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12年实力经营,12年信誉保证!论文发表行业第一!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客服电话:
当前位置:首页 > 免费论文 > 科技论文 >

音乐教育问题及体系构建

一、新形势下高校音乐教育的重要教育价值

音乐作为一种非常独特的艺术,利用音乐节拍、旋律和音调的变化可以直接和人的心灵进行沟通。任何一门艺术都是表现出人类各种丰富多彩的情感的,而高校音乐教育的主要核心则是审美教育,其主要通过音乐媒介来培养大学生的审美素质,音乐艺术教育在帮助培养当代大学生的情感美和鉴赏美、感受美能力方面有着别的艺术所无法代替的重要教育作用。无论是《二泉映月》或者是《命运》交响曲等国内外优秀音乐作品,都会使欣赏者在困难时增加勇气,在痛苦中更加坚强,从而洗涤灵魂、陶冶情感[3]。同时,大学生在进行音乐欣赏的同时可以完美感受音乐本身的内在美,进而有效提高大学生对音乐的理解能力和鉴别能力,从而可以自觉摒弃庸俗滥造、情调低下的音乐文化,自觉接受高雅音乐文化的熏陶,从而帮助当代大学生提高综合素质。

二、新形势下我国普通高校音乐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普通高校音乐教育师资力量薄弱师资力量作为学校开展音乐教育的组织者和主导者,音乐教师队伍素质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高校音乐教育教学质量。由于普通高校音乐教育是近些年才逐渐引起学校重视而发展起来的,对专业教师的引进缺乏科学规划,对引进教师质量没有严格把关导致很多高校的音乐师资力量没有办法满足高校音乐教学的需求,尤其是高素质音乐教师的缺少对高校音乐教育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二)普通高校音乐教育教材陈旧落后音乐教育教材是当代大学生获取音乐知识的重要渠道,高校音乐教材的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大学生音乐教育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然而,当前很多高等院校对音乐教材的编写和选用仍然存在诸多问题,高校音乐教育教材基本上陈旧落后,使用的教材的内容体系建设不够完善且单一,较少涉及到经典的专业音乐知识产权,和社会发展及大学生音乐素养的要求相背离[4]。另一方面,很多高校音乐教师没有按照科学合理的标准选择音乐教材,而且根据自己的喜好随意选用音乐教材,从而导致音乐教材和大学生之间没有形成良好的匹配性。(三)普通高校音乐教学管理不够规范我国高校音乐教育是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才开始发展的,直到现在仍然处于试验和探索阶段,并没有形成一个非常完整的学科教学体系,也没有足够的音乐教师队伍进行有计划地科学地开设音乐课程。再加上音乐教师大都是具有特殊艺术技能的艺术教师,各个学校的音乐教师由于所学专业和个人特长各不相同,这种学科的特殊性导致因人授课及因人开课,而非根据音乐教育的内在科学规律进行科学设置[5]。另一方面,因为大多数高校对音乐学科建设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导致普遍高校大学生音乐教育课程设置没有得到足够的保障,音乐课程设置非常零散,没有形成良好的内在逻辑联系,再加上很多音乐课程都是由学校现有音乐教师自己选定的,没有从当代大学生的音乐素质和要求出发,而随意根据自身爱好选择一些音乐教学内容,导致普通高校音乐教学大都停留在一个非常初级的发展阶段。(四)普通高校音乐教育认识流于肤浅高校音乐教育是我国高等艺术教育体系的重要构成部分,对高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具有非常重要的教育作用。高校音乐教育的教育理念强调人格综合平衡发展,然而很多人将高校音乐教育简单的理解为唱歌、跳舞,从而错误的将高校音乐教育等同于举办歌舞比赛或者文艺汇演,对高校音乐教育的本质没有形成科学的客观认识,导致在艺术教学实践中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影响了大学生艺术综合能力的提高和发展。另一方面,随着高校日益社会化导致社会上存在的急功近利思想进入学校。高校音乐教育由于没有办法直接给相关学校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而且其教育作用在短时间内没有办法完美展现出来,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学校相关领导和学生忽视了其重要的教育作用,只是将其作为高校教育体系的一种可有可无的点缀或者摆设,没有从根本上认识普通高校音乐教育价值。普通高校音乐教育认识流于肤浅,使得学校重理工轻人文过于偏重社会需求,导致大学生艺术修养贫乏,知识面狭窄,和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严重脱节[6]。

三、构建新形势下高效的高校音乐教育体系

(一)应该重视高校音乐师资队伍建设教师队伍是高等院校开展大学生音乐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教师队伍素质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高校音乐教育教学水平。高校音乐教育教学质量必须需要依靠音乐教师的教学才可以顺利实现,因而配置一支稳定的高素质的音乐教师队伍是实施高水平音乐教育的重要保证。由于音乐学科的特殊性,现代高校音乐教师不仅仅要具备本学科扎实的理论知识和演唱技能,而且还要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与涵养,还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与较强的教学组织能力[7]。因此,高校教育管理者应该重视高校音乐师资队伍建设,对于那些缺少教学经验的年轻音乐教师,可以由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师进行传、帮、带。学校应该开拓多种渠道让音乐教师可以参加进修与学校交流,从而开阔教师视野,不断提高音乐教师综合素质。同时,应该积极推进音乐专业教师的人才引进工作,从而使高校可以形成结构合理的高素质的音乐师资队伍。(二)应该重视更新高校音乐教材内容音乐教育教材是当代大学生获取音乐知识的重要渠道,高校音乐教材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大学生音乐教育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和音乐更新换代,高校应该重视更新高校音乐教材内容,从而更好的满足社会发展对其的需求。高校音乐教师在选用音乐教材时,要注意体现当代大学生的心理思想感情,同时在内容上应该突出民族性、大众性、时代性,充分体现出音乐艺术的文化属性和时代特征。在音乐教材内容上应该加入我国悠久的音乐文化知识对我国传统民族音乐的介绍、欣赏和传播。另一方面,也需要注重音乐教学内容的时代特征,尽量满足喜闻乐见的流行性,并且注重时代性,从而达到流行时尚和现实生活的有机结合。同时,音乐教材内容也可善于吸收借鉴国外先进音乐教育理论和教育经验,从而使音乐教材内容更加丰富全面。(三)应该重视开展艺术性地课堂教学音乐作为一种非常独特的艺术,因此,音乐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的方法选择上必须体现出艺术性,采用艺术化教学方法和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尽可能的减少使用平铺直叙的课堂讲解、语凑描述甚至强制灌输的传统教学方法,结合音乐艺术本身的生动性、感染性和形象性改善抽象的技能课和枯燥的理论课,在传授音乐理论和技能的同时,又可以和大学生进行双向的音乐审美交流,从而激发当代大学生对音乐美的感悟。另一方面,大学生音乐教育作为综合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并非唯一的方式,我们不能完全将其与其他艺术学科割裂,否则势必会影响到素质教育效果。因而,高校音乐教育必须加强和其他诸如舞蹈、美术等艺术形式的配合,利用学校举办的文化艺术节、校园音乐会、校园舞蹈比赛、校园美术展等,让在校大学生在浓郁的艺术教育氛围中得到心灵和感情的升华,让他们在艺术氛围中健康成长。(四)应该科学客观准确定位培养目标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和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要求我们必须科学客观准确定位普通高校音乐教育培养目标。传统高校音乐教育的培养目标主要目的在于帮助基础教育培养更多合格的音乐师资力量,在这种传统音乐教育培养目标的影响下,我国高校音乐毕业生的就业目标主要集中于前往学校担任音乐教师。然而,随着我国基础教育尤其是较发达地区音乐师资力量日益饱和,再加上当代大学生就业观念的不断变化以及社会经济发展对音乐人才需求量的不断增加,使得当前高校音乐教育毕业生就业已经不再局限于基础教育,已经发展为需要面向全社会的多元化就业态势。针对这种情况,当前高校音乐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明显过于狭窄,因此我们应该将培养目标调整为:为各类不同层次、不同体制的学校及其他需要音乐教育工作者的单位培养更多高素质的音乐合格人才。

作者:徐慧文 单位:福建工程学院 人文学院


    更多科技论文论文详细信息: 音乐教育问题及体系构建
    http://www.400qikan.com/mflunwen/kjlw/107109.html

    相关专题:可持续发展经济 环境保护论文


    上一篇:动画微电影在影视广告中的应用
    下一篇:城乡一体化与乡村旅游研究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