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转型升级的理论创新
(一)新民主主义经济向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型期的理论创新
新中国建立以来,以孙冶方、马寅初等为代表的一批学者在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关于商品生产、价值规律、按劳分配、速度与比例、经济核算、经济效果、社会主义再生产等问题进行的探索和思考,对中国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这些创新性的研究成为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起点。其中孙冶方的《把计划放在价值规律的基础上》和《从“总产值”谈起》两篇文章被学术界认为是中国学者对于经济增长方式问题的最早探索。
(二)计划经济体制向有计划商品经济转型期的理论创新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学者们突破传统计划经济理论的束缚,理论研究重心转向了对中国现实经济运行过程的分析,转向了对改革和发展问题的研究和探讨,他们关于商品经济理论、双重转型模式理论、企业改革理论、价格理论等方面的经济改革理论对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为中国经济的渐进式转型以及经济转型的“两个根本性”转型奠定了理论基础。1984年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的有计划商品经济理论推动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展开,由此企业改革、价格改革、宏观经济改革、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对外经济体制改革的研究也迅速发展,由此中国经济发展转型模式的选择展开了企业改革主线论(以厉以宁等为代表)还是价格改革主线(以张卓元等为代表)的思路争论,最终中国选择了价格改革主线论的思路,形成了“价格双轨制”的稳中求进的模式。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转型阶段的理论创新
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了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1993到2006年这一阶段主要的理论研究和思考则主要围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质与特征、国有经济的地位与作用、现代企业制度的内涵和形式、社会主义条件下深化对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认识、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关系、经济全球化的实质、对外开放的战略以及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等问题,并对市场机制与宏观调控、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经济波动与经济周期、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等问题进行了开拓性的研究(王洛林等,2000;江小涓,2002)。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环境污染、资源消耗和浪费的问题日益暴露,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增长向集约型增长方式转变的呼声越来越高,学者们对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进行了广泛深入地研究,主要研究成果包括有关经济增长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和经济体制改革(刘国光等2001;吴敬琏,2005;林毅夫,2007;张卓元,2010)、经济结构转变与经济发展研究(刘志彪等,2002;钱方明,2009)、产业结构升级与经济发展(黄茂兴等,2009),技术进步与经济发展(王小鲁,2009),节能减排(蔡等,2008)等。这些研究对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升级起到了较好的指导作用。
基于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的深化发展,近年来国内学者对产业升级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例如,张耀辉(2005)指出产业升级真正含义应是高附加值产业替代低附加值产业的过程,其实质是产业创新与产业替代的过程,产业创新是产业升级的主要方面;刘志彪(2011)认为在高度融入国际分工体系、以低端要素嵌入GVC(全球价值链)的新形势下,中国出口导向型制造业虽然能够较快实现工艺流程升级和产品升级,但面临着功能升级、链条升级以及集群升级等中、高层次的产业升级困境。这些以价值链为思路的研究虽然没有形成一个独立的理论体系,但为中国的经济转升级提供了较好的理论指导。
(四)以科学发展观为主题、以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阶段的理论创新
中共十七大以后,科学发展观的战略思想进一步深化了对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发展动力、发展目标和发展要求等方面的理论探索,促进了对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国家、以人为本以及全面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理论探讨。在中共十七大以及十八大报告中进一步强调了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和建设创新型国家,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中心环节,形成有利于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有力地推动了自主创新和建立创新型国家理论的发展。因此这一时期的理论创新主要围绕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加大创新型国家建设来展开,以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优化经济结构、完善国家创新体系、推进节能减排为重点。
另外,理论界对如何提高转变经济方式的效率提出了很多有益的观点,例如,吴敬琏认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唯一出路在于政府转型。对如何有效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学者指出需进一步明确转型升级的突破口以及重要抓手,例如姚先国(2011)指出实施人才集聚战略是实现经济转型升级的突破口。对如何突破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难点,经济界进行广泛的讨论与深入的研究,例如,张卓元(2010)指出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难点有三:一是追求经济的短期高速增长;二是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难启动;三是政策调整阻力重重”。
参考文献:
1.厉以宁.转型发展理论[M].同心出版社,1996
2.吴敬琏.中国增长模式抉择[M].上海远东出版社,2005
3.史晋川.论经济发展方式及其转变—理论、历史、现实[J].浙江社会科学,2010(4)
4.张卓元.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难点在哪里[J].理论参考,2010(9)
5.程慧芳,唐辉亮,陈超.开放条件下经济转型升级动态能力报告(2012)[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