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12年实力经营,12年信誉保证!论文发表行业第一!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客服电话:
当前位置:首页 > 免费论文 > 经济论文 > 综合经济 >

技工院校语文课堂如何践行审美教育

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不同,语文是通过语言教学来育人,同时提高人的思想修养的学科。语文学科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高度统一。对于语文教学来说,应将人文教育放在第一位。人文教育不仅是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而且要发展学生各方面的潜能,健全人格,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适应能力。而践行审美教育,能让语文两种不同性质的特性更好地融为一体,更好地为人文教育服务。审美教育是语文知识教育和思想教育的有利补充。《技工院校语文课程标准》(2010年版)要求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培养以良好的职业素养为核心的人文精神,使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发展健全的人格,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可见,在技工院校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淄博市技师学院对技工院校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的相关问题做了问卷调查研究。74%的学生认为学好语文可以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84%的学生认为有必要在语文教学中推广审美教育;63%的学生认为语文课应该充分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以取得图文并茂、绘声绘色的教学效果。调查问卷还涉及这样一个问题:“在语文学习中,让你感到最快乐的事是什么?”并提供了三个选项:“A.获得高分数,B.考试及格,C.树立正确的审美观,进而追求美。”48%的学生选择了“获得高分数”,42%的学生选择了“树立正确的审美观,进而追求美”。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技工院校的学生还是把考试分数看得很重,而在技工院校语文学习中,考试分数不是最主要的,而是注重基础知识的教授,更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以及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审美观,提高学生的职业修养。调查显示,大多数学生认为教师在语文课堂上的角色既是知识的传授者,也是独特个性和健康人格的塑造者。所以,在语文教学中践行审美教育有一定的必要性。很多研究者从教材、教学过程、写作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而笔者选取具体文章,谈谈教师如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践行审美教育。语文教师不仅要讲授语言基本知识,还要采用各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体会文章美的所在。笔者以全国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第五版语文教材中林清玄先生的文章《好雪片片》为例,谈谈审美教育在语文课堂中的实践。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感悟自然美

课文题目《好雪片片》出自典故“好雪片片,不落别处”,此典故涉及一个美妙的故事。唐代有一位禅师,名叫庞蕴,是药山惟俨大师的弟子。庞蕴对禅有精深的理解。一次,他到惟俨大师处求法,求法完毕告别时,惟俨大师命门下十多个禅客相送。当众人陪着庞蕴边说边笑走到门口时,一推开大门,便看见雪花漫天飘飞,纷纷扬扬,乾坤正处在一片混莽之中。此时,庞蕴指着空中的雪花,不由得发出感慨:“好雪片片,不落别处。”教师可结合典故,将美丽的自然风光图片导入课堂,让学生领略大自然的美,同时引导学生体会禅师庞蕴所的说话的含义。庞蕴的意思是,好雪片片,就在眼前飘落,美好的景色就在身边,我们就尽情领略天地间的这一片潇洒风光吧。这个典故隐含的意思是,只要我们善于发现,用心感悟,美好的事物不在别处,就在我们身边,生活处处都有美。创设情境不仅能让学生感受到自然美,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发现身边的美。教师在创设优美情境、导入新课之后,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文章内容:“在现实生活中,作者发现了什么样的美?”使学生初步了解文章主旨。

二、分析人物描写手法,体会艺术美

诵读文章可知,本文的主要人物是一个外表污秽的流浪老人。作者在描写流浪老人时,没有浓墨重彩,而是抓住老人身上突出的特点进行描写。对老人衣着的描写,作者只写了上衣和鞋子;对于老人的外貌,作者只写了“蹲坐在街角歪着脖子看来往的行人”;在写老人的睡态时,作者只写了“嘴巴微张”和“甜甜”的表情;描写老人把椅子绑在皮带上,更是作者的点睛之笔。作者运用的是漫画的笔法,素描式的描写,加上简单的粗笔勾勒,一个贫穷、孤苦、笨拙的流浪汉形象便跃然纸上。教师通过分析这种写作方法,让学生感受到作者在刻画人物时体现的一种艺术美。

三、剖析人物形象,领悟人性美

根据作者的写作思路:初识老人—走进老人—感悟老人,可以把文章内容总结为一个人物、两件事情、一种感受。对老人的描写,作者采用了欲扬先抑的手法。文章开头描绘了一个外表污秽的流浪老人,但作者通过接触,记述了自己第一次买奖券和流浪老人为自己扣扣子的事情,并通过两个鲜明对比——老人动作“艰困”与态度“慎重”,崭新、美艳的红色封套与老人污秽、油腻的外表来体现流浪老人的美好心灵。通过和老人的接触,作者从老人身上获得了新的希望:人的美好本质,不会被所处的境况所淹没。作者写老人动作“艰困”与态度“慎重”的对比,其目的是表现流浪老人虽然外表污秽,但是内心非常善良;通过写“我”和老人接触后的感受,表现老人的“明净的善意”,是不带有任何功利色彩的善意,这种善意给人带来温暖。教师可以通过上述分析归纳,总结出老人的形象:一个外表污秽但是心中存有明净善意的老人,引导学生领悟老人身上的人性美,同时,鼓励学生发现生活中被忽视的真善美。

四、挖掘文章主旨,感悟社会美

中国散文的传统是“卒章显志”。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分析课文时,不难找出文中的主旨句就是文章的最后一句:“我们生活中的好雪、明净之雪也是如此,在某时某地当下即是,美丽地落下,落下的雪花不见了,但灌溉了我们的心田。”本句中,“生活中的好雪、明净之雪”象征着美好的心灵以及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爱、相互尊重的美好情感。美丽的雪花不见了,却落在我们的心田上,因为明净的善意会给人们带来温暖,给被感动的人留下美好的回忆。“在某时某地当下即见”是指只要我们善于发现、用心感悟,生活时时处处都有美。通过分析,教师进一步提炼:在欣赏自然之美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要睿智,而且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真谛的眼睛。在感悟人间真情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有更细腻的情感。林清玄以他那颗善良而敏锐的心感受老人美好的心灵,而善良的老人和善良的作者也教会了学生如何体察他人的善意,以及怎样善意地对待他人,让学生时刻铭记不管在什么境况下,都不能丧失自己的美好本质。“好雪片片”在禅师庞蕴的眼里是风光无限的自然美景,在散文大家林清玄的笔下,则是人具有的明净的善意。作者笔下的“好雪片片”更能体现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爱、相互尊敬的社会美。针对《好雪片片》这篇文章,教师可以通过设立情境、分析人物描写方法、剖析人物形象、挖掘文章主旨等教学方法,让学生感悟文章中蕴含的自然美、艺术美、人性美、社会美等。其实,语文教学本身就蕴藏着丰富的美学因素。语言与美育密不可分,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想方设法地引导学生关注美、发现美、感受美、领悟美、欣赏美、创造美和表达美,让审美教育渗透到课堂教学中去,使语文课堂真正成为优质高效的课堂。教师可以通过上述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技工院校语文教学实践证明,教师应当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不同的环境、不同的文章,做出不同的分析,渗透审美教育,从而开拓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情操,增强学生的创造力和审美能力,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幸福观,促进学生德、智、体、农业论文参考文献美全面发展,区域经济论文为学生将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基础,让语文真正成为育人的关键课程。

作者:张芳


    更多综合经济论文详细信息: 技工院校语文课堂如何践行审美教育
    http://www.400qikan.com/mflunwen/jjlw/zhjj/273290.html

    相关专题:代写初中作文 青岛理工大学学报


    上一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与策略(4篇)
    下一篇:没有了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