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前言
和谐社会、高校的思政工作与互联网时代三者之间是存在一定的联系的。培养和谐社会人才是高校思政工作的根本目标,在对这个目标不断的实践过程中,我们一定要以科学和理性的态度看待互联网这个时代,互联网时代是个双刃剑,所以高校的思政工作要把握互联网赐予的机遇,同时也要积极面对互联网所带来的挑战,以确保高校思政工作的与时俱进。
2对高校思政工作定位和审视的更新
全面实现建设小康社会和落实科学发展的意义在于对和谐社会的构建,这是我党和我国人民的共同目标。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保障就是和谐社会的构建,这有助于我国小康社会的建设。在符合国情的前提下我党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这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广大人民的意愿,也顺应了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谐社会致力于将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都处于和谐状态。实现这一宏伟目标要基于蓬勃发展的经济实力、人们健康的社会心理和安定有序的政治环境。现阶段高校思政工作的根本目的就是培养和谐人才。和谐社会的人才能够合理的处理好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个人与他人之间的关系,他们能够完全的融入到社会、自然中去,这也是高校的教育义务和教育方向。在互联网时代的环境下,信息技术在飞速发展,重视传播信息的网络媒体是我们思想文化领域的必然趋势,互联网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存在一定的双面性影响,有消极的,也有积极的。基于此,目前,我们应该对高校思政工作的定位和审定做到及时更新,在把握构建和谐社会目标的前提下,又能做好学校的本质工作,教育和谐人才,使互联网带来的机遇被充分把握,高校学生对互联网的态度应该是:互联网是传播传进文化、对科学理论有效宣传、使美好心灵重新塑造的一个媒介。
3高校思政工作还有待完善
在互联网的环境下,传统文化会受到一定冲击,价值观念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变迁,社会道德也会出现一系列失范的情况,这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大学生的情感交流、意识发展和心理成长。长期以往,大学生会有认知失调,内心矛盾、彷徨困惑和人格扭曲的心理情况,这违反了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所以高校的思政工作还有待完善。人与社会发展能够有统一的目的和手段就是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个人发展目的、手段与社会发展目的、手段之间是协调一致的,个人为社会充当发展手段时,也使自身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构建和谐社会最基本的内容就是构建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网络的虚拟导致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关系一定程度的下降。基于此,要将社会主义文化的主导作用发挥出来,使大学生的人格得到培养,使其自信、自强、自尊、自立的精神得以树立是现阶段高校思政工作的主要目标。当然高校思政工作面临最大的挑战就是对于和谐人的培养,所以高校思政工作还有待完善。
4高校思政工作顺利开展的手段
首先以积极的态度面对互联网络是高校工作顺利开展最根本的手段。高校工作者应该提高自身的信心,以积极的态度面对互联网所带来的挑战和机遇。在此过程中一定要有足够的耐性,同时行动上要积极,尽快的适应互联网环境,对网络信息管理的监控机制加以完善,学习信息技术相关知识,将高校思政工作融入网络思想元素。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也要进一步加强,构建网络化校园,使大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素质。另外高校工作人员应该对高校思政工作有务实的态度,要在学校深入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为学生的教育培养提供良好条件。为了使高校人性化的教育充分体现出来,高校思政教育应该构建和谐机制。大学生政治教育的基础内容就是和谐的工作体系的建立,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保证思想教育长效机制的建立。以德育为和谐建设的重点。心理教育、文化教育和人文教育应该与之有效结合,充分的将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和人性化教育工作有机的融为一体,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为手段,增加信息来源和渠道方式,从而促进高校思政工作内容及时更新。
5结论
综上所述,构建和谐社会是社会发展的核心内容。高校作为我国高等人才的主要培养基地,应该本着以学生为本的思想,充分把握互联网所带来的机遇,从而进一步推动高校思政工作的开展,推进我国高校思政工作,促进我国和谐人才的发展。
作者:符晓
相关专题:代写留学论文 电商对传统商业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