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艺术设计专业而言,其本身的专业特点更加强调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毕业设计作为高校培养及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环节,在教学计划中的学时比例及教学评价的权重较大。以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等整体办学水平较高的艺术学院为例,毕业设计的学时基本为12周左右,对应学分通常为10-15。其它综合类院校的艺术设计专业的毕业设计环节周期也相对较长,基本可以达到15周左右。目前,我国已开设艺术设计专业的高校也在陆续进行毕业设计环节与市场对接的有益尝试,也取得了较多的实践经验和良好的社会反响。毕业设计“项目化”所体现出的良好教学效果已被大家所认可,并初步达成一定共识,在此不再一一累述。对于毕业设计“项目化”的整个管理过程而言,评价体系的客观性和科学性将直接对学生毕业设计最终评审的结果产生重要影响。因此,笔者在本文将重点探讨在毕业设计“项目化”过程中,其评价体系如何有效建立与实施,从而为更加科学、有效地推进艺术设计类毕业设计改革提供相关有益的参考。
一、评价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
1)市场需求原则.艺术设计的根本目的就是从精神与物质的方面服务于人,它受市场行为的支配并为价值取向所左右。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加快我们越来越清楚地意识到艺术设计是一切无形(精神)与有形(物质)产品的载体。它所解决的问题是消费者、生产者、生产经销商以及设计师间的互动关系。即:设计师如何以“最经济的艺术设计产品”为生产经销商获得最大的经济利益,同时设计师怎样以最为适用的艺术设计产品来满足消费者心理和生理的需求。学院培养的是专业型、应用型、复合型的人才,在遵循高等教育的办学方针和办学规律下,参考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适当调整人才培养的策略是学校办学灵活性的体现。
2)能力提升原则。“专业技能”是在第一阶段“基本技能”的基础上,掌握设计学科人才应有的专业技能,即设计手法的掌握,设计工具的使用,能够为实现设计理想而具备的多种设计手法,这一能力在大学二、三年级的专业基础课程学习中得到训练和具备;“应用技能”是一种综合运用设计手法将设计知识进行呈现,设计理念进行实践创造与实物制作的能力,它已不再是设计图纸上进行概念设计的能力,而是根据实际设计项目进行可操作性的设计,它已不再拘泥于专业课程的某一概念或课程效果的再现,而是为实现符合实际设计项目的设计风格进行的设计,这一能力的展示必须建立在之前通过学习、训练掌握的“基本技能”、“专业技能”的基础上,通过知识转化实际的运用,完成项目设计,发挥服务社会的作用。这一能力在大学四年级的专业课程的学习中得到训练和具备,如毕业设计、毕业实习等课程。诸如此类的专业课程设置是为了学生大学毕业后成功走上社会的设计岗位做好准备,为能履行设计师的社会义务,利用专业实现其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埋下伏笔。同时,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也是为毕业生在毕业之际,继续向更高一级学府学业晋升,是对专业知识能力提前进行的一次测试。
3)就业对接原则。培养人才的目的是服务社会,人才培养质量的衡量标准是社会的满意度,人才专业价值的实现平台是工作岗位。因此,从一个国家角度而言,就业率是衡量其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从一所高校角度而言,它是学校某专业办学质量的重要体现。独立学院艺术设计专业的人才要准确达到“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促发展”的办学定位,与社会紧密联系实施的实践性教学至关重要。例如可以实习、毕业设计等综合课程为平台,将市场先进的设计理念和手法贯穿专业课程的理论和实践教学中,以缩短专业人才与社会岗位的磨合期,使培养的设计人才具备一定的市场竞争力,在学术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的竞争中找到自己的一席之地。
二、评价体系组成的基本构架
1)校内指导教师评价。甲方市场与学校要按照实习培养目标和实践教学内容要求,共同研究制定学生毕业设计的研究内容和计划,并认真落实。校内指导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专业方向和就业需求来与企业沟通协调,保证毕业设计的内容与学生未来的就业形成层次与条理关系。指导教师一方面为学校在对学生进行能力评价时可能产生的片面现象进行有效完善,为毕业生对自身能力形成更客观的认识提供参考依据,另一方面也为毕业设计实践化教学改革如何始终以学生为本,围绕实践化教学改革展开、深入的不同阶段,对教学手段及环节所存在的各方面问题进行时时跟,不断深化提供现实依据。学校应与实习企业共同制定学生实习考核评价标准,支持学生结合企业实际,以现实项目或实践问题作为毕业设计题目或毕业论文选题。在高等学校推广学生在企业进行毕业答辩的做法。
2)实践单位评价。通过实践单位的指导和训练,使学生能确实为毕业设计实习单位完成一些业务任务,创造出一定的社会效益或经济效益。由于实习生是实质性参与了具体的业务工作,特别在实践单位指导老师的帮助指导下,能较好地解决单位的一些实际问题,进而提高了实践单位的积极性,变被动接受为主动要求,双方的责任心也得到了增强。在具体毕业设计完成过程中,这些毕业设计学生必须承担了具体的实地设计、调研等工作,并提供翔实可靠的实际数据,为单位完成各项业务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因此,在整体的评价体系中,实践单位给出的评价将占据主要的地位,学生毕业成绩的评定也将由实践单位的项目负责人进行全程参与与最终的审议。
3)市场应用效果评价。学生在指导教师和实践单位的具体指导下,完成的毕业设计作品必须由市场来最终检验。例如,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在为某企业设计完成VI的体系之后,不但要通过实践单位的认可,还必须要定期跟踪VI体系的使用方的应用情况及效果。很多设计方案在市场应用时还会发生设计与使用偏离的问题,设计的最终目的是在于终端的实际应用,因此,在整体的评价体系中,还必须要将设计方案使用方的最终市场使用效果导入进来,同时在学生毕业设计成绩评定比例中也将占据相当的权重。毕业设计“项目化”评价体系的整个构建过程最大的特点是将市场因素导入其中,强调了艺术设计专业本科教学与实际应用之间的逻辑联系。在国家大力提倡“以服务发展为导向”和“产学结合”的背景下,实现毕业设计“项目化”,改革毕业设计的内容和方式,对提高毕业设计质量,确保专业培养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仁伟 单位:中北大学艺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