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证明,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直接关系到大学生理想信念的确立,如何提高思政课课堂教学有效性有着极其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将从教师素质、教学方法、教学管理等层面来探讨提高思政课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问题。
一、从教师层面来看
(一)创新教育教学理念,增强服务意识
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是“渗透于教师所组织和实施的教育活动之中的基础性观念体系,是教师对教育工作本质理解基础上形成的关于教育的观念和理性信念。”教育教学理念反映了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提升思政课课堂教学有效性,教师必须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服务意识。思政课教师要创新教育理念,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意识,就必须要明确:教师是学生的引导者、鼓励者,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和坚定的理想信念作为思政课教学的价值目标,才能提高思政课课堂教学有效性。
(二)提高综合素质,培育良好师德师风
思政课教师不能仅仅停留在单纯的授业解惑上,更应该在教学中体现坚定的理想信念、道德情操等人格魅力和良好的师德师风,成为大学生成长道路上的指导者和引路人。课题组在2014年曾对贵州师范学院23个行政班级的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学生最喜欢和最不喜欢的课程都是思政课。后来在我校马列主义教学部的思政课开放日的接待活动中发现:学生最喜欢思政课的原因是这些教师尊重学生、风趣幽默、知识丰富、视野宽广、思维敏捷、课堂教学灵活多样;学生最不喜欢思政课的原因是教师的知识阅历有限、信息量少、理论与学生实际相脱离、照本宣科、课堂管理松散。因此,要使思政课受到大学生的欢迎和好评,必须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三)加强理论学习,提高理论素养
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局势,各种社会思潮相互激荡,思政课教师一定要学会运用并且能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要坚持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进行照搬照套,要科学地对待马克思主义,这是思政课教师必备的基本理论素养。思政课教师一定要加强理论学习,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有高度的政治责任感、使命感。自觉认真学习领会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和四中全会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用马克思主义最新理论成果来武装头脑,切实提高思政课教师的理论涵养。
二、从教学方法层面看
1.专题式教学
长久以来,思政课教学存在的一个问题就是系统讲授,面面俱到。实践证明,这种讲授方式是学生最不喜欢思政课的一个重要原因,第一,不利于把重点问题讲深讲透;第二,按教材体系,照本宣科;第三,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课堂显得枯燥乏味。将按章节顺序系统讲授转化为专题教学,实现由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变,能够极大提高思政课课堂教学有效性。专题教学的内容既来源于教材,又结合生活实际;既有理论体系,又结合当前的时政热点,关照学生关注的疑点、难点、热点问题,受到了学生的欢迎和好评。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为例,为了实现课程的教学目标,贵州师范学院马列主义教学部基础教研室全体教师在对教材具体内容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的基础上,结合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四中全会精神、习近平主席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学校学生实际情况,提练形成了若干个既体现教材重点内容又与时俱进的专题。通过专题教学,学生对思政课课堂充满期待,增强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极大地提高了思政课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参与式教学
参与式教学就是在思政课教学过程中要求教师要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教师要从不同层面和角度启发、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问题的分析、思考,并积极探索寻找解决问题的可能途径,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批判精神。参与式教学方法有以下几种:(1)开设思政课堂小栏目。思政课课堂既要培养学生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素养,更要培养学生能够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基本观点、基本方法分析社会生活的能力。通常就是利用课堂开讲前短暂的时间(一般5至8分钟)开设“今日话题”、“社会热点”、“时事分析”、“共同关注”等小栏目,既可以是教师分析分享,也可以是学生陈述分析、交换观点。开设课堂小栏目对于活跃课堂氛围,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培养学生正确的是非观以及良好的社会心态和情绪都具有重要意义。(2)思政课堂试讲法。即选择一个与教学有关的问题或者是重大理论、热点问题,在思政课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自己分析、思考和查阅资料进行充分准备,然后在课堂上进行一定时间的试讲。思政课堂试讲法要求试讲者讲完之后进行自我评价,正视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同时没有没有上台的学生对试讲者的试讲内容、方法等进行评议,最后教师点评。这种教学方法能够充分激发学生学习潜能和积极性,也能够增强学生、师生之间的思想交流。(3)课堂辩论法。即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思政课的基本理论,针对社会中的某一热点问题组织学生进行辩论,最后由教师总结,做出合理的评价。这一教学方法在解决思政课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问题,让思政课真正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使思政课真正成为让学生真心喜欢、终身受益的课程。(4)课堂演讲法。即思政课课堂上,由思政课教师事先准备题目或者学生自己根据学习内容选择问题,在课堂上进行理论结合实际的演讲。通过这种方法能够加深学生对基本理论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和语言表达能力,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增强了思政课的育人效果。
3.案例式教学
案例教学法就是在课堂上从一个或者多个事例出发,通过学生思考和教师引导、分析等形式,来说明并帮助学生理解某一基本原理或思想观点的教学方法。案例式教学法对提高思政课课堂教学有效性具有重要作用:第一,案例教学法中的案例来源于现实生活,具有可感知性,能够使学生联系实际进行思考,使理论更具有说服力。第二,案例教学法有利于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思考问题,从而培养学生运用理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三,案例教学法灵活生动,能够激发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来分析问题,培养辩证思维能力。第四,案例教学法能够增强思政课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高教学质量。
三、从课堂管理层面看
(一)分组管理
课堂管理是提高思政课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环节。为更好地加强学习管理,根据班级学生人数进行分组,由每组成员集体讨论和协商,推选出该组组长。组长根据该组成员男女生比例以及各自的性格特点,组织大家创制该组积极、健康、向上的组名和学习口号,负责对该组成员的管理和各种学习活动的组织。通过分组,化大班教学为小组教学,化教师对班级的个人管理为小组管理和学生自己管理自己相结合。这一分组模式涉及到学生平时的表现情况,包括班级环境卫生、课堂纪律、课堂参与、自我管理、团队协作等方面,调动了各种教学管理要素的积极性,实现了班级管理的优化,为增强课堂教学有效性提供了保障。下表列出的是贵州师范学院2014级汉语言文学(3)班分组的具体情况。
(二)实行课程班长制
课程班长制是指在思政课班级教学管理过程中,通过从上课班级推选或者指定2名学生作为本班思政课代理班长,负责思政课的辅助性教学任务。推选或者指定的2人作为思政课程班长,分工协作,其中1名班长只负责本班同学平时课堂分数、社会实践分数、读书笔记等分数的记录(称为记录班长),接受上课老师的指导和本班同学的监督,确保记录的分数真实、准确、完整,并符合课程记录要求,每次分数记录需由课程上课教师签字确认。另1名班长(非记录班长)负责思政课上课前的多媒体、粉笔的准备;实践报告、阅读心得等作业的收发;告知本班同学上课的专题、老师,以及需要阅读的有关书目,组织分组讨论等相关教学辅助性工作。课程班长制的实行可以更加有效地组织教学,加强管理,保障教学有效有序开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切实增强思政课课堂教学有效性。增强思政课课堂教学有效性,可以从不同的层面进行探索,其中,提升思政课教师综合素质,改进教学方法,加强课堂管理是提高思政课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有效途径。
作者:张玉胜 王维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