实施建议

根据须弥山石窟所面临的主要破坏因素,提出减少、防止石窟破坏的保护措施。包括通过裂缝灌浆、干燥石窟的化学药剂涂抹、在潮湿石窟安装干燥设备、清除窟体周围乔冠木的方法减少风化的破坏;通过建造窟檐、在干燥石窟使用化学药剂防止风蚀、雨蚀的破坏;通过化学药剂涂抹以及灌浆回贴的方法起到保护壁画的作用;在潮湿窟体增加温湿度检测以及增加烟熏检测来加强石窟监控。在石窟综合评估基础上,结合评估特点,将石窟保护等级划分为3个等级,起到分等级采取保护措施的目的,做到针对性保护(表6)。①一级保护(Ⅰ),采用7种措施以上的保护。②二级保护(Ⅱ),采用3种以上、7种以下的措施保护。③三级保护(Ⅲ),采用少于3种措施的保护。

3.2须弥山石窟利用建议

须弥山石窟现存在编石窟中历史艺术价值、保护完好程度都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在保护石窟和保证游人通达的原则下,根据综合评估结果划分区别展示程度,可分为定期展示、长期展示和不展示石窟。①定期展示:24、25、33、51、45、46、48、105。②长期展示:1、2、5、5附1、6、8、9、13、14、15、16、17、18、19、20、21、22、26、27、28、30、32、34、35、36、37、39、40、40附1、41、42、43、44、47、47附1、49、50、52、53、54、55、59、60、62、64、66、67、68、69、70、71、72、73、74、75、76、77、78、79、80、81、82、83、85、86、87、88、89、90、91、92、93、110、111、112、113、114、115、121、124、126。③不展示石窟:3、4、7、10、11、12、23、29、31、38、56、57、58、61、63、65、84、94、95、96、97、98、99、100、101、102、103、104、106、107、108、109、116、117、118、119、120、122、123、125、127、128、129、130、131、132。

4结语

通过对须弥山石窟的现状调查,在对其进行综合评估的基础上提出操作性较强的保护和利用建议,这是对保护规划的编制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要实现对须弥山石窟的有效保护,除了要编制科学合理的保护规划外,还需要注重强调保护的公众参与性,引导公众由被动式参与逐渐向主动式参与转化,保证文物古迹保护与开发利用的良性循环。

作者:程娟 景涛 单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海学院


    更多科技论文论文详细信息: 文物保护单位保护与利用微探
    http://www.400qikan.com/mflunwen/kjlw/131290.html

    相关专题:白城师范学院学报 金融风险管理师报名


    上一篇:网络资源与营销动态能力研究
    下一篇:本体论在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应用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