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联合会的发展
世界比较教育学会联合会成立之后,不断加强与其他国际教育组织的联系与合作。1972年为了筹措资金和更好地发展,联合会接受了时任国际教育局(IBU)局长的菲尼格(LeoFernig)的建议,将秘书处移至国际教育局的所在地——瑞士日内瓦威尔逊宫,从而加强了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联系。这一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承认了联合会的咨询地位,联合会成为教科文组织的一个C类国际非政府组织(指由多国的其他团体、民间机构、组织和个人组建的国际组织)。1990年教科文组织又将联合会的级别提高为B类国际非政府组织,世界比较教育学会联合会获得了更多的参与教科文组织领导层活动以及咨询的权利和机会。此外,在世界比较教育学会联合会的倡议和影响下,世界各地的比较教育研究专业组织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且大多数都加入了世界比较教育学会联合会而成为其成员学会。值得一提的是,1979年中国教育学会比较教育分会(CCES)成立,并于1984年加入了世界比较教育学会联合会。截止到2007年1月,联合会的成员学会已经达到了36个,包括28个国家性学会(如日本比较教育学会)与地方性学会(如香港比较教育学会),6个区域性学会(如欧洲比较教育学会)和2个以语言为基础成立的学会(如荷兰语使用者比较教育学会)[3]14。以学会类型和所在地区为分类标准进行统计(见表1、表2)。从分布上看,世界比较教育学会联合会的成员组织在全球基本都有分布,但主要还是集中在欧洲和亚洲;从类型上看,其成员学会以国家性的学会为主。
二、世界比较教育学会联合会的管理与活动
1.联合会的目标和管理根据1996年修订发布《世界比较教育学会联合会章程》[4],联合会总体目标在于促进不同民族和文化的互相尊重与合作,保障人权平等,致力于人类的和平与发展事业并不断强化国际教育研究,保证全民受教育权利的实现。为实现这些目标,世界比较教育学会联合会承担起了以下使命:增强比较教育学科师资力量和鼓励开展比较教育研究,促进多学科交叉方法在比较教育问题研究中的应用,为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比较教育工作者之间的交流合作提供帮助并鼓励比较教育专业团体的建立,积极支持比较教育研究国际项目和机构的工作,组织有特定需求的研究项目以及加强比较教育方法论和研究成果的交流。作为一个重要的国际组织,世界比较教育学会联合会设置了四个管理机构:执行委员会、主席团、理事会和秘书处维持联合会的运作。执行委员会是世界比较教育学会联合会的主要管理机构,由各成员学会指定的代表、其他成员和增补的无表决权的咨询成员组成。它的基本职权包括:决定联合会的政策、向大会汇报、决定新成员的吸纳、任命部门负责人等。执行委员会还负责依据《章程》选出联合会主席、副主席、财务官、秘书长,同时当工作中需要协助时负责分配委员会的工作给其他机构负责人。执行委员会每年至少举行一次例会,在每届世界比较教育大会召开时要向大会呈送管理报告。主席团由主席、副主席、秘书长、财务官和从执行委员会成员中所选出的人员组成,主要代表负责处理行政事务,并与每届承办世界比较教育大会的大会东道国学会就会议安排进行磋商。主席团亦可经执行委员会授权,依据联合会章程在大会上行使委员会的权力。理事会每3年召开1次,主要担任协商和提供咨询者的角色。理事会在每届世界比较教育大会召开之际,就提交的议题和执行委员会呈送的报告进行讨论并给出建议。秘书处是联合会的常驻办公机构,由秘书长和1名或几名助理秘书长协助管理,主要负责处理联合会的日常办公事务,包括安排主席团和执行委员会的例会以及会议记录,为简报主编提供执行委员会和主席团的活动报告,为世界比较教育理事会大会提供信息以及与总部外的成员组织联络等。2.联合会的运作和活动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世界比较教育学会联合会开展了多种活动以达到目标和完成使命。在网络技术不甚发达时,联合会会定期以英文、法文和其他形式发布关于成员学会和比较教育最新进展的简讯——《世界比较教育学会联合会业务通讯》,现已被联合会的网站取代。此外,联合会还通过资助和组织比较教育研究人员集会等促进比较教育研究的发展。世界比较教育学会联合会最重要的活动是组织召开世界比较教育大会。世界比较教育大会一般3年召开1次,是比较教育研究者的最高集会。每届大会都会有一个紧跟时代的主题,如进入新千年后,全球化概念开始在各个领域提上战略议程,教育的全球化要求各国教育必须在一定范围和程度上与国际接轨以培养具有全球化意识和知识的专门人才。面对外界环境的改变,世界比较教育学会联合会积极迎接挑战,将2001年在韩国首都汉城(现首尔)召开的第11届世界比较教育大会的主题定为“新挑战、新范式:走向21世纪的比较教育”,大会探寻了全球化背景下的教育应该如何适应时代的需求和促进世界的繁荣与富足[5]。每一届世界比较教育大会的主题虽然各不相同,但是它们在实质上仍然存在着交叉、重提或深化的部分,这些部分因而成为每届大会的常规议题。世界比较教育大会不仅为世界各国的比较教育研究提供了风向标,也为各国比较教育工作者搭建了交流的平台。世界比较教育学会联合会一直鼓励各成员学会积极承办大会以促进本国比较教育的发展。1998年南非比较教育与教育史学会(SACHES)在开普敦承办了第10届世界比较教育大会,这是大会首次在非洲举办,吸引了超过1000多名学者的积极参与,其中许多学者来自非洲本地。虽然会后并没有迅速促使非洲的其他地区成立新的比较教育学会,但它的确推进了南非比较教育与教育史学会自身的发展,并且使得比较教育这一研究领域在非洲地区日渐引人注目。世界比较教育大会到目前为止,已经成功举行了14届,历届大会的举办地和主题见表3[6]。第15届世界比较教育大会将于2013年6月24日-28日在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大学举行,大会的主题是“新时代,新声音,从比较视角看教育”。
三、世界比较教育学会联合会对我国比较教育学科建设的积极影响
1.推动中国教育学会比较教育分会的成立和发展世界比较教育学会联合会成立后,积极推动世界各国比较教育专业学会的建立。在它的推动和各方努力下,中国教育学会比较教育分会于1979年成立,并于1984年被联合会接受为成员学会,1987年被选为联合会执行委员会常务成员国之一。中国比较教育学会的总体目标在于促进我国内地与港澳台地区和其他国家比较教育学者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以提高我国比较教育学术研究水平。它开展的活动有:举办比较教育学术会议、发行比较教育专门期刊《比较教育研究》、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与合作等。最主要的活动就是每2年举行1次的中国比较教育年会,至今已成功举办了16届。中国比较教育学会在为我国比较教育研究人员的交流搭建平台的同时,也为我国比较教育学科建设的发展聚集了人力资源;而学术研讨会和年会的召开则使得比较教育学科建设得到更多学者的关注。根据西南大学田小红博士对我国比较教育学科建设文献的统计结果显示,我国比较教育学科建设发展从1979年开始进入了缓慢的起步期,比较教育学科从此开始了外部的学习和内部的从无到有的建设[7]1。1984年中国比较教育学会加入世界比较教育学会联合会后,我国比较教育学科建设进入了一个迅速发展期,尤其是在1984-1986年,我国学者关于比较教育学科建设方面的文献数量形成了一个高峰期,分别为20篇、22篇和23篇[7]5。这些文章为后来比较教育的学科建设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2.提升比较教育学术地位,丰富比较教育理论由于定义的不统一,性质的分歧与研究对象的无边界等问题,比较教育的学术地位以及研究从业人员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一度处于危机中。世界比较教育学会联合会的成立为比较教育研究从业人员的地位提供了保障;而联合会在发展中通过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频繁深入的合作,以及对国际教育问题和人权问题的关注,增强了自身在教科文组织举办的国际活动中的话语权,提升了比较教育的学术地位。每一届世界比较教育大会的主题都为我国比较教育学科建设和实践提供了方向性指导;而通过参加世界比较教育大会与国外学者进行的交流,使得“我们在建设比较教育学科的道路上思路更开阔,不至于囿于一家之言而闭塞或偏执”[7]6,阻碍比较教育学科的发展。此外,世界比较教育学会联合会及其成员学会还通过学术出版物、网络和会议等各种媒介发表对于比较教育基本理论概念的定义;每一届大会的优秀论文也都会集结成书出版或发行一期专刊。自1992年以来,由位于德国汉堡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研究所筹办的《国际教育评论》期刊,都会针对每届大会发行一期专刊,介绍从世界比较教育大会中精选的论文[8]。这些研究成果源源不断地丰富着比较教育理论,为比较教育学科取得合法性学理基础作出贡献。3.促进我国比较教育研究对本土教育的重视我国的比较教育由于在建立初期主要学习借鉴外国的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因此它的话语不免充斥着西方中心主义的色彩而没有形成“中国特色”。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及与外国学者专家交流的增多,我国的比较教育研究人员强烈地意识到:要实现我国比较教育与国际比较教育的平等对话和交流,必须要打破这种单方接受的状况,逐步建立我们自己的民族性和开放性的话语。换言之,中国比较教育的理论建构要重视中国的民族文化传统,植根于中国哲学,强调比较教育研究的本土化。王长纯先生曾指出:“在全球化条件下,中国比较教育学科建设要有一个更大的发展,就要对“和而不同”的哲学思想做现代转换,使之成为中国比较教育发展的方向,这也是中国教育同各国教育、同国际比较教育界对话的立场”[9]。“和”是事物达到和谐的过程,中国比较教育话语与西方比较教育话语的相“和”应当是在深入理解本国教育的基础上的有分析、有批判、有原则的吸收,而不是盲目引进,不是“同”。因此,笔者以为在比较教育研究中也要注重我国的优秀教育经验,重视对本土教育的研究,以最终实现双向交流和本土生长的目标。
作者:赵莉 单位:厦门大学
相关专题:金属功能材料 小木虫 物探化探计算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