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我国影视剧中,很多都涉及到了民俗文化元素。引入这些元素,不仅能使影视剧的情节更加真实,还能提升影视剧的文化内涵,起到传承民俗文化的作用。影视剧是一种文化传播的主要媒介,其存在本身就具有传承文化的作用,而民俗文化的文化内涵也为影视剧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本文将对我国影视剧中象征性民俗元素进行具体分析。
关键词中国;影视剧;象征性民俗元素
近年来,我国的影视作品飞速增长,很多都含有一定的民俗元素,这些元素的运用使影视作品的文化内涵更加丰富。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发展,都市文明的冲击使人们的精神世界越来越匮乏,使民俗元素也在影视剧的发展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为了更好地研究象征性民俗元素在影视剧中的具体应用情况,本文将主要采用案例的方式来具体分析。
一、象征性民俗元素在影视剧中的表现形式
(一)物质民俗的表现
物质民俗指的是人们创造的财物、具有模式性的活动或者这种活动带来的产品形式,包括生产、饮食、服饰和建筑等。[1]生产民俗是与生产活动有关的民俗文化,涉及的面比较广,如农业的生产实践、畜牧业的养殖实践等。这些物质民俗在影视剧的叙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能够突出当地的生产情况和物质情况。以《黄土地》为例,其在描述顾青与翠巧在田地里犁地,体现的就是农业的民俗文化,而《黄土地》表达的也是农民身上发生的事情,通过将生产民俗与影视剧的融合,能够更好地表达出影视剧的内涵。同样,饮食民俗也是影视剧中象征性民俗的主要表现形式,饮食是影视作品中不可避免的镜头和表现形式。我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饮食文化也是五花八门,特别是一些农村地区,这种民俗文化表现得更加鲜明。例如,张艺谋导演的《千里走单骑》主要讲述的是云南地区的民俗,展示了百家宴饮食文化,显示出人们的热情。服饰民俗文化同样是影视剧中主要的民俗元素表现形式,同时服饰民俗也对影视剧的情节发展有一定的推动作用。[2]我国民族众多、地域辽阔,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不同地区和民族的服饰也都各具特色。随着时代的发展,一些民族逐渐褪去了自己的服装,但是在重大的节日中还是会换上自己的民族服饰。例如,在《秋菊打官司》中,秋菊穿的棉袄、带的头巾以及手插袖子的方式表现的都是陕西妇女的形象;《黄土地》中男人穿的黑裤、头上戴的白手巾体现的则是陕北农村男人的形象。
(二)社会民俗的表现
社会民俗指的是社会组织和制度的民俗,是在特定的社会范围内社会关系所表现出来的惯制,其涉及的范围也比较广,涵盖国家、民族、社会和家庭等不同层级。社会民俗包括社会制度、节日、民间娱乐等民俗。我国的影视剧也引入了很多社会民俗,比如电影《菊豆》中,对宗族的族规以及入族的仪式等进行了详细的叙述和表现,杨天青的私生子在族人不知情的情况下,取名“天”字辈,所以杨天青只能与儿子保持兄弟关系。社会民俗中,民间音乐也是影视剧中主要的民族表现形式。通过长期的发展,民间音乐可以分为民间歌舞、说唱、戏曲和器乐等。民间音乐的表演,能够为影视剧营造出所要表达的氛围,如在张艺谋的《金陵十三钗》中,十三钗弹琵琶吟唱的《秦淮景》不仅生动地表现了秦淮的民俗,也渲染了遗憾、惋惜和悲愤的情境,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三)精神民俗的表现
精神民俗是在物质、制度文化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一种意识形式的民俗,是人们在社会劳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心理经验和心理习惯。例如,我国很多地区非常看重血脉的传承,所以很多影视剧体现了这种精神民俗文化,以《秋菊打官司》为例,这场官司的导火索就是一句“断子绝孙”,万庆来的这句话,使得村长对他实施了报复,进而引发了这场官司。村长会报复,就是因为在人们的精神世界中,延绵子嗣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精神文化传承,是人们内心的一种安慰,也是很多地区的民俗语言禁忌。这种精神民俗的展现,不仅能使影视剧的叙事更加合理,也能为我们展示出民俗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二、中国影视民俗化的发展趋势和对策
(一)利用数字化技术丰富民俗元素的表现手法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国外影视拍摄中就开始加入高科技的元素,特别是好莱坞已经将高科技作为电影拍摄的主要手段之一,比如深受国际好评的《泰坦尼克号》《阿甘正传》《星球大战》等。通过对国外影视拍摄的借鉴,我国也开始在影视拍摄中引入高科技。张艺谋导演的《英雄》问世,标志着我国的商业大片开始登上舞台,接着张艺谋导演的《满城尽带黄金甲》、冯小刚导演的《夜宴》等影视作品相继问世,我国电影的拍摄中越来越重视对高科技元素的引入。同时,我国的电视剧也开始应用高科技手段,如付玮导演的《潜伏》。这些高科技元素的加入,使观众的视听方面受到了震撼,在影视作品的观赏中,也恰似在欣赏一部视觉大餐。随着我国古装、武打等作品的展示,这种高科技的运用更加广泛。但是,高科技的出现并没有对民俗文化产生冲击,反而使民俗文化的表现更加鲜明,例如,《史记》虽然大量采用高科技手段,但是荆轲刺秦的民俗文化并没有被淹没。《英雄》中,围棋、古剑阵以及山水亭台等建筑同样也是对民俗文化的体现,而通过高科技的应用后,这些场景更加逼真,通过这种完美的声画配合,使我国民俗文化的意境更加突出。
(二)利用多元化的影视思潮拓展民俗文化的表现空间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和文化交流的国际化,地域特色、民族精神和民俗文化艺术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的局面,同时这些多元化的思潮也为中国影视的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3]比如张艺谋导演的《红高粱》、陈凯歌导演的《霸王别姬》等,所表现的都是与现代文明相隔甚远的民俗故事,它们都是通过影视艺术的加工和民族艺术的深化来展示的。以陈凯歌导演的《霸王别姬》为例,其主要是以我国的国粹京剧艺术以及京剧艺人的生活为主要的叙述线索,从而引发人们对人性的思考,影射出我国传统文化的发展情况。再比如我国的边缘电影《阳光灿烂的日子》《长大成人》等,对情节进行了淡化处理,主要体现的是骚动和喧哗中的生存,真实地还原了中国民俗文化。所以,在影视民俗化的发展中,中国还需要利用多元化的影视思潮,为民俗文化的发展提供更大的表现空间。
(三)影视的全球化和民俗化发展为民
俗文化提供了更具潜力的舞台全球化的发展,使民俗文化更广泛地走进了我国的影视剧作品,使中国能够更好地认识世界,同时也使世界能够更好地了解中国。影视剧作品是一种传播文化的渠道,也是文化精神和民族形象的载体,因此影视剧作品不仅承担着其应有的商业价值,还承担着传播我国传统文化的重任。西方好莱坞的影视作品中,美国的影片主要以西部片为主,这是美国土生土长的影视类型,影片主要的选材为美国西部民间传说和文学作品。[4]在美国的西部影片中,最强的符号就是情节和人物的处理都比较模式化。在影片中,人物要戴宽檐帽,挎左轮手枪,同时还要有正义的牛仔和邪恶的歹徒。同时在影视的场景中,荒野与小镇是不可缺少的,在影片的结局正义会与邪恶进行一场决斗,而最后都以正义的一方获胜。可以说,美国的西部影片是美国历史的再现,是一种理想精神和道德的表现,能够凸显美国的精神和性格。而我国在影视作品的拍摄中,也有很多是模仿美国西部的模式进行拍摄的,比如最典型的《双旗镇刀客》、姜文的《让子弹飞》等,都是西部影片的展现形式。我国的这些西部影片形式都是借鉴美国的影片,主要是英雄主义和浪漫主义的结合,以征服西部为主要的题材。而我国西部地区,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逐渐形成了具有特色的西部风情,在影片的拍摄中也是以个体的生命价值为主要的表现,体现的是一种现实主义。例如,张艺谋的《三枪拍案惊奇》所表现的就是西部戈壁和丝绸之路,体现的也是我国的民俗文化。
三、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影视剧的发展,影视作品的增多,象征性民俗元素在影视作品中出现的频率也越来越大。民俗元素的引入有利于影视剧作品情节的推动和文化内涵的展示,随着影视剧的热播,还会起到传承民俗文化的作用。因此,在拍摄中,我国影视剧还需要结合现代的社会发展形式和科技手段等,不断完善民俗文化元素的植入效果,促进我国文化更好地发展。
参考文献
[1]龙欢.湘西影视剧中的民俗影像[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3.
[2]白鸽.从《乔家大院》看影视艺术的民俗化处理[J].记者观察(上半月),2013,(7):54-55.
[3]王卫波.河南题材影视剧中的民俗表现[J].电影评介,20建筑工程论文15,(区域经济论文16):91-94.
[4]高杰.纪录•民俗•传播———关于民俗文化影像化传播的研究述评[J].今传媒,2012,(5):150-151.
作者:覃丽霞 单位:百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