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基于移动互联网的高职会计微课程资源是现代信息技术与会计课程建设改革相结合的产物,它的应用是对传统会计课程教学的有益补充。目前,微课程在高职会计专业的教学中还没有得到普及应用,会计微课程的建设还处于探索与实践的阶段,其优势还没有完全在教学中得到充分的发挥。因此,文章在梳理与借鉴国内外学者研究成果基础上,结合高职会计教学与学生学习的特点,提出高职会计微课程资源建设与应用的思路、途径。
关键词:移动互联网;高职会计微课程;资源建设;应用
一、研究背景
受到场地、时间、教师数量、会计学生人数众多等各种因素的限制,传统的会计专业课堂教学已经不能满足高职学生日益增长个性化学习的需求。于是各高职院校会计教学资源网站上建设了各种形式存在的精品课程或网络课程,这些教学资源的建设主要在政府、政策的主导和推动下开展的。教学资源内容广、开发难度大,学科的任课教师难以自行开发,还需依赖专业技术人员,而依靠技术人员开发的资源又不一定适用于教学。此外网络课程通常时间较长,一般为45分钟或1小时以上,无论是下载或是播放耗用网络流量大。课程的视频录相形式上多以教师与学生的传统教学镜头为主,从内容量、观众聚焦的角度上有时会遭遇“门前冷落”、利用率不高的际遇。另一方面,随着移动互联网迅猛的发展,大学生网民快速增长,使用各种移动终端设备上网获取最新资讯已成为大学生学习与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3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12月底,中国网民数量达到6.88亿,以手机终端为代表的各类无线接入网民数达到6.2亿,占网民总数90.1%;使用各类移动终端上网,20~29岁的人群占比达到29.9%;与此同时,各种微事物,例如微博、微信、微课程应运而生,各种学习资源也越来越丰富和微型化。大学生们利用碎片化的时间进行移动化学习已日渐成为他们一种全新的学习与生活方式。在高职院校的教学理念正由“教”为中心向“学”为中心转变的发展趋势下,利用移动互联网信息技术与会计课程建设紧密地相结合,满足学习者日益增长的个性化学习与自主学习的需求,已成为众多会计教育工作者研究的热点。在此背景下,研究会计专业微课程建设与应用对于解决会计传统课堂教学存在的瓶颈问题,实行行之有效的会计教学改革具有现实的实践意义。
二、高职会计微课程的特点与建设依据
(一)微课程的概述
微课程起源于美国,2008年由美国新墨西哥州圣胡安学院戴维•彭罗斯(DavidPenrose)首创,称为“一分钟教授”,其提出的核心理念就是要求教师将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紧密地联系起来,以产生一种“更加聚焦的学习体验”,他的理念对微课程后来的发展与促进起了很大作用。在我国,虽然对微课程的研究起步较晚,但我国学者也有着独到的见解:胡铁生(2013)是我国率先提出“微课程”定义的人,他认为微课程是以微型视频为主要载体,针对某学科知识点、教学环节而设计开发的一种情景化、支持多种学习方式的在线视频课程资源;黎加厚教授(2013)认为,“微课程”是指时间在10分钟以内,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内容短小,集中说明一个问题的小课程。从国内外研究者对微课程的研究可见,微课程是现代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度融合的产物,主题内容突出、短小精悍是它最大的特点。微课程学习形式灵活多样,大大提高了学习者的学习效率,特别其移动化、碎片化的学习,打破了时间、空间、地域的限制,深受学习者的欢迎。随着微课程这几年受教育工作者关注程度不断提高,众多研究者在微课程的设计、开发与应用方面成果虽不少,但有关高职会计教学资源建设方面则不多见。
(二)高职会计专业微课程的特点与建设依据
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是以拥有高技能、高素质,为社会与企业提供所需会计人才为目标,因此高职会计专业课程内容与高职学生培养目标与方向息息相关。会计专业课程内容所涵盖的知识点多,特别在会计实务处理与操作方面要求准确与规范,有时会受教学时间有限、师资不足、场地紧张、会计学生人数众多等各种因素的限制,影响了学生学习的效果。在传统课堂教学遭遇瓶颈时,将现代信息技术与会计课程相整合,建设微课程资源并应用于教学,是高职会计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的举措。根据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笔者认为高职会计微课程教学资源应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同时也是高职会计专业微课程建设的依据。1.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实现课堂翻转。激发高职会计专业学生学习的兴趣,真正落实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改变他们以往习惯于被动接受、填鸭式的学习方式,致力于合作的、探究的、能力培养导向的学习方式变革,让每一位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来。2.会计微课程是以学习者为中心,通过学习者线上线下融合的混合学习模式,更能满足学习个性化与自主学习的需求。目前,会计学生人数众多,传统教学难以满足学生不同学习需求,而会计微课程的运用,让问题迎刃而解。3.会计微课程的学习方式便捷、高效、有趣。首先是学习者可以利用其碎片化的时间,随时随地进行移动化学习,使学习不再局限于课堂进行。其次学习工具简单而普及,一般移动终端,例如手机、IPAD,只需利用各种互联网络即可进行。所制作的微课,内容短小精悍,资源多样、易于扩充。教师与学生之间随时可利用移动设备进行学习信息的收集和发布,比起知识模块大、时间长、利用率不高的网络教学资源,尽显优势。再次课程内容设计生动有趣,实行进阶学习设计,类似游戏通关,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会计微课上述特点解决了会计专业课程内容多、概念多、规范要求多,特别实务操作方面对高职学生要求高,而有限的师资、有限的课堂时间不能一一为每一位学生详尽演示,从而影响了教学效果的矛盾。4.从实践的效果来看,与原有会计教学资源建设大模块化的“网络课程”思路不同。具有突出重点、短小精悍、制作简单、节省流量的会计微课程教学资源,是大模块、大流量才能下载学习的网络课程不具有的优点,也是为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开辟新的形式与崭新的视角。5.提升高职会计专业教师的教学教研水平。所有教学教研交流资源实现共享,对于教师自身的研修、区域网络教研将变得简单而方便,有利于高职教师教研教学水平的提高。
三、会计微课程资源建设与应用的思路与步骤
(一)构建会计微课程资源平台
平台具有微课程选项、内容、测试进阶、工具以及微课程用户管理等功能模块。作为授课角色的教师将制作的微课程资源上传至平台,师生将在该平台进行一系列的教学活动:一方面,教师设计与开发微课程资源,通过平台发布课程信息、教学内容,布置学生作业与测试、组织混合式学习活动,指导协作交流讨论,适时进行教学笔记与反思等活动。另一方面,作为学习者的学生则选择学习课程、利用微课程资源辅助其学习,完成有关作业与测试,参与混合式学习活动,开展协作交流讨论、翻转课堂等各形式的活动。
(二)会计微课程的设计与开发
1.精心设计、制用适合高职学生学习的系列微课。分别提取系列会计核心专题,对教学教案、课件、练习进行精心设计,并制作系列微课,实施教学活动。此外为帮助学生学习理解,教师还制作了相应的辅助性教学资源,形成微课程的数字化资源包,并上传平台,经审核后进行发布。学生按需进行微学习,并在平台上对学习内容向老师进行提咨询与提问,教师及时进行解析与答疑。此外作为微课程的核心微课视频,时间控制在5至10分钟左右,内容要短小精悍,易于学生掌握。2.提升会计微课程质量,确保学生学习的质量。会计微课程质量的好坏,是影响学生学习质量的关键因素,所以在建设会计微课程资源时,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会计微课视频的质量,微视频是微课程的核心资源,课程内容要与高职学生学习的要求与特点相适应。视频形式要多样,对知识的重点与难点,采用情境展示或模拟实践的方式,加深学生对内容的理解与掌握。其次在开发与设计课程时,要兼顾内容“微”与“全”的关系。微课的“微”主要体现在短小精悍的特点上,但是“麻雀虽小,也要五脏俱全”,所以微课的“全”显得同样重要。再次会计微课的建设,要正确处理好课程“零散、无序化”与“专题、系列化”关系。一节孤独单一的微课是不能发挥太大的作用,因此只有将微课程建设系列化、专题化,整合与汇聚微课资源,才能产生集聚效应。最后还要注意将会计微课教学与传统课堂教学进行有效的对接,更好实现线上线下融合的混合式学习模式。会计微课教学是传统教学的重要补充,适用于学习者不受时间、地域限制的自主化学习,但它不是课堂教学的录像课,制作者需灵活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有效合理的教学设计,并找到其与传统教学整合的有效途径与方式。
(三)建立科学的会计微课程监控与评价体系
会计微课程的教学模式自由度大,教师要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以便教学的反思与改进,建立多元化的学习监控与评价体系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教师不定期考评等多种方式对学生学习能力、知识熟练程度、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等方面进行综合测评。另外充分发挥微课程的教学优势,教师定期通过平台应用软件推送课程进度与更新信息,提醒学生按时进行学习并完成相应练习,完成课程学习给予学生相应的学分。
(四)会计微课程的教学活动,实行线上线下融合的混合式学习模式
高职会计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多、概念多、实务实操要求规范多。在会计专业的实训课程,传统的课堂,一位老师是不能做到一对一地演示账务操作,有些学生领悟得快,有些学生学得慢。一节课下来,学生学习效果参差不齐,这种教学方式难以满足学生个性化、自主学习的需求。实行会计微课程线上线下融合的混合学习模式,则有效改变传统课堂的不足之处。微课的混合式学习模式是先让学生进行网络微课程的自主学习,然后带着需要解决的问题在课堂上与教师、同学进行面对面交流、讨论。学生在与教师交流之前,因为已经通过教师上传的微课程学习内容进行了观看与了解,对具体的操作、要求规范的事项已经有所了解,所以教师通常解决的是一些重点与难点的问题,学生学习效率大大提高。
四、会计微课程的建设与应用:以会计综合实训课程为例
(一)《会计综合实训》课程特征
《会计综合实训》课程是会计专业中重要的综合实践课程,是会计专业理论与实务相结合的重要教学环节。课程重在考核学生将会计理论与实务有机结合与运用的能力,根据不同业务的性质,要求学生能准确地填写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进行账簿登记、掌握主要会计报表的编制方法,对于特殊及复杂的经济业务能独立作出准确的判断与处理,为学生今后从事会计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会计综合实训》课程传统教学特点与缺陷
1.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求得不到满足。会计综合实训课程安排于学生顶岗实习前一学期,学生要准确完成全套账务处理必需对已学《会计基础》、《会计分岗位实训》、《纳税实务》、《会计实务》等相关课程内容熟练掌握。受高职会计专业的学生人数众多、水平参差不齐等因素的影响,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难以做到因材施教,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求得不到满足。2.传统教学,模式单一。传统《会计综合实训》课程的教学,通常是由老师讲解操作要点,然后由学生进行实训操作。受到人数众多、上课时间与场地的限制,学生操练时间少,与老师交流的时间不足,有些实务操作的问题得不到及时的解决,学生学习积极性受挫,影响综合实训的效果。3.传统实训教学安排不合理。为了达到良好的实训效果,在综合实训之前,学生对将要完成实训任务相关的理论知识、内容进行回顾与复习。而传统综合实训的教学,实训任务大都是在上课后才进行布置,学生对相关知识与内容的不熟悉或有所遗忘,致使老师还要再花时间给学生讲解,规定的课时内难以保质保量完成实训任务。与此同时,学生、老师也难以有足够的时间对实训操作中共同存的的问题或心得体会进行讲解与交流,从而影响综合实训的效果。
(三)《会计综合实训》微课程的建设与应用
1.微课程资源平台的构建。构建微课程资源平台,师生在该平台上开展一系列的教与学的活动:教师将设计与制作的《会计综合实训》微课程资源包上传至平台,通过信息的推送与发布通知学生分别完成每一环节的学习任务;学生在资源平台上选择相应的内容学习,并完成微练习与测试。平台上可开展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包括在平台上教师对学生提问的反馈、学生之间对实务操作的讨论与交流,所有活动不再受到上课时间的限制。2.基于工作过程的《会计综合实训》微课程内容设计。课程内容按会计实务工作流程分模块设计与制作,一共为九大模块:分别依序是会计手工账实操的目的、会计手工账实操的步骤、会计手工账相关信息资料、建账、企业整月经济业务填制记账凭证、登账对账与结账、编制财务报表,以及装订、整理与归档。学生按这九大模块的顺序进行学习,完成相应的实训练习与测试便可进阶到下一学习模块。3.每一模块对应分解成相应的微课单元。每一模块相应分解成若干微课单元。每一微课单元的教学内容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学习指南(学生需要熟知相关的理论知识)、实训操作步骤要求与要点、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法。学生根据教师课前在微课平台所发布的微课单元内容,自主学习,并完成课前学习任务,确保教师课堂教学的有效实施,实现课堂翻转。4.微课单元的视频制作。首先每一微课单元教学目标与内容应清晰,知识难点与重点应明确。其次通过搜集多方资料素材,制作微视频,视频时间控制在5至10分钟,视频设计注重“微”与“全”、“零散、无序化”与“专题、系列化”的关系,内容包含具体的情景展示或是操作演示,通俗易懂,学生易于掌握。视频占用流量少,适合于各种手机、IPAD等移动工具的使用。微课视频不但可在课堂上供师生使用,课后学生也可利用碎片化的时间进行学习,学生学习会计综合实训课程的质量与效率得到了提高。因为每一模块的微课单元都有实务操作的详细演示,对于动手能力较弱的学生来说,及时实现了“一对一”的教学,实训效果良好。5.微练习设计与考核。根据会计实训微课的课程要求,将知识重点与难点配套编写相应的微练习与测试题,题量少而精,多为实训操作中必需熟记的要点,并作为学生平时考核成绩的一部分。学生将微练习或测试完成后上传微平台系统,系统自动进行批改。微练习与测试题设计成游戏过关的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6.《会计综合实训》微课程的教学应用。会计综合实训微课程的应用采用线上线下融合的教学模式。首先是教师教学信息的发布与学生的课前学习。学生登录微课程资源平台,选择任课老师发布的课程信息,进入课前学习环节。学生可自主根据自已的情况进行学习时间的安排,了解课程的要求,对接下来课堂实务操作实训所需相关理论知识先作回顾、复习与熟悉。对于重点与难点部分,学生可先反复观看,对于难以理解的部分将留待课堂向老师请教。其次是课堂的教学实施。教师有针对性将学生在课前学习中所遇到的问题,详细地解答并现场演示,引导学生对实务操作的重点难点进一步探讨与学习。课堂上,教师是引导者,学生是主动的学习者。由教师组织学生分小组完成会计综合实训练习、实训成果展示与实训活动的交流。最后,在课堂教学活动结束后,学生若有需要,可登录平台将问题留言于教师,教师及时进行回复。教师在平台上布置相关的微练习与测试,方便学生课后对学习内容的复习与巩固。根据笔者近一年多的教学实践情况来看,通过《会计综合实训》微课程的教学应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综合实务操作能力确实得到很大的提升。
五、结束语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与会计教学的深度融合,高职会计微课程已成为传统课堂教学的一种有益的补充。但它的产生到现在也只有短短的几年时间,相关研究尚不多见,如何更好地丰富微课程的内涵、更能适应高职学生的需要,还需要教育工作者在实践中不断地模索与总结。期望对会计微课程的研究能得到进一步发展与应用,从而不断提高教师教学的水平与学生学习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宋迎春.移动互联网时代下的会计微课程探讨[J].商业会计,2013(10):110-120
[2]金燕.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实践研究———以《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为例[J].职教论坛,2014(23):55-58
[3]张琛.微课程的设计与制作[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3(35):29-46
[4]姜玉莲.基于微课程构建开放教育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实地研究——以基层电大课程实践为例[J].中国远程教育,2014(03):52-60.
作者:张军