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12年实力经营,12年信誉保证!论文发表行业第一!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客服电话:
当前位置:首页 > 免费论文 > 科技论文 >

银行经营战略转型及管理10篇

第一篇

1、银行经营战略转型中工会的重要性

在银行的经营战略转型中,工会发挥着重要作用:第一,工会在转型中可以充分发挥其组织建设职能,在工作中调动员工积极性和创造力,更好的为转型服务;第二,工会本身作为职工合法权益的表达者和组织机构,在转型过程中有利于维护员工的合法权益;第三,工会在转型中要发挥其协调作用,消除员工在劳动关系和工作制度调整后的负面情绪,调解员工矛盾,减少内部冲突;第四,工会在转型中还发挥着思想教育和文化建设的职能,有助于提升银行员工的思想文化素养和职业素养。

2、银行经营战略转型中有效发挥工会作用的方法

2.1加强工会建设,保障转型进行。随着银行经营战略的转型,工会的工作任务和工作模式也应当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改良,加强工会的建设,以便其适应现阶段的工作需要。首先,必须加强工会的组织建设,对工会原有的职责范围进行扩展,在工作上更鼓励员工,在生活上更贴近员工,提高职工对工会的认同度和依赖性,加强工会的影响力;其次,工会应加强对员工素质的建设,改变工会成员的落后思想,用新观念来对待工作、处理问题,通过劳动法和银行管理制度的学习,公会成员要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掌握更优秀的沟通交流技巧,方便群众工作的开展;第三,要完善工会工作制度建设,做好对员工的管理、审核,积极开展各类企业活动,丰富职工的企业生活,并建立表扬奖赏制度,调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从而保障银行转型的顺利进行。

2.2有效协调矛盾,维护管理秩序。在银行经营战略转型的初期,随着银行经营体制、劳动雇佣关系、内部分配制度和管理制度的调整,职工和银行管理层之间、职工和职工之间的各种矛盾都会随之产生,给员工的工作和生活造成了很多影响,既不利于转型工作的顺利进行,又不利于银行的长远发展。要使这些不稳定的因素得到有效解决,工会必须充分发挥其协调作用,深入基层,深度参与员工工作,对造成矛盾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加以解决。除此之外,还要完善工会民主机制的建设,实行民主化的管理,保障职工在转型时期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加强与员工间的沟通和交流,可以通过开展职工代表大会,加大职工参与力度,建立科学的管理方式,坚持依法维权。

2.3加强培训力度,发挥教育职能。思想教育职能是工会的基本职能之一,在银行经营战略转型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工会思想教育的作用。一方面,要积极开展思想教育,培养职工的工作热情,工会在开展群众工作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教育导向作用,可以通过先进人物表彰、技术标兵评选等方式来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鼓励员工更努力的开展工作,对待有困难的员工,工会要积极给予帮助,解决职工工作和生活中出现的问题,增加职工对企业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另一方面,工会还要开展对员工工作能力的培训,培养员工的服务意识和营销意识,提高员工的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为银行的经营战略转型打下良好的群众基础。

3、结束语

银行在现代经济资源配置中占据着核心地位,它是资源配置的枢纽,银行的经营战略转型是国家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环节。工会作为代表银行职工利益的群众组织,在银行的经营战略转型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要更好更快地推进银行转型的进程,就必须充分发挥工会的作用,加强组织建设、调动群众热情,促进银行实现其经营战略转型。

作者:李艳英

第二篇

1.产品研发与创新能力。

W银行在总行设立了专门的产品研发团队,负责全行小企业业务产品的研发,并通过制度形式明确了分支行报送小企业新产品需求以及总行收到需求后后续处理流程、时效的要求。W银行在产品研发时能紧扣小企业客户融资难中的“担保难”、“短、小、频、急”等特点,围绕小企业担保难问题,W银行开发了“联保贷款”、“商位通”、“村民担保贷”、“免保•应急贷”、“余额贷”等商位质押、保证、联保、信用等多种非抵押担保方式的产品;针对小企业普遍存在的现金流缺乏,经营周期变化大的经营特点,W银行开发了“自助贷”、“三年贷”、“十年贷”特色产品,切实缓解小企业资金周转压力;针对小企业用款急的特点,W银行推出了“一日贷”系列“、便利贷”等产品。尤其是“一日贷”系列产品,通过将特定的操作环节前移,在业内创纪录地将贷款调查、审批集中在一天内完成,得到了众多小企业客户的好评。

2.客户识别能力。

W银行具有较好的客户识别能力。首先,要求专营机构在选址时,必须按批量开发小企业客户的要求进行市场调研,一般设立于大型专业市场(园区)、城郊结合部的乡镇(街道)等小企业客户聚集的区域,并对大型专业市场提出明确的要求,如市场经营成熟,开业经营一般满3年;市场内商户入住率超过90%,且商户数300户及以上;市场年交易额超过10亿元,且商户经营正常、有一定的融资需求;以商户交易金额较大的市场为主,如生产资料市场、大件家居用品市场、各类批发市场等。其次,划分目标市场、次目标市场和非目标市场等几个类型,不同类型的区域给予不同的考核费用,引导专营机构重点选择目标市场大客户。第三,要求按“近、小、好”的原则开发小企业客户,开发的小企业客户距离专营机构较近,一般不超过半小时车程或10公里半径,通过查验征信系统、交叉验证等方式选择经营者人品良好、实际资产负债率较低的小企业客户。第四,受理部分具体产品选聘外部金融顾问,对客户实行背靠背的推荐。第五,要求借款人或其实际控制人从事目前主营业务的时间达到两年及以上。通过上述措施,W银行严格控制在自己的目标客户范围之内。

3.风险控制能力。

小企业业务要盈利,除做大规模、控制成本外,很重要的一环就是风险控制。W银行主要通过实行风险经理制、风险监控官委派制和差异化授权构建区别其他银行的风险控制体系。实践证明,W银行所建立的风险管控机制行之有效。开展小企业贷款的六年中,前几年不良贷款余额一直为零。即使在宏观经济下行、区域风险频发的2011年—2013年,W银行小企业贷款不良率也未超过千分之四。独特而有效的风险管控机制,使得W银行这样一家新成立的银行,未因风险事件影响声誉,进而动摇投资者、监管部门对其的信心,并帮助W银行坚定了其发展小企业业务,以小企业业务作为未来主要盈利点这一战略的信念,针对市场需求做出具备经济理性的反应。

4.高效的业务处理能力。

基于小企业业务本身的特性及其风险程度的不同,并结合担保方式、授信金额等因素,W银行将小企业授信的业务流程进行细分,具体划分为A、B、C、D四类,不同的小企业业务类型适用不同的流程设计,并明确不同的操作要求和标准。每一笔具体的小企业业务,小企业授信业务的操作效率提出明确标准,从业务的受理调查、审查审批,到放款出账,针对银行审批流程的每一个环节和角色,都明确规定了用时上限,其中相对最简单的A类业务,从受理到入账标准用时仅为一天,而最为复杂的D类业务,全流程标准用时也仅为七天,在银行同业中,处于相对领先的位置。自2011年起,W银行对小企业业务实行电子化操作流程,小企业业务的申请、审查、辅助审查、评判、审批、复议、变更、抵质押登记初步核准、放款等均通过系统进行电子化操作,减轻了操作人员人工传递的环节,大大提高了操作效率。在小企业授信业务的后续管理上,W银行专门针对小企业业务特点出台相关规定,要求坚持“整体要求与分类管理并重、非现场监测与现场检查并重、静态分析与动态跟踪并重”和“突出非财务信息、兼顾财务信息”原则,通过非现场监测和现场检查的方式进行小企业贷款后续管理,并对征信系统信息查询分析、财务状况变动分析、现场检查等具体工作做了详细的要求,简化了有关资料和手续。针对处于成熟发展阶段(转型升级期)的专营机构,若客户与W银行的合作期限在1年(含)以上、续授信申请时点距离上次授信有效期或授信合同结束时点在3个月(含)以内、在原授信有效期间与该行合作关系良好,无风险预警及本息逾期记录,可以进行简化操作,一是流程简化,适当由较复杂的流程改为执行上一档流程;二是表单简化,对提供自有房地产抵押为主担保的续授信业务,可不单独撰写调查报告;三是资料简化,涉及借款人或相关贷款当事人的身份证明等基础资料、营业执照等经营类业务资料、担保资料等未变化且合法并在有效期内的,则无需重复提供。

5.标准化的管理能力。

W银行根据小企业贷款业务的规模和质量、专营人员的配备与技能水平,将专营机构分为打好基础期、做大规模期和转型升级期三类。针对专营机构所处的发展阶段,从工作重点、目标客户、营销方式、产品组合、担保方式等方面分别设定不同的经营和管理要求,对专营机构的经营管理行为进行规范与统一,使其均能按照总行设计的路径顺利获取并持续提升小企业金融服务能力。同时,对各个类型的专营机构实行达标管理,对专营机构的业务规模与结构、客户培育与壮大、团队建设等指标进行评价,达标管理的考核结果作为专营机构适用经营管理策略的重要判断依据,并与小企业业务的各项倾斜政策挂钩。W银行实施标准化的分阶段管理策略后,加快了小企业在各分支行的发展速度,获得了同业的关注与监管部门的好评。

作者:陈汉

第三篇

一、我国银行保险退保市场因素分析

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模型为克莱夫•格兰杰(CliveW.J.Granger)所创,从时间序列的意义上分析经济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其因果关系定义为“依赖于使用过去某些事点上所有信息的最佳最小二乘预测的方差”,计量经济学定义为:当包含了变量X、Y的过去值的条件下,若变量X有助于解释变量Y的将来变化,且预测效果优于单独用变量Y的过去信息对Y进行预测时,则说明X、Y这两个经济变量之间存在格兰杰因果关系。由于银行保险销售的主要是理财类的寿险产品,针对现有可能影响到银行保险退保行为的市场因素,结合参考文献中学者们的数据选择,本文选用了银行保险退保率、利率、失业率以及证券投资波动率四种因素进行分析。1.被解释变量:银行保险退保率(SUR)。在保监会颁布的《保险公司偿付能力额度及监管指标管理规定》中,规定了退保率的计算方式:这种计算方式所需要的数据可以较为容易的从各类年鉴上获得,同时可以直观地显示银行保险退保金在保费收入中的比率。虽然现在许多银行已有了自己的银行保险业务,但是在各大年鉴公布的数据中并未出现“当年银保销售寿险退保金”与“当年银保销售寿险保费总收入”这一分类。由于银行保险销售的寿险产品基本上都是具有理财投资功能的保险产品,该类型寿险产品一般为分红寿险、投资连结寿险和万能寿险三种,因此将这三种寿险的收入总和作为银行保险销售寿险的保费总收入计算具有一定代表性;同时,相比起银行保险产品而言,传统寿险在功能上更偏重于保障功能,因此传统寿险受市场因素影响较小,发生退保的情况也较低,故将(4)式修改为以下形式:尽管多数银行保险产品是以分红险等形式销售,但是分红险等险种中并非只有来源于银行保险渠道的收入,故分母中的保费收入并不能全数当作是银行保险的保费收入,所以分子选取当年寿险退保金能减少分母中非银行保险销售收入带来的误差,既避免对退保率的低估,又能较好的体现银行保险的退保情况。截止2011年末,由《中国保险年鉴2012》公布的数据来看,中国人寿保险公司在寿险市场仍占据主导地位,其份额达到33.33%,对中国人寿保险公司的业务数据分析具有一定代表性,故本文所选数据均来自1999年至2012年《中国保险年鉴》中所公布的中国人寿保险公司业务数据。2.解释变量:利率(R)、失业率(UE)、证券投资波动(IV)。利率选取各年度一年期存款利率,数据来自中国人民银行网站,各年度中多次调整利率的情况采用时间加权法取平均值;失业率取自各年度由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中国统计年鉴》中就业人员基本情况一项。除此以外,本文还选取了证券投资波动这一指标用以反映证券投资对银行保险退保的影响程度,证券投资波动计算方法为本年度股票筹资额/上一年度股票筹资额。选取这一指标主要因为证券投资的波动对银行保险会有以下两种影响:(1)对于一般投保人而言,证券投资可作为银行保险的替代品,因此证券投资对银行保险存在替代效应;(2)银行保险中有相当一部分产品的收益是来源于发行公司在证券市场上的投资收益,因此证券投资的波动会对投保人的收益程度造成影响。从图2、图3中所反映的情况来看,失业率、利率和证券投资波动都与银行保险退保率存在相同的变化趋势。尤其是证券投资波动这一指标,每一次较大幅度的变动后都能明显的看出退保率的变动,从图上看来银行保险退保率与证券投资波动存在较强的协同变化关系。

二、模型结果分析

(一)平稳性检验为避免在非平稳时间序列中得到错误的格兰杰因果关系,先对数据进行平稳性检验,滞后阶数K由Eviews根据SchwarzInfoCriterion自动选择,结果如下:含有单位根,为非平稳序列;序列IV的ADF统计量小于5%显著性水平下的临界值,即IV的原始序列不含单位根,为平稳序列。一阶差分序列dSUR、dR的ADF统计量小于1%显著性水平下的临界值,dUE的ADF统计量小于5%显著性水平下的临界值,则说明SUR、R、UE的原始序列是一阶平稳序列I(1)。

(二)协整检验对SUR、R、UE、IV序列做协整性检验,即检验它们之间是否存在长期均衡稳定的关系,结果如下:结果表明:序列SUR、R、UE、IV存在协整关系,说明4个变量之间具有长期均衡稳定的关系。

(三)格兰杰因果检验由于变量SUR、R、UE、IV存在协整关系,则可以对其进行格兰杰因果检验,显著性水平取5%,滞后期取1-4,结果如下:由以上三表的结果,可以得到R并不是SUR的格兰杰原因,甚至在某些滞后期中SUR是R的格兰杰原因;在滞后期为2时,UE是SUR的格兰杰原因;在滞后期为1~3时,IV是SUR的格兰杰原因。

(四)小结由以上三小节的检验,我们可以得到银行保险退保率与利率、失业率、证券投资波动之间存在长期均衡稳定的协整关系,并且具有同向变化的趋势。尽管自2006年以来央行开始采取全面加息,但是因其波动幅度不大、调整时间较短,故在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中利率对退保率的影响并不显著;相反,由于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尽管中国市场受金融危机的影响较其他国家相比较小,但是从检验结果看来失业率对退保率的影响在短期内是较为显著的,即符合“财务危机”假说的推论,认为人们在发生财务危机的时候容易发生退保行为,尤其是银行保险产品。根据现有多数文献的观点认为,在长期利率波动较大的情况下,对退保率的影响较为显著;而在短期失业率的波动容易引起退保行为,符合本文检验结果。在以上解释变量中,对银行保险退保率的影响效果最为显著的是证券投资波动这一指标,证券投资波动反映的是本年度相比起上年度股票筹资额的波动。由于在股票中个人购买所占的比重很大,因此股票筹资额的波动能反应个人投资者的投资意向,是偏向于股票还是银行保险等其他投资产品。从分析结果来看,证券投资对银行保险存在替代效应,是本文所选时段内影响银行保险退保率变化的主要原因。

三、总结及建议

从本文的实证检验来看,具有投资理财功能的银行保险产品在利率变动的情况下理应会影响到其退保率,但是根据近年来的数据分析,失业率对退保率的影响似乎更为显著,这可以理解为人们在自身财务状况变差时会变现其投资产品获取现金,也即是符合“财务危机”假说的推断。尽管近年来利率波动的幅度较小,对客户退保行为的影响程度并非十分显著,但是根据“利率替代”假说,长期来看利率波动容易引起退保率的变化,并且随着幅度的增大对退保率的影响也会逐渐增大。根据银行保险产品具有投资功能的特性,本文特意加入了证券投资波动这一指标佐以分析。尽管现有对于寿险行业退保的文献都认为利率和失业率对退保率的影响较为显著,但是对于银行保险这一特殊的寿险产品而言,其他投资替代品的变化波动对退保率的影响会更为显著。由于理性人的假设,投资者会选择利益最大化的投资途径来获利,当股票市场等投资途径的收益水平高于银行保险时,投资者会选择退保换取资金进行其他方面的投资。而根据2006年以来央行采取的加息态度来看,未来利率将会保持一个上升的趋势,因此对于新的银行保险产品开发应将利率变动引起的不确定性纳入考查范围,推出具有抵御利率变动对收益率造成影响的理财型银行保险保险产品。而为了降低短期内因“财务危机”所造成的退保风险,保险公司和银行可以推出一些收益率略高于储蓄,但是能实现一定限额内随存随取功能的银保产品,增加其流动性和灵活性。另外,在深化银行与保险公司合作的基础上,我国银行保险产品的设计和定位需要区别于一般投资产品,要在功能上实现多样化,在保证一定收益率的同时强调其他保障性、增值性功能,减少来自其它一般投资产品带来的退保风险。

作者:邹亚宝 陈戈 单位: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第四篇

1操作层面执行力弱

员工风险意识、自我保护意识不强,“熟人文化”“、感情取代制度”现象导致的违规问题依然存在。部分人员对不执行制度的风险度估计不足,总以为有些违规问题不会有问题。银行各种柜员业务系统的不断改进,业务知识的不断更新,个别柜员自身业务素质不能适应新的变化。尤其是运营业务的集中处理范围的扩大,前后台标准掌握不一,对规章制度掌握不全面,前后台配合不够,造成业务办理缓慢,甚至个别业务要经过几个来回的回退才能处理完毕,导致客户不满。

2风险理念理解不深

银行是经营风险的特殊企业,通过对风险的管理、运营来创造价值。不能人为地割裂了操作风险的管理流程,片面地认为前台仅负责营销、后台抓操作风险管理。农行企业文化中的“风险理念”有些柜员还没有入脑入心,没有养成合规操作习惯、忽视制度约束力。

3提高运营管理工作的措施和建议

3.1强化领导,落实责任

行长要加强对运营管理工作的领导,配足配齐网点临柜人员,定期检查并落实运营管理规章制度;强化对运营部门落实内控管理制度的指导和监督,定期听取运营部门对柜面业务操作情况的汇报,帮助解决运营管理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主管行长和运营部门负责人要不定期到网点带班营业,及时发现并解决网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主任和运营主管要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加强柜员管理,对重点环节、重要时段、冲抹账、挂失等业务要逐笔审核,严防风险。

3.2加强教育,强化意识

全行员工要主动转变观念,切实解决干部员工在思想作风、经营作风和工作作风方面存在的问题。认真落实员工行为排查制度,对发现有异常现象的员工,给予重点关注,并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基层行要精心打造适合自身特点的操作风险管理文化,建立一种融现代商业银行经营思想、管理理念、风险控制、风险道德标准与风险管理环境要素于一体的企业文化,树立“违规就是风险,安全就是效益”的风险理念,提高全员、全过程操作风险意识,引导员工树立对风险管理的认同感,使其真正意识到防范操作风险人人有责。从根本上预防银行违规操作问题的发生。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提高员工素质,尤其对于新入行员工,要在他们踏上工作岗位的第一天,就将内控文化理念灌输到他们的思想中,为操作风险的防范做好最基本的准备。加强内控安全意识教育,通过认真解析一些典型案例,强化柜员自觉规范操作的意识。

3.3全员培训,提高技能

首先加强运营主管和监管员的培训,着重培养其管理能力、检查能力和业务能力,充分发挥其业务指导和监管职责,不断强化其履职能力,同时,加强对监管员和运营主管的考核力度,使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不断加强其队伍建设。通过对柜员进行系统的业务操作、制度办法和新业务知识的培训,不断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充分利用运营响应平台,完善响应平台的专家库,强化对各条线专家的考核,促使业务专家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准确及时地解决基层行操作中出现的问题,使响应平台真正成为“医治疑难杂症”的百科全书。

3.4健全制度,完善机制

完善事前、事中和事后控制系统,实现全程均衡管理。大力推广支付密码的使用,防范印鉴核对环节的操作风险。建立柜面岗位职责分离、横向与纵向相互监督制约的制度,明确关键岗位、特殊岗位、不相容岗位及其控制要求。在严格岗位资格考试制度的前提下,合理配置劳动资源组合,消除岗位人员设置不合理现象。及时做好制度梳理工作,增强制度的有效性。完善检查处罚机制,加强对营业网点依法合规性的检查和监督,坚决杜绝违规、越权操作。同时,加大对违规、违纪行为的处罚力度,落实风险事件责任人。增强规章制度的权威性、严肃性。

3.5规范业务,内控优先

柜面新业务、新产品推广前,必须要做到“先规范,后拓展”,要在充分研究、试点的基础上,事先制定较为完善的制度和操作规程,有效评估和防范新业务和新产品形成的操作风险。正确处理业务发展与制度执行的关系,将内控贯穿于业务发展的全过程,克服制度阻碍业务发展的偏见,自觉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同时,做好业务分流,不断完善扩大自助银行服务,减轻柜面业务压力,以降低柜面操作风险。

3.6强化考核,严控风险

正确引导分支机构在调整结构和防范柜面业务风险的基础上提高经营效益,要合理确定任务指标,把柜面业务风险及内控管理纳入考核体系,切实加强银行审慎经营和管理,严防柜面操作风险。深入开展运营基础管理“三化三铁”达标创建活动,不断提高运营管理精细化水平。通过会计监控系统、后督系统、运营监管平台强化对营业机构、运营主管、柜员的考核。建立行之有效的奖惩机制,促使员工的报酬与风险控制挂钩,使员工在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的同时实现风险的可控,营造“合规奖励,违规追责”的内控氛围。

3.7优化系统,完善操作

建立先进的业务处理系统,不断优化系统功能,如对容易出现误操作的子账户销户交易优化出联动交易,防范短款风险,借记卡开卡交易联动到收取工本费交易,防止出现漏收费的现象。建立定期对操作系统进行评估的机制,及时发现系统中的漏洞和不足,切实加以完善和优化,对柜面业务风险点,尽可能用系统控制,变“人控”为“机控”,提高系统的控制能力,完善系统的功能,有效提高柜面操作风险的监督效能及技防水平。

作者:李树凤 单位: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朝阳北塔支行

第五篇

一、农业政策性银行市场化运作的目标选择

国外政策性金融机构市场化运作主要有三种路径:一是转变成为整体市场化运作、金融业务完全受市场条件约束的商业性金融机构。二是在坚持政策性银行性质前提下,建立健全市场化运作机制,实现可持续发展。三是在从事政策性业务同时,大力开展商业性业务,实现可持续发展。第一种路径实际是放弃政策性,实行商业化转型。第二种路径是在坚持政策性银行性质前提下建立健全市场化运作机制。第三种路径是政策性业务与商业性业务两条腿走路,通过实行母子公司模式实现两类业务的分别管理。根据三种市场化运作路径,我国农业政策性银行市场化运作的定位和目标选择,需要首先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农业政策性银行要不要坚持政策性;二是农业政策性银行要不要发展商业性业务。

(一)农业政策性银行要不要坚持政策性

国际经验表明农业政策性银行发挥重要作用。美国、日本、韩国、法国、加拿大等发达国家,泰国、印度、菲律宾、摩洛哥等发展中国家都设有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政策性金融机构在国家农业贷款中占有很大份额,成为这些国家农业和农村发展的强大支撑,如泰国农业与农业合作社银行提供了80%的农业贷款,丹麦抵押银行提供了75%~80%的农业资金投入。结合我国实际情况看,农业政策性金融在现阶段不可或缺。首先,我国解决“三农”问题的紧迫性和艰巨性需要政策性金融给予支持。我国是农业大国,由于农业生产的高风险性和农业投资的低收益性,商业性金融的市场化配置形成了对农业领域投资的限制。同时,由于财力所限,我国财政支农在财政支出中的比重还不到10%。因而需要发展农业政策性金融,为农业农村发展提供强有力资金支持。其次,金融支农缺口大需要政策性金融支持。随着我国新农村建设的深入推进,农业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现代农业的加快发展,农业农村领域对信贷资金的需求量不断增大。据银监会2006年初步测算数据,到2020年,我国新农村建设需要新增资金15万亿~20万亿元人民币。与巨大资金需求相矛盾的是,资金的趋利性致使大量农村资金不断流失。据有关部门统计,县域级金融机构新增存款转化为当地信贷投入的比率不足30%。种种因素导致巨大的农村金融缺口,需要农业政策性金融充分发挥作用。其三,WTO规则的约束需要政策性金融支持农业。WTO农业协议对各成员国国内支持政策进行严格限制,我国农业政策性金融可以充分利用WTO绿箱政策,加大对农业农村经济的支持力度。可见,我国农业政策性金融不可缺少。党中央、国务院自2004年以来,多次强调要“加大政策性金融支农力度”、“强化农业发展银行政策性职能定位”,表明要强化农业政策性金融的决心。这些都表明,农业政策性银行需要在坚持政策性前提下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农业政策性银行要不要发展商业性业务

农发行从2005年开办商业性业务以来,商业性贷款规模呈现先升后降的局面。2009年的商业性贷款余额比2005年末增长了2.4倍;商业性贷款占比达36.48%,比2005年提高了16.58个百分点。自2010年开始,商业性贷款规模呈现逐年下降态势,2010年比2009年减少了2183.84亿元。商业性贷款余额在2011年末下降到3066亿元,占全部贷款余额的16.35%;2012年末降到2492亿元,占比11.41%;2013年末降到1909.5亿元,占比7.64%。显示出农发行商业性贷款规模呈逐渐压缩态势。农发行所开办的商业性业务,主要集中在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加工企业贷款、农业小企业贷款等。农发行涉足商业性业务,尽管缓解了涉农企业流动资金不足的矛盾,但不可避免地与其他涉农金融机构形成一定业务交叉和业务竞争。以湖南省为例,据农发行湖南省分行课题组(2012)调查,2011年6月末,岳阳、湘潭、怀化三市农发行在28家有交叉贷款的商业性贷款客户20.03亿元的贷款中,农发行占到85.77%,其他金融机构贷款仅占14.23%。农发行对这些有交叉贷款的商业性贷款企业,发挥了供贷主渠道作用。由此,农发行开展商业性业务,容易让外界质疑:其政策性银行特色如何保持?农发行2013年年初全国分行行长会议明确提出,中央明确要求农发行强化政策性职能,要审慎把握商业性业务发展。与打不打“白条”无关的商业性业务,要控制新增,优化存量结构,该退出就退出。2013年以来,农发行的商业性贷款规模控制压缩趋势明显。农发行扣除票据转贴现资产的商业性贷款余额在2013年末下降到1757.8亿元,比年初减少397.6亿元,同比多减154.7亿元;2014年1月末,下降到1757.3亿元。因此,从国家设立农业政策性银行的初衷和农发行开展信贷业务的实践看,农业政策性银行的商业性业务需要适当控制和压缩。综上分析,我国农业政策性银行还需要坚持政策性定位,适当控制压缩商业性业务,农业政策性银行应在坚持政策性前提下推进市场化运作,围绕更好地贯彻落实国家发展农业农村经济的战略意图,运用市场机制,不断提高政策性资金的运作效率,强化政策性金融的支农力度。

二、农业政策性银行市场化运作的系统化设计

经济机制的设计,既要考虑信息效率问题,着眼于所设计机制是否只需较少信息运行成本,又要关注经济主体积极性问题,着眼于在所设计机制下,每个参与者即使追求个人目标,其客观效果是否也能达到机制设计者所要实现的既定目标。农业政策性银行推进市场化运作要进行系统化设计,既要注重外部经济环境建设,又要重视内部配置机制构建,要通过内外两方面的机制构建,使所制定机制能够激发和调动起每个参与者的积极性,使参与者在最大化追求个人利益的同时,也达到农业政策性银行市场化运作所要达到的公共目标。

(一)外部经济环境建设

1.法律环境:以政策性银行立法保障政府与市场协调均衡。尽快制定农业政策性银行法,以法律法规形式明确规定农业政策性银行市场化运作过程中的职能定位、业务范围、支持重点、内部权力结构、经营管理体制、主要领导人任免、董事会组成与权力、与政府各相关部门关系、外部监管、扶持政策等,使政府对农业政策性银行的管理更透明,确保其自主决策、自我约束、依法合规经营,确保监管部门依法监管,促进农业政策性银行健康发展。2.监管环境:建立完善监管机制以实现政策性目标。在监管内容上,包括监督政策性银行实现政策目标和市场性目标的情况。在监管机构上,财政部应侧重政策性监管,人民银行、银监会等市场监管机构应进行金融性监管。在监管标准体系中,包括对市场准入、资本充足率、经营活动、利率、市场退出等方面的监管。在监管指标体系设计上,要注意区分国家政策指令性贷款、政策指导性贷款和农业政策性银行自营性贷款,有效结合合规性监管和风险性监管,并使监管重心从合规性监管转向风险性监管。3.政策环境:建立风险补偿机制以支持市场性目标实现。农业政策性银行是代表国家利益从事政策性业务,其业务主要集中在商业银行不愿介入的“三农”弱质产业领域,风险大,收益低,政府理应对其提供必要和适度的支持。应建立资本金动态补充机制,完善风险拨备机制,并实行优惠的财税政策,减免农业政策性银行的营业税和所得税,将减免税收用于充实资本金、补偿风险,或成立支农基金。4.考评环境:建立激励约束机制以实现政策性目标和市场性目标的和谐统一。应主要围绕农业政策性银行贯彻执行政府支农政策、信贷资产安全、政策性目标实现情况、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市场性业绩等方面,建立完善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体系,把经营绩效考评结果同农业政策性银行的工资总额、费用安排等直接挂钩,进一步激发农业政策性银行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建立完善对分支机构、不同业务条线、不同部门的考核评价办法,将考评结果与信贷资源、财务资源和绩效工资等的配置直接挂钩,优化资源配置,强化激励约束。

(二)内部配置机制构建

1.完善市场导向的组织架构体系。农业政策性银行应建立权责明确、有效制衡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开展市场化运作的科学决策机制,以总行作为决策指挥中心,把省级分行建设成管理中心,把二级分行建设成为经营管理的基础平台,把县级支行建设成为业务前台,实现扁平化管理。2.完善市场化的金融创新机制。完善多元的市场化筹融资模式,增强自主筹资能力。随着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变化,适时调整业务范围和支持重点。在支持粮棉油收购储备这一主体业务基础上,加大力度支持农村发展改革中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加快发展国际业务、中间业务和投资业务,审慎把握商业性业务。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提升金融服务水平。3.完善市场化的全面风险管理机制。参照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精神,依照市场化原则,实施全面的风险管理,完善市场化的信贷管理机制,建立分工合理、权责明确、运转协调、权力制衡的内控机制,完善事前有防范、事中有监控、事后有监督的风险防控机制,构建具有现代农业政策性银行特点的风险管理体系。4.完善市场化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农业政策性银行一方面应努力营造市场化运作的文化环境,把市场观念引入银行决策和业务流程,培养和强化员工的有效发展意识、创新发展意识、市场竞争意识、风险管理意识。另一方面,应重视引进专业人才和复合型人才,建立完善市场化的选人、进人、用人机制,建设一支熟悉市场经济和现代金融,敢于创新、勇于开拓的专业化人员队伍。

作者:李静

第六篇

一、内控审计与其他审计事项多方结合,提高审计工作整体水平

近年来,人民银行致力于内控审计与其他审计事项的结合,不仅有效提高了内审工作整体水平,也有力促进了内审转型。一是与其他审计项目相结合。在开展其他审计项目时,运用内部控制问卷调查、“穿行”测试以及风险提示等内控审计方法,确定审计重点以及开展内审评价。二是与内控自我评估相结合。充分利用内控审计结果比对部门自评反馈情况,验证自评的真实和可靠程度,实现结果的有效转化。同时,在开展内控审计时,对内控自我评估所发现问题的整改情况进行重点关注,确保问题的整改落实。

二、当前人民银行内部控制审计存在的主要难点

(一)内控审计缺乏统一的标准和权威的风险分类。一是内部控制评价没有统一的标准。根据内部审计准则的要求,内部控制评价一般围绕内部控制的充分性、合理性、遵循性和有效性进行。由于总行尚未制定统一的内控评价标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除了遵循性比较好评价外,其他评价只能靠审计人员的主观判断,其客观性、准确性容易受到质疑。同时,也容易使审计对象难以把握内部控制的要求,感到内控措施缺乏针对性。二是风险分类的等级划分缺乏权威性。由于总行没有制定统一的风险等级划分标准和应对措施,目前大多数分支机构均根据各自的理解对风险进行划分或建立风险“排查表”。由于缺乏权威性,难免风险划分混乱,重点把握不准,措施效果欠佳,给审计人员带来困惑。

(二)部分审计指标在实际操作中存在困难。主要体现在内控环境、风险识别、信息与沟通方面的部分指标缺乏可操作性。一是指标体系有待充实。如“行领导和部门负责人是否理解和履行自身在内部控制中的引导和监控职责,是否带头执行有关行为规范和内控制度”这条,由于指标体系不够细化,难以找到相应的资料来佐证,客观上导致审计人员无法操作和判断。二是部分审计指标可操作性不强,无法进行证实、测试、评价或量化操作。总行没有明确说明,也导致审计人员在实际工作中难以把握,不能有效评价对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情况。

(三)现有审计手段难以满足内控审计的需要。一是很多审计事实的取得依然要靠痕迹审计,效率低,成本高。二是调查问卷部分内容过于专业,即使是一般的内审人员也难以回答,而且与实际业务操作脱节,无法有效实现调查问卷的任务和目的。三是询问谈话和调查问卷的分析运用存在一定的困难。首先,询问谈话中被询问人的回答带有一定的主观性和不确定性,谈话记录只能作为一种口头证据。其次,调查问卷受答卷人对内控专业知识了解程度的限制,其答案的准确性参差不齐,且对一些设问式的填空题总是尽量往好的方面作答,容易掩盖内控状况的真实性。再次,调查问卷和询问谈话的内容不能完全反映被审计单位的管理基调和风格,从而无法准确判断干部职工的内控意识。

(四)审计报告没有充分体现内部控制的精髓。审计报告是对审计过程和审计事实的综合反映。一份好的内部控制审计报告要既能客观、合理评价被审计单位的内控状况,又能揭示被审计单位存在的风险隐患;既能向派出行行领导予以预警,又易于被审计单位接受。但目前大部分审计报告依然是对查出问题的简单罗列,没有从风险的视角进行分析并揭示该问题所带来的危害,更没有站在改善内部控制效率和效果这一宏观视角上去认识和反映问题,这与“内审部门必须评估控制的效果和效率,并促进控制持续改进,从而协助维持有效的控制”的目标相差甚远。

三、进一步深化内部控制审计的建议和对策

(一)建立健全人民银行内部控制审计标准体系。人民银行总行应结合成功经验,规范化的引导基层人民银行内部控制审计工作。一是建立审计标准体系。人民银行内部控制审计标准体系应包括一般标准体系和具体标准体系两部分,一般标准体系以具体标准体系为基础,同时将具体标准体系升华,包括充分性、合理性、遵循性和有效性四个方面;二是建立风险分类等级划分标准。通过制定统一的分支机构业务风险等级和应对一览表,以风险导向为原则明确各类风险的等级及关注程度,切实解决各分支机构在开展内控审计时由于风险分类不统一而无法应对的困境。

(二)修订和完善现有审计方案内容。一是完善内控审计指标体系。建议总行根据人民银行业务特点,特别是对控制环境、风险评估和信息交流沟通三方面内容,进一步完善现有的指标设置,指标设置应重点突出、内容明确,易于操作,使审计人员根据该指标充分反映出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实际状况,从而实现内控审计的目标。二是完善调查问卷内容,使之真正成为内控审计的有效辅助工具。调查问卷应符合人民银行基层行实际,要与实际工作紧密联系,具有合理性、针对性。三是对现有的业务流程图实施动态管理。结合业务发展变化实际,建立可适时动态完善的业务流程图框架。各分支机构可根据本单位业务变化情况,适时进行维护,使之与业务发展同步。

(三)利用信息技术改进审计方法和手段。审计工作与现代科技相结合不仅是人民银行内审职能转换的需要,更是提高审计质效的需要。一是利用计算机辅助审计开展现场检查。审计人员现场检查往往面对大量的数据,而计算机技术作为处理数据的有效工具,通过灵活运用,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二是利用计算机及网络技术,拓展对调查问卷、询问谈话审计。通过利用人民银行内联网,将调查问卷或询问谈话内容发送到被审计对象手中,不仅能节约成本,而且能得到真实的结果,从而为审计人员分析审计线索提供帮助。

(四)规范内控审计报告格式和内容。建议总行对内控审计报告的格式和内容进行明确。内控审计报告要充分反映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执行情况与结果,并为下一步改善和加强内部控制发挥积极的作用。一是对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现状的评价。建议评价根据内部控制五要素,分别从内部控制的充分性、合理性、遵循性和有效性进行评价,评价以总行统一制定的内部控制审计标准体系为依据。二是对内部控制存在问题的反映。建议对问题部分应突出重要性原则,以总行制定的风险分类等级标准,按从高到低进行描述,并分析其可能导致的后果或隐患。三是对处理与建议部分应有实质性内容。处理与建议应切实合实际,针对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整改措施,明确相关责任人的整改职责,以及应承担的责任做出富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作者:唐荣 单位:中国人民银行恩施州中心支行

第七篇

1我国的网上银行发展空间很大

自从网络经济与金融行业的结合产生了网上银行,并在我国投入使用以来,我国网上银行发展速度飞快,并积累了大量的网上银行客户,许多的企业以及人们日常生活花费都用到网上银行进行经济运输,并逐渐走向成熟。同外资银行比起来,我国网上银行同样具备客观的发展前景,在两者相互影响的发展状况下,我国银行需要学习外资银行的优秀管理手段,优化本国网上银行管理模式,提高核心竞争力。

2网络安全技术在网上银行中应用的重要性

一方面,网上银行是通过网络技术所构建的虚拟银行,进行资金流动和交易,这些网上银行操作要以网络安全技术为前提。经由网络进行银行业务操作,经济资料通过网络运输,然而计算机及其网络体系潜在遭遇病毒等不良行为盗取经济资料的危险,引发网络技术问题,使得网上银行服务操作无法正常开展,威胁客户信息安全。比起传统的银行经营方式,网上银行不安全因素更多,这就需要网络安全技术为其银行经营保驾护航。另一方面,基于银行客户对安全服务的强烈需求,网上银行中网络安全技术需要加强。在有关的银行客户对网上银行服务意见和建议调查中发现,银行客户对于网络在线的银行服务的信赖程度更高,对于银行的网上服务更多的是关注其银行相关资料信息的安全和保密程度,并且希望银行能够提供可靠的安全网址让其进行各项金融服务。在我国,大部分的个人客户与企业客户在选择银行中最先考虑的是其安全性能。由此可见,银行客户需要的不仅仅是一个高效、全面的网上银行体系,网上银行体系中的安全、可靠程度是客户们首要关心的问题。诚然,银行对于网络安全技术的关注不亚于银行客户,因此不少银行企业积极进行网上银行安全保护技术的研究,为客户提供网上银行安全信息保护,在提高企业网上银行安全服务的基础上,建立稳固的银行信用度,进而推动企业的持续化发展。

3网络安全技术在网上银行中应用

进行网络安全技术的研究不仅是提高我国金融行业发展的重要步骤,也是提高我国金融行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对于网上银行系统遭到袭击等不良状况,能通过存取操控与通信安全服务两种形式进行安全保护。存取操控是通过网络技术限制不合法的信息交流与联网,而通信安全服务则是出示完整的、可靠的授权信息,获得限制同级操作的权利。3.1网上银行密码安全技术网上银行中的页面登陆与交易操作,都需要设置有安全密码保护。密码安全技术在网上银行中的使用不但能够确保资料的保密工作,还能确保资料的完整。其实密码技术不仅是在网上银行中得到普遍应用,在其它的电子商务和金融操作中都得到广泛应用,而且它的应用得到很多企业的肯定,当然,密码安全技术也获得人们的肯定,成为一项有效的网络安全保护技术。也就是说,网络密码安全技术在网上银行中的应用的主要作用是确保网络页面以及网上银行各项服务操作的安全性。PublicKeyInfrastructure简称PKI,它是一项密码技术设计产生的按照相应标准进行密钥管理的层面,它可以给予各项网络应用进行密码服务,并设立相应的密钥和证书认证机制。PKI使用不同的密码相呼应的安全保护方法,以起到防止其它方式非法获取密钥的安全保护技术。密码安全技术中的证书作为一项合法机关通过的网络客户安全公钥,其组成结构有电子认证单位资料、公钥客户资料、公钥、合法单位签字以及有效期限等。3.2防火墙技术防火墙系统一般建立于TCP/IP网络系统中,以TCP/IP为安全技术条件进行优化而形成的,通常将防火墙技术归纳成几种类型。下面笔者就网络型防火墙技术、应用型防火墙技术以及防火墙技术应用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展开如下论述。3.2.1网络型防火墙技术网络型防火墙安全技术中使用最多的技术为信息库过滤。通过过滤的形式实现网络“防火”的作用,这正是其网络安全保护技术的价值表现所在。信息库过滤的技术功能是位于网络层位置进行信息库的挑选,按照网络管理者设计的过滤标准,检测所经过的信息里面的任何一项信息库及其组合,进而明确信息中是否包含非法行为,对合格的信息库则给予通过网络层,通过这样的网络信息过滤形式,防止网上银行中的不合法行为的侵袭,保护网上银行安全。3.2.2应用型防火墙技术应用型的防火墙通常以运作代理服务设备主机形式存在,它的主要功能是禁止运输流通过网络直接交流,同时它还能够对运输流开展登记并审查。应用型的安全防火墙技术存在形式较多,也是一种在网络中应用比较广泛的防火墙技术类型,成为许多网上银行以及金融企业电子交易的安全技术选择,像IP通道、邮件技术等都是应用型的安全防火墙技术的存在表现。3.2.3防火墙应用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于防火墙体体系里,是以功能模块化的形式进行应用操作,模块可细化为防火墙模块、网络管理模块、通信协议模块、费用统计模块等各项功能模块,各个模块在网上银行中的实际应用应当注意内核与防火墙的设计的稳固性,以及自我防护功能。

4总结

网上银行不仅是金融行业各项服务的科技化、集中化、高效化的体现,还是银行可持续化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一个银行企业要想提高行业核心竞争力,就要加强网络安全技术探究,提高网上银行服务安全性能,推动银行整体发展,这不仅是中国金融行业的未来发展趋势,也是世界金融行业的未来发展趋势。

作者:骆霞权 刘金莲

第八篇

1.内部优势

(1)具有很强的金融服务意识。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我国已有相当一部分民间资本进入了银行业。而随着民营企业陆续进入银行业,其所具有的先进市场营销理念也不可避免地影响着民营银行。另外,由于民营银行成立的时间一般不长,其存款数量为数不多,为了吸引社会大众的闲置资金和企业的流动资金,民营银行也会注重提高自身的金融服务水平,以增加自身竞争力。(2)对外部环境变化反应迅速。中小企业一般因抗风险能力不强而对外部环境变化比较敏感,民营银行也不例外。而且,民营银行通常管理层级少,信息传递快,和客户联系紧密,具有较强的可塑性和较好的灵活性。(3)资产负债率较低,资本充足率较高。与国有银行相比,民营银行的资产负债率较低,不良资产比重较小,没有历史负担。

2.内部劣势

(1)易发生关联交易和道德风险。民间资本直接控制银行可能会诱发关联交易,控股企业利用其发起设立的银行,在自身需要资金的时候,不从银行的安全性出发,即不考察企业的经营状况、资信情况、还款能力等,就为自身企业提供大量的贷款。民营银行可能成为控股企业自身的取款机,存在道德风险,易引发信用危机。(2)经营风险较大。由于民营银行成立的时间比较短,其内部风险控制机制一般不健全。另外,民间资本进入银行业的初衷是希望获得可观的商业利益,这可能会导致民营银行为获得收益而甘于冒险,出现盲目放贷、高息放贷、超负荷放贷的情况。民营银行一旦发生大量不良贷款收不回来的情况,呆账、坏账的数量急剧上升,其生存就会岌岌可危,并且会使广大储户的利益受到极大损害,最终酿造巨大的金融风险。(3)资本金不足,发展规模受限。资本金是银行生存发展的基础条件,是银行信誉高低、经济实力大小的主要判断标准,是补偿意外损失、维护存款者利益的最后一道防线。资本金的多寡,通常与其抗风险能力成正比。民营银行的主要资金来自民间资本,而民间资本的数量通常较小,加之民营银行组建的时间较短、国家的扶持力度较小,故民营银行的资本金比较缺乏,发展容易受到影响。

3.外部机会

(1)国家政策支持。《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允许具备条件的民间资本依法发起设立中小型银行等金融机构。显然,国家将会出台一系列相关政策,以进一步促进民营银行的发展。(2)中小企业众多。通常大银行更倾向于将资金投向大企业,而不愿意将资金贷给中小企业,使大量中小企业不得不求助于民营银行。民营银行一般属于社区化经营,对当地的中小企业比较了解,故民营银行也愿意贷款给当地中小企业。这不仅可以有效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改善区域融资环境,也促进了本地民间资本与当地产业的有效对接,为民营银行的发展提供了机会。

4.外部威胁

(1)银行业竞争日益激烈。截止2012年底,我国银行业仅法人机构已达3747家,从业人员336万人。随着国家对金融业准入门槛的降低,银行网点数量会越来越多,而社会大众的存款在短期内是没有变化的,这势必会造成“僧多粥少”的现象。另外,由于互联网金融时代的到来,电商吸引了大量的储蓄,导致传统银行业竞争加剧。例如,截止2014年2月18日,阿里巴巴推出的余额宝规模飙升至4000亿元。(2)民众的信任度低。民营银行在规模上比国有银行小,在信誉上没有国家的保证,所以,民众对民营银行的信任度低,一般不愿意把钱存入民营银行。(3)当地经济状况。大多数中小企业的产品是在当地销售,如果本地经济不景气,就会削弱其盈利能力,进而对它的还贷能力产生影响。由于中小企业是民营银行的主要客户,显然,对民营银行而言,如果当地多数中小企业经营状况不好,就可能产生大量的不良贷款甚至危及民营银行的生存。民营银行的战略选择通过以上分析可知,民营银行应该采取SO+ST战略,利用自身的优势紧紧抓住外部良好的机会并克服外部的威胁,以促进自身快速发展壮大。民营银行要把中小企业和个人,尤其是小微企业作为其目标市场,利用其贴近目标市场,对外部环境变化反应迅速等特点,为中小企业和个人提供优质的服务。目前,国内商业银行之间竞争日益激烈。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胜出,民营银行不要片面追求规模的扩张,而要走差异化发展之路。在当前大中小型银行布局基本完成,利率市场化带来竞争压力增加的形势下,民营银行可以互联网金融作为差异化经营的突破口。因为互联网金融是民间草根金融,民营银行也是服务于实体经济的草根金融,两者结合可形成很好的组合。利用互联网技术推高民营银行起点,使传统业务具有现代色彩,形成民营银行的后发优势。

作者:金梦萍 唐果 单位:浙江宁波

第九篇

1准入监管制度存在弊端

市场准入监管,能确保银行业健康发展,较大程度防范金融风险,有效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是网络银行监管法律制度的重点。我国网络银行市场准入监管制度,目前看存在一下问题:网络银行市场准入适用审批制的业务范围过广、过宽,审批时间长,程序冗繁。严格的制度会导致很多主体无法进入网络银行业,导致网络银行业没有竞争,不利于网络银行持续健康发展。

2完善网络银行监管法律制度的思考

2.1完善网络银行监管法律法规体系法律层面上来看,我国需要制定相关的《网络银行法》,赋予其网络银行领域的最高法律效力。网络银行发展速度迅猛,新产品衍生快《,商业银行法》中的相关法规无法予以调整,所以《,网络银行法》的制定势在必行。行政法规方面,也需制定监管条例,不仅可以将《网络银行法》具体化,还需要其执行相关规定。目前,网络银行监管中,一些行为还不能用法律进行规范的,就可制定监管条例进行规范。规章层面上,须制定相关的监管实施细则,作为监管的行为准则,使一切监管活动都能够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2.2调整监管目标为了能够创建一个公平、平等的网络银行发力关系,保证我国网络银行能够长远、健康发展,要对监管目标进行调整,将客户利益放在网络银行监管首位。明确在网络银行的交易活动中的可能发生的风险责任,如客户密码被窃取、个人信息被利用、客户网络误操作等损害客户利益的情况下,要明确银行和客户的责任。对泄漏客户网络银行相关信息的,影响到客户利益的,给客户造成损失的行为进行规范。另外,我国还可以从自身国情出发,对西方的一些成功经验予以借鉴,如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

2.3规范准入监管制度网络银行分为纯网络虚拟银行和分支型网络银行,分支型网络银行是我国目前网络银行存在的唯一形式,就是依托传统银行,通过网络开展业务的在线银行,而我国目前情况来看,还不具备纯网络银行的设立条件。那么,网络银行市场准入制度规范的对象就只能是分支型网络银行。如果是传统银行想要进行分支型网络银行的设立,以求能够通过网络拓展银行的相关业务,那么就可以采用备案制,可以不进行相关核准程序,免去审批流程。这样做的主要原因是因为传统银行设立分支型网络银行,它所开展的业务较传统银行的业务来说,没有过多的区别,只不过是改变了业务的开展渠道。传统银行在申请开办业务时期,监管部门对其已经严格进行了相关的监管。但是,如果是国外的一些银行想要在我国设计分支型网络银行,开展传统银行业务时,就须加大审批力度,采用严格审批制度,保证国家的金融安全。我国的银行想要在网络上面开办新银行业务,或者是其他的金融主体想要开办网络银行业务,都需要严格审批,层层审核,确保金融安全,防范金融风险。

3总结

健全网络银行监管的法律制度,须着手于网络银行监管法律体系的完善,不断调整监管目标,建立灵活、规范、与时俱进的市场准入监管制度等,为保证客户的利益安全提供良好的环境。

作者:魏新政 单位: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

第十篇

1国税局乱开增值税发票致使很多没有贸易背景的企业也能获得银行承兑汇票

如果仅是票商倒卖正规贴现票据,并不会造成过多的影响。因为企业开具的银行承兑汇票都是以真实的贸易为背景的。违规开票是造成府谷地下承兑汇票市场混乱、危机重重的一个重要原因。在没有真实贸易基础上开票,相当于在市场中凭空创造了票面金额的信用额度。通过贴现与转贴现,虚拟的信用额度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造成了信用膨胀。

2承兑汇票融资利与弊

2.1缓解银行和企业暂时性资金紧张

按照50%的保证金来看,所做会计分录如下:借:单位活期存款——申请人户2502500贷:手续费及佣金收入——承兑手续费2500保证金存款——承兑申请人户2500000借:保证金存款——承兑申请人户2500000单位活期存款——承兑申请人户2500000贷:应解汇款及临时存款——承兑申请人户5000000申请人申请贷款500万,则先在银行存入500万保证金,银行开出1000万的承兑汇票,如此一来,银行保证金存款增加了500万,而且还可以获得万分之五的手续费收入。银行承兑汇票的快速增长已经远远超过贸易的增长,使承兑汇票市场产生大量的泡沫。此外,在府谷当地有一些信誉不良的企业贷款,银行签发银行承兑汇票后再对票据予以贴现,还可以扩大贷款规模,做大分母,稀释不良贷款。使得银行的业绩升高,信贷风险降低。它原本只是一种方便结算的工具,但是目前却成为银行和企业融资的法宝。如今承兑汇票在府谷发展成为一种大额的现金,可以随时变现,方便企业进行融资,可以缓解企业资金紧张矛盾,给企业带来了生机。而且通过其贴现、再贴现改善了企事业单位结算环境,缓解资金紧缺矛盾,在解决基层商业银行临时性资金不足等方面已起到了重要作用。

2.2银行承兑汇票的滥用带来很多风险

银行承兑汇票的滥用必然造成大量不良贷款,严重威胁存款人的利益。汇票在地下市场流通不经过任何法定程序也没有任何监管。若在汇票到期日之前申请人不能足额存入款项,银行就要垫款。地下市场贴现虽然缓解了持票人的资金紧张但使得持票人损失一部分现金,有可能最终造成敞口汇票损失。汇票放大了贷款规模,造成银行存款的虚假增长,主要是保证金存款。不以真实商业背景的虚开票据使市场上流通的银行承兑汇票增多,频繁的交易造成票据市场繁荣的假象。但个人票商不具备像银行一样的强大财力为背景,为了能够做成第一笔业务是资金周转起来,个人票商一般都是负债经营。只要一笔交易达成,票商的资金就能流通起来,但这种不经过背书的票据交易极其脆弱,一旦没有任何书面证明或法律效力的口头协议破裂,某一票商的资金链断裂,就会相继的影响到其他的票商或承兑人,造成连锁式的危机。因此,尽管票据市场表面上繁荣,内里稳定性极差。此外超额签发银行承兑汇票会增加货币供应量,促使物价上涨,给普通民众的生活带来不利影响。

3应对银行承兑汇票融资风险措施

银行承兑汇票市场乱象丛生,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监管和调控。一、完善与银行承兑汇票相关的法律法规,建立一个正规的二级市场。从总量、贴现金额、贴现率的浮动等方面做出规定,避免地下承兑汇票市场自由妄为的乱象,严厉打击民间非法融资。二、要使银行的服务符合市场真正的需求,不能为了控制银行的风险而盲目追求数据。如各银行之间存款余额的攀比就会导致营业网点应用商业票据虚增存款,这已经成为了一个普遍现象。此外央行还规定的存贷比例要求也促使银行增发承兑汇票。央行应着重审查保证金存款比例,遏制虚假的存款增长。三、从国税局角度严控增值税发票的开具,杜绝腐败现象,真正做到有贸易背景才开发票,没有相应的实务基础坚决不开发票的规则。

作者:刘慧青 王红芹 单位:山东大学 中国农业银行德州市分行


    更多科技论文论文详细信息: 银行经营战略转型及管理10篇
    http://www.400qikan.com/mflunwen/kjlw/106032.html

    相关专题:创业理念 医学核心期刊发表


    上一篇:农作物品种审定区域试验站建设的必要性
    下一篇:小学科学课堂中的生活化教学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