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与创新
【摘要】本文简单的介绍了一下自媒体的涵义,详细的阐述了在自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措施。
【关键词】自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
引言
当今的大学生都是生活在自媒体时代,为了有效的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要结合自媒体技术,以下将详细的进行介绍。
1.关于自媒体的概述
当前,在网络上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信息的发布者和分享者,发挥出媒体的作用,只要利用聊天账号就可以实现发帖子、评论实时新闻、转发微博、分享朋友圈等,对信息进行处理,从而数以千万计的信息、言论在网络的世界产生了激烈的碰撞,在这个过程中,每个人都充当了信息传播的媒介,并发挥出了媒体的作用,这种传播方式的流行,标志着自媒体时代的彻底到来,而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是自媒体。由此可见,自媒体其实就是指通过个人来进行信息的分布和传播,我们自己既可以是媒介也可以是媒体,言论自由的其权利充分得到应用和发挥,只要手机在手人人都可以成为记者,将社会上的不平事和生活中的小故事记录下来,都可以成为新闻的素材,并可以畅所欲言的对某件事进行评论和抨击。自媒体时代的来临,对于传统的媒体传播带来了不小的冲击,拓展了信息传播的途径和信息获取的方法,也从一定程度上改不了人们对于媒体传播的认识。
2.在自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措施
(1)充分利用自媒体,确立新型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当前,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已基本成熟,网络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而网络也是自媒体发展的基础性平台,也是新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平台,故而,学校应积极地适应时代的变迁和发展,充分利用网络和自媒体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切实树立起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理念,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果和效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确立,实现了学校利用网络和自媒体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充分利用网络平台的宽度和不受时间空间限制的特点,在通过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实现需求,在网络上对学生进开展有针对性教育,并利用自媒体不断的对教学内容进行传播和宣导。同时,要始终以马、列、毛、邓、三以及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正确利用唯物主义辩证法来看待问题,充分分析利用网络自媒体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势和不足,努力将自媒体的优势发挥出来,并对自媒体的不足之处采取一定的改进措施。(2)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吧,打造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网络平台的优势之一就是其所包含的教育资源非常的丰富,涵盖方方面面的内容,学校要深刻的意识这个优势,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要对各种资源进行优化整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出适合学生的教育资源,并将不利于学生成长的内容剔除掉,净化网络环境。同时,利用自媒体平台像微信、QQ、微博等公众平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宣导,实现思政教育的全天候,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将网络和自媒体平台建打造成思政教育工作的主阵地。(3)提升思政课程质量,扩大网络思政教育的影响力。要想提高思想教育的有效性和质量,就必须要优化思政课程质量,多开展些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改进教学方式,打破传统的枯燥乏味的教学方式,去切实增强学生对学习思想政治的积极性。在自媒体时代,信息的内容是非常重要的部分,要想充分发挥出自媒体的传播优势,在本着为学生的成长负责的同时必须要优化思政教育的内容,努力为学生提供更为优质的教育内容和资源,只有真正的让学生感受到了内容的趣味性和哲理性,学生才会对信息内容进行转发、分享、评论,才能够实现以点带面的教育效果,真正发挥出自媒体的传播优势,扩大网络思政教育平台的影响力。(4)重视开展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理念,切实提高网络思政教育的效果。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思政教育中老师要树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经教育理念,通过实践过程加深学生对理论的认知程度,强化思政教育工作的效果。并且,在实践中能够帮助学生牢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对学生的思想发育大有裨益。故而,学校要充分利用网络教育资源,为学生提供一些可以进行实践的教育内容,鼓励学生对于教育内容开展实践活动,并利用自媒体平台来交流实践的感受和收获,增进师生之间的沟通,有助于在思想上产生共鸣,真正的发挥出实践教学的作用和优势,提高了网络思政教育质量和效果。
结语
在自媒体时代,一定要充分利用自媒体,确立新型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吧,打造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提升思政课程质量,扩大网络思政教育的影响力;重视开展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理念,切实提高网络思政教育的效果。采取多种方式,全面的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参考文献:
[1]赵宏.自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与对策[J].学术论坛,2013,05:213-217.
[2]袁文华.自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4,08:12-14.
[3]马志伟,黄焕汉,陆惠君.自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性困境及其思维转化[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4,11:55-58.
[4]何冰,范微.自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创新路径研究[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5,11:90-91+121.
[5]刘琳.自媒体时代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J].改革与开放,2016,11:127-128.
作者:陈强
第二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及策略
【摘要】文化发展视域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是推动我国文化强国战略的需要,是实现大学文化传承的需要,是推动德育教育工作发展的需要。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可从两大方面着手:第一,构建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体系,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优秀文化,与时俱进,发展网络文化;第二,深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潜力,促进大学文化创新发展,促进大学文化传播。
【关键词】文化发展视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十八大召开以来,我国对于文化建设发展越来越重视,建设文化强国成为我国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十八大与十七届六中全会等重要会议一起,构成了当前文化建设体系,为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构建了极为重要的文化视域。当前,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这就需要契合我国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前进方向,深化大学生文化自觉,逐步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一、文化发展视域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意义
1、推动我国文化强国战略的需要以文化发展的视域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意识的重要手段,更是我国建设文化强国的重要组成部分。[1]十七届六中全会以来,我国逐步确立了建设文化强国的战略,在强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将文化纳入教育范畴,对于促进文化强国战略有着重要意义。文化可以塑造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因而在大学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时采用文化方式,一方面能够培养出具备科学文化知识的高素质人才,从而促进我国经济与科技的发展。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教兴国的基础是人才强国,强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正是促进大学生逐步承担社会主义建设任务的重要手段。另一方面,也能够发挥大学生文化主体作用,在此过程中逐步传承文化、创新文化,发展文化。2、实现大学文化传承的需要大学不仅具有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以及社会服务的功能,还有一项重要的功能就是文化的传承与创新。[2]大学作为当前传承优秀文化与文化创新的重要载体,开展文化育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立和完善的重要手段,也是传承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推陈出新的重要渠道。3、推动德育教育工作发展的需要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长期重视理论教育及显性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对于文化育人没有足够的重视。在大学教育中,思想政治课程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方式,对德育工作有着重要作用。然而这种渠道是一种显性渠道,而以文化育人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则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行为。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而又深远长久的,能够有效减少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抵触情绪,将深刻的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中,从而实现潜移默化的效果,这也是推进大学德育工作的需要。
二、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策略分析
1、构建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体系(1)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化视域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首先需要构建其思想政治教育文化体系,需要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把握主旋律,掌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主导地位,让学生们坚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精髓,也是我国人民不懈奋斗的精神源泉,同时更是大学生逐步成长为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的主要精神动力。[3]因此,在大学文化育人过程中,需要以各种方式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进行文化创新,从而呈现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局面。同时,大学还需要推动校园文化建设,建立大学文化体系,包括精神氛围、学术氛围、艺术氛围、制度环境、网络环境等,为大学生们创造出良好的文化环境。(2)弘扬优秀文化。文化视域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构建其思想政治教育文化体系,还需要不断弘扬优秀文化,构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高地。在当前时代中,文化领域的交流不断深化发展。大学之间的国际学术交流以及人才交流也日趋频繁,人才竞争不断加剧。西方发达国家也一直力图以其价值观与生活方式影响全世界,也包括我国大学生。在无数思想浪潮的冲击下,部分大学生因而产生一种文化自卑感,对本国的文化持悲观态度。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更需要我们不断地加强优秀文化的发展,通过对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来不断培养他们的文化自觉与自信。这就需要大学生深入了解我国文化传统,能够客观地比较中西方文化异同,掌握自身文化长处,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采用中国传统文化以及社会主义文化来培养大学生,才能使其成长为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4](3)与时俱进,发展网络文化。当前时代,网络已经成为人类社会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此构建思想政治教育文化体系,还需要发展我国大学的网络文化。所谓的大学网络文化,实质上属于一种亚文化范畴,是信息时代下互联网与大学文化相融合的产物。其以网络信息为载体,以文化为内在,以信息技术为外延,对大学生的影响日益扩大。网络是大学生们在校园里生活、学习的主要方式,搜集信息、了解热点、交流思想、关注世界,这些都是大学生们通过网络来实现的。[5]因此,我们需要更加重视网络文化的作用,把握大学网络控制权与主导权,将其打造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以此来引导大学生的思想舆论潮流,开展文化教育,将网络文化与校园文化结合起来,大力弘扬主旋律,弘扬先进文化,摒弃与抵制腐朽文化,从而营造出良好的校园网络文化环境。2、深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潜力(1)促进大学文化创新发展。文化视域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还需要发挥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这就需要深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潜力。在大学生的教育过程中,文化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但需要去挖掘,去开发,将潜力转化为能力。首要任务便是促进大学文化创新发展。大学文化如果一成不变、固步自封,就会逐步失去文化的感染与影响力,从而使其文化育人的效果大打折扣。因此,要不断推动大学文化的发展创新。大学精神作为大学基本价值理念,是大学校风的决定元素,是在大学长期的教育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的,而每一所大学的大学精神也都是由其自身的历史文化传统决定的,因而都是不同的。[6]创新大学文化,就需要创新大学精神,一方面需要大学师生共同努力,采用讨论、研究、凝练等方式总结;另一方面需要借鉴国外优秀大学的经验,逐步感悟内化。其次,推动大学文化创新,还需要促进学术文化的创新。大学是学术文化的主阵地,也是探索与发现的主要载体,因而需要营造兼收并蓄、学术自由的文化环境,从而促进学术文化的创新。(2)促进大学文化传播。深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潜力,还需要重视文化传播。传播大学文化,首先需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传播到大学之中,深入大学师生的精神之中,要进入课程、进入教材、进入头脑,结合大学教育实践生活的实际情况,从大学生实际出发,关注大学生学业、就业、创业等重点问题,引领大学生发展道路上正确的价值取向。
作者:刘淑媛 单位:中南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第三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研究
摘要媒体是信息传播的载体。而数字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新型媒体形态则为新媒体,其传播载体主要是网络、移动和电子媒体等。新媒体时代标志着新媒体新发展的开始。而处于新媒体时代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亟待优化。本文将探讨新媒体给大学生思想变化带来的教育路径变化。
关键词新媒体;教育;大学生思想政治
1新媒体的概念
目前,新媒体定义尚未在学术界形成定论。国际SCI期刊《新媒体与社会》认为:新媒体点出了关注技术媒体社会生活相互交织影响所带来的变革的重要性。[1]宫承波将新媒体定义为是依托数字、互联、移动通信等新技术的新型媒体形式软硬件或信息服务方式。[2]吴征认为新媒体可消解传统媒体(电视、广播、报纸、通信)之间的边界。[3]新媒体的重点在于其技术体系的创新支持点基于计算机的诞生和网络的发展,媒体本身的信息化和数字化更加被注重。与传统媒体比较,新媒体主要具有以下特点:以数字传播取代了模拟传播;以多媒体传播取代了单一媒体传播;以互动式传播取代了被动传播;以分众受众取代大众受众;以全球性取代地区性。因此,我们认为新媒体是一种基于数字互动式多媒体的分众传播主体的全球性网络媒体。
2新媒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新媒体的本质是传播的多元化、互动化、小受众化的体现,新媒体的本质上是一种个人媒介的传播体现,传播即媒介,媒介即个人。新媒体对新时代大学生思想影响分析:2.1新媒体是大学生思想上追求传播最大化的需要新媒体以数字化革命的创新内容对传统媒体的乏味造成冲击,且从边缘化走向主流,从而加大了对主流传播的影响。它在最大程度上制造传播点,刺激大学生的传播细胞,满足受众的传播需求。在新媒体的体系下,传播可以是“单纯的传播”,即在传播的过程中,忽略传播内容的教育意义、严肃意义。在当下,随着大学生生活节奏和工作节奏的加快,大学生的休闲传播方式主要走向碎片化,新媒体由于实时性和便携性的特点,能够满足大学生随时随地传播,以多种方式传播的特点,从而从技术上满足大学生追求传播最大化的需要。2.2新媒体是大学生追求文化多元化思想的需要在大数字时代,信息的传播环境向民主化和多元化改变,个人信息因为其多元性、互动性逐渐成为信息传播新的宠儿,一切呆板的、没有个性的信息逐渐退出了大学生的视线。从这个角度来说,新媒体可以更好地对传播市场进行细分,使受众的个性化满足更加充分。人的需求往往呈现多方面的、多层次的表现,传统传媒对特定人群的特定需求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但是,新媒体时代信息量的广泛与多样化,颠覆了传统传媒的社会传播功能,与此同时,基于数字通信技术的新媒体的服务功能,它可以提供个性化的信息服务、传播服务,满足大学生追求文化多元化思想的需要。[4]2.3新媒体是大学生追求传播主体化思想的需要大数据时代丰富的媒体的出现,尤其是网络媒体的出现,打开了观众的传播出口,同时也打开了传统媒体对观众选择。同时,随着观众的教育水平普遍提高,观众对于传播活动具有一定的选择能力,信息思维能力和判断能力。在这两种情况的结合下,传播的受众不可能继续做一个简单的接收器,创造信息、选择性解释和评价信息是他们更愿意参与的。因此,双向互动新媒体传播方式加强观众的选择权,而在“报纸”成为“数字报纸”,“电视”成为“互联网”电视的同时,新媒体的出现满足了大学生追求传播主体化思想的需要,其本身也是新媒体成为大学生追求传播主体化思想的需要的体现[5]。因此,近几年,互联网网络的虚拟化和极速传播的强大功能,使得大学生足不出户也能广泛的接受各种海量信息,在这种情况下,新媒体的受众,尤其是网络受众和手机受众,从单纯的传播的消费者变成了传播的生产者,媒体传播的诉求方面走向个性表达与交流阶段。[6]
3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化对策
3.1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角色调整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正处于“管制型”向“公共服务型”演进时期。国内思想政治教育者承担着多重管理者角色,思想政治教育制度急需改革和进一步深入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程序亟待完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需要变革,要进行角色转换,必须强服务弱管制。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回归公共服务从而使角色转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制度的改革可以以浙江省湖州市思想政治教育角色转化为成功案例,其改革的目标就是以大学生新媒体教育需求为突出特点,突出了强服务弱管制的功能定位。政府转型的时代要求就是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完成角色转换,强调政府的服务职能,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在执行新媒体教育权力时,要以人为本,转变角色,时刻将群众利益放在首位,注重公共利益。3.2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程序的规范化设计新媒体教育流程的完善、加强和优化设计是进一步规范新媒体教育的关键。目前的教育程序设置中还存在许多问题,必须要做到对症下药,重置新媒体教育的前置条件、精简重点项目的新媒体教育环节、压缩新媒体教育的办理时限、选择合理高效的新媒体教育方式,使新媒体教育流程的设计更加科学、合理,具有可操作性。只有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程序的规范化设计,才能更好地完成新媒体教育的历史使命。3.3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程序的制度化建设强化制度建设是规范新媒体教育的前提,任何改革如果脱离了制度的约束终将难以进行。新媒体教育程序的制度化建设是保障程序有效运行的关键,也是法治社会依法行政、有制可依的必然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制度的完善和建设需要从决策、管理、运行和监督机制入手,保障新媒体教育程序的合法性和高效性。遵从限制性原则对新媒体教育前置项目进行界定和审核,不能完全交由市场和中介以及行业自律组织解决。取消可以通过市场机制或者通过中介机构及行业组织可以解决的以及事项专业性、技术性不强的行业主管部门仅进行程序性审查的前置新媒体教育项目,对专业性、技术性较强的前置新媒体教育项目予以保留和推进,相应行政机关必须进行把关。3.4加强对新媒体教育行为的内外监督加强对思想政治教育行为的制约是权力运行的必然规律。如果大学生不对新媒体教育过程和新媒体教育结果进行监督,那么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必然是“精简—膨胀—再精简—再膨胀”的恶性循环,腐败行为也会因为新媒体教育权力没有监督而大量产生。因此,有必要建立和完善以下制度:3.4.1建立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的听证与公开制度规范和完善的思想政治教育听证制度的建立是简化思想政治教育的首要程序。申请人个体和行政相对人群体的合法利益往往会受思想政治教育行为影响。譬如,将新媒体教育传播场所开办在学校附近时,不仅申办者的利益产生影响,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和周围群众的日常生活也会受到影响。因此,要坚持不利处分原则,只要思想政治教育行为对行政相对人作出不利处分,原则上都应当举行听证。简化新媒体教育程序,减少新媒体教育事项,并不是弱化政府的管理,更不是放任不管,而是改变行政管理方式,强化后续监管,其重要方式就是实行新媒体教育公开制度。思想政治教育公开就是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除了涉及到国家机密、商业秘密或个人隐私等不宜公开的内容之外,其它信息都应向社会和行政相对人公开。3.4.2强化对思想政治教育行为的监督制约机制政府部门在行使思想政治教育权时,很容易发生自由裁量权滥用的情况,导致权力不断膨胀。[7]建立完善的监督约束机制是新媒体教育权规范行使的关键点。一是加强行政诉讼对思想政治教育行为的监督。二要建立健全内外部监督机制。规范新媒体教育人员的责任和义务,全程监督新媒体教育人员的新媒体教育行为,严厉惩戒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工作人员的违法违纪行为。三要建立新媒体教育责任追究制度。应当依法追究因越权新媒体教育、违法新媒体教育、或新媒体教育不当造成严重后果者的行政责任,构成犯罪的,还要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其刑事责任,以此来防止腐败行为的发生,杜绝寻租现象的出现,确保新媒体教育的公正性。[8]
4结论
通过近些年对新媒体大学生教育项目的调研发现,对繁杂泛滥项目进行清理时常遭遇来自各个方面的阻力。加以分析,部门利益化倾向是产生阻力的最根本的原因。即一些政府主管部门往往把思想政治教育与部门或者个人利益紧密联系起来,新媒体教育成人某些部门或者个人谋取不当利益的工具。[9]因此,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加大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力度,规范政府部门权限,对政府权力范围进行限制和合理界定,才能达到完善权力运行机制规范行政行为的最终目的。
作者:张羽 陈柯柯 单位:南京理工大学设计艺术与传媒学院
第四篇: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效分析
【摘要】21世纪最突出的特征是信息化,网络技术的发展给人类生活带来新变化。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效彰显优势,海量信息丰富教学资源、“0”、“1”构成的比特世界扩大教育活动空间、沟通充分增强教育主客体交互性,同时也存在诸如教师权威面临消解、大学生信息弱主体性使大学生迷失学习方向等问题。认清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效面临的新变化,提升教师专业能力、优化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阵地、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观。
【关键词】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效
“实效”,即“实际的功效”。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这个语境中,实效性主要是指在教师进行一定周期内的思想政治专题教学后,各专题的具体内容在学生的行为习惯和个人价值观养成方面的实现程度。上世纪90年代中期互联网引进中国,信息时代网络技术日新月异。“……互联网,特别是万维网在对教育的影响的规模和性质方面都不同。网络在教育和学习中的渗透作用比先前任何技术都要大。”受网络发展的影响,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有着新变化,网络技术应用为教育实效的提高提供了多样化表现。
一、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变化
(一)海量信息快速传播丰富教学资源
网络是信息的存储地,也是信息的生产地。原生信息及再加工信息每天都指数增长式地出现在互联网上。信息高速公路的建成为互联网时代信息传播提供了技术支持,鳞次栉比的信息可以跨越时空实现瞬时传播。网络世界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浩如烟海。对于网络世界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者而言,真实多样的社会热点以文字、声音、图片、视频等方式生动形象地呈现出来,成为特色鲜明的思想政治教育预备素材。另一方面,专业内前沿研究成果,专业发展趋势,前人研究过程中的经验总结及失败教训等都可以从不同节点查阅获得,成为教育者学习研究的宝贵资源。“互联网教育为全球教育信息的连接搭建平台,而且提供便捷的导航,减少受教育者搜集资料的盲目性,节省学习者时间,提高学习效率。”大学生则可以借助网络平台,寻找满足自身学习需要的信息,实现自我学习、自我教育。
(二)“0”、“1”构成的比特世界扩大教育活动空间
网络世界的所有事物都可拆解为由“0”、“1”构成的代码。与现实世界相比,比特世界突破了实际疆土领域的封闭,也超越了时间的限制,具有广袤空间的优越性。在网络世界中,大学生可以接触到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思想,有益于大学生了解多元文化下的思想动态,激发自己主动思想的能力,积极主动表达自己对事物的看法与观点,也有助于思想政治教育实效的提高。QQ、微信、微博、邮箱、论坛、贴吧等应用已经成为大学生日常交际的一部分。对于思想政治教育来说,通过应用广泛的社交软件,融入到大学生日常生活中,开辟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的活动空间。
(三)教师权威面临消解
高校间MOOC模式(大规模在线开发课程,MassiveOpenOnlineCourse)把北大、清华、上海交通大学等优质高校教师、课程资源分享给全国大学生。普通高校教师、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地位受到冲击。网络信息即时传播打破了传统教师垄断信息提供者的角色。对于思想政治教育来说,谁掌握更多的信息、谁更及时的掌握最新信息至关重要。当代大学生作为网络原住民,对各种信息的搜集能力与教师无异,甚至优于教师。这打破了传统教育过程中教师垄断掌握大量信息的局面,大学生也可以主动去搜集信息。海量信息与多样化的思潮种类对于价值观还未完全成熟的大学生来说,极具吸引力,这也是教师权威面临的又一挑战。
(四)大学生信息弱主体性使大学生迷失学习方向
大学生在网络世界中坐拥海量信息,却缺乏理性思维,无法解决问题。信息之中真善美与假恶丑并存。“互联网造成的各种刺激性杂音,既造成了有意识思维的短路,也造成了潜意识思维的短路,因而既阻碍我们进行深入思考,也阻碍我们进行创造性思考。”在“西化”中国的过程中,西方尤为重视对在校大学生价值观的掌控。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工作就是要紧紧把握大学生思想动态,关照他们对网络信息的处理能力,进行三观教育。同时,大学生容易网络成瘾,影响身心健康发展。对网络游戏的沉迷,对手机的依赖使大学生深陷网络之中无法自拔,与现实生活中的熟人相比,大学生更愿意与陌生人交流,心理问题凸出。这严重影响到大学生现实生活中的人际交往。平时同学聚会大家都在玩手机,上课时候学生也是全部低头看手机,学校对课堂上“抬头率”的要求形象地说明了课堂教育的乏味。
二、提高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效的途径
(一)提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不同角色的专业技能与现实世界相对应,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角色拥有不同种类。主要包括专业教师、思想政治教育普通工作者及不同党委、团委、工会等组织构成的思想政治教育队伍。除此之外,网络世界中还需包括跨学校、跨地区的学术研究专家群体、思想政治教育网站建设者、大学生网络思想行为大数据统计分析者等角色。提升专业教师的网络教育能力,包括熟练使用网络社交手段与教育对象实时沟通、熟悉把握最新的社会热点、敏感捕捉社会热点事件身后折射的思想政治教育危机缺口、深厚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体系及将理论与社会实践想结合的技巧。坚持在网络世界中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流意识形态的维护者、传播者。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者的网络思政工作能力,既需要鼓励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学习掌握网络技术,应用社交软件与教育对象交流,又要开发年轻一代的新人投入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来。与传统思想政治教师相比,90后作为网络原住民对网络世界的熟悉度与依赖程度非常高,将这批人发展成为网络思想政治工作者对于提高教育实效具有重大意义。他们更了解、更清楚教育对象喜欢什么样的教育方式,关注什么样的教育内容。将教育融入到教育对象的日常生活中去,发挥党员的示范带头作用,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网络世界中的教育能力是提高教育实效的坚实基础。
(二)利用网络信息优势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在网络世界中,不同的信息平台上每天发布着世界各地的最新消息,思想政治教育者可以充分吸收社会热点事件,将其转化为丰富多彩的教学原材料,结合理论知识,隐性生动地在网络世界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同时,借助网络大数据分析,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掌握教育对象网上浏览信息的习惯,网络学习方式与特点,个人偏好等,对症下药,有针对性的安排教学方式,借助视频、声音、图片等多媒体技术,QQ、微博、微信、论坛、邮箱等社交应用,红色网站、软文、banner等宣传手段开展活动实现信息单方向大范围的传播,以“动态性”的特色表现形式吸引教育对象,多方位、多渠道、多手段地在网络世界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充分借助网络平台信息丰富这一特点,主动探寻、开发网络世界中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借用的优势条件。
(三)以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出发点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的总目标是立足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必须以实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在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同时,更应教导大学生拥有一个正确的网络观。抓住新生入学教育这一黄金时间,从头抓起,教育大学生如何正确上网,合理安排上网时间,加强网络道德认知,在网络世界中做一个懂法、守法的好网民。教育者应加强与大学生之间的网络沟通,关照大学生在网络世界中的心理健康问题,及时应对大学生可能出现的网络成瘾、网络责任意识淡薄、价值观偏颇等心理问题。预防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对网络舆情的掌握必不可少。网络世界“既像城市广场,可以辩论政治,发表演说;又像商业大街,可以逛街购物、消遣娱乐;也像阴暗小巷,滋生罪恶,潜伏危机;还像秘密地道,间谍钻地遁形、窃取情报;更像隐形战场,充满攻防对垒、生死搏杀。”建立健全的网络舆情监督制度是掌握网络舆情的重要手段。通过网络世界中后台对信息大数据的监控,筛选出不利于大学生心理健康及误导大学生“三观”的信息,在校园网关卡口进行拦截。但在监控信息的同时,也要注意大学生个人隐私的保护,尊重沟通艺术论文大学生,中国农业论文真正做到想大学生所想,给予大学生最恰当的关照,从而保证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目标的实现,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发挥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功效。
参考文献:
[1]曼纽尔•卡斯特.网络社会:跨文化的视角[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295.
[2]张凯.高等院校网络教育发展的现状及应用对策[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8(8).
[3]屈一平.尼古拉斯•卡尔:互联网让我们变得浅薄[N].成都日报,2012-02-18(10).
[4]东鸟.中国输不起的网络战争[M].湖南:湖南人民出版社,2010:1.
作者:吕雪飞
相关专题:中小企业营销竞争策略 论文代发哪个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