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服装设中的救赎隐喻
张艺谋的作品善于打破常规,在艺术风格的表达上,多采取创作“世界”代替现实,这样的方式既能够减少约束,同时还可以更好地满足受众的审美需求。影片的起始部分,采取了书娟的视野,并以简单的陈述,告知观众整部作品的核心背景。而书娟的服装时代特征明显,简洁的民国时期女学生服装,勾勒出淳朴而年少的书娟的身份和气质,虽然导演在内容设定上打破了规则,但是在服装方面却遵守20世纪30年代的主背景,其中不只是书娟,包括神父、妓女、军人等形象观众也能够一目了然。“救赎”是整部影片的核心故事缩影,正是人物由民族性、同情心等因素的驱使之下所进行的抉择。书娟简单的叙述完成后,便进入到人物的交流与对白,导演所设置的中外交流,保持了这一时代的特色,例如美国人并不会使用中文,日本人和美国人也无法进行任何的交流,这也保证了背景的客观性。随后小规模战争爆发,中国军人形象出现,这里张艺谋采用了蒙太奇手法,使画面所呈现的内容更加丰富。事实上,简短的交代对抗是为日后的“救赎”进行铺垫,残酷的战争几乎摧毁了一切关于美好的事物,甚至包括原本安静、祥和、圣洁的教堂,也因此而遭到破坏、沦落,最终以该地成为“救赎”的地点。在这样的环境中,“生存”几近成为了奢望,但却是人们唯一努力的目标。被救赎者是纯洁的学生,因为她们是未来,也是希望,所以,中国战士为此而牺牲,妓女为此而献身。在《金陵十三钗》中,服装最具特色的无疑是妓女,张艺谋在角色选择时也是煞费苦心。妓女的第一次出场便是进入教堂,她们的服装风格与时代背景产生了强烈的反差,这些姹紫嫣红的服饰风格,在硝烟弥漫的南京,既是一道靓丽的风景,却也是强烈反差的讽刺。书娟在模糊的玻璃后面静静看着这些妓女,又或是从一些地方偷窥,显然这些人是好奇,当然,因为身份的差异也会产生反感。虽然这些学生接受的是教堂教育,但仍旧遵守中国的传统礼教,甚至在“不靠谱”的神父和玉墨调情的过程中,表情上近乎于气愤。妓女的服装特色在于面料和色彩,在战争时期,只有难民和军人,而妓女显然是这其中的另类,妓女的服装虽然风格统一,但是色彩鲜明,没有任何的重复,并且与教堂环境相契合,明度和色相统一而不冲突,却凸显出妓女的服装特色。整个教堂中,唯一与妓女服装色彩相衬的便是玻璃,妓女与学生首次相见,也是通过这块玻璃而实现。而当妓女离开的时候,也是她们选择牺牲的时候,仍旧是以这块玻璃为主视野,此时还是那块色彩斑斓的玻璃。不过,初次相见的妓女花枝招展,眉宇间的风尘味让学生们反感,甚至厌恶,但是,离别时却让人看到了她们的美。终极含义的“美”是为了救赎,十三钗的服装含有浓厚的隐喻,以往那些妓女们卖弄风情的“法宝”不见了,却为了帮助孩子们而穿上了学生的衣服,诀别中凝望的神情,将整部作品推向了高潮。影片前期妓女们服饰上的强烈反差,或许仅仅是讽刺在战争时期那些贪图享乐的形象,但是,导演却正是用这种意想不到的方式,在结局中展现出前所未有的“救赎”,观众为之动容的除了故事剧情,还有服装变化带给人的真情实感。
二、服装设计中的镜像呈现
在大部分电影剧情中,金陵十三钗仅仅是作为妓女的负面形象,他们同样是青春年华,但却失足于青楼戏坊,也许在和平时期,这些妓女仍旧穿着旗袍花枝招展,在充满物欲的心理下过着纸醉金迷的生活,但是战争出现了,特别是在南京沦陷的战争中,没有任何一个中国人再拥有奢侈的资本,她们艳丽的旗袍,或许是这一时期的教堂中仅有的装饰。反观学生,很多民国时期的学生装束都是简单的,黑白或蓝白色的搭配,展现出学生青春可人的一面,在《金陵十三钗》中,学生装束却成为暗色调,导演为其找到的最合理的理由便是季节,但不可否认的是学生装与旗袍的强烈反差,或许暗色调的设置正是为了体现差异而塑造气氛所用。从学生们和妓女短暂的相处来看,二者的差异之处便是在于服装背后的价值观,学生单纯的思想仿如天使,妓女则是魅惑的魔鬼,虽然导演并没有在剧情中为二者设置强烈的善恶对立,但是却给人以善良和邪恶的对立之感。这一差别在剧情前期也有所展示,仅就厕所的争执,便能够看出两者在思想和价值上的矛盾,但是,矛盾并不意味着最终的决策,妓女选择她们认为正确的道路,虽然影片采取了留白的方式,并没有揭露最后的结果,但是在书娟朦胧回忆这些人的样子时,结合妓女们上车的画面,却带给人浓浓的伤感。导演张艺谋在服装风格上的设置也是别出心裁,妓女角色沿用了旗袍装束,这也是20世纪初上海歌舞团所遗留的“传统”,但是,学生的服装却发生了转变,这一时期的学生装应该是“五四装”,也被称之为“文明新装”,其风格朴素,但是却能够衬托出学生的清纯美,而在《金陵十三钗》中,张艺谋选择了旗袍,与妓女的服装风格相同,这或许也正是基于反差效果的考虑,如果将两者对比来看,除了颜色上的差异,长度、领形、斜襟、袖式等方面完全一致,但是在搭配和颜色的影响下,学生装束则显得朴实,而妓女却是风华绝代。这样的设置,正是导演用服装风格所进行的内心映射,学生的思想和价值观变是朴实的,从书娟来看,其父作为“汉奸”本可以帮助她外逃,但是她却以民族身份自居而拒绝,这样的选择正与其所受到的传统礼教相关。再来看妓女中的玉墨,她在相同的年华投身娼门,幼小年龄便感受到人情冷暖,而在妓女间的对话中,也在隐约暗示玉墨作为“花船头牌”,想必已经在娼门“混出门道”。但是,作为妓女却不对职业认可,甚至最后以历史对妓女的评价为影片做出重要抉择。综合来看,旗袍和学生装之间的强烈对比,以及人物之间心理反映的错综复杂,让最终由妓女替代学生的行为变得更容易被人理解,而且张艺谋以“商女不知亡国恨”作引,激发妓女的情绪,让妓女的救赎选择变得更加合理。而当妓女穿上女学生的服装后,其心理投影也发生了转变,由“婊子无情”变为了“舍生取义”的决然,这便是由服装变化所产生的影视效果。
三、服装设计中的影像还原
张艺谋并不善于用枯燥的环境烘托气氛,《金陵十三钗》便是他用丰富美感所展现出现实的残酷。不可否认,电影所塑造的妓女形象是美的,从其进入到教堂时,便开始卖弄妓女“招人”的风姿,腰肢扭动地前行。再辅以书娟透过玻璃的第一视角,妓女朦胧的美感,确实成为战争时期少有的风景。同时,在影片中,除了人美,景色也美,只是南京的景色只能够透过书娟的记忆而呈现出来。在12名妓女弹唱着秦淮曲,美妙的旋律曼妙在书娟的心间,淡淡的回忆其曾经的南京城是那样的好,只是,画面逐渐开始模糊,人们不得不面对战争的现实,以及妓女们即将面对的悲惨命运。秦淮美景本是令人向往的,但却在影片中形成了深深的苦涩。而能够与美人、美景相对应的只有服装。影片中妓女服饰的设计是华美的,从面料的色泽便能够看出其价值,再辅以色彩鲜艳、明亮的色调,即使姿色稍弱几分的女人,也能够衬托出引人注目的美感。从剧情上的效果来看,这样漂亮的衣服,不仅吸引到了“假神父”的瞩目,同时也有朴实的学生不自觉去“偷瞄”。事实上,这样的服装确实对人的目光有着较强的吸引力,但是,导演在服装上的安排,并不只是为了烘托美,更多的是为剧情服务,也为整部作品定下了反差的基调,增强了空间美感,引导观众进入到剧情中瞎想。而在影片高潮之时,服装美所做的铺垫终于展现出来,妓女演唱时的服装变换,引导观众从对妓女外表的浅层美感享受,深入到妓女深明大义的深层美感,只有这种深层美才是真正的秦淮美,也只有如此,才能够由妓女去体现战争时期的特有情怀,甚至于在大部分人选择苟且偷生的时代中,这些妓女选择了以牺牲换取了学生的安全,这不仅是被迫投入娼门的她们对女学生的同情,也不仅是为了“商女不知亡国恨”而与世俗的斗争,更是在这样一个自私得以被人理解的时代中,所做出保护弱者的抉择,所以,观众被妓女所感动。
四、结语
由于《金陵十三钗》这部作品定位于战争时期,人物的身份比较单一,结合战争时代中服装固有特色,导演只能够从妓女服饰上进行丰富。不过,虽然服装种类较少,但是反差较为明显,并由此而提升作品的美感,如妓女和学生服饰的对立美感,再如妓女穿着学生服的深层美感等。而不仅如此,服装在烘托气氛方面也有着非凡的作用,通过不同服装状态投射人物性格,同时展现人物状态,再结合故事剧情,由此实现了对观众情绪的引导。
作者:刘莹 单位:南阳师范学院美术与艺术设计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