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河北省正在向农业现代化跨越,广大农民是直接参与的主体力量,在改造传统农业的过程中,农民需要有效使用和投入大量信息。在此背景下,分析农户信息搜寻方式、影响因素,降低其信息搜寻成本,创新农户信息服务模式,正是目前河北省农业信息化建设的重点之一。
关键词:信息需求;互联网;农村合作组织
本文为河北省保定市科学技术局2013年度课题“农户信息搜寻行为研究”(13ZN020)
中图分类号:F32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农户信息搜寻行为研究——以河北省为例
收录日期:2014年1月26日
近几年来,各级政府十分重视农业信息化工作,大部分地区的农业信息化服务体系已见雏形。信息作为一种让农民有利可图的新农业要素,正逐渐深入农业领域,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新机遇。河北省是一个农业大省,如果能利用信息的有效传播优化农业生产资源配置,就能更好地提高河北农民收入,加快新农村建设。但是,现阶段河北农民在信息经济活动中依然处于弱势低位。农民对有效信息的搜寻成本仍然很高,受现代农业产业链发展模式的影响,使得他们无论是在种子选择、农资利用、用工信息,还是在科技信息、项目培训、政策解读等方面与企业、大学和科研机构的博弈能力不断弱化,形成逆向选择,滞后于农业现代化的进程。
一、农户信息需求内容
为了深入掌握河北省农户信息需求情况,我们将信息划分为八种类型,课题组成员通过走访调查、电话调查等方式取得的一手资料及图书、期刊、网络等二手资料,我们认为目前河北省农户信息需求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农产品市场信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把土地经营权交给了农民,使其成为市场经济中的一股力量,但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频繁波动的市场价格,他们往往难以做出准确判断,这也就使得我们每年都会听到诸如“市场信息不通畅,农民丰产不丰收”之类的新闻报道,给农民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究其原因就是市场信息流通不畅。为了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他们迫切需要预先了解品种选择、价格走势、销售方式、销售区域等农业生产经营的各项市场信息。目前,这类信息的主要来源是互联网、电视、广播、手机、农村合作组织。
2、农村、农业政策法规信息。这些政策信息需求的重点内容主要包括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制定的有关惠农补贴、土地政策、减负政策、产业政策等方面的信息。随着农户素质的提高、信息意识的强化,他们非常渴望能够深入了解这些与自身利益息息相关的政策信息,维护自身权益。同时,只有真正落实这些政策法规,才能充分发挥其对农民生产、生活的服务作用,并为三农问题的解决提供重要保障。从调查结果看,农户获取政策信息的主要来源是电视、农村广播台、互联网等。
3、科技信息。包括种植、养殖技术信息、优良品种开发信息、病虫害防治信息等内容。调查发现,技术信息和市场信息是农民最急需和关注的信息。如何运用新技术,增加产品的科技含量,提高附加值,做好病虫害防治,在有限的土地上获得高收益,实现优质高产,离不开技术信息的支撑。此项信息的主要来源是专家讲座、电视节目、互联网、农村合作组织等。
4、医疗卫生信息。主要包括新农合相关政策、养老保险、卫生知识、医疗资源分布、药品价格信息等。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对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村社会和谐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农村医疗卫生服务平台主要是乡镇、村级卫生院,普遍存在医疗设备落后、药品价格偏高、医疗水平有限等问题。目前,农民医疗卫生信息来源主要是乡村卫生院、人际网络、互联网等。
5、农资供应信息。信息内容包括农资的实用性、厂家的信誉、售后保障、鉴别真伪的方法等。此项信息的主要来源是农资供应部门、人际网络、农村合作组织等。
6、教育培训信息。调查发现,新生代农民对教育培训信息有非常迫切的需求,主要内容为农业科技讲座、创业项目培训、专项技能培训等;主要来源为互联网、农村合作组织、用工企业等。
7、创业、就业信息。主要包括致富信息、融资信息、用工信息等。信息来源主要是互联网、手机、农村合作组织、当地领头企业等。
8、气象变化信息。目前,河北省农民收成的丰歉与气象条件密切相关,农民需要随时掌握气象信息,做到提早防范极端天气的应对措施,降低受损失的可能性;信息主要来源是各级电视台的天气预报。
二、新时期农户信息搜寻方式比较
此次调查共选取包括石家庄、保定、邢台、邯郸、衡水五个地区的20个村开展调查工作,收回有效问卷190份。调查发现,农户用到的信息搜寻方式主要有互联网、广播、电视、手机,其次是人际网络、固定电话、培训讲座、农村合作组织、领军企业和报纸杂志。这些信息搜寻方式在可靠程度、信息量、成本及访问频率等方面都有所差别。几种搜寻方式的比较统计结果见图1-图4。(图1、图2、图3、图4)
综上分析,这10种信息搜寻方式中,农户认为可靠性最高的是培训讲座和人际网络,较低的是手机;信息量最丰富的是互联网,最少的是手机和固定电话;成本最高的是报纸杂志,最低的是培训讲座和广播;访问频率最高的是电视,最低的是培训讲座和当地领军企业。
三、提高农户信息搜寻行为的对策
针对以上分析,应将农户信息需求的内容及来源和搜寻方式结合在一起,搭建面向农户的分类信息服务平台。
1、开发推广互联网信息服务平台。2013年,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我国网民中农村人口占比为27.6%,且手机网民的数量增长迅速。河北省行政村通宽带比例已达到97.6%,电脑、手机在农村的拥有量也不断增加。互联网作为一种信息量非常丰富的资源,必将成为未来农村信息化建设的中坚力量。但是,农民的信息素质偏低,对互联网传播信息的认识不充分,辨别能力较差。第一,提高农民的信息素质。农民面对纷繁复杂的网络信息,无论是在寻找、发布信息,还是整理、分析、利用信息方面的知识都很欠缺。针对此种情况,可以组织专门人员对有浓厚兴趣且文化程度相对较高的青年农民实施网络文化信息培训,免费赠送易于阅读的实用教程;也可以鼓励本省大学生利用暑期社会实践的机会面对面地为农民普及电脑简单操作知识;第二,搞好涉农网站的开发建设及宣传工作。目前很多地区的涉农网站很多,真正发挥作用的少,持续更新的少,能够与农民保持良性互动的更少。信息服务提供商应有的放矢地面向农村开展信息服务,时刻掌握农村信息需求的具体内容。政府着力搞好市、县两级农业信息网站的开发建设和宣传工作,做到农业信息服务在村一级实现“村村通”,提供方便快捷的农产品市场信息、科技信息等信息服务工作。
2、增加涉农电视节目的制作。电视媒体作为一种传统信息媒体,在满足农民信息需求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比其他媒体更容易让农民接受。不过,在大众节目娱乐化的背景下,涉农电视节目能否在其中占据一地,并担当起促进农村信息化建设的重任,还有很多需要努力的地方。第一,电视节目要有针对性。涉农电视节目的内容要紧紧围绕受众的特点来制作。既要符合地域特色,又要凸显实用性。比如,河北省的涉农电视节目适合在春夏之交时介绍玉米、黄豆、棉花等农作物的种植技术。市、县电视台利用当地新闻时段进行作农业政策法规的宣讲、解读;第二,节目形式要与时俱进。要想使涉农电视节目成为农民了解农村政策、学习科技知识、获取市场信息的窗口,除了节目内容要突出地方性之外,还要注意用受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来传播,才能充分发挥其信息提供平台的作用。
3、刺激农村合作组织发展。河北作为农业大省,发展各种形式的农村合作组织,提供政策解读、技能培训等各种信息服务,带动农民增收,发展农村经济,促进河北农业生产经营体制创新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已有的农村合作组织许多都存在农户参与积极性不高、服务内容单一等问题,还有一部分已处于半解散的状态。为此,政府应加大对农村合作组织的扶持力度,提高农合的服务水平,吸引农户参与,以使其更好地发挥市场机制调节作用。
当然,除了上述三种农户信息提供的平台外,还可以将这些方式综合起来,因地制宜地构建农村信息化服务体系,以有效地提高农户地信息搜寻能力。
主要参考文献:
[1]杨木容.面向农村的政策信息服务模式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11.4.
[2]于树胜.提高河北省农村居民网络文化信息素质的对策研究[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